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江南震動
隨著楚軍拿下湖口,幾乎整個東進戰爭都是被徹底打開了局面。
不僅僅能夠順勢完全掌控贛北以及贛中地區,更重要的還是能夠直接殺入南直隸地區。
而楚軍也是這麼幹的,前腳剛攻克湖口呢,後腳就已經大軍持續東進,第一軍的第一師和第六師合兵一處,甚至都沒有管那邊還沒有被楚軍所掌控的大片饒州府地區,直接就殺到了池州府。
中間還順便拿下了沒多少明軍駐防的彭澤縣呢。
而殺入池州府後,第一軍也沒有遭到太大實際性的抵抗,當地原有的駐防明軍,大部分都是被抽調到了九江防線里。
尤其是在九江陷落,史可法退守湖口之後,更是把後方池州府、徽州府、寧國府以及太平府當地的剩下的兵力也是一股腦抽調到了湖口來進行最後的頑抗。
要不然,史可法之前也不可能在九江城裡匯集三萬多大軍,更不可能在九江城被攻克,退守湖口之後,短時間內又在湖口集結起來兩萬兵力。
這兩萬兵力里,原有兵力不過數千人,剩下的一萬多人基本都是在短時間內從後方各府縣裡緊急徵調過來的。
而隨著湖口被攻克,城內的兩萬守軍小部分死傷,大部分當了俘虜之後,湖口後方的諸多城池也就失去了僅有的屏障。
同時他們自身也缺乏駐防兵力進行防守作戰。
楚軍第一師進攻彭澤的時候,彭澤城裡一共也就只有一千多明軍而已,面對來勢洶洶的一萬多明軍,這一千多明軍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在象徵性的頑抗了幾個小時,在楚軍正式攻城之後就乾脆利索的投降了。
不僅僅是守軍投降,連帶著城內的縣令等官員也是一股腦投降了。
隨後在池州府的建德、東流兩地,當地的明軍要麼望風而逃,要麼是選擇投降,根本就沒有進行實際性的抵抗。
如此第一軍順風順水的一路殺到了黃石磯一帶。
而黃石磯的北邊不遠處,可就是安慶城了。
於此同時,長江北岸行動的第二軍,也是在拿下了太湖城後,沿著皖河順江東下,直撲安慶而去。
當陸軍在行動的時候,剛剛獲得湖口戰役勝利的海軍,其行動其實更加快速。
在陸軍殺到安慶之前,海軍之長江艦隊就已經一分為二,除了留下一小部分中小型船隻接受整編湖口明軍水師投降艦隊,並以此為基礎開始組建贛江分艦隊,用於後續的鄱陽湖以及贛江流域作戰外。
長江艦隊主力已經是提前東進,兩天前就已經殺到了安慶城外的長江江面上,並封鎖了安慶和外界的水面交通。
而此時的安慶里有多少明軍?
其實沒多少,滿打滿算也就萬人不到,並且也沒什麼新標軍,史可法麾下的新標軍之前全都是在九江防線呢,連增援過來的應天新標軍也是被部署在湖口。
就沒安慶什麼事。
史可法擔任安廬巡撫,主要精力還是放在了九江防線上,至於說江北,其實史可法也好,乃至王家禎也好都沒有太過用心。
這一方面是江南更加重要,要知道史可法也好,王家禎也好,他們之所以能夠搞出來大批的新標軍,甚至維持大批營哨兵的糧餉支出,可是離不開江南權貴士紳大戶們的支持。
簡單來說,長江沿岸這一片明軍的作戰所需,其實是江南士紳們維持著的,和明廷可沒啥關係。
崇禎從頭到尾,可沒給王家禎,給史可法他們幾兩銀子。
這拿人錢財,替人消災,長江沿岸地區的明軍自然也就是為了保衛江南而戰,至於江北……有餘力的時候兼顧一二就行了。
除了這種經濟上的因素外,還有兩個重要原因。
比如說王家禎和史可法都認為江南更加重要,要抗擊楚賊,其他地方可以不管,但是江南必須保住,否則一旦讓楚賊獲得了江南的錢糧,大明可就要徹底完蛋了。
此外,還和江北的開闊地形有關係。
江北地區平原居多,而這種地方對於明軍來說其實有更大的優勢。
因為明軍騎兵多,而楚軍騎兵少。
楚軍因為缺乏騎兵,在中原連左良玉所部都打不過去,這到了江北地帶其實也差不多,之前吳三桂為首的薊遼邊軍還在江北一帶活躍的時候,楚軍在這個方向上基本就是玩戰略防禦的,根本不會主動出擊。
現在第二軍之所以這麼大膽東進,也和明廷把吳三桂為首的薊遼邊軍調到了北方有一定的關係。
如果有薊遼邊軍在江北地區,面對著好幾千的邊軍騎兵,第二軍還真不敢這麼的大大咧咧的的直接殺出來。
但是事情就壞在這裡,因為東擄入關的緣故,大批明軍北調,其中也就包括了吳三桂為首的薊遼邊軍。
於是乎,第二軍也就沒有了什麼顧忌,其主力第四師直接強攻太湖,然後轉道安慶。
不滿編的第八師則是轉道北上潛山,也不是說為了攻打潛山,主要還是為了防止這一區域的明軍南下,威脅主力第四師的側翼。
潛山那邊,還是有一支明軍的,雖然數量不多,也就幾千人而已,但是裡頭卻是有千把騎兵。
哪怕只是史可法之前收攏各部潰兵組建起來的普通騎兵,很多還是半吊子,戰鬥力遠不如那些邊軍精騎,但是好歹也是騎兵啊。
放任不管的話,對東進安慶的楚軍而言也是巨大的威脅。
為了對付這支明軍騎兵,第四師和第八師的兩個騎兵團,再加上了第五守備師所屬的騎兵營,組成了一個臨時性的騎兵支隊,就遊走在第八師主力的側翼。
整個騎兵支隊現在可是如臨大敵,小心謹慎的很。
縱觀第二軍,看似現在行動順利,但是遠遠沒有長江南岸作戰的第一軍那麼順暢。
究其原因,就是這地方地形平台,更加適合騎兵作戰,但是偏偏楚軍的騎兵不咋地,數量不多,質量也不行。
二十幾萬大軍,能拿得出來的精銳騎兵,只有可憐的一千多騎而已,而半吊子的騎馬步兵,滿打滿算也就六千多騎,並且分散在各條戰線。
而楚軍的騎兵實力不足,也是明廷史可法等人放鬆了在江北防線的重要原因。
如果能夠守住九江的話,就算是讓楚賊突破太湖,甚至一路殺入鳳陽巡撫腹地又如何?
