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百年遺題

  第50章 百年遺題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李淵退位,李世民在東宮顯德殿登基,大赦天下。💥💥 6➈SᕼUⓍ.Cό𝓂 🎃💞

  但危機接踵而至。

  十九日,突厥頡利可汗、突利可汗入侵涇州。二十日,入侵武功,京師戒嚴。二十四日,入侵高陵,距離長安僅八十里。

  二十六日,行軍總管尉遲敬德與突厥在涇陽大戰,大破突厥,斬首級一千多。但這並沒有讓突厥停下腳步。二十八日,頡利可汗到達渭水。

  尉遲敬德的大勝,雖然沒有讓頡利可汗停下腳步,但也動搖了他堅持進攻的決心,加上他實際上對唐朝情報的缺失,這讓他在到達渭水長安城下的時候,沒有接著進攻,而是派了自己的心腹大將執失思力覲見李世民。】

  漢朝,元狩四年。

  霍去病皺眉:「唐朝的防守是怎麼回事?」就像他大漢,雖然在反攻匈奴之前,屢有侵擾之事,但大漢在邊疆的防守也算可以,起碼沒有出現過匈奴深入腹地的事情。

  哪怕在大漢最虛弱的時候都沒有。

  劉徹笑笑,這明顯和唐朝當時的政局變動脫不開關係。

  一朝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身死、子嗣盡滅,那麼他們分散在各地的舊部該當如何?雖然李世民確實說這些人都無罪,但總有人心懷忐忑,也總有想要以打壓這些舊部來邀功請賞的人,說不定還有忠於舊主、想要給李世民一個教訓的人。

  【執失思力自恃突厥強盛,雖是覲見,卻以言語恐嚇李世民等人。但同樣是他的話,暴露出一個關鍵問題:頡利可汗對唐朝的具體情況缺乏了解。

  或者說頡利可汗知道唐朝此時政局變換,知道長安可能兵力不多,但他並不確定,也沒有掌握具體情報。

  而唐朝此時的情況究竟如何?一方面,長安城內雖然兵馬不多,但仍有數萬精兵;另一方面,各地的勤王兵馬,包括被譽為軍神的李靖率領的兵馬也已經準備對長安進行支援。

  而最關鍵的,在於李世民本人,作為打下唐朝基業的人,又是一個時常搞以少打多的將領,他對於當前的局面同樣做好了準備。

  他沒有聽執失思力的種種恐嚇,反而將他囚禁了起來,隨後他做出了極為大膽、又至關重要的一步。

  李世民帶著房玄齡、高士廉等六騎,總共七人親自趕到渭水,與頡利可汗隔著渭水對話,指責頡利背棄盟約。見到李世民單騎僅帶數人,頡利開始心生憂懼。

  隨後,城內的唐軍陸續到來,旌旗飄飄,軍容整肅,頡利可汗本就不是非常堅定的心更加動搖,又知道執失思力被扣,頓時失去了繼續作戰的心思,開始想要和李世民議和。

  李世民對此當然同意,能夠通過議和換取時間,對唐朝可謂是最好的選擇。

  八月三十,李世民再次來到渭水上的便橋,與頡利可汗殺白馬訂立盟約,隨後突厥退兵。】

  漢朝初年。

  看到突厥進逼長安,劉邦其實是有些共同語言的:「這與我大漢有些相似啊……」說完,他搖搖頭,不管這一次盟約李世民到底付出了多少,但有一點是與大漢絕不相同的,「不過,以唐朝此時的軍隊和國力,想要報渭水之盟的仇,大約不用如我大漢一般,等待良久。」

  大漢實在是國力空虛,民力凋敝,百廢待興,即使有了白登之圍的仇恨,卻也難以在一兩代內就復仇匈奴。

  可唐朝情況並不完全相同,若是能夠碰到突厥出現問題,復仇的時間還會更短。

  唐朝,武德八年。

  李元吉的罵聲已經停止,竟有些閉口結舌。

  李建成一言不發,他看著突厥長驅直入,又被他的二弟巧計逼退,感到了莫大的惶惑和無力。

  雖然,突厥的入侵確實與唐朝的變動有關,但他能夠保證,若是當時他幹掉了李世民、突厥就不會入侵長安嗎?

  他不能。

  那他能夠像李世民一樣不費一兵一卒,與突厥訂立盟約,讓突厥退兵嗎?

