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再累秦民一年

  得悉流寇占領成都,殺害蜀王的消息,崇禎已經徹底明白,流寇是一股可以從根本上威脅明朝江山社稷的力量。

  河南、陝西、湖廣、四川四個戰場上,流寇連戰連捷。祖大樂和祖寬被從河南調走之後,八大王、曹操、闖塌天、射塌天、掃地王等部反王失了制衡,頻頻出擊,左良玉、陳永福等部官軍雖也取得了一些戰果,但河南饑民遍地,流寇實在殺不勝殺。

  洪承疇把陝西的精兵強將抽走了太多,小紅狼、亂世王、滿天星、大天王、飛天龍、關索等留在陝西的反王,還有闖營的九條龍、點燈子、滿天星這些人,都趁機攻城略地。孫傳庭帶著兵到處救火,雖然他的主力所到之處流寇皆不能敵,但僅憑一個孫傳庭,壓得住東就壓不住西,摁下葫蘆起了瓢。

  湖廣戰場,南贛巡撫潘曾紘、偏沅巡撫陳睿謨、廣西巡撫鄭茂華三人讓崇禎極為惱火,但他總不能一口氣撤掉三個巡撫,只能下詔嚴厲申斥。好在現在楊嗣昌已經將衡州包圍了,廣東兵也在配合進兵,想來不日便有結果。

  因此,四川的戰局就成了重中之重,一旦流賊長期盤踞四川,甚至占地屯田,開府建政,將蜀王府的巨大財富消化為兵力,恐怕會動搖全局。假如連洪承疇都被流賊打敗,崇禎也不知道該再用誰去任事了。崇禎狠下心來,一定要打贏這仗。

  要打仗,就要花錢。《明季北略》里提到崇禎藏著大筆的銀子,「舊有鎮庫金積年不用者三千七百萬錠,錠皆五百兩,鐫有永樂字」,這說法未免太過玄幻,崇禎就算會點石成金,也變不出一百八十五億兩銀子來,這個說法連作者計六奇自己都不怎麼相信。

  萬曆皇帝大肆搜括,內帑十分充沛,但他也窮奢極欲,甚至還從戶部支取銀子補貼內帑。用於皇宮營建的有八十七萬,用於冠禮、婚禮、冊封、就藩、上徽號等皇室儀式的多達二百五十五萬。從萬曆六年到萬曆三十三年,萬曆皇帝竟然從國家財政支取了約五百萬兩銀子去分擔本應由內帑供給的皇室開銷。三大殿是國家的臉面,不得不修也就罷了,萬曆皇帝在他母親和各種藩王、公主身上所花的巨額財富,那是徹頭徹尾的損天下而肥一姓。

  萬曆皇帝死時,留下的內帑大約有七百萬兩銀子,但此時邊塞情況已經極為嚴峻,泰昌皇帝剛一繼位,就花了二百萬兩銀子補貼軍餉。天啟在位七年,年年戰火不絕,再說,皇帝的繼位、喪葬,也不能不花錢,萬曆皇帝攢的銀子,基本上都被泰昌和天啟花出去了。

  萬曆年間,國家情況尚好,所以就算萬曆派出的那群土匪跑到各地一通打砸搶燒,把大頭揣進自己的腰包,剩下的再和皇帝分贓,也沒動搖國家的根基。而到了崇禎年間,國家的正稅都要完蛋了,崇禎要是再敢這麼胡搞,那就是找死了。

  因此,崇禎的內帑收入主要依靠皇家產業和每年百萬兩的金花銀,而這筆錢本來就有很多固定開銷,一大批武將的俸祿要從這筆錢里出,皇宮的日常維持還要用錢,經手的官吏太監還要分潤,最後落到崇禎手裡的實在沒多少。

  為了打這一仗,崇禎甚至都開始變賣家產了,將宮中的金銀酒器和庫存人參都拿出去賣錢,不過到底有多少錢進了內帑,多少錢進入負責此事的太監的腰包,就沒人知道了。崇禎雖然腦子不大靈光,但是在生活儉樸這一點還是沒有問題的,不是視財如命的傻子。他不是不努力,只不過是方向錯了,越努力越拖後腿罷了。

  去年的時候,崇禎就已經試圖讓勛貴、官員、鄉紳捐餉,但是沒人搭理他,現在剿寇到了最緊要的關頭,還是沒人肯出錢,氣得崇禎把大實話都說出來了:「去歲諭令勛戚之家捐助,至今抗拒,全無急公體國之心。就是省直鄉紳也不捐助。及至賊來,都為他所有了。怎麼這等愚?」

