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痛苦並快樂著

  第602章 痛苦並快樂著

  南洋巡撫衙門的設立,標誌著大楚帝國在東南亞地區的擴張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階段。

  而大楚帝國在南洋地區的直接擴張,也帶來了肉眼可見的好處!

  依託大楚帝國在海外的幾處殖民地,更重要的是全面撬開了安南王國南北、柬埔寨王國、暹羅王國、緬甸王國的市場後,大楚帝國的各種產品如同潮水一樣湧入了幾乎整個東南亞半島地區。

  這個過程里,哪怕是鬆散的聯盟王國,也就是南掌王國也不例外,大楚帝國利用南掌王國內部鬆散,內部的三大勢力相互爭權奪利的情況下,利用提供軍械、資金扶持為藉口,逐漸把勢力滲透進入了南掌王國,並簽訂了友好貿易合作協議。

  這份貿易協議從表面上來看,是非常公道的,那就是雙方都放開市場,降低稅率,大家一起做生意賺錢。

  但是南掌王國能夠給大楚帝國輸入什麼產品?無非就是當地的一些土特產,工業原料而已,並且總量還小。

  但是大楚帝國向南掌王國地區輸入的是什麼東西?

  以各類工業產品為主,尤其是武器裝備、民用鐵製品、布匹這種競爭力極大的工業產品,此外傳統的絲綢、瓷器這些也是傳統的輸入產品。

  這種貿易模式,對於大楚帝國而言是最想要的貿易模式。

  實際上大楚帝國和安南王國、緬甸王國簽訂的貿易協議也差不多,至少從表面上來看是非常公道的,遵循的是雙方彼此放開市場。

  但問題的是……大楚帝國才是貨物輸出國,而且還是工業產品輸出國。

  而這些土著國家能夠給大楚帝國提供的產品並不多,有的也是很廉價的東西。

  大楚帝國從他們手中進口工業原料乃至糧食、木材這些廉價的大宗貨物,然後賣給他們高附加值的工業產品乃至奢侈品。

  這個過程里,大量的財富向著大楚帝國流入,為大楚帝國國內的工業發展提供充足的燃料。

  這,才是羅志學想要的國際貿易模式。

  至於和西方殖民者一樣,控制航線以追求貿易本身的利潤,說實話羅志學都看不上……

  這一點從大楚帝國控制的幾個海外殖民地乃至廣州等幾個通商港口,都是敞開了歡迎各國商船前往貿易就可以看的出來。

  只要大量工業產品能夠出口,然後賣給那些土著,帝國才不管誰把這些貨物運輸出去呢。

  這一點上,荷蘭人感受頗為深切!

  最近幾年來,尤其是最近兩年大楚帝國在東南亞地區里是大肆擴張,並且幾乎毫不掩飾對掌控馬六甲海峽的野心。

  按照這麼來說,其實荷蘭人是受到了利益損失的。

  但實際上並不是如此……大楚帝國在海外大肆擴張,並且強勢撬開了東南亞地區絕大部分地區的市場,逼得當地勢力不能對大楚帝國的貨物進行抵制。

  如此情況下,荷蘭人他們發現自己還能賺的更多……

  他們從大楚帝國的廣州、松江、泉州、寧波等幾個通商港口裡購入大楚帝國的各類貨物,然後運輸到東南亞各地去販賣後,沒有了當地土著官方力量的阻攔,貨物幾乎不用擔心銷量。

  畢竟大楚帝國的貨物除了絲綢為代表的各類奢侈品外,其他的貨物一向來都是以物廉價美而著稱。

  以最大眾,並且最受歡迎的布匹為例子,大楚帝國的布匹在東南亞地區的售價為,要比印度布降低至少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價格,而且質量還更高。

