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陛下發飆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這一句話可以很好的形容大楚帝國稅務官員們的心裡狀態,也可以解釋他們為什麼能有這麼積極而高效的工作效能。
要說大楚帝國的諸多機構里,甭管文武,甭管是地方還是京畿,那麼工作效率最高的永遠都是稅務部。
用處州府稅務局局長賴元良的話來說就是:收稅不積極,腦子有問題!
而這句話深得下屬眾多稅務官員和稅務巡警們的認同!
因為在這些基層稅務人員們看來,這收稅基本可以等同於撈錢。
撈錢都不積極,這不他媽是腦子有問題是什麼。
在升官發財的刺激之下,大楚帝國的稅務機構的人員幹活一向來都是非常認真且拼命的。
只不過這不可避免也會導致眾多貪腐,索取賄賂等諸多違反亂紀的事情出現。
大楚帝國的稅務官員們,為什麼會被這麼多人彈劾啊,除了收稅這事本來就惹人嫌,心狠手辣之外,還和他們自己手腳不乾淨有極大的關係。
這種事,自然有人看不下去,哪怕是利益不相關的人都看不下去,所以彈劾稅務部以及相關官員的奏章每一天都是大把的,堆積起來都能塞滿好幾個房間了!
對此,作為大楚帝國的皇帝,也是一手把稅務部的政治地位抬高到極高的程度,並給予了稅務部極大權限的羅志學自然是心知肚明。
但是他對這些彈劾的摺子,除非是真的有明確證據,而且事情還比較嚴重的那種,這個嚴重,指的是侵吞稅款這些情況,羅志學才會著手進行處理,至於其他事情,一般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如果是彈劾稅務官員收稅手段過於殘暴,動不動就抄家的,羅志學就會把這些彈劾人的名字給記下來,回頭有一個算一個都別指望升官了。
而那些彈劾帝國稅務政策,說什麼稅收過於嚴苛,稅率過高,尤其是鼓吹不能收商稅,不能搞統一農業稅,要效仿明廷繼續玩什麼士紳不納稅,還有那些鼓吹類似一條鞭法,不准農民交稅的時候用實物糧食繳納,非要讓農民用銀錢繳納稅收的。
發現一個就幹掉一個!
這些人的所作所為,在羅志學看來,往小了說是妄議朝廷方針,往嚴重了說是要動搖帝國的根基。
稅收在封建王朝里,大多是用來維持行政系統的運轉,維持軍隊開支的。
但是在大楚帝國,稅收不僅僅是用來維持行政開支和軍隊開支的,還作為財富再分配的一種重要工具。
所以你會看到,大楚帝國對底層民眾的稅收極少,甚至可以說沒有,尤其是家裡沒有土地的佃戶們,大楚帝國不會找他們收取哪怕一文錢的稅。
大楚帝國的稅收,基本都集中在中上層上。
而越有錢的被徵收的稅收也就越多。
而這些收上來的稅,除了維持行政以及軍費開支外,還會用於各地的基礎建設,教育以及賑濟等眾多開支。
某種程度上可以理解為,大楚帝國通過徵收中上層的稅,拿出來一部分用來補貼底層民眾。
此外,稅收其實還是金融領域裡,讓資金流通起來,刺激經濟的重要手段。
銀子,藏在地主家裡的地窖內,是沒有任何用處的。
唯有讓錢流通起來,那才是錢,並且才能夠帶動更多的就業,給予人們更多的收入。
簡單例子,大楚帝國預計今年將會在既有控制區里,獲得大概四千五百萬兩銀子的中央財政收入。
這個四千五百萬銀子,包括統一農業稅、各類商稅、行政費用、官營企業上繳利潤、鹽務上繳利稅、鑄造貨幣收入等各類常規財政收入。
不包括抄沒的一次性所得!
這麼多錢,最後大楚帝國又會花出去的,進而進入整個經濟循環體系里。
比如給官員以及將士們發放的薪資、補貼,這些龐大的資金將會通過官員以及軍人的手,重新進入市場。
還有採購各類物資的資金,比如採購各類軍事物資,又能給各工廠帶去訂單,給工人們帶去收入,給為工廠供應原料以及其他服務的民間商人,手工業者,經濟農作物種植戶們帶去收入。
通過直接已經間接,龐大的財政收入所能帶動的就業人口、農戶增收是非常龐大的。
哪怕是在後世如此龐大的經濟體系里,通過財政支出刺激經濟,那也是諸多大國們常用的手段,並且很多時候效果相當不錯。
比如二戰前的德國和美國,都這麼幹過,通過大規模的基礎設施來強行拉動就業,盤活經濟。
而大楚帝國里的以工代賑,某種程度上也是屬於這種套路,只不過大楚帝國的以工代賑,其扶持對象要更加明確一些,只是各種流民、災民。
同時近現代國家玩這種刺激性政策的時候,都是空手套白狼,直接用信用化的紙幣,很容易造成通貨膨脹,搞不好還會把整個國家都帶到戰爭的深淵裡。
而大楚帝國則是需要拿出真金白銀,沒玩,也玩不了信用紙幣。
因此難受的只是帝國官方的財政!
