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不正常的保賊
左良玉對賀人龍的提議很感興趣!
他知道保賊軍和尋常流賊不一樣,但是他同樣不認為保賊軍有和己方大軍野外正面作戰的能力。
更別說,賊軍兵力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了。
賊軍城內守軍,撐死了也就兩千人,估計還不到。
而來源賊兵,說是上萬人呢,但是裡頭好幾千都是民夫,根據偵騎報告,估計也就五六千人左右的賊兵。
兩部相加,撐死了八千人。
而他和賀人龍的聯軍,剛抵達裕州城下的時候有大軍三萬餘人,拋開民夫青壯,只算正式官兵也有一萬六千餘人。
之前多次進攻作戰看似損失不小,但實際上戰兵戰損加起來其實也就千把人,同時他們這些天也是從隨軍的民夫青壯里的挑選了精銳補充進入軍中,一來一回,其實兵力總數沒怎麼少。
敵我兵力對比,是一比二!
己方擁有絕對的兵力優勢!
如此情況下,左良玉可不認為保賊軍還能在正面會戰中勝過己方。
畢竟他們這一萬六千官兵,如果是正面對上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流賊的話,不是他左良玉吹的,打三五萬流賊跟玩似的,哪怕是遇上十萬賊兵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再不濟也能自保。
流賊難打,不是因為官兵打不過,而是逮不住。
同時流賊騾馬太多,機動力太強,經常會集中大批兵力伏擊官兵的偏師。
如果流賊傻乎乎的擺開架勢和官兵交戰,早就被官兵剿滅光了!
儘管有著極大的自信,但是他還是怕陰溝裡翻船,所以準備派遣更多偵騎打探消息,回頭看看情況再做決定。
畢竟他手底下的兵,有一個算一個可都是他左某人的兵,和朝廷可沒啥關係。
打流賊就算贏了,但是死傷一多的話他同樣是得不償失。
為啥這麼就都打不下裕州城啊,不是真打不下,而是左良玉捨不得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
拼死損失好幾千手下就為了拿下裕州城,怎麼算怎麼虧……
因為洪承疇可不會因為他損失數千人後拿下了裕州城,可不會給他送來大批錢糧讓左良玉恢復實力,更別指望洪承疇會給他直接補充兵力。
別問,問即使洪承疇也沒這麼多錢糧。
至於兵力,軍中的每一個士兵,上頭都有著一個高級將領。
洪承疇可以直接命令各高級將領帶領本部去打仗,但是絕對不能直接把各高級將領的私兵調出來,然後塞給另外一個高級將領作為補充所用。
兵為將有!
這可不是一句空話!
之前也是,洪承疇為了增援左良玉,可以抽調賀人龍所部增援左良玉,隨後組成聯軍南下。
但是,他絕對不能把賀人龍手底下的軍隊,直接調出來後曬給左良玉。
他真要這麼幹,那得先把賀人龍殺了。
所以左良玉非常的小心謹慎,得知賊軍西來後,直接放棄了進攻,同時派遣更多的偵騎繼續偵查,試圖搞到賊軍更多的詳細情報。
後續他將會根據偵騎收集道的詳細情報,再決定是不是圍點打援。
但是,讓左良玉根本沒有想到的是,還沒等他決定是否和保鄉軍玩一波大規模野戰呢。
對面的保鄉軍就已經幫做了決定。
當日午時,左良玉麾下偵騎報告,賊軍之中除了數千民夫從西城門進入了裕州城外,其他六七千的賊軍兵力根本就沒有朝著裕州城而去,而是繞過了裕州城,正在朝著他們在裕州城東城門外三里外的大本營快速而來。
半個時辰後,偵騎報告,裕州城內有千五百人左右的賊兵突然出城,和繞城增援過來的賊兵匯合。
當天午後時分,羅志學親自率領的援兵以及裕州城內守軍,共計約八千人就已經殺到了明軍營寨前方!
得知這個消息後,左良玉有了很不好的預感,這些保賊軍竟然直接繞過裕州城,以求快速突進直奔己方營寨而來。
甚至連裕州城內的殘兵守軍都主動出城了。
這不正常!
他無法理解保鄉軍為什麼會這麼選擇。
按照他的預估,保鄉軍過來後,要麼己方直接圍點打援,要麼是己方不打,然後放對方進入裕州城。
最後大家在裕州城內外大眼瞪小眼,局勢僵持下去。
但是,他怎麼也沒有想到,這些賊軍竟然沒有朝著裕州城區,而是直接繞過裕州城,直奔他的營寨而來。
看那架勢,顯然是打算和己方在裕州城外決一死戰。
但是這些賊軍憑什麼?
他們到底哪來的底氣能夠直接擊潰兩倍於他們的己方大軍?
更別說,己方此時還有營寨可以作為依託。
————
左良玉心中於了不好預感的時候,羅志學也已經率領著大軍抵達了明軍營寨前方,並且登上了附近的一處小矮山居高臨下觀察對方的明軍營寨。
明軍的營寨規模很大,期內有密密麻麻的眾多帳篷,四周有木製寨牆以及眾多距馬等防禦工事。
以傳統眼光來看,這是一個非常標準,同時也很牢固的營寨了。
如果是傳統冷兵器想要進攻這樣的營寨,其難度雖然比直接攻城小了一些,但是也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但是羅志學看著對面的明軍營寨,卻是露出了笑容!