  同樣也比東南亞當地的土布質量更好,價格也更有競爭優勢。

  就是依靠著物美價廉,大楚帝國出口的棉布幾乎在國家貿易里沒有競爭對手,哪怕是加上運費也是如此。

  而東南亞地區的大楚帝國的棉布售價,其實已經是抬高了價格的緣故……雖然大楚帝國棉布成本很低,還有巨大的降價空間,但是在東南亞已經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還傻乎乎降價那就很扯淡了。

  真要繼續降價的話,大楚帝國的棉布還能在這個基礎上再往下降價至少一半以上……不過沒那個必要就是了。

  而販賣大楚帝國生產各類貨物的貿易公司,可不僅僅是大楚帝國的各家貿易公司,荷蘭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乃至東南亞各國土著的商船都是其中。

  儘管參與的人多了,各條航線上的利潤已經不再暴利了,但是利潤依舊能夠得到一定的保證,而且量上去後,最終荷蘭東印度公司發現自己賺的還要更多。

  哪怕是東南亞市場這邊競爭大了,但是還有個龐大的印度半島市場以及更遙遠的西亞市場不是。

  在這些地方,大楚帝國的貨物依舊具有極大的競爭力。

  可惜的是,當地的部分權貴們已經陸續出現了對大楚帝國貨物的抵制……

  大楚帝國的大量廉價工業產品湧入當地市場後,參與其中的商人固然賺錢了,但是同樣也給當地的同行們帶來了致命打擊。

  還是以棉布為例子……印度半島地區本來可是棉布的出產大國,當地不少王國都是靠著販賣棉布給荷蘭人或其他殖民者賺錢的。

  然後荷蘭人等西方殖民者的商船,會把這些棉布運輸到東南亞地區進行銷售。

  但是現在,不單單東南亞地區的出口市場沒有了,連帶著他們的本土市場都快要保不住了……

  價格實在是拼不過,質量也拼不過……除了等死外,那麼就只能採用行政的辦法抵制大楚帝國的棉布進入當地市場了。

  這讓荷蘭人等一票西方殖民者很不滿意,雖然這些布匹是大楚帝國生產的布匹,但是把布匹運輸過來買的可不僅僅是大楚帝國的商人,雖然南洋貿易公司已經嘗試過跑了幾次印度航線。

  但是往印度半島市場輸入大楚帝國貨物的,主要還是西方國家的幾家東印度公司,其中荷蘭東印度公司是主力,還有葡萄牙東印度公司以及英格蘭東印度公司以及丹麥東印度公司。

  如今印度半島以及西亞地區持續抵制大楚帝國的貨物,這就等於抵制他們……這讓他們很難受。

  如今西方的這幾個殖民國家,面對大楚帝國的對外擴張,可謂是一邊痛苦一邊快樂著。

  你要說吃虧吧,錢賺的更多了。

  你要說得到了好處,自家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以及勢力範圍卻是大大縮小了。

  這就很矛盾!

  倒是西班牙人不怎麼涉足東南亞乃至印度地區的貿易,主要是西班牙人在印度半島沒有殖民地,西班牙的殖民地主要集中在美洲地區,在亞洲地區的話,目前只是在呂宋搞下來一個殖民地,而在其他地方則是空白。

  西班牙人在呂宋搞殖民地,倒不是為了東南亞或其他什麼,純粹是為了和華夏帝國進行貿易。

  和華夏地區的貿易,是西班牙環球寶船艦隊的一部分,沒有華夏地區參與其中,西班牙人的環球寶船就是句笑話……

  西班牙人的貿易是從美洲運輸各類貴金屬或其他物資到呂宋,和大楚帝國進行貿易,購入大楚帝國的絲綢、瓷器等貴重貨物以及收購一些香料,不夠香料都被荷蘭人所控制,西班牙人插足比較難,因此收購量比較小,主要還是和大楚帝國進行貿易為主。

