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用命換來的

  送到錢謙益手中的各地情報顯示,那些外國蠻子中也有聰明人,他們面對來自於大明各個方向的霸道,都做出了反應。

  在各自的國家內進行抵抗行為。

  並且,蠻子中的一些聰明人還表示自己發現了大明的一個缺陷,那就是霸道的壓制了全世界,各個方向鋪排的太多,以至於大明在各個地方都沒有辦法完全壓過他們。

  同時,這也代表著,如果想推翻大明,只需要在一個地方上打敗大明就行。

  或者是東歐等地的陸地戰爭,或者是海上艦隊,亦或者是黑奴貿易和北美種植園。

  以及最重要的,大明向外國傾銷的產品和大明寶鈔。

  不管是哪一個方向,只要挑中一個,並且打敗大明,那大明就會徹底完蛋。

  並且這個結果經過大明內閣內一幫聰明人的思考確認後,認為是真實的。

  因為他們大明確實開闢的地方戰場太多,精力有限,如果一個地方崩塌,就會引起連鎖反應。

  最重要的是,不敗金身會被破壞掉。

  「惟有提高科技,讓更多的人口從土地中解放出來,我們才能積累更多的力量。」

  錢謙益喃喃道。

  至於說收縮大明在世界各處的觸手,把利益分一部分給外國的蠻子們。

  這個選項就從來沒有在錢謙益的腦海里出現過。

  首先,他們中原吃下去的東西,就沒有吐出去那麼一說。

  遙想當年,秦始皇一統六國,六國貴族各種搞事,始皇也是硬著頭皮弄死他們。

  漢武帝打匈奴,都打的匈奴單于提出要共分天下了,漢武帝也沒有同意,拼著五勞七傷也要弄死匈奴。

  後面的三國時期,大家打內戰還隨手把跳跳的外族打死。

  後來隋唐打西域的時候都是自古有之。

  零零散散下來,歷朝歷代的大佬們沒有一個選擇退縮的。

  哪怕是最危難的時候,大家都是硬著頭皮挺下來,所以他錢謙益也絕對不能認輸啊。

  所以,利益是讓不了一點。

  都得是他們大明的。

  第二個原因就簡單了,他錢謙益前腳下令收縮,把利益分給外國蠻子,第二天他就會被大明內閣和底下的宗族代表們強行換掉。

  理由也很簡單,他們需要的是一位能帶領大家發家致富,當霸主的老大。

  第三個原因就是錢謙益自從體會過獨掌大權,一人駕駛著整個國家威壓世界後,實在是懶得回到過去的扯皮時代。

  以前在政治場上大家需要磨磨唧唧,各種籌謀,頂多就是當著皇帝的面來一個死諫。

  過程非常的慢。

  但是現在不一樣,大權在手,看誰不爽,直接碾壓過去就可以了。

  以前可能還會比誰家有底蘊,現在大家就比誰手裡的軍隊多就行。

  所以,錢謙益是絕對接受不了讓這個世界回到相互制衡的狀態,互相扯皮的時代。

  利益不能退,他們大明只能當霸主。

  因為這三個原因,在明知道國外已經找到大明弱點的情況下,錢謙益依然咬牙堅持。

  只是開始逐步深挖內部的潛力。

  人口生的多多的,技術開發的多多的。

  大明內各個宗族互通有無的情況下,大家一起把錢賺了。

  也正是因為錢謙益這種想法,這種做法,大明的其他人才沒有放棄他。

  崇禎皇帝歷25年。

  非洲黑人部落酋長,沙俄帝國,歐洲諸國,北美種植園奴隸們集體開始暴動。

  黑人部落酋長於非洲對大明展開各種攻擊。

  對於前來購買奴隸的商人們進行埋伏。

  配合他們的是歐洲商人。

  歐洲各國組成聯軍,向大明的海上艦隊發起攻擊。

  沙俄帝國於烏拉爾山地區與大明騎兵展開戰鬥。

  大明與北美的地盤遭受奴隸和歐洲奴隸主們的打擊。