傳統冷兵器奈何不了這種傳統營寨,甚至連傳統的輕型短管火炮作用也有限。
但是,他的保鄉軍里有野戰火炮啊!
這一次他過來,可是帶了足足三個炮兵哨,一共十八門六百斤長炮呢。
對於六百斤長炮這種前裝野戰火炮而言,拿高大厚實的城牆自然是沒什麼好辦法,但是對付這種木製寨牆和距馬,簡直小菜一碟。
對面明軍的這些木製寨牆、距馬等防禦工事可以擋住尋常冷兵器部隊,但是絕對擋不住自己的六百斤長炮。
而這種事之前已經發生過了,盧象升當初退守三袁莊的時候,同樣有著這些木製寨牆可供實用,甚至人家還有大量的房屋建築可以作為防禦工事使用的。
但是在保鄉軍的猛烈炮擊之下,完全發揮不了什麼作用。
觀察了對方的營寨後,羅志學轉身對安永多道:「你和他們交手這麼久了,對面的實力應該摸清楚了吧,你確定對面沒有紅夷火炮?」
安永多用著堅定無比的語氣道:「絕對沒有紅夷火炮,要不然他們早就拉出來攻打裕州城了!」
「不僅僅沒有紅夷火炮,而且他們連大一些的將軍炮也沒有,其中最大的也不過是兩三百斤大將軍炮、佛郎機炮!」
聽著安永多用如此肯定的語氣回復,羅志學微微點頭,沒有再問。
對面的左良玉、賀人龍所部沒有紅夷火炮這種長管火炮,也不出羅志學的預料之外,之所以還問安永多,不過是為了最後的確認而已。
根據最近一年多羅志學搜集的諸多情報,再加上和明軍多次實戰交手的出來的經驗。
他就發現了中原腹地里的明軍更加傾向於使用傳統冷兵器,連舊式傳統槍炮都不多,至於紅夷火炮,說實話到現在他一門都還沒見著……
其實明軍里的紅夷火炮是有的,而且不少,但是絕大部分都部署在邊鎮城池或沿海要地,又或者京師這種超大城池。
其中薊遼各堅城裡的紅夷火炮最多。
但是在中原腹地里,可就沒多少紅夷大炮了。
畢竟中原腹地雖然有流賊,但是這年頭的流賊嚴重缺乏攻堅能力,而且野戰能力也不咋地,明軍官兵打流賊可是一路追著打,根本就用不著紅夷大炮鎮守。
倒是薊遼一帶的東擄威脅太大,而明軍野戰又打不過,只能據城而守,因此對紅夷大炮極為看重,明王朝里大部分紅夷大炮,基本都部署在薊遼各城,用以抵抗東擄。
這說的還是守城用的紅夷大炮。
至於野戰用的紅夷大炮,把就更別指望了。
基於紅夷大炮沉重無比的缺點,再加上明軍在炮架技術上的極度落後,明軍極少會把紅夷大炮用於野戰當中,偶爾使用那也是大費周章,根本無法做到快速機動。
即便是東擄那邊有了改進的炮架,也擁有更多的蓄力用於拖拉紅夷大炮,實戰中也非常難以運用,往往是費盡心思拉倒某個明軍駐守的城池下,然後進行攻城作戰。
嚴格上來說,東擄改進炮架後的紅夷大炮,也不算野戰炮,而是攻城重炮。
野戰炮嘛,最核心的一個要素就是要能隨同步兵行軍並作戰,連步兵都無法跟隨還算啥野戰炮啊。
紅夷大炮這玩意,實在太沉了!
保鄉軍搞出來的六百斤長炮,雖然脫胎於紅夷大炮,但是倍徑要小。
尋常紅夷大炮,倍徑普遍在二十倍以上,甚至能達到二十二倍以上。
但是保鄉軍的六百斤長炮,其倍徑只有十八倍。
因為倍徑更小,對炮管的厚度要求也就更低一些,因此六百斤長炮的炮管也更薄。
甚至為了減輕火炮的重量,保鄉軍的六百斤火炮發射時候的標準裝藥,其比例都是要小於紅夷大炮的。
因為保鄉軍並不要求這種火炮有多大的最大射程,也不要求千米後還能有多大的威力。
保鄉軍只需要這種火炮在五六百米的距離上,還能保持一定殺傷力就足夠了。
更遠,打不中威力再大也沒啥用!
諸多種種下來,也能就導致了保鄉軍的六百斤長炮,雖然炮管的外觀和傳統紅夷大炮差不多,還帶有濃厚的紅夷火炮的烙印,但實際上已經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火炮種類了。
當最後確認了對面的明軍,並沒有遠射程的加農炮後,羅志學也就真正放心了。
因為這樣一來,己方將會占據絕對的火炮優勢!
再加上己方還有三百精銳騎兵,就算打不過左良玉麾下五百精騎,但是牽制住他們問題還是不大的。
至於步兵交戰,第一步兵旅從來都沒讓他失望過,而且還有第三步兵旅、親兵營、第一輜重營相助!
這一戰,穩得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