  和大楚帝國完成貿易後,西班牙人的龐大艦隊就會直接起航進入印度洋,繞道好望角返回歐洲。

  這種大手筆的環球貿易,最近十年來,基本上每一年都得和大楚帝國來一回,每一次都是聲勢浩大,西班牙人會一口氣派遣十幾艘甚至更多的蓋倫船,那都是一兩千噸的大型蓋倫船,同時還會有戰列艦級別的戰艦進行護航。

  沒點實力,早就被各國給搶了……

  要知道,光是他們和大楚帝國的每年貿易,光是購入大楚帝國的貨物價值就高達數百萬楚元,這沒強悍的實力進行護航,別說海盜了,沿途的各國海軍都忍不住會動手直接搶。

  大楚帝國從他們手中獲得的黃金白銀也是非常龐大,此外也從西班牙人手中獲得了大批來自美洲的農作物種子,比如玉米,番薯還有橡膠樹還有更重要的金雞納樹。

  其他的不說,光是金雞納樹這一樣東西,就值得大楚帝國和西班牙人和平貿易,沒有給他們控制的呂宋找麻煩了。

  金雞納樹是產自南美洲的一種小喬木,這玩意有什麼用?治療瘧疾的神藥……被西方殖民者發現這玩意可以治療瘧疾後,這東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人類治療瘧疾的唯一可用藥物。

  而從金雞納樹里提煉出來的奎寧就更不用說了,哪怕是到了二十世紀,這玩意也是抗瘧疾最有效的藥物,活人無數。

  而在二戰期間,奎寧和阿司匹林以及後來的青黴素一起,成為了最為寶貴的戰略物資之一。

  而這東西一開始只有南美洲當地的部分土著才會使用,直到有個西班牙人的貴族發現了這玩意治療瘧疾的效果後,西班牙人才開始重視這東西,一度想要搞壟斷貿易。

  不過因為時間比較緊缺,前後也就幾年時間,所以還沒有什麼禁令,大楚帝國直接金錢開路……官方通道打不開,但是總會有要錢不要命的船長、水手們把這玩意的種子帶出來,然後賣給大楚人。

  如今大楚帝國已經在南方各地適合金雞納樹生長的地方廣泛培育種植這種樹。

  這東西對於海外殖民而言用處非常大,尤其是對大楚帝國在東南亞地區的擴張而言。

  在東南亞地區進行擴張,海外擴張不管是殖民也好,做生意也好,最大的危險並不是那些土著,而是無處在的疾病。

  而這些疾病里,瘧疾是屬於頭號殺手!

  而金雞納樹,就是治療瘧疾的最佳藥物,至少在現階段是這樣的。

  因此大楚帝國方面重視金雞納樹也是常理之中,這玩意甚至都不用羅志學去吩咐,下頭的官員們聽聞了美洲有這種好東西後,直接就把種子給弄過來了。

  其實也就是下頭官員們弄到了種子,打算大規模種植的時候,羅志學才知道這東西……

  不是他不知道這玩意……而是之前都沒把心思放在這上頭,他每天忙得事情多了去,連國之重器蒸汽機項目,也不過只去視察了一次而已。

  其他的一些小東西,別人不說,他一時半會的還真想不起來。

  類似的情況還有不少。

  但是這影響也不大,羅志學給大楚帝國帶來的並不是些許來自後世的知識……其實很多東西知道了,如果沒有大量的技術人員繼續專研,知道一些亂七八糟的理論知識也沒啥用。

  羅志學給大楚帝國帶來的,更多的還是風氣上的變化。

  尤其是給權貴階層,乃至擴大道整個讀書人階層一個新的認知,那就是想要當官,想要做生意發財。

  光靠八股文還不夠,得學會數理化!

