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前有遼太宗騎駱駝,後有宋太宗騎驢

  第149章 前有遼太宗騎駱駝,後有宋太宗騎驢

  宋朝,開寶年間。

  趙匡胤對於石重貴此次的將領任命充滿嫌棄與不滿:「張從恩,這麼一個毫無武將該有的勇武和膽魄的人,少帝居然把軍中的最高指揮權交給他……分明是個畏遼軍如虎的人,只想自保,趙延壽等人從湯陰回撤,黎陽那麼多大軍居然沒有一個出去追擊的。」

  趙匡胤是發自內心地看不上石重貴用人的眼光,收攏軍權、搞政治鬥爭這都沒問題,但這種核心主帥上,起碼得來一個說得過去的吧?不然別哪天收攏權力了,國家也滅亡了……

  就像他,雖然在抑制武將,但一方面事出有因,另一方面,他可沒有讓那些廢物上台。

  而張從恩呢?後晉主力全部都到了黎陽,趙延壽等先鋒所在的湯陰則是相州和黎陽之間。眼看著遼軍士氣敗退接連北還,黎陽的這些人怎麼不追擊一下?能消滅一些遼國的力量就是一些啊!

  趙光美等人都表示同意:「石重貴這個少帝的眼光確實……」就天幕列出來的這幾個將領任命,最核心的杜重威和張從恩,都是靠不住的,不僅沒有在與遼軍的作戰中發揮多大的正面作用,反而在後晉滅亡這件事上獻出了一份力量。

  【就在石重貴準備親征的時候,北還的契丹軍並沒有真正離去。

  後晉主力屯於黎陽,避戰不出,於是先前往東走去進攻鄴都的那一支前軍並沒有撤離,而是依舊在鄴都境內作戰,並包圍了魏州,這時,消失已久的杜重威終於出現,他前來支援魏州守軍。

  二月初一,石重貴率兵到達滑州,從這裡渡過黃河北上就是黎陽。於是第二天,石重貴就到黎陽慰勞軍隊,又於九日在戚城檢閱諸軍。

  混亂的後晉軍隊此時重新變得有序起來,十一日,馬全節、李守貞、張彥澤帶領前軍出發,隨後,符彥卿、皇甫遇、李殷分別率領部下開拔。

  石重貴又命令恆州的杜重威前去與馬全節會合,然後繼續北上。

  同時,位於府州(陝西府谷)的振武節度使折從阮主動出兵,攻克了契丹境內的勝州(內蒙古托克托縣),並繼續向朔州進軍。】

  東漢,建武十七年。

  劉秀有些驚訝,這是後晉打出來了?開始反攻了?

  所以,後晉到底也不算一片混亂、無力回天,到底還是要看石重貴的用人了——那遠在邊疆的振武節度使折從阮不就很好嘛。勝州不用說,朔州可是燕雲地區被割讓給耶律德光的州府之一。

  包圍了朔州,先不討論最後到底能不能攻克,只是包圍朔州這個行為,就足以給耶律德光帶來極大的壓力——這可是回家的後路。這樣一來,起碼能夠起到逼迫對方退兵,解後晉之困的作用。

  「這個杜重威……」劉秀有些沉默,此人自前面將領任免出現過之後,就再也沒有出現,直到這裡救援魏州——他不是北面行營的總指揮嗎?不是鎮守恆州嗎?恆州周圍那麼多縣都被攻克了,他怎麼沒什麼動靜?

  不對,他還出現過,就是上書給石重貴講恆州情況危急……

  劉秀有些懷疑,按他來看,此次耶律德光的南下結果一定還是回師契丹,與上次並無太大不同。但後晉倘若能夠操作得當,也應當能夠從現在的情勢變化中獲取一定的戰果。而現在看看石重貴倚重的人選……真的可以嗎?

