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敢死隊

  和高斗樞比起來,永州的官兒們的智力就更差得遠了。

  闖軍已經和道州守備沈至緒合作了很長時間,對於道州官兵的情報摸得爛熟,上次王瑾去道州,還特意帶上了李定國。所以這一次,李定國帶人冒充沈至緒的部下詐開永州城門,竟然毫不費力。

  李定國之前攻打桂陽州的行動很順利,王瑾再次高估了大明官府的行動力,李定國趕到桂陽州時,發現那裡的團練武裝只有三百餘人。而且知州陳佳士也和高斗樞一樣,能力很強但從未打過仗,李定國圍城僅僅三天,就把州城拿下了。

  李定國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籌糧,既然如此,那也不妨再「冒進」一些。他會合了常寧縣的丁可澤和胡楚一,集結隊伍向西攻打永州。沒想到永州堂堂一個府城,防禦卻如此鬆懈,就這麼輕易地被破城了。

  隨後,闖軍攻下了東安縣和祁陽縣,沈至緒駐守的道州與湖廣的其他部分失去了聯繫。

  沈至緒部並沒有因此成為孤軍,他們和廣東明軍的聯繫也被瑤民暴動切斷了,但是和廣西之間的交通還通暢。

  另一時空,沈至緒死於湘南礦工起義,但是根據王瑾對他的了解,他並非那種拼了命也要為大明朝盡忠死節的人,所以王瑾指示李定國暫時不要進入道州境內,派人與沈至緒接觸,爭取兩不侵犯。

  闖軍幾乎是在一眨眼的工夫橫掃湘南,沈至緒也被這種局面弄懵了,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整個湘南地區的明軍除了他以外已經全部完蛋了。

  不出王瑾所料,沈至緒對待闖軍的使者很客氣。另一時空的礦民軍為求食而戰,和沈至緒之間沒法和平共處,而已經控制了整個湘江上游的闖軍不存在這個問題,他們沒必要與已經合作了這麼久的沈至緒拼個你死我活。

  這麼要緊的事,自然不能只靠信使來談,沈至緒決定和李定國見一面,見面地點定在道州東北邊的新田堡。這裡是雙方控制區的邊緣地帶,沈至緒和李定國各帶二十個衛兵,到這裡會面。

  兩人都不擔心對方會暗算自己,當然不是因為相信對方的人品。如果闖軍主力大舉撲來,沈至緒這幾百人就會如同遭到海浪拍擊一樣被碾成碎片,所以他是不會輕舉妄動的。而闖軍之所以留著沈至緒,是因為他的官軍身份,如果不想合作,與其費這麼大力氣去設計暗算,那還不如直接攻擊道州來得容易。憑沈至緒的本事,李定國不值當設個計策去坑他。

  當初李定國跟著王瑾一起去道州的時候,沈至緒還很看好這個高大英武的少年,可他怎麼沒想到這麼快直接就得作為弱勢一方來和這個論年紀足可做他兒子的小子來談判了。

  「沈守備請坐,我們是老朋友了,不必這樣拘束。」李定國待沈至緒很是客氣,但不管他多客氣,沈至緒心裡也不是滋味。之前都是王瑾求著沈至緒辦事,可一夜之間,雙方的身份就倒轉了,沈至緒倒要來求王瑾的兒子。

  李定國不愛繞彎子,直接提出了闖軍的條款。

  第一,道州所轄一州三縣,由沈至緒自行其是,沈部不得進入闖軍的控制區,闖軍也非請不入道州一步。

  第二,道州的各種商貿活動一切照舊,邊界設卡檢查,但依然允許商旅通行,就連之前給沈至緒的賄賂都不會削減。

  第三,廣西明軍如果有動作,沈至緒需要通知闖軍,如果道州明軍不得不配合廣西明軍一起出陣,闖軍保證與他們假打。

  沈至緒沒怎麼討價還價就同意了,他現在也著實沒有什麼可以用來談條件的籌碼。李定國甚至還像之前一樣向沈至緒饋贈了一批禮物,讓沈至緒有些哭笑不得,不久之前,闖軍還是遙遠的傳說,可現在他們卻突然出現於湖南並連破三個府城,如此劇烈的局勢變化,使得沈至緒也茫然無措。他是個很有經驗的軍官,可再有經驗也沒碰上過這樣的事情。

