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九百人
政委一臉疑惑的接過書本,隨即看了起來。
「這訓練方式的新拼刺刀方法和提升槍法的辦法很有效,其中的三三制戰術,雖然不是他寫的,
但是他卻抄錄了下來,其他的訓練方式,就是四百米障礙,這個說是能訓練戰士快速搶奪陣地,如果是真的,也同樣很有用。」旅長說道。
能夠快速搶奪敵方陣地,就意味著能大大減少傷亡,畢竟作戰時,雙方間的距離也就幾百米。
政委翻看到最後,看到了戰士們的心裡建設方面,一直以來,他們注重的都是訓練和政治文化方面。
卻很少注重戰士們的心裡建設,畢竟他們下意識的以為,自己能做到的事情,戰士們也能做到。
現在看到後,他才發現,是自己想多了,不是每個人都像他們這樣。
「這東西,真是那個李晉寫的?!」政委說道。
「除了三三制戰術的完善不是他之外,其他的都是。」旅長說道。
「且不說這訓練方式是否真的適合八路軍,單說三三制戰術的完善和心裡建設這兩點,這小子真的是立了大功!」政委說道。
他很清楚,這兩點一但在全軍推廣,絕對能讓八路軍戰士大大減少傷亡!這功勞真的太大了。
「李晉他是黨員嗎?!」政委問道。
「還不是,差兩三個月,我已經讓李雲龍給他們提前寫入黨申請書了。」旅長說道,如果不是不符合規矩,他甚至都想讓李晉直接成為黨員。
李晉對八路軍做出的貢獻實在太大了。
「就該如此,這支部隊現在只由李雲龍指揮是吧,給他們連隊派指導員了?!」政委說道。
「沒派指導員,特戰連的指導員由副連長徐清風擔任。」旅長搖了搖頭,說道。
「指導員怎麼能讓連隊的幹部擔任,他又不是黨員,更不是政治部的人。」政委說道,指導員和政委一樣,必須由黨員擔任。
而且還要由政治部派人過去指導政治,文化,思想方面,基本上很少有連隊幹部擔任的情況。
「如果是其他連隊,我或許會讓李雲龍派指導員,但是特戰連,我覺得不需要,
他們的戰士都很忠於黨,文化和思想方面,在李晉他們教導下就已經很高了,單看李晉能寫出戰士的心裡建設就能看出來了。」旅長說道。
「可是………」政委說道。
「若是派了指導員過去,萬一他跟李晉的關係沒處理好,這對整個特戰連,都不是什麼好事,
好不容易有這麼全能的個人才出現,我可不想把他給弄廢了。」旅長說道。
這支部隊的指揮權,只要還在手裡就行,那些戰士也始終忠於黨和人民就行,所以,為什麼要派人過去。
旅長對李晉也絕對信任,如果李晉是那種會為了利益而反叛的人,李晉根本不會把新訓練方式上繳。
他直接帶著新訓練方式跑去國軍那邊享福了。
「行吧,不過那個徐清風,到時候還是要讓他去團里的政治部學習才行,不然容易被人說閒話。」政委說道。
「這個是自然,」旅長說道,指導員擔任副連長也不是不行,但怎麼也得在政治部學習過才行,不然說不過去。
「還有就是,這支部隊這麼厲害,抽調一些人去保護老總吧。」政委說道,有他們在,老總的安全也有保障。
「這件事我已經安排了,抽調四十個特戰連的戰士,全權負責老總的安全。」旅長說道,在得知特戰連的實力後,他第一時間考慮的就是老總的安全。
要知道,鬼子可是懸賞十五萬大洋要老總的頭。
「四十名夠了嗎?!要不再多點?!」政委皺眉道,他覺得四十名還是有點少了。
「足夠了,這四十名特戰連的戰士,頂的上兩三百名普通戰士了。」旅長說道,事實上他還說的少了。
真打起來,兩三百名普通戰士,連特戰連的人都沒看清可能就死了。
就特戰連遠距離一槍一個的槍法,三百名戰士,能撐得住半個小時都算厲害。
「那旅長你是不是也調一些來做警衛?!」政委說道,旅長在鬼子那邊也是上了懸賞的,而且還不低。
「嗯,我調動了二十名特戰連的戰士,這是極限了,養他們太費錢了。」旅長說道。
那些戰士厲害是厲害,但是也太耗錢了,一天的伙食都頂的上一百多名戰士了。
「調過來後,正好也可以讓警衛連抽調一部分出去,減少其他部隊的壓力。」政委說道,不然消耗太大。
………
此時的李雲龍,正在考慮怎麼寫作戰計劃,他到底要調動多少人打遠和橋,一個團的話就太多了,畢竟有特戰連在。
如果寫的少了,又太假了,他第一次覺得寫這玩意這麼費腦。
「老錢,你覺得我寫多少人合適呢?!」李雲龍看向不遠處坐著的鐘參謀。
「一千五如何?!現在新一團里,有作戰經驗的,也就一千左右人,其餘的都是剛招沒多久的新兵,帶他們不合適。」鍾參謀提議道。
新一團里,有一千多名新兵,是這一個多月內新招進來的,還沒有什麼戰鬥力。
其他有作戰經驗的一千人,也不是每個人都殺了鬼子或者偽軍,只是相互之間配合一起行動而已。
真正作戰的主力,還是大部分老兵,新兵跟著就是學習的,為了讓他們吸取作戰經驗,以後上戰場才能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
這就相當於練兵,當然,過程也很危險,有不少新兵就在行動中不幸犧牲了。
「我感覺,還是有點多了。」李雲龍摸著下巴,有特戰連在,也不至於出動這麼多人,絕大部分,是為了阻擊支援過來的鬼子。
主攻方面自然是特戰連,其他人就是打輔助的。
「每個營抽調兩百人,其中老兵八十名,有作戰經驗的新兵,一百二十名,
在加上特戰連的士兵,差不多九百人,那就寫九百吧。」李雲龍考慮一番後說道。
九百人應該差不多了,不多不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