等明軍反應過來,抽調大批兵力尤其是騎兵進行反擊之後,恐怕這些直接從江北東進的楚軍都要完蛋。
但是,王家禎也好,史可法也好,他們都沒有想到重兵布防的九江防線,在楚軍的猛攻之下,各城加起來看似堅守了一個月,但是卻是敗的不能再敗了。
防線被攻破了還不算,而且連帶著五六萬主力都是被楚軍徹底殲滅。
如此一來,江南危矣。
當楚軍攻克湖口之後,遠在金陵城的王家禎得到消息後,儘管想要第一時間派遣兵力增援安慶,試圖把安慶打造為新的橋頭堡,阻擋楚軍東進,至少也要切斷楚賊利用長江進行運輸。
但是時間上卻是非常緊張,而且無法直接通過長江直接增援,只能是繞到北面,再穿越山地增援。
因為九月十九日,僅僅是距離湖口陷落不過四五天,楚軍的先鋒部隊就已經殺到了安慶,而且還是南北兩面同時殺到。
在這之前,海軍的艦隊更是提前一步抵達進行了封鎖。
此時,明軍已經不可能通過長江航運對安慶進行增援,想要增援的話,也只能是從江北地區進入,並且還需要穿越安慶北面的山地進行增援。
為什麼要穿越北面的山地,而不能直接走東邊增援?
因為安慶城的東邊是大片的湖泊啊,有破罡湖,還有諸多水道,根本不適合大軍通行。
當楚軍迅速殺到安慶,並且在海軍和陸軍兵力都占據了絕對優勢的時候,安慶的結局是必然的。
楚軍遲早是能夠拿下來這座城池的。
唯一的問題就是,需要多久!
畢竟安慶城本來就是和武昌城差不多,軍事作用遠大於經濟作用,這城本來就是作為堡壘城池使用的。
再加上楚軍雖然封鎖了長江,但是很難徹底阻斷明軍從北面的山地進行增援,因此安慶城內的明軍也能持續獲得增援,打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但是就算難度大一些,也不會比之前攻打九江,攻打湖口的難度大。
九月二十二日,陸軍部隊在海軍的配合下,強勢登陸安慶城外的城郊空地,並冒著城頭上的明軍的炮火就地構築炮兵陣地,掩體工事,並動用大批火炮進行反擊。
安慶戰鬥,從一開始就很激烈。
雙方激戰五天後,第四師麾下的突擊隊成功登上了安慶城頭,撬開了安慶城防工事最關鍵的一環。
接下來城內明軍兵敗如山到,楚軍只用了短短的一天時間就徹底肅清了城內殘敵,完全控制了該城。
拿下安慶的當天,羅志學也是率領第一近衛師抵達了長江南岸的軍營,雖然隔著長江,但是也全程觀看了最後的攻城戰鬥。
拿下該城後,羅志學讓各部稍微休整了兩天後,兩天後。
九月二十九日,羅志學親自率領各部繼續東進,直奔金陵城而去。
而安慶緊隨著湖口陷落的消息也傳到了江南一帶!
當即金陵震動,江南震動!
無獨有偶,幾乎同一時間裡,之前湖口陷落,史可法投賊的消息也通過了五百里加急傳到了京師。
崇禎聞此震怒,追究史可法、解學龍等前線戰敗乃至投賊的文武要員罪責之餘,還下旨以『損兵折將,丟城失地』的罪名,把加兵部尚書銜兼右副都御使,總督河南、江西、南直隸等地軍務的王家禎革職並逮捕下獄。
湖口陷落,史可法投賊,王家禎被逮捕下獄的消息一經傳出,京師一片譁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