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宦官
秦朝。
嬴政挑了挑眉,「拉出去埋了?」
身旁的扶蘇猶豫開口:「應當不至於此。」
…
【結果漢靈帝劉宏回了一句:「張常侍是我父,趙常侍是我母。」
哦豁,你一個皇帝都承認宦官是你的父母了,那些大臣們還能說什麼呢?他們就是有再多話也不敢說啊,只能咬碎牙齦往肚子裡吞。
宦官自此得志,以後自然更加無所畏懼。
而且宦官們對漢靈帝一直營造的都是天下一副海清河晏的景象,漢靈帝劉宏一想,天下如此太平,那也沒有他什麼事了,就繼續玩兒唄。
於是他把朝政大事全都託付給宦官,自己就待在宮中,每天想方設法玩樂。】
漢朝。
漢武帝劉徹罵到一半,差點直接吐血。
這到底是哪個傢伙的後輩?竟然認宦官為父母!把他們老劉家的臉都給丟盡了!
如果知道這位漢靈帝的祖先是誰,他一定要提刀把那個傢伙給斬了,免得生下這麼一個軟弱無能,還認賊作父的玩意!
秦朝。
嬴政那雙眼睛也是格外嫌棄,之前還能說這個皇帝幼時登基,孤身一人沒有任何勢力支持,只能依靠那些宦官。
但是現在看來,這傢伙完全是自找的,一位身份如此貴重的皇帝,竟然主動認奴才作為父親,母親,根本不配作為一個皇帝!
他創立皇帝這個稱呼,可不是給這種軟弱無能,認賊作父的人使用的!
任人擺布,還沒有任何血性的皇帝,被那些宦官們拿捏的死死的。
誰還沒有任人擺布的時期,當初他在呂不韋那老傢伙手底下隱忍,眼睜睜的看著對方穢亂後宮,看著老傢伙送過來的嫪毐想要取代自己的皇位,卻只能暗暗記在心中。
後來他的勢力發展起來,呂不韋那老傢伙不還是被罷除了相位?
漢靈帝是真的一點都不清楚外面的情況嗎?恐怕即便了解,也不敢去邁出那一步吧。
說白了就是慫包一個。
我們的始皇陛下格外看不起這個傢伙。
【其實,漢靈帝身旁的那些宦官們,也並不都是為貪婪腐敗的佞臣,還是出了一些有能力,甚至為人清廉的宦官。
比如中常呂強,就是宦官中的一股清流,奉公守法,不願意與曹節那些人為伍,這一點在《後漢書》就有記載。
漢靈帝時,按照慣例要封大宦官為侯,皇帝要封他為都鄉侯,呂強認為不合規矩,堅決不肯接受,甚至大罵曹節等人道德敗壞,品行不端,應當車裂。
他還經常向漢靈帝諫言,請求誅殺那些貪污腐敗的宦官,還稱靈帝親小人還不知悔改。
這可捅了馬蜂窩,為首的張讓那些中常侍們還能容得下他?於是這位品行不錯的宦官最終被誣陷而死。
其實不止呂強,當時在宮中,李巡與濟陰丁肅、下邳徐衍、南陽郭耽、北海趙祐,都因為他們的清廉忠正被士人所稱讚。
其中李巡不貪慕名利,為人清廉正直,還與諸位大儒共刻《五經》,在漢靈帝時期的宦官群中,在那個宦官亂政的腐朽昏暗大環境中,這種精神也是難能可貴的。】
漢朝。
漢武帝從鼻孔哼氣,仍然面露不屑,那些宦官就算有好的又怎麼樣?
如果不是大多數宦官都作亂朝堂,又怎麼會把東漢領向滅亡?
那個皇帝也不是好東西,竟然還慣例給宦官們封侯!
如今他最看重的衛將軍,在河南戰役一舉收復河套地區,立下這麼大的功績,都還只封為長平侯呢。
那些宦官又是什麼玩意?就憑他們長得醜,長得老,還會拍馬屁,吹耳旁風嗎?
尤其是那個王甫,別讓朕看到他!不然看一次罵一次!