  他不是不懂軍事,但正因為他懂,所以他不敢確定。

  唐朝,貞觀三年。

  雖然還有一個玄武門繼承法選在頭上,但殿內的氣氛已經緩和了許多。

  特別是看到過去發生的突厥入侵長安一事,李世民和眾臣在氣憤之餘,則有些大仇得報的快慰感——很快,突厥就要成為一個歷史名詞了。

  【突厥的威脅已經退去,而在不遠的未來,也將徹底失去威脅唐朝的能力。那時,頡利可汗將成功加入長安歌舞團,並且榮獲舞王的榮譽。

  但李世民最大的挑戰,卻並不在突厥,也不在任何外患;或者說,對於這個階段的唐朝,任何外患最終也都會被消滅。

  最大的問題,還是在唐朝本身。

  而這個問題,包含兩個方面,一是穩定和統一,二是方針理念。

  講述這個問題,就要明確一件事情,那就是唐朝所處的歷史情況。

  雖然唐朝是承接了隋朝,也就是隋朝已經對中原完成了一統,但它維持的時間太短了,短的就像一個偶然。

  而之前的歷史常態是什麼?是分裂,是動盪。

  自東漢末年,三國並立開始,中原就陷入了長達三百餘年的分裂混亂中,不僅中原漢人王朝自身混亂不堪,更有北方外族持續入侵,生靈塗炭,民不聊生。

  在這一時期,之前講到的冶鐵等方面確實有所發展,軍隊的組織和作戰也持續進步,但另一方面,同樣持續發展的是各地百姓的血淚,各個王朝的快速更迭。

  三百多年,十幾代人,足以把所有人腦中的,曾經大漢王朝輝煌統一的記憶消磨的一乾二淨,留下的只有理所當然的分裂與改朝換代。

  也足以把過往強漢那「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的無比驕傲、無所畏懼的強大自信深埋土中,留下的只有山河破碎的虛弱與衰微。

  而隋朝,確實統一了,但時間短暫,很快又是一次改朝換代,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讓人們相信統一才是持久的呢?何況,統一不過二世的隋煬帝又在雁門關被突厥圍攻,這讓「強大」也難以為人所相信。

  特別是,繼任的唐朝,又發生了玄武門之變。】

  唐朝,貞觀三年。

  李世民沉默,這確實是切實存在的問題,而且是一個極為棘手的問題。

  →

  況且,確實,三百多年啊!三百多年前,即使各地烽火硝煙,但漢朝依舊存在於百姓心中,同樣存在於各個勢力所有者的心中——不論他們是否打算自立稱帝。

  而晉朝之後呢?短暫地統一了一下,但還沒有如何發展,華夏就迎來了劇烈的轉折……他出身貴族,但這並不代表他不能理解普通百姓的困苦,不清楚百姓們對唐朝的疑惑。

  很難,很麻煩,要改變這樣的情況,需要輝煌的功績給人信心,也需要長久的穩定給人安心。而這樣,或許都還不夠,還需要運氣……

  但他並不沮喪,或許有些對於重擔在身的謹慎,可李世民內心的自信足以支撐起他去擔當所有的重任,而非因為畏懼裹足不前。

  而且,李世民並不後悔玄武門的選擇,他始終認為,這樣的問題,還是交到自己的手上處理更好。

  殿內隱隱傳來高高低低的幾聲嘆息,那是在眾位重臣中年歲較長的幾位大臣。雖然他們最長也不過隋文帝時期出生,並未見過南北朝下的悲慘動盪,但總歸還是多經歷了幾分,也對天幕的話更有感悟。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一時間想起了自己幼時的經歷,沒有錢,沒有地,父母都是生生餓死,卻還沒有地方埋葬。這是元朝!是人間地獄!

  可根據史書上的寥寥幾筆,南北朝的亂世,要比元朝末年的混亂不知可怕多少倍,「江海涌溢,平地水深八尺」的天災不斷,「賊盜蜂起,司冀大飢,人相食」的人禍更是從未停止。

  「南北朝的百姓太慘了……」他只能深深嘆息,唯一能夠慶幸的,就是唐太宗是一位千古明君,能夠處理這些爛攤子了。

  漢朝,元狩四年。

  對於大漢的誇讚,劉徹是非常高興的,更讓他高興的是,從這幾句誇讚中透露出的關於大漢的輝煌:「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哈哈哈哈哈,好啊!太好了!」他的畢生夢想難道不就是這嗎?

