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王在南京殺的那些勛貴的德行,你們也都看到了,他們的祖上也都是驅逐蒙元的英雄好漢,後世子孫被圈在宅邸里當豬養,最後沒幾個有人樣的。給子孫留爵位、留錢財,那是害他們,讓他們讀書練武,做官曆練,那才是愛他們。你們這些封了侯爵、伯爵、子爵的,只要後世兒孫不犯罪,哪怕代代都是無能的庸人,爵位也能傳二百來年,那時我李自成的子孫還能不能坐江山都不知道。」
李自成解釋著新的爵位制度,今天來開會這些人級別最低的也是威武將軍,最起碼要封個男爵,至少到玄孫那輩都是軍事貴族。至於那些沒來參會的,他們按照明朝的制度連封爵的資格都沒有,有爵位已經是天大的好事了。
劉宗敏說:「德不配位,必有災殃。倘若我們後世子孫有本領,又有後台又有本領之人,怎能不做大官?倘若他們不肖,不如讓他們慢慢退到中層,不失為富家翁。如強要他們做大官,那便是和八大王在南京殺的那些勛貴一樣,豎在那裡教人當靶子打。為勛貴者,當與國同休,也只能與國同休,國家沒了,哪裡還有勛貴。像明朝的勛貴那樣,拼了命去挖大明的牆腳,那不就是給自己掘墳嗎。就是因為有這些蠹蟲,我們才造了反,可不能自己又去走他們的老路。」
田見秀說:「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讓他們去讀書、考科舉、當兵、做官,才能有安身立命的本領,否則守著父母搜刮來的民脂民膏,早晚是坐吃山空。我們這一路走來,自米脂起兵至今已經八年了,多少兄弟死在路上,連個後代都沒有,要不是活閻王那本名冊,恐怕我們連他們的名字都忘了。我們的後人就是再不濟,也能做個小官,衣食無憂,該知足了。和那些死了的兄弟比起來,不知強出多少倍。他們有什麼?他們只有一捧黃土。」
田見秀說得都有些熱淚盈眶。道理是這麼個道理,一點錯都沒有,這些與李自成並肩作戰多年,見識過明末亂世慘狀,從死人堆里爬出來的人現在也還聽得進去。可是,那些在衡州、長沙出生的下一代,還會懂這些道理嗎?
這問題都不用想,懂才有鬼呢。就連現在在座的人,也有很多認為造反勝利了就應該封妻蔭子,享榮華富貴,而且這樣的人才是主流。
不管怎麼說,從一無所有的反賊變成新朝勛貴,他們都還是喜不自勝。對於襲爵的個人來說,待遇和明朝相比下降了,但是對於整個家族乃至整個軍事貴族階層來說,他們的重要性和明朝相比大大提升了。都是多年拼殺出來的人,這點長遠意識還是有的。如果子孫有本事,可以靠這種制度全家飛黃騰達,如果子孫無能,至少還能做個中小貴族。和明朝的勛戚制度相比,這種方式雖然不那麼顯赫,卻更安全。
公爵只是榮譽稱號,不授予軍事貴族,而是用來冊封一些特殊人物,這一次授爵中的最高爵位就是侯爵。因為要降等襲爵,所以另一時空大順以單字州名封侯爵、以雙字縣名封伯爵的方式也不用了,統一用雙字地名為封號。
侯爵共九人:
王瑾為瀋陽侯;
劉宗敏為藍田侯;
田見秀為綏德侯;
劉芳亮為長安侯;
袁宗第為清江侯;
谷可成為巴陵侯;
李過為鍾祥侯;
趙勝為青澗侯;
李文江為寧武侯。
王瑾、劉宗敏、田見秀、劉芳亮、趙勝、李文江的封號是根據籍貫確定的,袁宗第是綏德人,谷可成和李過是米脂人,於是就用了最近的駐地的名稱。
在另一時空,田見秀因為比較有文化,加入闖軍之後地位一直僅次於李自成。但是本時空有了王瑾,田見秀的文化知識的作用大大下降,他的地位變得低於在軍事上更突出的劉宗敏。