但是相對的也不會造成太大規模的通貨膨脹。
畢竟金銀是固定的,並沒有因為大楚帝國怎麼花就變多了或者變少了。
稅收,在羅志學的心中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所實施的一系列稅收政策,尤其是統一農業稅,商稅等更是被羅志學視為基本國策,是構架整個大楚帝國中上層建築的基礎。
而官員們如果看不透這一點,或者說知道但是還是反對,那麼就不要怪羅志學心狠手辣了。
當著朕的官,拿著朕發的工資,享受著朕給的權力,還逼逼說著說那試圖動搖大楚帝國的基本國策,其心可誅!
所以對這些人,早先時候羅志學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再加上早期發展階段里,手底下可用的人是在沒多少,所以也就當做沒看見了。
但是現在!
隨著大楚帝國里持續招攬各種人才,也就不缺當官的人了。
在楚北的時候,連個秀才羅志學都當成人才,屬於非常典型的官帽比人多!
但是現在,哪怕是前明時期的舉人和進士來了,羅志學都是懶得搭理了,愛干就干,不干滾蛋,因為現在的大楚帝國,是人比官帽子多了。
尤其是控制了整個江南地區,獲得了大量讀書認字的人口後,羅志學已經是可以自豪的喊上一聲:外頭一大堆讀書人排著隊等著當我楚國的官。
既然人手不缺,羅志學自然不會慣著那些端著大楚帝國的飯碗,嘴上卻是罵著大楚帝國的人。
四月二十八日,借著一個漢天府那邊有個知縣貪腐了五萬兩白銀的案件,羅志學故作震怒。
在御前參務會議上把吏務部還有督察院那邊罵了個狗血淋頭,說吏治如此敗壞,簡直讓人震驚,而郭全書你身為吏務部尚書,責無旁貸,當場罰俸三月,並要求吏務部立即整改官場風氣。
然後又把矛頭對準了督察院,說督察院近期的工作讓人難以滿意,吏治如此敗壞,貪污之風如此猖獗,就是因為督察院不作為。
作為督察院,不查貪官污吏的話,還有什麼存在的意義?
如果督察院裡的眾多督查和御史們不相干了,直接給朕捲鋪蓋滾蛋。
要求督察院立即開始著重打擊瀆職、貪贓枉法等各類官職人員違法問題,否則嚴懲不貸。
罵完了兩個參務大臣後,羅志學又開始長篇大論,從上古周禮說到現在的忠孝,啪啦啪啦一大堆,說什麼為人臣子要本分,被他媽天天給找麻煩,為人臣子不能幹壞事,然後讓朕背負罵名……把一群重臣說的面紅刺耳。
又說什麼吏治是帝國長治久安的根基,不容任何人破壞云云,又說這個漢天府里的知縣,簡直臭蟲一個,貪張枉法,妄議朝廷大方陣,試圖動搖稅收國策……
這一天的御前參務會議里,基本上都是羅志學一個人在發飆,七個參務大臣外加十八個協辦大臣,全都是低著頭挨罵……
而這種情況,在大楚帝國成立數年來其實是很少見的。
當挨罵的時候,很多大臣們的直覺就已經告訴了他們,這事不簡單,背後肯定有什麼事惹毛了陛下。
要不然的話,陛下是不會在御前參務會議這種正式而嚴肅的會議里,專門拿出吏治問題來說的,並且還上升到了帝國根基的程度。
那個啥……
大家都是聰明人,他們也知道,自家陛下同樣不是傻蛋,更不是什麼何不食肉糜的皇家少年。
別覺得羅志學年輕,今年不過十九歲而已,但是你要知道,羅志學可是在崇禎六年的時候就投身流賊之中,那時候他才十五周歲呢,哪怕說虛歲,也不過十六歲而已。
等到十六歲的時候,即崇禎七年的時候,就已經是一軍首領,成為了伏牛山保鄉營大將軍了。
而後帶著保鄉軍南征北戰!
他,崛起於微末,耀眼於星空!
而這樣的一個年輕皇帝,是不會無緣無故就拿著一件很常見的貪腐案件大說特說的,這背後,必有深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