  雖然他也確實喜歡修奇觀,但更愛的還是開疆拓土,讓大漢的光輝灑遍世界上每一個角落,讓每一個國家的黔首都能感受到大漢皇帝的恩德。

  這兩年,大漢已經打殘了匈奴,接下來,就是讓西域感受到大漢的無上榮光。

  為了更好地「皆為漢土」,不如,這兩年的園林宮殿修築上先緩一緩?劉徹暗自琢磨著。

  不過,大漢後面的那幾個朝代也太廢物了吧,三百多年,都沒有完成過統一,還讓北邊的外族搞得中原生靈塗炭?

  【後來的明朝,面對的同樣有分裂問題,特別是南北分裂,而那個問題是宋朝留下的巨坑。

  如今,唐朝面對的同樣是一個天坑,而這個天坑,是在過往三百多年間那些不思進取、只知道爭權奪利的王朝們留下的惡果。

  儘管有隋文帝楊堅的奮發圖強,在物理統一後又儘可能彌合天下,廣大帝也在收攏江南上做出了一些貢獻,但時間太短,太短。

  唐太宗李世民又該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

  何況唐朝還要同時面對另一重質疑:你能夠穩定存在下去嗎?不會又來個三四代就沒了吧?】

  隋朝,開皇十八年。

  楊堅和獨孤伽羅苦笑。

  是啊,他們統一了天下,但天下的人心可並沒有真正統一!為了能夠彌合人心,他們嘗試了多少種方法?

  別的不說,楊廣娶妻蕭氏,無疑有著安撫收攏江南人心的原因在。

  而他們夫妻崇信佛教,並且大力推廣,除去因為自身信仰,同樣也是希望能夠通過佛教統合人心。只是,這個方法,看起來並沒有太過成功。

  這個歷史遺留的坑,太大了!

  【除去統一與穩定的問題,問題二的方針理念同樣至關重要。

  如果能夠有一個足以切實推行到天下的方針理念,對於維持統一和問題、彌合人心會起到極為有效的幫助。

  而這個問題,同樣是三百餘年留下來的大坑。

  在唐朝之前,漢朝之後,有過一個能夠穩定施行、所有人都認可的方針理念嗎?

  沒有。

  漢武帝時期,通過董仲舒糅合各方,以儒家為名,打造出了一套「天命」之說——為什麼劉家的人一代一代當皇帝?因為這是天命!太祖高皇帝就是赤帝子!為什麼要天下一統?因為這是天命!

  這雖然有著天災皇帝要下罪己詔的副作用,但確實維護了皇帝和王朝的神聖光環。兩漢四百年,這一套理論持續運轉。

  但這一套經過魏晉南北朝的更替,已經徹底失效了。曹魏末代皇帝被當街殺死,司馬家登上皇位;司馬家死死傷傷,新的家族登上皇位……

  南北朝王朝更替頻繁,皇室內鬥不斷,沒有人再發自內心地認同天命的說法。

  此後,天命、神鬼、宗教多方混戰,你來我往,所有人都沉浸其中,推崇各種信仰已經成了一種常態,甚至出現了四度出家、被大臣和朝廷用錢贖回的梁武帝蕭衍這樣的皇帝。

  這樣的混亂一直持續到了唐朝,唐高祖李淵尊崇道教,試圖通過李家和老子的聯繫為唐朝加上一層光環。

  面對這樣的情況,李世民終於從天命、神鬼、宗教中掙脫而出,在漢室的天命不再奏效,而南北朝加上隋朝已經親身試驗過神鬼和宗教,證明同樣無效後,終於,李世民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方向。】

  漢朝,元狩四年。

  董仲舒手持絲帛,時不時奮筆疾書。對於這段內容,他可太關心、太感興趣了。

  他創立的說法,他自然清楚,這套理論從根本上講,是在為如今的皇帝陛下服務,只是在能夠被皇帝認同的基礎上,他嘗試在其中加入了種種儒家觀點。

  如此一來,儒家終究是得到了天子的認可,得以在百家中獨占鰲頭、奪得最終的勝利。

  而這樣的理論,能夠持續四百年,確實足夠了。但是他希望能夠更長久一些。

  那麼,這位唐太宗陛下,又能從哪裡走出一條新的道路?董仲舒開始思考,除去天命、神鬼、宗教,還有什麼?

  「人,還有人!」他喃喃道,不論是天命,還是神鬼,亦或者宗教,終究是「天」,而與「天」相對的,只有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