第172章 經濟改革
「要知道當時的情況可是和後朝不一樣,那時候商周時期世人的心中只有「天下」的概念而沒有「國」的概念,直至西周滅亡東周出現禮樂崩壞,數百封疆裂土的諸侯國才開始相互吞併,君主的稱霸欲望急劇膨脹。」
「那時候改革的情況,管仲背後也充滿著無盡的辛酸與坎坷。」
「公元前686年齊國發生動亂,權臣公孫無知殺死齊襄王取而代之,他畢竟名不正言不順,僅僅一年後就被他人所殺。」
「古人云「國不可一日無君」,當時齊國最有資格成為君王的便是公子糾和公子小白,管仲則是公子糾一派的人。
「他暗中幫助公子糾儘快回國繼承王位,並且在半路埋伏截殺公子小白,所幸後者福大命大箭矢被銅製飾品擋住撿回一條命,後來,在鮑叔牙的幫助下,公子小白率先到了齊國成為了齊桓公。」
「登基後公子小白做了兩件事情,其一便是賞賜鮑叔牙,其二就是要找管仲報仇,但此事卻被鮑叔牙阻止了。」
「原因就是管仲乃是天下奇才,齊國新君登基政治不穩,繼續這樣的人出來主持大局。」
「齊桓公也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人,思考鮑叔牙的建議後便放下個人恩怨,將管仲接回了齊國並拜為丞相,管仲也感恩齊桓公的以德報怨傾其才助其成就霸業。」
「除了新君登基政權不穩外,齊國還面臨兩大嚴重的問題。」
「其一,禮樂崩壞後八百諸侯征戰不休,北方的狄人、西方的戎人、南方的蠻人伺機入侵中原,齊國作為東方大國深受其害。」
「其二,因早期內部的軍事政變,齊國早已不復往日的繁華,國庫空虛民生凋敝,隨時都有被列國入侵吞併的危機,可以說此時的齊國已經到了身死存亡的關頭。」
「古人云「不破不立」,危機之中既有危險也有機遇,戰亂使得天下列國飽受苦難,同時也摧毀了舊的體系制度,為新制度的誕生撕開了一條口子,管仲改革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拉開帷幕的。」
「管仲改革的範圍非常之廣,他也是第一個提出「四民」之說的人,若是將其改革進行歸納分類,亦可以歸納為對「士農工商」四民的一次改革,涉及到了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等各個方面。🌷🍧 ➅9s𝔥ᑌ𝐗.Ⓒ𝓸𝕄 🐊♨」
「在管仲之前,齊國的執政者管子曾經進行了一系列變法,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堅持下去。」
「管仲接過管子的變法思想,認為只有通過變法才能挽救齊國的困境,管仲分析了齊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狀況,發現國家存在許多問題,如政治腐敗、軍隊渙散、經濟落後等。」
「因此,管仲的變法就是從這些問題入手,通過變法制度、加強軍隊建設、推動經濟發展等手段,實現齊國的強盛和穩定。」
「有一句話叫做「倉食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很多人皆知道這句話的意思,但卻不知道這一句話是管仲提出了,也是他經濟改革上的一個綱領。」
「管仲提出:「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藏富於民」,如何做到這一點呢?他針對農業、商業兩大領域進行了相應改變。」
「管仲改革之前,齊國的土地大多集中在王孫貴族的手裡。」
「管仲認為,農業是國家的根本,糧食是國家的財富,因此應該重視農業生產。」
「他提倡農民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同時限制商人的活動。」
「他認為,商人賺了錢就不會種地,種地的農民賺了錢就會去買糧食,這樣市場上的糧食價格就會上漲,農民就會受益。」
「同時進行了土地變法,齊國的土地歸國家所有,而不是歸個人所有。」
「他實行了一項土地制度變法,將土地分成「公田」和「私田」,公田是為國家生產的,私田則是農民個人的。」
「通過這種方式,齊國的土地得到了更好地利用,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
「管仲還實行了一項均田制,他將齊國的土地按照人口和勞動力數量分成了若干份,分配給農民耕種。這種制度可以保證農民有足夠的土地耕種,同時也可以增加國家的稅收收入。」
李世民:好頭腦!管仲改革之後他將土地收歸國君所有,而後又將土地以國君的名義分發給普通百姓,坐穩了自己的位置,還讓國君更加歡喜。
秦始皇:這和商鞅變法完全不同,商鞅變法認為王朝應該「重農抑商」,而管仲卻認為發展農業的時候也必須要兼顧工商業,這個問題上管仲變法確實更勝一籌。
魏徵:這便是「無市,則民乏矣,無末利,則本業何出?」這商業稅確實不少!
于謙:這商業稅真是各王朝的一項重要來源,但真正商業稅制度化的卻是管仲,無形中還促進了各國家制度的變革,管仲在政治方面的能力確實極強!
曹操:那也不能上武廟啊!
陰麗華:張姑娘說過,上武廟看的不止是打仗,還有軍事能力,他在軍事改革上確實作出了不少貢獻。
館陶:那戰場上逃跑還應該的?
陰麗華:管仲大人也是有苦衷的不是!
李靖:管仲厲害,那管仲和白起和吳起相比呢?你知道有多少人家裡有幼兒,妻子,父母卻戰死殺場的軍人嗎?懦夫就是懦夫,管仲在文廟上我也就不說什麼了,居然在武廟上,還用「道德」來上位,這武廟廢除了也是應該!
岳飛:也不看看更換武廟的人是哪朝皇帝,你能用正常人的想法來理解他?
李靖:……
曹操:咳咳!曹某就想打抱不平了,居然把這位給忘了,岳飛將軍說的對,這武廟用唐朝的當標準好了,後面改的我是不承認。
李斯:我居然也忘了是哪位皇帝改變的了,咱們還在這討論,這位大宋皇帝改的武廟,我們也能認?
李隆基:咳咳!忘了主要問題了,他自己就是個坑貨,怎麼敢以「道德」改武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