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冬到春,四大反王都沒有對清軍發動攻擊,看著清軍因為糧餉缺乏而自己亂套是一個原因,向前線調派物資也是一個原因,但都不是主要原因。Google搜索
納敏夫忙著對付蒙古各部,隨著清軍在關內的失敗,清朝已經無力干涉蒙古事務,納敏夫趁著這個機會,把手都伸到科爾沁了。
羅汝才忙著鞏固自己在山西南部、直隸南部的統治,建立官府,分配土地。趁著新占領大片土地,又沒收了大批剃髮官紳的家產,將軍中的老弱裁撤了很多,也給不少士兵分了地,全軍總數下降到了十萬人左右,但戰鬥力反而更強,財政狀況也有所好轉。
張獻忠其實在忙著和李自成爭地盤,趁著北風季,闖軍難以從寧波走海路往山東運人,張獻忠抓緊時間在山東西部的兗州、東昌、濟南三府及直隸河間府設官駐軍,山東半島上的青州、萊州、登州三府則由山東義軍控制,文官基本都是由本地的讀書人和反正官員充任,或由義軍中識字的武官轉任。
至於李自成,他把這段時間用來調兵遣將,重慶到保寧、武昌到襄陽、武昌到安慶、福州到寧波這四條水路將是闖軍接下來作戰的交通要道。江西、湖南兩地的資源,則通過贛江和湘江輸送到九江和岳州,加入長江流域的戰爭。
雖然誓師之時豪情萬丈,但是在四大反王心中,已經沒有人拿清朝當作主要對手了,他們都在為下一場戰爭的到來做準備。但對於王瑾來說,其實無所謂。哪怕李自成沒有勝利,按眼下這個局面,不管是誰贏了,其施政都逃不出王瑾總結出來的這套經驗。王瑾的這一套,是從明清兩朝、明末農民軍和太平天國的政策中優中選優出來的,張獻忠、羅汝才、納敏夫不管怎麼折騰,都不可能超出這個範疇。所以,哪怕這場最後的戰爭李自成打輸了,王瑾也不在乎,大不了你跑到嘉定來投奔我嘛。
王瑾帶來的援軍不僅有闖軍,還有其他人。
王瑾自己的私兵三百人,軍官都是他從國內帶去的,但士兵都是嘉定本地的占人、越人、高棉人,經過這段時間參加高棉內戰的訓練,戰鬥力已經相當於正常發工資的明軍了。其中一百人由一個高棉將領統領,算是他的養子高棉王子王新的部下。按照越南人的翻譯,這個王子應該叫「匿螉新」,但「匿螉」其實是高棉語「王子」的意思,「螉」字有蟲字旁,也含有貶義,所以王瑾在把高棉的王室成員的名字翻譯成漢語時,直接統一都讓他們姓王。
朝鮮義軍一百人、日本義軍一百人、印度義軍一百人,這是塔爾摩派來的增援。努勒沒有自己的勢力,不方便直接派兵來,不過王瑾手上有在高棉俘虜的一百來個馬來僱傭兵,王瑾不想留著他們,便把他們送給了努勒,先拉到北方來參戰,算是他向努勒借的。
阿賈伊親自來了,不僅帶著艦隊,還抽調了二百名水手登岸參戰。此外,他還拿了紅斗篷的錢,接受委託,從美洲西海岸出發之前,他以紅斗篷的名義,招募了一批原住民和梅斯蒂索水手,從中選了五十人,作為易洛魁同盟的軍隊參與此戰。
還有王瑾的熟人小約翰,他作為瑞典東印度公司的雇員來到嘉定貿易,也抽調了五十名水手,跟著王瑾來到了天津。
這支外國軍團共有一千多人,代表著高棉王國嘉定藩、朝鮮義軍、日本義軍、印度義軍、阿曼蘇丹國努勒藩(模里西斯是荷蘭人以莫里斯親王的名字命名的,努勒就直接改成了自己的名字)、捷克王國斯洛伐克藩、加勒比共和國、易洛魁同盟八個政權。對於是否要用外國軍隊來打這場戰爭,李自成是有疑慮的,但是朝鮮、日本、高棉三國都是朝貢國,宗主國用他們的兵是理所當然的,周天子打仗,難道不能召喚齊國、魯國的兵嗎?雖然現在的朝貢體系和周朝的分封制顯然不是一碼事,但拳頭大的人硬說是一碼事,別人也說不出什麼來。既然如此,有其他國家參戰也就不是問題了。再說了,現在王瑾都是外國人,這點事都不叫事。
生存問題已經解決了,現在的王瑾,有時間思考一些過去沒有餘裕去想的事情。
他為什麼會來到這個世界?為什麼會恰好有這樣七個志同道合的穿越者?
這些問題靠冥想是得不出答案的,所以王瑾打算用這場對清朝的最後一戰作為實驗,驗證一下自己的想法,看一看他們七個人能不能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是為這個世界提供新的可能性,還是像李自成、張獻忠和羅汝才那樣,擺脫不掉權力面前無兄弟的宿命。
「老王,你帶來的這些兵也不行啊,混十萬帶來的人都比他們強。」張獻忠評價道。王瑾說:「我這隊伍里好多人都是臨時拉來充數的水手,剛學會聽口令站成排,打仗當然不成了。其實也就是個心意,四十萬人的大會戰,你還真指望這一千人派什麼用場?不過話說回來,阿賈伊帶來的人里還是有一些高手的,加勒比海盜里什麼人才都有,好些是歐洲戰場上打過仗的老兵。」
張獻忠對阿賈伊很感興趣,不斷問些關於航海的事,很快王瑾就懶得當翻譯了,找個能同時說葡萄牙語和官話的人來替自己,但是阿賈伊葡萄牙語的水平比較一般,這個翻譯比他更一般,思維方式更是天差地遠,所以張獻忠和阿賈伊才說了幾句,就又把王瑾拉來當翻譯了。阿賈伊也對張獻忠很好奇,他還從來沒見過活的中國統治者,很想了解一下這個群體的想法。
好不容易擺脫了張獻忠和阿賈伊,王瑾卻沒有急著去找李自成,而是站在碼頭上,望著海上的艦船和岸上的軍營。
李來亨、劉體純、郝搖旗、馬重僖、塔天寶、艾能奇、谷元胤、秦良玉、阮進、劉文煌、湯志、劉新宇、蕭國龍、焦璉、沐天波、鄭森、朱聿鍵、楊彥迪、陳奇策、白文選、王復臣、靳統武、高文貴、盧名臣、竇名望、袁時中、楊彥昌、張光萃、張景春、宮文彩、李青山……這些王瑾在另一時空就已經熟知的人,如今都聚集在這裡。
十二年前那些奄奄待斃的饑民,如今成為了世界第一強國的締造者,將天下英雄團結在他們的旗號之下,與皇太極這樣的對手做最後決戰,這是何其壯烈的樂章。只可惜,這也是這些英雄故事的謝幕。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