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中牟之戰結束

  羅汝才本以為自己第一輪進攻就能將岳託的右翼擊垮,一舉奠定勝局,可是這次進攻雖然殺傷了數以千計的清軍,最後還是讓戰事變成了膠著狀態。

  清軍竭力抵抗,擋住了曹、西、闖聯軍的三萬精銳怒濤一般的進攻。就連山西鎮的綠營,在被孫守法擊殺了一個參將之後,也在幾百名督陣的滿洲兵的幫助下重新結成了陣勢。皇太極還在不斷調援兵過來,清軍仍然有很足的信心。

  在前營正面,甚至出現了闖軍多而清軍少的情況。皇太極將一批機動性較強的隊伍抽調到了北線增援岳託,這就減少了自己身邊的兵力。前營將士在奮力向前攻殺,試圖接近皇太極的大纛,但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

  王瑾親自參戰,穩住了部分被清軍拼死反擊攪亂的陣線,卻也不無力再向前進攻。他遠遠望了皇太極的大纛一眼,下令道:「穩住陣腳,多用銃炮,不要再向前了。」

  羅汝才打得岳託節節敗退,可清軍的悍勇頑抗也讓反王聯軍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混世王武自強沖得過於靠前,竟被一枚斑鳩銃子擊中陣亡。羅汝才顧忌友軍的損失,讓白邦政、官撫民、楊承祖頂上前去,把闖軍和西軍都撤了下來。

  日頭西斜,兩軍士兵的體力也到了極限了,甚至有人因為出了一身汗身上結冰,失溫凍僵。仗打到這一步,再打下去就要傷筋動骨了。兩支軍隊都有很強大的炮火,誰攻入對方火炮控制的戰場,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誰也沒把握強攻破敵,也就不應該再繼續付出慘重的傷亡了。

  羅戴恩和李際遇帶來的民兵最先如退潮一般撤了下去,緊接著,南線的李過與圖賴脫離接觸。明軍見此情形,直接調頭返回,岳託的兵馬也趁著羅汝才撤下闖軍和西軍的機會緩緩後撤。

  王瑾將已經破損的刀鋒往地上一插,長出一口氣,他和皇太極的第一次交鋒,到此結束。

  皇太極不會再有什麼後招,河南的糧食撐不起下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闖軍也會因為糧食危機而難以動彈。

  雖然理論上說,人就算在營房裡待著也得吃糧食,但是在實踐中,行軍作戰時的糧食消耗總是會比平時多。

  這場會戰打到快結束的時候,雙方軍隊體力都快見底了,所以打不出太強有力的攻擊,兩軍的撤退都很從容,把己方的陣亡者遺體也都帶走了,傷亡數字很快就能統計出來。王瑾環視這片打得千瘡百孔的戰場,殘破的旗幟、損壞的車輛、倒斃的騾馬,宛如當年廣寧大潰敗之後的戰場殘跡。

  不過,這次不同了。

  在平原野戰、雙方兵力基本相當的情況下,和皇太極指揮的清軍主力,以及大批幫助他們的明朝正規軍,打了個旗鼓相當,各自收兵,這意味著什麼?自從撫順之變以來,還沒有任何一個將領在戰場上能取得這樣的成就。

  王瑾並不興奮,這樣的成就和他有什麼關係?最初的謀略是羅汝才提出,給清軍造成最大傷亡的北線突襲是羅汝才指揮的,他不過是指揮著闖軍拖延時間,消耗清軍的銳氣。之所以能完成這個任務,是因為闖軍兄弟們訓練有素,捨生忘死。犧牲了這麼多人命才達成這樣的效果,實在沒什麼可高興的。

  但對於闖軍士兵,尤其是其中很多曾經做過關寧軍的士兵,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明軍官兵中絕不缺乏勇士,但是在之前和清軍的二十二年的戰鬥中,他們看不到自己的犧牲到底意義何在。一次次血戰,一次次潰敗,竟然還能有這麼多明軍將士堅持到今天還在抵抗,真可以說是非常對得起這個國家了。

  而這一次,反王聯軍和明清聯軍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在河南戰場上只打了個平手,明清聯軍退回中牟,反王聯軍退回鄭州,這至少讓士兵們看到,他們成功保衛了河南。而在豫北和晉南,曹營和高郭牛李四營占領了懷慶、澤州、蒲州、解州、絳州等地。戰果不算太大,卻讓大家看到了希望。

  現在沒有人懷疑,像這樣打下去早晚能把清軍驅逐出去。羅大帥和王總制已經能和建州大汗打成平手,再加上李大帥和張大帥,清軍雖然難對付,但最終肯定不是我們的敵手。

  不計那些沒什麼大礙的輕傷員,反王聯軍主力部隊共有六千餘人陣亡,四千餘人負傷。民兵戰死三千多人,負傷數也差不多。不過大部分人都沒把民兵的損失當回事,不過是幾萬塊銀圓而已,只夠野戰部隊幾百人一年的開銷。

  大部分的傷亡都由闖軍承受。後營戰死了大約八百人,前營和左營的陣亡數都在一千七八百上下,孫守法、左光先、張天琳、武自強的部下戰死了四五百人。西營戰死了二百多人,曹營戰死了一千多人。

  而清軍那邊,岳託部的損失是最慘重的,戰死者近四千,傷者也有數千,其中半數是旗人,這場戰打得很艱難,很多時候不能一味驅趕綠營去當炮灰,必須由旗軍去奮力衝殺。皇太極的中路軍戰死兩千多人,情況也差不多。至於明軍那邊,只有黃得功部遭受損失,也沒人放在心上。

  真正嚴重的是,有一千七百六十八名滿洲人戰死在了中牟之戰中。這些人不僅是士兵,也是這個政權的統治基礎。

  從皇太極個人的角度來說,這並不是特別嚴重的問題,清朝在遼東統治這麼多年,蒙漢乃至朝鮮的旗人和包衣中會說滿語的不計其數,從中挑選有戰功的抬入滿軍旗籍就是了,甚至可以讓他們改用滿語名字。長得和其他滿洲人差不多,說滿語,用滿名,利益立場也和其他滿洲人一樣,那當然就是滿洲人。那些從黑龍江抓來的生女真連滿語都不會說,還不是直接算他們是滿洲人。

  但是,誰是滿洲人並不僅僅是文化認同的問題,還是利益分配的問題。如果把太多蒙古人、漢人、朝鮮人變成滿洲人,勢必會影響原本的滿洲人的利益。成為滿洲人,就意味著成為世襲的低階軍事貴族,哪怕只是個最底層的余丁,養家餬口都困難,政治身份也是不同的。如果旗人太多,財政也根本養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