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征戰四方

  第28章 征戰四方

  【十月初四,李淵到達長安城東,此時李世民、李建成、平陽昭公主等兵馬都已經聚集起來,大約有二十餘萬。十四日,開始圍城。二十七日,開始攻城。

  十一月初九,長安被攻克。

  進軍長安後,李淵除了殺掉了挖了自家祖墳、毀掉宗廟的為首的陰世師、骨儀等人外,其餘人都沒有動。

  十三日,他迎立楊侑為帝,即隋恭帝;改元義寧,遙尊楊廣為太上皇。而李淵自己則是擔任唐王,李建成為唐王世子,李世民為京兆尹、秦國公,李元吉為齊國公。】

  隋朝,開皇十八年。

  楊堅的眉頭跳了跳,有些不知道該說什麼:「李家祖墳被挖了?宗廟也被毀了?」這種事情,這,這著實確實實在是有些……

  他和獨孤伽羅對視一眼,都感覺有些糟心。這種事情,一般情況下不會是文官武將們會主動去做的,很有可能是有著上面的指示。但問題是,到底是他們那個都跑到江都醉生夢死的兒子下的命令呢,還是這個留守長安的楊侑做的決定呢?

  說實話,不管誰下的指示,他們好像都不太意外。

  這更糟心了。

  「算了,」楊堅重新把關注點投回天幕的內容中去,「李淵,確實有為帝的能力。」攻入長安,卻只對那些挖祖墳、毀宗廟的首惡動手,連跟隨的人都放過了——這種事肯定不會是只有陰世師這些人參與;而其餘的長安百姓、高門世族都沒有分毫受傷。

  這樣的心胸——最起碼展現出來的心胸,足夠了!

  而他還能先把楊侑尊為皇帝,在他的軍事力量和心胸展現後、也必然有人想要迎他為帝,但他忍住了,能夠等待時機,這種心性也夠了。

  漢朝,元狩四年。

  同樣討論了一番的劉徹又對李淵有些羨慕:「這個唐高祖怎麼會有這麼多優秀的兒女?」兒子就不說了,看起來都可以擔當大任,女兒怎麼也同樣如此?

  說的就是平陽昭公主。雖然神跡並未多提關於她的內容,但在合兵的時候特意說到她,那其實就是指這些兵馬也有她的一份力。

  【義寧二年三月,也就是大業十四年三月,江都發生了一件大事,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司馬德戡、元禮等數十位官員將領出於野心、自保等多種原因,利用將士們多出自關中、懷念家鄉的情況,共同發動軍隊和官員叛亂,楊廣被令狐行達縊弒。

  楊廣死了,那李淵自然也可以動手了。

  義寧二年五月,隋恭帝楊侑禪位於李淵,李淵改國號為唐,建元武德,以李建成為太子,封李世民為尚書令(尚書省宰相)、右武侯大將軍,進封秦王,加授雍州牧。又封李元吉為齊王。

  此時,唐朝疆土只限於關中和河東一帶,尚未完全統一全國,各方勢力也依舊虎視眈眈。】

  隋朝,開皇十八年。

  終於來到了大隋的落幕時分,楊堅握著妻子的手,深覺疲憊地向後靠在了椅背上。

  「早就猜到了廣兒的結局,只是沒想到殺掉他的並非外面的各路軍隊。」獨孤伽羅也嘆了口氣,從李淵的種種行為看,他是一個聰明人,必然不會讓自己背負上弒君這樣的名聲。

  【李淵登帝位,李唐王朝正式建立。

  但當時的李唐王朝只占有長安和太原等小片土地,全國形成群王割據的局面,所以唐朝在建國初期就面臨著統一天下的艱巨任務。

  我們先來看看當時割據的程度:

  劉武周在馬邑稱定楊可汗;

  薛舉在金城稱帝,國號秦;

  李軌在武威稱帝,國號涼;

  宇文化及在聊城稱帝,國號許;王世充在洛陽稱帝,國號鄭;

  蕭銑在江陵稱帝,國號梁;

  李子通在江都稱帝,國號吳。

  另外,還有兩大不可小覷的勢力,河北的夏王竇建德和江淮的吳王杜伏威。】

  天幕上同步放出了被各類勢力充斥的密密麻麻的地圖。

  漢朝初年。

  君臣默默不語。

  這個唐朝此時看起來真的很小啊,哪怕占據了都城長安,但實控範圍也著實小了些,確實難以想像最後唐朝是如何完成全國統一,後來又在唐太宗時期有了「天可汗」之稱。

  從現在的情況,再聯繫日後的神跡中的讚美,只能得出一個結論:「這唐朝,朝中能人輩出啊!」

  以目前唐朝中的人才來看,大約將來有的也是一批批高質量人才;而以李淵此時不管真心還是假意展現出的胸懷,大約這麼多勢力中願意投誠的人才,他基本都能接受。

  秦朝。

  嬴政看著亂七八糟的地圖,不由皺眉。

  中原之外地區廣大。到不意外。

  但,這麼多勢力割據一方,就著實讓他不太舒坦了。

  經過他自己先前的思考,加上神跡對後世朝代制度的隱約展露,他看到了郡縣制的廣泛推行,更證明了郡縣制的正確性。那麼,問題就變成了:如何在施行郡縣制的同時,保證中央對地方的控制,而避免出現地方自成一派的問題。

  【第一個目標是薛舉。

  薛舉和唐軍其實並不是第一次交手了。早在李淵剛剛入主長安時,薛舉就曾想趁著李淵立足不穩時攻打一波,但當時被李世民打了回去。

  武德元年六月,唐軍向薛舉發動進攻,但在進軍途中,作為指揮的李世民因病退到後方,接替指揮的劉文靜、殷開山自恃人多,並沒有聽從李世民「薛舉懸軍深入,食少兵疲,若來挑戰,慎勿應也。俟吾疾愈,為君等破之」的話,最終在高城遭遇大敗。

  接下來就到了九月份,薛舉突然病逝,他的兒子薛仁杲接替了他的位置。

  於是,李淵再次派出李世民率兵討伐薛仁杲。】

  明朝,洪武年。

  晉王朱棡頗有些感慨:「這就是天意在唐啊!」不然,薛舉怎麼突然就會沒了?

  天幕沒有細說,但他們作為後世朝代,自然知道對於薛舉相關的記載。

  薛舉好好的,還打算趁勢攻打唐朝,沒病沒災的,突然就給病了,跑去找了巫看病,結果卻是「唐兵為祟」,然後沒兩天薛舉就沒了。

  這不是天意是什麼?

  何況,薛舉征戰多年,顯然也不是一個有什麼長期疾病在身的,這就是暴斃。

  朱元璋贊同朱棡這句話,他本身也還是相信天命一說的,或者說,在這個時期的人,基本上都對天命有所相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