【除去那些作亂朝綱的宦官,在中國歷史上,還有不少出名的,有著傑出功績的宦官。
就比如蔡倫,想必提到蔡倫大家應該都非常熟悉,畢竟當初歷史課上可是背過這個人。
蔡倫是漢和帝時期的中常侍,他總結前人的經驗,改革創新,最終製造出來了「蔡侯紙」,稟報上去之後,被漢和帝下令推廣。
蔡倫的造紙術,也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推動了人類文明和世界文化的進步,還被成為「紙聖」和「紙神」。
造紙術的影響可是非常深遠的,甚至麥克·哈特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蔡倫都排在第七位。
M國《時代》周刊中,「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蔡倫也赫然在列。
還像一不小心講多了,點到為止,點到為止。
關於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想必大家也就更熟悉了,有空的話小博主可以專門出一期,算了算了,四大發明太過熟悉,想必你們都已經看膩了。】
一張又一張記載文字的「蔡侯紙」從屏幕中划過,雖然這些蔡侯紙並沒有現代紙張那樣潔白,但也比較輕薄,上面的文字更是飄逸瀟灑。
秦朝。
正聽著聚精會神的嬴政就等著天幕說出那個紙到底是怎麼製作的呢,誰知道就突然不講了?
別啊,你不講漢靈帝都行,把造紙術給朕留下來啊!
旁邊的淳于越一聽到造紙術這個詞,頓時激動了起來。
只要能夠知道這種蔡侯紙的製作方法,他們哪裡還需要每天背著厚重的竹簡?如此輕薄的紙,能夠代替多少竹簡,能夠記載多少文字啊!
他們儒家的學說,也會更廣泛地流傳下去,被世人所傳誦!
不過天幕怎麼就不講了?再多說幾句啊!
他忍不住撲騰一聲跪了下來。
秦墨。
這群人自從聽到造紙術,就忍不住搓手了。
如此纖薄的紙張,上面記載著密密麻麻的文字,到底是怎麼做到的呢?
用什麼混合在一起可以達到這個地步?
可惜了,天幕只提到造紙術,卻沒有講述如何制。
漢朝。
漢武帝也意識到了這種造紙術的重要性,不過他也拉不下臉去夸那個宦官,所以只是勉為其難的點了點頭。
但那雙眼睛一直在盯著天上的屏幕呢,就等著講述那個「蔡侯紙」,結果竟然沒了?不講了?
哪裡熟悉了?他們怎麼會知道中國古代四大發明都是什麼?
真是急死人了,倒是繼續說啊!
…
【其實要說有名的宦官,怎麼也得算上鄭和一份,這個名字就不用說了,前面朱棣的時候已經說了。
他來自明朝,是明成祖朱棣時期的航海家、外交家,被成為「三保太監」,鄭和七下西洋,促進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開闢海上絲綢之路,把中國古代的海洋事業推向發展高峰。
所以,重用宦官也並不一定都是壞事,關鍵看皇帝能不能把握住,昏不昏庸了。
一個賢德而且有主見的皇帝,即便身邊圍繞著佞臣,也不會聽其讒言,任由他們一手遮天。】
漢朝。
漢武帝看著天幕描述的那些功績,決定勉強承認那幾個宦官了。
如果能把四大發明製作的方法告訴他們就好了。
一個造紙術都有這麼大的影響力,其他的幾個發明豈不是更加厲害?
或許這其中還有可以對付那些匈奴的武器,如果自己可以提前得知,再給他的冠軍後裝配上,不得把那些匈奴們打的屁滾尿流?
【好了,接下來,我們回到漢靈帝這裡,之前說到了劉宏把大權全都交給那些宦官們,自己只顧玩樂,若論享樂,他可以說是專業的。
我們這位漢靈帝那是吃喝玩樂全在行,治理國家那是一竅不通吶。
不過劉宏一直深居宮中,自己又不理朝政,當然無所事事了。那麼這「大好時光」都用來做什麼呢?
上面的皇帝一門心思琢磨玩樂,下面的官員們自然是迎合他的喜好。
有什麼東西是新奇的呢?一位官員苦思冥想,最後想到了毛驢!於是他精心挑選了四條小毛驢進宮。
對於毛驢,我們大家都應該非常熟悉了,它是馬科馬屬下的一種,起源於非洲。
但是在漢靈帝的那個時期,毛驢還是比較珍貴的,約在公元前200年,也就是漢代以後,才有大批驢、騾進入中原內地。
漢靈帝又久居深宮,哪裡見過這種動物?一時間大為新奇,如獲至寶!