  【自己境內都出現問題了,耶律德光自然沒有了太多的征戰心思。

  於是,契丹的各路軍隊開始逐步北還,開始撤軍——當然不會這麼一路平靜。

  三月初二,北上的過程中,一部分契丹軍隊路過祁州(河北無極縣),於是順便用羸弱的兵馬引誘祁州出戰,再用精兵猛然出擊,奪取祁州城門,攻克祁州。

  三月初九,杜重威與馬全節、李守貞、皇甫遇等人會兵與定州,趁著耶律德光率軍不斷北還的機會,先收復祁州,又繼續北上、主動出擊,與十四日開始大舉進攻。

  三月十四,杜重威等圍攻並占據泰州(河北保定),正是燕雲十六州之一;十八日,收復滿城(河北滿城縣);十九日,收復遂城(河北徐水縣)。

  此時,後晉一方其實最後的作戰目標,是在這一系列作戰中打擊契丹的作戰能力,最好有機會去攻克幽州。】

  明朝,洪武年間。

  朱棣搖頭:「耶律德光不會坐視自己失去燕雲地區的,整個遼朝也不會。」所以說,倘若後晉是收復了滿城、遂城這兩個邊境線上的城池,耶律德光未必會有太大反應,但泰州就不一樣了。

  燕雲對於耶律德光來說是什麼?是功績,是讓整個遼朝對於他這個皇帝臣服的功績,也是他穩固皇位的一大關鍵。遼朝此時圍繞皇位的鬥爭可從來不少,同時又相當理所當然。耶律德光要壓服這些人,就得有拿得出手的功績。

  況且,他想要推行一定程度的漢化,想要推動遼朝向帝制轉型,也少不了燕雲這一功績來作為支撐。

  另一方面,從耶律德光本人的治國目標來講,燕雲十六州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占有燕雲地區,進可以作為南下的基地,收攏中原;退可以作為遼朝本土的第一道防線,拱衛遼朝本土安全——對於宋朝來說,燕雲很重要,對於遼朝同樣如此。

  所以,即使遼朝內部對是否南下中原有著鬥爭,但對於保住燕雲地區整體還是持統一意見。

  朱棡同意這一觀點,即使不看後來宋遼兩國的爭端,只從當下的形勢判斷,也能夠知道耶律德光是必然不願意失去燕雲地區:「而且後晉內部問題已經很嚴重了。當時石重貴為了獲取足夠的軍費,又是每七戶湊出一副兵械供應一個士卒,又是派遣三十六名使者分道盡括民財,這些使者還都是拿著兵器鎖鏈直接進了百姓家裡……」

  這樣的做派,百姓怎能不恐懼?況且,又有各地州縣趁機搜刮百姓、狼狽為奸,剛剛才經歷過戰火,又遭遇這樣的官府,只能是民不聊生。

  而這樣一來,後晉能支撐得起多久的征戰?特別是後來石重貴還驕傲自滿、主動發起戰爭。

  【等到第二天,也就是二十日,杜重威就從遂城退兵到了滿城。

  原因是攻克遂城後,在契丹軍中的俘虜中,一個原本隸屬於趙延壽麾下的人向杜重威反饋了一個消息:耶律德光昨天已經回到了古北口,結果聽到飛馬傳信說後晉軍隊大舉進攻、要攻克泰州了,立刻決定將輜重送回塞外,但輕騎全部留下,由他帶領重新南下。共有五萬餘騎兵,明日前鋒必將到達。

  於是,杜重威就和李守貞商議決定,為避免孤軍深入缺乏糧草,暫且回退泰州,看看契丹軍此時的情況再說。

  因而,後晉大軍不斷後退,二十日退到滿城,二十一日退到泰州,二十二日,趙延壽率領契丹前鋒軍逼近泰州,二十三日,後晉軍隊從泰州退出南逃,一路逃至陽城附近,被契丹軍追上,大幅潰敗。

  隨後,後晉軍隊進入陽城(河北順平縣),二十四日,重新整頓,在城外列步兵方陣迎擊契丹,雙方交鋒二十餘次,最終後晉守住了陽城,契丹軍隊暫且退去。

  後晉軍隊繼續南撤,二十六日,在南撤途中被契丹騎兵圍攻,且戰且退,不過十餘里就已經人馬飢乏。】

  秦朝。

  王翦看著後晉大軍的行動,越看越覺得不對。

  這仗怎麼能這麼打呢?