  一時間大明堪稱是腹背受敵。

  錢謙益咬著牙帶領大明一起抵抗。

  大明國內的力量被壓榨到極限。

  也是這個時候,宗族的團結性真正暴發出來。

  除了女人和孩子,老人和壯年集體上戰場。

  女人們也開始主動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管理後勤,救死扶傷。

  宗族在各自族長的帶領下踴躍參軍,保衛自己和大明的利益。

  海上戰役階段

  第一波大明輸了,歐洲聯軍的艦隊第一次殺入東海和南海。

  就在這時,成長起來的鄭成功於危難之際擔任起一路海軍主帥,在無法救援主艦隊的情況下,以自己家族榮耀做賭,帶領一些船隻悍然撲向歐洲本土。

  最後雙方行程焦灼狀態。

  大明這一邊在沿海宗族悍不畏死的保衛下,歐洲艦隊遭受打擊。

  鄭成功則帶領大明艦隊直接打下某英,某法,某牙等國,破壞他們的生產。

  成功扳回局勢。

  隨後鄭成功帶領艦隊進入非洲,把大明陷在這裡的商船解救出來,組成新的艦隊,然後迴轉大明,於馬六甲海峽伏擊撤退的歐洲聯軍,直接把他們打沉,所有進入東海和南海的歐洲艦隊全軍覆沒。

  叛亂的某島國被迴轉回來的鄭成功直接屠了二十萬人做景觀。

  手段之殘忍,讓整片大海被染紅。

  但效果也是好的。

  陸地戰役,多爾袞在大明防禦海岸的情況下,成功靠著野戰與沙俄打了一個不相上下。

  八旗的戰鬥力也正式被大明認可。

  錢謙益也決定把八旗士兵變成徹底的職業兵。

  那些八旗子弟也將徹底不工作,只領錢,由奴隸供養。

  海上騰出手後,錢謙益立刻把宗族捐贈的兵力投向陸地。

  在精銳兵力的支持下,沙俄被打的節節敗退。

  尤其是錢謙益和多爾袞等人發瘋發狠,直接放棄後勤,允許軍隊搶劫補給,把整個在沙俄的侵占地都變為人間地獄的情況下,大明軍隊更是戰鬥力飆升。

  當然,這也引來沙俄們的誓死反抗。

  讓沙俄們更加團結。

  最後雙方都變成了比拼意志力。

  宗族士兵和八旗子弟是為了自己和後輩的美好生活。

  沙俄是為了命。

  不過,終究還是殺瘋了的大明打贏。

  因為他們不能輸。

  孫承宗在糧草到來,能供給上後,允許沙俄投降,並且不殺,一下就廢了沙俄的戰鬥意志。

  最後大明從沙俄名下切出大量地盤。

  這兩方打贏後,錢謙益即可抽手懟上非洲和北美。

  直接把雙方吊起來打。

  整個北美,一半的開發地落入大明手中。

  不過這一戰打了三年,一直到崇禎皇曆28年,也讓大明國內民生凋敝,戰死人口達到五百萬。

  各個宗族的老人近乎死絕,內閣中一大批和錢謙益同時代,或者上時代的老人都死了,一大批二十八九歲,三十出頭的人開始掌權,登臨歷史舞台。

  也正是因為那些老人的死,讓大明的血性徹底激發而出。

  國家危難之際,老人們拔刀向天而戰。

  不求斬殺多少敵人,只為告訴後人一件事,吾等不管有多少齷齪之事,但國家危難之際,為了後人,絕對不能怕死。

  也是這種內閣元老赴死,宗族族老慷慨而亡的氣勢,讓大明撐到這場戰爭的勝利。

  也讓那些宗族後輩在拿到戰爭勝利的利益後,仍然記得自身的血性。

  如某個家族年輕子弟進入烏拉爾山,看著腳下的牧場,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我有錢了,而是,這是我爺爺用他的命,給家族換來的,我一定要守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