於是每天都親自駕著小毛驢在宮廷內遊玩,引起京城的高官貴族們競相模仿,以至於民間的驢價那是一度上漲吶,停都停不下來。
咱就說,估計這波,笑的最狠的是那些驢商了吧?】
秦朝。
嬴政的嘴角抽了抽,笑的最狠的可不就是那些商人嗎?商人逐利,一旦出現能給他們帶來巨大利益的貨物,肯定會一擁而上。
還有這驢,他好像聽說過,也見過。
來源於西北一帶,數量極其稀少。不過即使再怎麼稀少,也架不住那傢伙確實丑啊,四肢粗短還非常瘦弱,哪有高大的馬匹速度快?
堂堂一個皇帝,就這麼天天騎著四個丑東西在宮殿中玩樂,想想他都覺得手有些癢。
如果這熊孩子如果是他家的,一定會一巴掌抽過去,沒什麼,就是覺得欠揍。
唐朝。
魏徵忍不住伸手破口大罵:「胡鬧,荒謬!堂堂天子,怎麼如鄉野匹夫一樣架驢而行!」
這一次,那些官員們難得沒有阻攔魏徵,因為他們也覺得,罵的好,罵的妙!
…
【這小毛驢雖然新奇,時間久了,漢靈帝自然就對其失去了興趣,此時又有宦官別出心裁,毛驢不行,還有貓啊,狗啊那些東西。反正總有一款,皇帝得喜歡吧?
於是,宦官就牽著狗上殿了,甚至還為其穿上了朝服,配上綬帶,漢靈帝一看,這豈不比毛驢更有趣?於是在朝堂上大呼,好狗官!
這種奇恥大辱,滿朝文武卻敢怒不敢言。
後來漢靈帝又有了新的樂子,據《後漢書》記載,他曾經在後宮仿造街市,然後宮女嬪妃們一部分扮做買東西的人,一部分當作商人,整個後宮宛如外面的菜市場,有吵架的,有撕斗的,好不熱鬧。
不過和菜市場不同的是,他這裡的貨物,可都是從民間搜刮來的各種奇珍異寶。】
秦朝。
一群儒生們聚集在一起,他們越來越生氣,有的甚至直接跳了起來罵道:「一國之君怎能如此耽於享樂?整個皇宮宛如菜市場,簡直胡鬧!」
「孺子不可教也!」
…
【當然,要數最荒淫無度的,就屬於接下來的裸游館,這雖然是東晉志怪小說《拾遺記》中記載的軼事,但在其他的史料中也有記載,應當是八九不離十了。
什麼是裸游館呢?這是漢靈帝不吝重金,在西園建造的驛館,總共有上千間房子,到處都是渠水環繞,漢靈帝就選擇一些美麗的宮娥們,在其中赤身執篙划船,一起尋歡作樂。
只有水渠還不行啊,怎麼能顯示出漢靈帝的高貴?於是這裡又種了不少珍稀植物,有一種是從南方進獻的夜舒荷,因為這種荷花經常在月亮出來的時候盛開,所以後來又被稱為望舒荷。
恐怕望舒神女知道了,都會忍不住飛下來把這個皇帝給扔出去吧?】
秦朝。
公子扶蘇羞的滿臉通紅,那雙手都不知道往哪裡放了,這後世的皇帝,怎能如此荒淫!
身為一國之君,怎能作出這樣的事情?
簡直,簡直……
至於咸陽宮外的那些儒生們,他們已經罵的氣喘吁吁,嗓子啞了,但是聽到漢靈帝這麼荒唐的行為,還是忍不住跳起來罵。
唐朝。
李世民聽了一直搖頭皺眉。
正打算罵人的魏徵也聽的滿臉通紅,半天都沒憋出個字來。
【這個「裸游館」到底有多麼奢侈呢?除了那些珍貴的植物,劉宏還還把西域進貢來的「茵墀香」大量揮霍,給那些宮女們用來沐浴。
茵墀香又是什麼呢?據說這種香料可以煮水避疫,香氣經久不散。
傳說一直到漢朝覆滅以後,從漢宮中流淌出來的那條河,依然會散發著馥郁的香氣,當時的百姓們大為驚奇。
修建如此荒唐的驛館,大興水渠,放置各種奇珍異寶,每日沉迷聲色。
關鍵漢靈帝這人,他還對自己做的這件事引以為傲!你們猜他說了什麼?
「我要是能夠在這裡生活一萬年,就如同天上的神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