  耶律德光不帶輜重,只帶騎兵直接南下,最核心的目的就是保住泰州、保住他已經擁有的燕雲地區,而不是南下滅亡後晉——雖然他有著就地征糧的方式,但這不能改變五萬餘騎兵沒有攜帶輜重的前提條件。

  那麼後晉軍隊為何要這樣馬不停蹄地南逃?就算要撤軍,也要講究一個陣勢,講究穩紮穩打、保持軍隊的基本穩定和戰鬥能力。要有規劃,要明確每一步退到哪裡、糧草輜重是否足夠、不夠的話從哪裡彌補……

  而後晉軍隊這樣的撤退,莫名顯出了幾分慌不擇路、一心只想退避的樣子。

  這個核心將領杜重威嗎……王翦暗自搖頭,沒興趣評價這麼一個將領,只是道:「若是後晉不能打出一場勝過契丹,或者對契丹造成極大震懾的戰鬥,這遼太宗大約也不會介意順手消滅這部分軍隊,甚至順便再來一次南下。」

  耶律德光確實拋棄了輜重不假,但若是後晉一方一直這麼潰逃下去,耶律德光不做些什麼才是真對不起自己、對不起上天。

  【二十七日,後晉軍駐紮到了一個叫做白團衛村(河北順平縣)的地方,當日,這塊地方颳起了大風,風勢猛烈,揚起地表的灰塵,又折斷附近的樹木。

  耶律德光覺得這是將後晉軍隊一網打盡的好時機,於是天亮後,就命令鐵鷂軍下馬作戰,拔起了後晉軍隊的營寨,揮舞短刀奮力進擊,同時還藉助風勢縱火揚塵來助長聲勢。

  面對契丹一方的來勢洶洶,後晉的士卒們想要博一線生機,便紛紛大喊:「都招討為何不用兵,令士卒徒死!」

  沒錯,杜重威還在猶豫,他說現在風太大,想要等到風停了看情況再說。

  這個想法遭到了不少將領的反對,因為後晉的情況並不是很好,士卒們饑渴交迫已經到了極點。

  李守貞認為,正應該趁著此時出戰,因為有風沙,所以契丹也不能夠清楚後晉的具體情況,一旦風停了,看清楚後晉此時虛弱的實際情況,後晉才是沒有好結果。

  於是,皇甫遇等人各自率領騎兵奮力攻擊,這出乎了契丹一方的預料,又因為此時鐵鷂軍已經下馬,一時間難以重新變回原本的狀態,加之風沙越來越大,契丹各支部隊之間的聯絡指揮也難以順暢,後晉逐漸獲得了優勢。】

  唐朝,貞觀年間。

  所有對打仗有些心得的大臣們都紛紛對後晉最後選擇出擊的做法表示讚賞。

  長孫無忌笑道:「雖然說『風順致呼而從之,風逆堅陳以待之』,但是也要根據己方軍隊的實際情況來做決定。後晉這一次正是如此,想來遼太宗一方應當是認為後晉一定會堅守不出,才會讓他們的鐵鷂軍下馬。」

  騎兵最根本的條件,就在於他們是騎兵,騎在馬上;一旦下馬,那就不再是騎兵,也喪失了騎兵的優勢;更關鍵的是,在緊急時刻,下馬的騎兵想要重新上馬變回騎兵,是很難完成的。

  契丹一方讓鐵鷂軍下馬,明顯就是打著這次將後晉一網打盡的想法,而他們這麼做的前提是後晉不能對他們造成什麼威脅——若是依照杜重威的計劃,等到風勢變小再說,那說不定契丹想要的結果就真的實現了。

  後晉的士卒們饑渴交迫,此時能夠主動願意作戰已經是相當不容易,若要主帥堅持不戰,士氣必然會就此低落;而白團衛村不過是紮營之地,並沒有什麼堅固的堡壘可以用作防線……

  程知節撓頭,對杜重威非常不滿:「這杜重威到底是無能,還是畏懼契丹?這一次戰役結束後,這人總該被處罰了。」他覺得,這樣的將領怎麼可能不受到處罰?身為主帥卻不能夠擔得起主帥的責任。

  房玄齡有些微妙,他從天幕的言語和石重貴的行為中推斷,總覺得石重貴不會如程知節所想的那樣做。

  【情勢調轉,契丹軍開始潰退,又因風沙滾滾,難以判斷實情,於是傳到耶律德光耳中的消息就越來越壞。

  見此,耶律德光立刻掉頭開始退兵,後晉一方認為此時不能不追,若是不追,反而可能會讓後晉重新陷入不利境地,於是在風沙遮掩下對契丹一方緊追不捨。

  耶律德光見狀不妙,覺得奚車速度不夠,於是從奚車上下來,重新找了一匹駱駝,騎著駱駝才逃過了後晉軍隊的追擊。

  後晉一方追擊過後,因為認為己方人馬饑渴,剛剛的勝利不過一時,為了保全自己,就接著南退到了定州。】

  石重貴在《舊五代史》里叫做少帝,《新五代史》里叫做出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