  湖南的局面已經不可收拾,在偏沅巡撫陳睿謨、湖廣巡撫方孔炤調援兵來之前,這裡的官軍想做任何事都是自覓死路。

  但是在北方,大明還可以搶救一下。

  「長官,我是漢人,我也是讓韃子捉去的,我也是瀋陽人,和趙管隊是老鄉。」這名被俘的清兵頭髮已經長出不少了,可以勉強束得起來,所以看起來也沒那麼丑了,「我的刀法不比那幫甲兵差,鳥銃打得也准,就讓我當兵吧,你們肯定用得上我。」

  「呸!既然是漢人,更尼瑪該死。滿洲人和我們打仗,還可以說是各為其主,你個漢人也當了韃子,真不要臉。一樣是瀋陽人,做人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你看看人家趙管隊,怎麼就能不當漢奸?」看押俘虜的小管隊斥道。他哪裡知道,趙管隊就算想當漢奸,也沒有這個先天條件啊。

  紫荊關之戰中,闖軍前後俘虜了一百多敵人,不管是清兵、蒙古兵還是巢丕昌的部下,通通留在營中充當苦力。這對他們來說已經非常走運了,高迎祥戰死,闖軍傷亡慘重,全軍上下都非常憤怒,如果主事的不是趙勝和谷可成,而是張天琳,直接就得把這一百多號人都砍了,換成武自強的話,估計得活埋。

  之前苦役隊裡鬧疫病,死了一些,現在這些俘虜還有八十多人。雖然看管他們的小管隊把那些想入伙的俘虜臭罵了一頓,但還是把情況如實反饋給了谷可成。

  這些俘虜中肯定有不少是有血債的,像普通的明軍俘虜一樣直接吸納進隊伍絕對不行,可是由於找不到苦主,也沒法審判。像這種用腳趾頭想也知道不是好人,但是又沒有罪證的俘虜,按闖軍的規矩就是編進苦役隊,干最重的活,吃最少的飯,病亡率比一般士兵高得多。

  按照張天琳的說法,這幫人害死了闖王,還敢討價還價?就苦役隊這待遇,還有老百姓想主動加入呢,畢竟比直接餓死強。誰再敢多嘴,就直接殺了。

  趙勝則認為,清軍有十萬之眾,如果人人都像吳善和季思哈那樣拼命,闖軍要死多少兄弟?所以也應該像對付官軍那樣,嘗試從內部瓦解他們。何況也不見得只要是清兵就一定有血債,那些木匠、馬夫之類的人,雖然也可恨,但也不至於非殺不可。

  谷可成的想法就簡單得多了。第一,絕不能壞了規矩。第二,當趙勝和張天琳意見相反,該聽誰的還用問嗎?

  至於具體應該怎麼處置這些人,谷可成決定和趙大富商量一下,他是遼人,會說滿洲話和蒙古話,現在在谷可成這裡已經成了清軍事務的專家了。

  趙大富說,王瑾之前也俘虜過一些很可能有血債但是又無法確定的老兵油子,處理辦法是每人發一口刀,不披甲,打仗站前排,攻城時先登。如果打了三仗還不死,就可以留下當兵。過去闖軍中一些弟兄犯了貪污、偷盜、失手誤殺之類的罪,李自成也用這種辦法來處置。

  等三仗打完,這些人肯定大部分都死了,剩下的分散到各隊,不會有什麼危害,因為他們為闖軍拼過命,老兄弟們也能接納他們。

  就算這些人中有冤枉的,這樣處置也沒什麼不公平的,想當初米脂起義時,多少闖軍老兄弟都是一身布衣,用砍刀、標槍去攻城。出來造反本來就是拿命換飯,陣亡是正常歸宿。

  趙大富說,鑑於兄弟們對於清軍的怨恨比較深,可以將參戰的次數增加到五次。不管犯了什麼罪過,當過五次敢死隊,也可以赦免了。

  趙大富當然是想幫自己的族人的,但如果處置方式太輕描淡寫,闖軍兄弟一定會有怨恨。他這個辦法非常狠,五次戰鬥打完,這八十多人能活下八個就不錯了。但至少活下來的人可以不再被怨恨,正常地作為一個僱傭兵活著。如果讓他們一直做苦役,闖軍兄弟恨他們,這些俘虜又心存不滿,早晚有一天張天琳的話會應驗。與其這樣,還不如當敢死隊,用刀槍掙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