伯爵有數十人,就不一一列舉了,所有果毅將軍,還有王友進、郭汝磐、張天琳、武自強、張光萃等人皆封伯爵。親軍、五營、水營直轄各標的威武將軍皆為子爵,協下屬的威武將軍及駐防威武將軍皆為男爵。
以下則大體上是都尉封輕車都尉,掌旅封騎都尉,部總封雲騎尉,哨總封恩騎尉。
官軍投降將領中,總兵封伯爵,副總兵封子爵,參將封男爵。
此外,陣亡者的遺孤也得到封爵,比如說高傑的兒子高元璽、焦得名的兒子焦秦山,他們的父親如果活著,應該封侯爵,於是他們降一檔受封伯爵。
所有在闖軍入湘之前加入的文官,以及加入雖晚但是有軍功的文官,也都得到了封爵,但是最高只封到子爵。
比較引人注意的是,李自敬僅封輕車都尉。李自成成年的親族中只有李過和李自敬兩個人,李過的侯爵是他自己靠軍功掙來的,李自敬這個輕車都尉也是與他帥府總管的身份匹配的。
李自成見了太多明朝宗室被農民軍幹掉的景象了,他自己也殺過不少宗室。他認為明朝那種宗室制度就是衝著讓朱家滅門設計的。在他的新宗室制度中,所有宗室一概不封王,宗室也是非軍功不得封爵。有了爵位的宗室,待遇等同於普通的勛貴,沒有爵位的宗室,也和普通軍官一樣,所生的兒子可以接受五年義務教育。
這樣的制度讓近支宗室沒有了明朝宗室那樣的榮華富貴,但也保證了宗室之中每一代都能出一些正常的官僚,而且為這些宗室提供教育同樣開支巨大。李自成一貫認為,靠宗室維護皇權、防止篡位純屬天方夜譚,最有可能篡位的就是宗室,朱棣就是最好的例子。現在他李自成要奪大明的皇位,又有哪個宗室能出來阻攔他?
勛貴也是一樣。雖然明朝一直相信用勛貴執掌京營能維護皇權,但京營里真正能打的不還是黃得功、孫應元、周遇吉這幫軍官嗎?哪個勛貴還下營點操?既然實際控制軍隊的是軍官,我有爵位、有待遇,多給軍官不好嗎?為什麼要讓勛貴這幫貪婪居天下之冠的中間商賺差價?
更何況,就算姓李的都不成了,被臣子奪了權,最多也就是陳橋兵變,那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像司馬家那樣大封宗室,打出八王之亂,致中原傾覆,那才叫混蛋到家呢。
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四人都受封子爵,孫可望為海康子,李定國為邵陽子,劉文秀為黃安子,艾能奇為興國子。孫可望的封號是由於他之前做海康知府;李定國自然是因為他二十三騎破寶慶的戰績;劉文秀立功主要是在麻城,但麻城子的封號給湯志了,因此就用不久前劉文秀帶隊攻克的黃安縣為號;艾能奇的封號則是因為他在武昌戰役結束後一路追擊明軍至興國。他不知道的是,當時他要是再追出二十里,就逮住左夢梅了。
孫可望遠在福建,而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此時都在武昌。劉文秀剛剛從黃安回來,參加了封爵典禮之後,三兄弟總算有機會聚聚了。
李定國和艾能奇現在都住在明朝的永安王府中,這裡現在變成了單身宿舍,未成家或家眷沒有跟來武昌的闖軍軍官大多住在這裡。劉文秀在武昌更沒有住處,也就到這裡來和他們擠一擠了。
劉文秀本來想去看看黃鶴樓,在本時空,它是不會被左良玉燒掉了。但是李自成事先告訴過闖軍諸將,在本地老百姓習慣闖軍之前,眾將領不要往黃鶴樓亂跑,免得打擾普通遊人。黃鶴樓上照常有人聚會題詩是顯示武昌安定祥和氣氛的重要標誌,別去攪和了。
艾能奇倒是藉機嘲笑了劉文秀一番,之前是誰說「岳陽樓就是個樓,沒什麼可看的」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