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父子
張南、張達二人先後大勝袁軍的消息很快就送到了洛水北岸的張沖手裡。
張沖大喜,他沒想到張南竟然可以大敗張郃,要知道後者可以說是北地第一流的將帥之才了。
其實張沖不清楚的是,張郃之所以大敗,一方面是因為沒有援軍,孤軍深入,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麾下一半的精銳都被袁紹抽調走了,所以軍隊戰鬥力很是一般。
而張南統轄的四個軍皆是泰山軍的一流精銳,上下同心,甲械精良,再加上多年的戰事到底是將張南的統御給磨鍊出了,尤其是其在地方上轉任過一段時間,對於其人的統御增加了不少。
所以,張郃敗得並不冤枉。
而張達那邊也打得不錯,不過張沖在張達的軍報中,卻發現了另外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敵軍的內部可能並不和睦。
從軍報中可知,過伊水的袁軍有三個護軍,兵力達到了五萬,但在李家壁下的戰役,卻只有李通一個護軍作戰,前後打了近兩個時辰,另外一支李整的部隊卻一直沒有出現在戰場。
之後李整的軍隊被發現在距離李家壁五六里的地方布陣了,後面雖然又接應了李通的撤退部隊,但其間的牴牾自不難知曉。
看來這二李對袁紹有想法啊。
想到這裡,張沖愈發覺得這一仗好打了。
此時,邊上的田豐也看完了軍報,同樣大喜,對張沖道:
「王上,既然前陣已站穩,那我們也過河吧。這樣先布置在戰場的有利地勢。」
但張沖含笑,早有思量:
「不急,等袁紹過河。」
於是,田豐也不再勸,與同僚們一眾看著對岸,那裡想必是追亡逐北,大勝不止。
……
中央戰場的南面,泰山軍突騎向著一夥袁軍潰兵追逐著。
而這伙騎馬潰兵中,以二人為首。
當頭的是一名中年大將,身材高大魁梧,體格健壯遒勁,就好像一頭棕熊,將甲冑撐起。大袴已經殘破,血淋淋得露出腿上的傷勢,一道刀斫傷痕從腳踝一直延伸到了膝窩,這是他最重的傷。
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卻是他的手指,這是一雙粗大的,手指上滿是肌腱和老繭,讓人一見就知道這是一個精銳的弓箭手。
可到底有多厲害,還是要看他左手提著的巨弓。
這面巨弓是至今可以見到最大弓,足有人高,它通體都是由紫衫木打磨的,雙把是水牛角,把上還用豬婆龍皮包裹著。
但此刻這面巨弓的弓弦也斷了,在拉到弓弦的極限數量後,最後一根弓弦也斷了。
而在這名中年武將之後,是一名面貌酷似他的少年武士,同樣健壯勇摯。
他的背後背著一面巨大的盾牌,普通人甚至都沒辦法舉起來,這巨盾上本來勾畫著各種野獸圖騰,但此刻早就被刀劈斧斫,傷痕累累。
此刻這名少年手拿環首刀,正不自覺得看向後面的追兵。
此二人,正是陳公國前護軍張郃帳下,左軍黃忠、黃敘父子。
半個時辰前,因為始終沒有援兵到來,左護軍一萬四千眾終於支撐不住,全軍崩潰。
黃忠、黃敘父子不願投降,帶著少部分的扈兵向南突圍。
在突圍中,黃忠的那面巨弓不知道射殺了多少泰山軍好漢,自然是被泰山軍的追兵重點追殺著。
一路上,且不說黃忠之勇銳,就是他的兒子黃敘都殺了十四五騎,其武勇幾乎不遜色其父,真的是少年英豪。
但似乎這場貓鼠遊戲在這裡終於是要走向盡頭了。
泰山軍的突騎因為在追殺這夥人中,死傷不小,所以很快就用哨笛、號角呼喚戰場附近的友軍來支援。
很快,聽到號聲的泰山軍突騎從四面八方圍了上來。
