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一波人說:刁民一點都不體諒朝廷的難處,抗拒朝廷餘糧徵購的大政方針,必須重拳出擊。而另一波人說:狗奴才仗勢欺人,連為國立功的老戰士都敢勒索,真是挖大清國的牆腳,薅大清國的羊毛,必須重拳出擊。
然而奇怪的是,說話的全都是漢官,滿洲重臣非常默契地誰也不接茬。
也有人開始提別的案子,比如說有許多餘丁甚至甲兵,悄悄戴上帽子溜出駐地。有的人比較橫,直接攔路搶劫,而有的人沒這個膽子,選擇入室盜竊,還有人竟然在農忙時去民人地主家裡打短工,有的滿洲人、蒙古人沒有打工的門路,漢軍旗的人還給他們介紹。合著大清讓漢軍旗人帶路,竟然是這樣帶路。
還發生了一起僱主拖欠工錢,遭到旗丁打砸搶的事件。這僱主也是比較雞賊,他威脅這些旗丁,敢要錢就去舉報你們私離駐地,靠這個辦法多次少發甚至不發工錢。但終於有一個旗丁忍一時越想越氣,退一步咋想咋虧,直接領著兄弟們打上門去,舉報就舉報,大不了同歸於盡,也不受這窩囊氣了。
其中正紅旗的問題最為嚴重,被拖欠工錢的這夥人就是代善轄下的。皇太極把代善叫來申斥一番,代善反正都六十歲了,擺出一副老邁昏聵的模樣,你說我我就聽著,不過我可不一定聽得清。
正紅旗出的問題還不止這些。竟然有佐領和領催放債給轄下的旗人,然後每月從錢糧里扣,到最後錢糧都不夠利息了,他們還勒逼還錢,而且放出消息,說四大反王馬上要聯手向大清進攻,誰不還錢,下次就派誰出陣。
有個甲兵得了病沒錢醫治,已經欠了不少債,妻兒打算賣地賣牲口。他心想自己這樣子要是被派去出陣,擺明了是送死,還是別連累家裡,於是直接上吊自殺了。
其他旗也不是沒有這樣的問題,只不過程度稍微輕一些而已。滿洲將士們年輕時見過的明軍的種種醜態,開始在他們身上輪番上演。至於綠營就更不用說了,為了保證軍餉不超支,綠營裁撤了一部分人,綠營兵譁變和投奔義軍的事幾乎每個月都有。
清廷竭盡全力,也只能保障旗軍的基本生計。皇太極根本不想處理這些案子,沒有錢,光辦案有什麼用。當留守盛京的正白旗士兵中又出了一起因為士兵不肯為佐領獵鹿遭到佐領捆綁毆打的事件之後,皇太極知道,只能用最後的辦法了。
這個辦法只能用一次,而且副作用極大,一旦用了,就再也沒有退路了,可以說,這是一條把大清送上死路的毒計。
然而,大清本來也沒有退路了。
「凡我大清子民,皆當遵大清衣冠服制,直隸、山東兩省官民人等,盡皆剃髮,令到三日之內,全數剃畢,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當然,這只是後世小說里的寫法,皇太極的聖旨比這文雅得多了,不過意思的確是這個意思。
按照皇太極原本的計劃,剃髮是一個四步走的過程:第一步,只剃旗人;第二步,只剃武人;第三步,官吏皆剃;第四步,全民剃髮。在最初的方案里,這個過程需要大約十年,以保證循序漸進,不造成難以收拾的變亂。
本來因為之前的綠營倒戈事件,第二步已經大大提前了,現在更是跳過了第三步,直接一步到位。
漢官反應之強就不用說了,有因為抗拒剃髮直接被殺頭的,有棄官潛逃的。就連滿官都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比如說皇太極的親信索尼,就委婉地指出,剃髮令一下,肯定會殺死許多漢人,這樣一來,將來再要議和,豈不是沒有退路了?
索尼說是議和,其實已經在考慮,將來有一天,大清是否需要投降了,如果投降,敵人能不能接受投降。
皇太極則反問,難道我們之前殺的漢人很少嗎?破罐子破摔,愛咋咋地吧。
皇太極是不考慮投降這一點的,如果他死了,他的兒孫可以投降。比如說,他命令葉布舒和碩塞勸阻自己不要下剃髮令,然後把他們兩個痛打了一頓。高塞、常舒、福臨、韜塞、博穆博果爾這五個兒子,還有豪格的兒子齊正額、固泰、握赫納、富綬都還小,將來也可以投降。張獻忠和羅汝才不好說,但李自成和納敏夫一貫沽名釣譽,必然不會殺小孩,頂多是去台灣砍甘蔗或者去帕米爾高原放羊,命還是能留下的。
就算是參加過之前四次入塞劫掠的豪格,也不是一定不能活命,畢竟做了君王的人不見得會像農民起義者那樣對所有罪行都徹底清算。不過豪格即便投降,對他的處分的下限下限也只能和對他弟弟、兒子的處分的上限一樣,去台灣砍甘蔗或者去帕米爾高原放羊。
而皇太極本人,絕不考慮投降。哪怕對手不殺他,他也不能在失去帝位之後繼續活著。對於他來說,政治生命終結就意味著全部生命的終結,他得做最後一搏。即便會有很多滿洲人在這一搏中喪命,他也顧不得了。
從理智來說,皇太極已經覺得沒有太大希望了,除非敵人犯太大的過錯,否則在這樣的局面下,根本無法翻盤。大清的唯一出路就是其他三大反王一起進攻李自成,哪怕只有兩家聯手,第三家肯定投靠李自成,李自成就席捲天下了,然後大清必亡。
但天下沒有事事都從理智考慮的人,那是機器人。
剃髮令帶來的最直接效果,就是能沒收大量不肯剃髮的人的財產土地。將這些分給旗人,能短暫壓制清朝的內部矛盾。漢人肯定會大規模反抗,不過以清朝現在的武力,鎮壓兩個省還做得到,山東半島地區如果鎮壓不住,可以暫時放棄。
李自成、張獻忠、羅汝才、納敏夫也有可能趁著直隸、山東漢人大起義的機會出動主力來攻,那樣的話,清朝肯定抵擋不住。可是賭這一把還有一線生機,分到了財產土地的旗軍士兵尚有一戰之力,敵人還可能內訌,而如果不賭這一把,四大反王靠支持義軍和連續的小規模進攻來消耗清朝的力量,等到清軍發不出軍餉再來大舉進攻,那時大清就只能坐以待斃了。恐怕不等敵人來打,底層旗兵會直接振臂一呼,攻打紫禁城。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