  這些觀念上的改變,遠遠比羅志學親自教出來一堆所謂的學生更加重要。

  人嘛,都是這樣的,覺得有利可圖的時候才會去學習,去專研。

  而當琢磨數理化的人多了之後,那麼就能夠產生科研人員,科研人員多了那麼各項技術,尤其是基礎科學技術的進步也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科學技術的進步,只靠羅志學一個人是不行的,需要靠數量龐大的研究人員一起共同努力。

  就和蒸汽機項目一樣……光靠羅志學一個人,琢磨久一些,依靠羅志學那『常識』水準的設計能力,他也能夠給你畫出來設計圖紙來。

  但是想要造出來,他就無能為力了……

  想要造出來,需要合格的材料以及加工工藝。

  材料這東西很難搞的,如果不是專業出身的人記清楚了配方,那麼就只能一遍一遍的進行試驗,進而尋找出來性能合格的材料。

  而試驗是需要金錢已經人員的。

  金錢可以解決,但是數量龐大的基礎研究人員就不好搞了。

  至少不是羅志學帶著幾個學生就能夠搞出來的。

  所以從一開始,羅志學就沒有自己變成科學家搞發明創造的想法……他要做的是建立一個良好的現代科學學習和研究以及應用的社會氛圍。

  剩下的,交給大楚帝國的一億多國民就行了。

  這麼多人,又大規模推行基礎教育,總能冒出來一堆天才從事科學研究的,一群普通天才里,總能冒出來那麼幾個頂級天才,直接帶動大楚帝國基礎科學的發展進步的。

  為此,羅志學不惜改革教育、改革科舉,直接從源頭上改變了人們學習的科目內容,用一種完全不講道理,甚至野蠻的方式強行推廣數理化。

  更有意思的是……效果還極好!

  而且也沒有遭到太多人的反對,哪怕是一些老頑固們對數理化有所排斥,叫嚷著只讀聖賢書,但是這些老頑固們,依舊會把自家子弟送進新式的學校學習數理化……

  不為別的,學了數理化才能參加科舉,參加了科舉才能當官。

  不說當官了,就算是不當官,但是想要在外面混的好,那也得一個過得去的學歷啊,不學數理化,那就是個文盲,更別說獲得學歷了。

  羅志學很懷疑,如果有一天他要是說太監才能當官,這天底下恐怕要一夜之間多出來數百萬計的太監來……

  這充分證明了,學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學什麼才能讓日子過的更好。

  以前只學個八股文就行了。

  現在呢,八股文還是要學——嗯,時文依舊是科舉考試里的重頭戲,就和後世高考的語文一樣,依舊是大分項目。

  怎麼說呢,讀書認字寫文章,這是基操……連個公文伱都不能讀寫,還混個屁的官場啊!

  但是數理化也不能落下,連基本的一些科學常識都不懂,那就是只會寫文章的大傻子,當官就是害人害己。

  換句話說,大楚帝國對官員的選拔標準是:要能寫一手好文章,同時還要能懂數理化的複合型人才!

  這也搞的大楚帝國的學子們,學業是越來越繁重了。

  很多學校里的年輕學子們,基本都是清晨背四書五經,上午學數學,下午學物理化學,晚上各種刷題……

  而且一個比一個拼,你挑燈夜讀,我就來通宵刷題……你走路看書,我拉屎背數學公式。

  華夏的學子們,一向來都是很卷的!

  這卷著卷著,大楚帝國的社會裡自然也就出現了一批精通數理化的人才了,這人才有了,科學基礎的研發自然也就上來了。

  這也是大楚帝國最近兩年科學基礎的研究連續獲得比較大的突破的緣故,工業發展也連續獲得突破,各種新式工業產品湧現的緣故。

  早些年的時候,大楚帝國的新式教育都是在打基礎的階段,而所謂的工業也只局限在國防工業以及棉紡產業里。

  並且當時的工業發展,主要還是依託傳統手段培養出來的工匠以及少數接觸了西式學科的人才。

  而大楚帝國自身大量培養的人才,是在統一了國內後才逐步大量出現。

  畢竟學習需要一個過程,而人才的裂變也需要一個過程。

  能夠在十幾年時間裡,弄出這麼多科研人才來,羅志學已經是很欣慰了。

  也沒枉費他高喊想要出人頭地,就學好數理化這麼多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