此時,廝殺得手都舉不起來的黃忠,見兒子似乎又想兜身回去廝殺,忙呼喚制止道:
「敘兒,武家不可逞一時之勇而忘身。今日大戰,你我父子二人,血戰至今,手殺不下百人,也已回報陳公,按理說,今日便是俱死於此,也其所。但你我父子二人如果一同戰死,卻是愧對了祖先,是對家族傳承的大不孝。」
見黃敘要說話,黃忠搖了搖頭:
「此番國戰,你我一心奮戰,為國效忠,但如今勢竭力窮,有為父盡節而死就行,你還未有子嗣傳承世間,保存性命有何羞恥。我掩護你,你換一匹力馬,向南突圍,不要回本陣了,直接回家鄉。此戰,陳公必敗,你日後回到家鄉隱姓埋名,生得子嗣如爭氣,俱讓他重振家業。如中人之姿,就做個田舍漢。」
見黃敘還在猶豫,黃忠怒罵:
「快走,不要讓為你而死之人,白死了。」
按理說,黃敘應該聽從黃忠的,因為他死在這裡,他們南陽黃氏這一系就算是斷了傳承了。
但黃敘卻是低著頭,執拗道:
「大人,您說的是對的,不孝之大,無後為上。但眼看著大人您在這裡拼死而不顧,作為兒子卻要厚顏無恥的逃走,這是一個稚童都做不出的事情。兒已經十九,文武皆無所成,但也明白忠孝。如運在我黃家,你我父子二人就一同突圍。如運不在,此地就是我黃氏斷絕之所。」
黃敘的話讓黃忠很是感動,但他還是大吼一聲:
「你想讓祖先們在陰間斷了血食香火,成為孤魂野鬼嗎?」
但黃敘仰著頭,不屈道:
「兒只願意與大人您赴黃泉。累累如喪家之犬,孤身逃命,該死而不死,遭人恥笑,身敗名裂,那才是有辱祖先的事情。」
看著兒子青澀又堅定的臉龐,黃忠沉默了。
而經過這番耽擱,泰山軍突騎已經從四面八方合圍過來了,但是因為之前黃忠的勇悍極大的震撼了這些突騎們,於是他們只是圍而不攻。
在包圍圈中,黃忠因為腿傷的原因,依舊立在馬上,而黃敘已經跳下馬,手拿著巨盾擋在父親的身邊,凝重地看向四周。
但此時,黃忠的眼中似乎並無這些泰山軍,他悲傷的對黃敘道:
「敘兒,能聽到你說出這番道理,我就知道你是真的長大了,為父心裡滿是欣慰和高興。但敘兒,作為兒子在父親面前說出同赴黃泉,那對為人父母的是多麼大的傷害。更不用說,你我父子死了是小,我黃氏血脈斷嗣是大。」
此刻黃敘聽得父親的話,淚水止不住得流,他只能對父親道:
「對不起,對不起,兒不孝。」
黃忠仰著頭,深深呼了一口氣,壓住眼眶裡的淚水,然後認真說道:
「敘兒,陳公對為父並沒有什麼知遇之恩,我之所以為其盡忠,一是因為我輩武人的忠義所在,也是因為為父覺得陳公之仁德是可以勘定這亂世之人,我輔助他既能保家建功業,又可早日結束這亂世。但現在看,為父錯了。」
此時黃忠似乎看見外圍似乎來了一個有身份的泰山將,在聽得這些部下們的匯報後,似乎在打量著黃忠。
而黃忠只是看了一眼,就繼續對兒子道:
「今日這一戰,我軍之敗全非戰之罪,罪在陳公,罪在友軍。陳公給我發了兩年俸,我在這裡為他搏命了兩個時辰,再如何也算還了那幾十石俸米了。如今勢窮力竭,自然需要為家族考慮。」
「本來我是想自己一死就行,至少還有你留著。但誰知道你這麼執拗,只知去死,那為父也只能與你一起活下去了。」
說完這話,黃忠淡淡下令:
「敘兒,把牌楯放下吧。」
然後他又對一邊同樣警惕的黃蓋,歉然道:
「公覆,連累你做了不義人了。」
黃蓋這會雙手持刀斧,聽後面的黃忠的話,只是聳聳肩,渾然不在意。
就其內心來說,他本就不看好袁紹,如今廝殺到現在,全無半點是為袁紹,而是與黃忠的同族情誼和袍澤之情。
所以對於黃忠的決定,他自無不可。
甚至他內心還舒了一口氣,只有和對面的泰山軍真的打過一次,才能體會到那種無力,只要有的選,他是一點不願意作為泰山軍的敵人的。
