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哦,我怎麼把我姥爺給忘了,你等著,我回去就問他。咱們明天還去挖筍子嗎?」
王羽嬌問道,臉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當然要去了,還有一大片的竹林我們沒去過,明天早上我們就去,多挖一些,吃不了還可以拿出去賣。」
蔡三朵現在對能賺錢的事,都很上心,說話時都帶著幾分急切。
「我奶昨天說了,等過兩天我家就要重新起一座房子了。」
蔡三朵高興的和好友分享她的喜悅,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條縫,雙手不停地拍著。
「你家早就該起房子了。選好起房子的地方了嗎?」王羽嬌好奇的問,歪著頭,眼睛睜得大大的。
蔡三妹是蔡老五的孫女。
蔡老五兩口子現在和五個兒子住在一起,家裡人口多,住的地方就逼仄。
蔡三妹的堂哥蔡大年今年已經十五歲了,到了要議親的年紀。
以她家現在的住房情況,根本騰不出一間屋子給蔡大年成親。
父母在不分家是這裡傳統的觀念,祖祖輩輩都是這樣過來的。
這仿佛是一條不成文的規定,深深地紮根在人們的心中。
但對於兒孫眾多的人家來說,人多了,需求就多,房子就不夠住,就需要買地建房子。
幾輩下來,青山村的人口越來越多,能提供建房子的土地越來越少,以至於現在村子裡好多人家都住房緊張。
蔡老五就是其中的一家。
「我奶看中你家西面的那片荒地,以後咱們兩家就要成為鄰居了。」
蔡三朵高興的說,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雙手還興奮地比劃著名。
「真是太好了!但是你家裡人之前不是害怕住在山腳下嗎?」
王羽嬌不解的問,眉頭微皺,眼神中充滿了疑惑。
蔡五奶奶一直渴望能和王老太成為鄰居。
然而村里流傳著一句老話:「山腳下的房子風水不好」,所以蔡老五家除了蔡五奶奶,其他人都堅決不同意搬到山腳下。
每次提及此事,蔡老五便會眉頭緊蹙,嘴裡不停地嘟囔著:「不行不行,那地方萬萬去不得!」
他的兒子們也紛紛跟著連連搖頭,臉上滿是抗拒的神情。
有的雙手緊緊抱在胸前,態度強硬地表示:「爹說得對,這事兒壓根沒商量!」
所謂的「山腳下的房子風水不好」,實際上是人們趨吉避凶心理的一種具體體現。
首先,山裡的猛獸多,不時會下山覓食,住在山腳下的人家首當其衝的會成為野獸的食物。
那些兇猛的野獸,如豺狼虎豹,在飢餓時便會氣勢洶洶地衝下山來。
而山腳下的人家,就如同擺在猛獸面前的「盤中餐」,毫無招架之力。
其次,在山裡,當受到暴風驟雨侵襲時,岩石風化、水蝕的地方容易造成山體滑坡,住在山腳下的人家肯定最先受到波及。
老王家這些年能在山腳下住的安穩,原因有三。
一是,他家的院牆高達三米半,一般的猛獸越不過去。
那高大堅固的院牆,宛如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將潛在的危險隔絕在外。
二是,王老頭在家附近的山腳下種了一些刺樹。
這種樹渾身帶刺,最高能長到十米,全身長滿密密麻麻的利刺,完全看不到他的枝幹。
王老頭把它修建成一個圍牆,既能阻擋野獸,又可阻擋一些山石滑坡。
當然,大型的山體滑坡是阻擋不住的,整個村子都能被掩埋。
三是,秦老頭在院子前後定期撒一些驅獸粉。
那特殊的氣味,讓野獸不敢輕易靠近,為居住的安全又增添了一份保障。
在這三重保障下,老王家和老秦家才能安穩的在山腳下生活。
「我奶說了,你們家住了二十多年都沒事,我們家怕個啥!
要是誰害怕了,不想搬家就繼續住在村里,反正她和我爺要搬走。」
蔡三朵學著蔡五奶奶的語氣說,雙手叉著腰,神情嚴肅,仿佛蔡五奶奶附體一般。
「蔡五奶奶霸氣!」王羽嬌佩服道,豎起大拇指,臉上滿是欽佩之色。
蔡五奶奶是個說一不二的人,家中大小事務,都由蔡五奶奶拍板決定,蔡老五和兒孫們都對她言聽計從。
蔡五奶奶的霸氣也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聽青山村的老人說,蔡五奶奶曾經也是個溫婉恬靜的人。
那時的她,說話輕聲細語,舉止柔靜,臉上總是帶著溫柔的笑容。
但溫婉恬靜對有的人來說就是軟柿子,誰都可以任意揉搓;而善良和柔弱往往成為被欺凌的理由。
她剛嫁給蔡老五時,因為性子軟、抹不開臉,做什麼事都被婆婆壓著,被妯娌的擠兌。
婆婆對她百般挑剔,稍有不如意便大聲呵斥。
妯娌們也嫉妒她的美貌與溫柔,處處給她使絆子,讓她在這個大家庭中受盡委屈。
就連為蔡家生了三個兒子,也不見婆婆給個笑臉,還沒坐滿月子就讓她下地幹活。
蔡五奶奶拖著產後虛弱的身體,在田地里艱難勞作,心中滿是委屈和無奈。
蔡五奶奶在家受婆母和妯娌的氣,三個兒子受婆婆攛掇還和她不親,這無疑是在她傷痕累累的心上又狠狠地插上一刀。
孩子們那冷漠的眼神,仿佛一道道冰棱,刺痛著她的心。
自己的丈夫又是個老實木訥、只知道低頭幹活、不知道疼媳婦的人。
在她最需要安慰和支持的時候,丈夫卻像個悶葫蘆,無法給予她絲毫的溫暖和依靠。
生活在這種環境裡時間一長,蔡五奶奶就越發的沉默寡言。
那時,村裡有個蔡癩子又懶又饞又窮,整天遊手好閒,三十五六歲了,也沒有姑娘家願意嫁給他,他就開始勾搭小寡婦,騷擾小媳婦。
這蔡癩子整日無所事事,在村里晃蕩,見到稍有姿色的女子便上前糾纏,惹得眾人厭惡。
蔡五奶奶有次單獨出門,被蔡癩子纏著說了一會兒話,被村里人看到,就傳出她和蔡癩子的閒言碎語。
那些好事之人添油加醋,流言蜚語瞬間在村里傳得沸沸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