  崇禎咬牙發出了十二萬兩銀子的內帑,又從戶部、工部、太僕寺、南京戶部、南京工部等衙門支用銀子。陝西藩庫已無積存,崇禎命孫傳庭預支一年賦稅。孫傳庭很清楚這樣做會導致不知多少人投河覓井、背井離鄉,甚至揭竿而起。但是孫傳庭一直堅信,只要消滅以邊軍逃兵為骨幹的流寇主力,就能組織屯田,讓農民回到土地上,這是挽救天下的唯一途徑。因此,他還是選擇雷厲風行、不打折扣地執行崇禎的命令。

  就連宣大邊軍的軍餉都被挪作剿闖軍費了。宣大總督盧象升上書說,他麾下有的軍隊的欠餉時間竟然已經要用年來計算,去年冬天,晉北酷寒,士兵沒有冬衣,多有凍餒而死者,賣妻鬻子,典刀賣槍,慘不可言。

  盧象升沒能明說的是,五闖王張能的名號在山西已經響亮得很了,宣大明軍迫於饑寒,南下投闖者不在少數。甚至有人在軍中傳播順口溜:「朝廷不發糧,爺去投闖王;朝廷不肯要,闖營去報到。」就算是盧象升,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他的本事再大,也沒法從到了二十一世紀都是扶貧對象的晉北地區變出銀子來。前不久蒙古犯境,他也只能將其逐走而已,無力出擊。

  但不管怎麼說,洪承疇的經費是夠用了。孫傳庭陸續增發白廣恩等部三萬餘人,入川協助洪承疇進攻八營聯軍。至於陝西的戰局,暫且維持現狀,孫傳庭協助雖然沒有辦法去圍剿留在陝西的各路反王,但是也能保證不出大的岔子。

  加上在洪承疇率領下先期進入四川的明軍,現在洪承疇指揮的入川秦軍已經接近四萬人。四川巡按陳廷謨動員保寧、順慶二府轄下各地的團練和零星雜牌軍,竟然拼湊了近兩萬的隊伍。秦良玉也接到命令,不要再和二隻虎糾纏了,趕快回兵西向,配合對流寇主力的圍剿。

  面對這樣的陣仗,聯軍不可能再在成都堅持,他們放棄成都,向東轉移。如今傅宗龍已到東川,羅尚文尚在敘州,陳廷謨在保寧,洪承疇雖在攻擊劍門關,但隨時有可能沿嘉陵江而下,和陳廷謨會合。等到秦良玉的兵馬回來,洪承疇、陳廷謨再南下,聯軍東進的道路就會被阻斷,到那時,全軍將困於四川盆地之中。

  然而,多達二十萬人的聯軍隊伍已經變得十分臃腫,入川以來,他們繳獲了大量的財物,解決了後勤危機,可是輜重運輸壓力卻變得很大。闖軍的紀律和後勤規範都制定得比較嚴格,還算是好的,其餘七營又多了許多婦女隨軍,管理混亂,堵塞道路,行動十分遲緩。

  李自成十分焦急,流寇流寇,流不起來還打哪門子仗。他命令闖軍將帶不走的東西全都扔給成都百姓,一大批傷病員和老弱婦女轉移到岷江沿岸新建立的山寨中。

  「我留下吧,要說獨立指揮山區作戰,你們誰也不如我。」李文江主動說道,「山里容不下那麼多人,給我留下一千兵就行。」

  李友和馬世耀剛想爭搶這個任務,李文江揮手示意讓他們先聽自己說:「我這條傷過的腿,最近一到陰天下雨就疼得不行,前不久還病了一場,實在是趕不動路了。你們就可憐可憐我這把老骨頭吧,誰也別和我搶。」

  李自成離開座位,上前握住李文江的手:「李晉王,一定等我們回來。」李文江笑道:「放心吧。」

  誰也沒再多說什麼,起兵造反以來,生離死別之事不計其數,大家都做好了一別就是永別的準備。有可能是他們這些轉移的更危險,也可能是這些留在山裡的更危險,至於日後還能否相見,大家也只能付託命數了。

  闖軍精簡到了九萬人,除了必要的軍事物資和糧食,其他的能扔則扔。然而,其他七營依舊臃腫,闖軍又不能這樣扔下他們。要是沒有這些盟友,闖軍也不能這樣快地打垮四川明軍,在陝西時,大家也曾並肩作戰,共同抗擊明軍,總不能用人時朝前,不用人時朝後,那和崇禎還有什麼區別。

  危險,正在一步步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