而和黃蓋不同,年輕的黃敘當然聽懂了父親的意思,不由潸然淚下,他認為是自己的原因,才讓父親選擇做了臨陣投降的事情。
父親這般驕傲的人,為了自己這個不孝兒子,做了他最蒙羞的事情。
就在這個時候,對面的泰山將似乎決定好了,其人在人群中高吼一聲:
「圈內可是南陽黃忠?我家王上心慕將軍的武藝,想問問將軍……」
其人話沒落,就聽黃忠平淡回了一句:
「罪將黃忠願降!」
說完就讓黃蓋扶自己下馬。
此刻的黃忠,縱然小腿受傷,但依然努力站穩,他下馬後,又高聲重複了剛剛那句:
「罪將黃忠願降!」
說完,黃忠就讓身邊的十幾名子弟放下手中的兵刃,同時將他揣在懷裡的軍旗取出,平鋪在手上,隨後與眾人一同跪地。
對面的泰山將似乎被黃忠的「直接」給弄懵了,沉默了一會,然後才在幾個武士的陪伴下靠了過來。
黃忠抬頭注視著這名泰山將,看其樣子打扮似一個儒將,心下稍微安定些。
雖然他在軍中就聽聞過泰山軍從不屠殺俘虜,但向一個文質彬彬的軍將投降,還是更安全一點。
將黃忠圍住的是魏博軍的軍主謝弼。
本來他並沒有參與追擊,而是留在了戰場負責剩下的工作,但突然聽到部下們說遇到了一個悍勇的敵將,而且語氣里外都是要殺了這人。
這才吸引了謝弼趕來。他和張沖有點像,是個比較愛惜人才的,戰時死活當然不論,但要是戰後能俘虜,那自然能為己方增添一方大將。
再且說了,他自感魏博軍之前有一處大的短板,那就是軍中乏斗將,畢竟此前魏博軍也就是二類軍頭,自然搶不過那些主力軍。
所以,當時謝弼就想將主意打到黃忠身上。
此刻,見黃忠雖然膝跪投降,但依舊是一副虎架盤臥的氣勢,頓時滿意。
謝弼收下了黃忠父子,便趕回中央地。
這個過程中,還發生了一件事,那就是在謝弼等人在經過戰場的邊緣時,忽然遇到一夥亂兵,其中一個更是瞄準著謝弼射箭,卻被黃忠用巨弓給抽飛了。
救了自己一命,謝弼對黃忠更是心裡有了提舉的心態。
這邊謝弼剛趕回中央地,就去尋張南。
這會張南正聽著各軍送上來的戰報,喜不自禁,看到謝弼過來後,忙招手:
「老謝,你過來,這一次咱們是大勝啊。就是可惜了,將張郃那小子跑掉了。溜他是真的能溜。」
謝弼不以為意,安慰張南:
「張帥,這伊洛就這麼大,跑又能跑到哪裡去呢?前面就是袁軍的主力,他們後面還要上來的,到時候這張郃不歸軍,咱們就算不殺,袁軍那邊也要行軍法。早晚都一個樣。」
張南一想也是,遂不再想張郃了。
就其內心中,這張郃也就是那個樣子,的確算得上知兵法,但沒什麼可怕的。
於是,他對謝弼說了另外一個事:
「剛剛令騎從北岸回來了,王上的部隊現在還不會過來,剛剛我和東面的阿達取得聯繫了,現在敵軍有兩個護軍就駐紮在李家壁東南角,你覺得我們要不要壓過去。」
謝弼思考了一下,給張南這樣的建議:
「張帥,如今我們將這部分潰兵追擊完就撤回來,然後迅速打掃戰場,將傷員運輸到北岸救治,然後向李家壁方向轉移,與阿達那邊合兵一處。」
見張南還在思索,謝弼進一步解釋道:
「我軍雖大勝,但敵軍人數依舊是我軍的兩倍。若繼續南下與賊作戰,李通、李整必做困獸之鬥,再加上敵軍立陣已久,鹿砦齊備,想再短時間內再擊潰兩部,光靠我軍的實力是必然不能的。而對岸的袁紹經此大敗,必然會惱羞嗔怒,到時候我頓兵於陣前,敵援軍襲來,危。」
「而反之,如利用袁紹之怒火,我軍以李家壁為據點,以守代功,到時候攻守之勢互易,我軍占盡上風。」
張南一想是這麼個道理,一拍肚子,給了謝弼一個大拇哥。
就按這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