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百計千方只為活(1)

  第231章 百計千方只為活(1)

  回歸後的白聖,選擇將這次薅羊毛薅來的那些世界本源,全部都暫時儲存起來,等未來攢下足夠她直接蛻變成為先天生靈的數量之後,再一次性使用。

  然後當然就是繼續新的任務。

  進入新的世界。

  ……

  剛一進入新的身體,白聖就知道原身這次應該是病死的,畢竟體內癌細胞都已經擴散的一塌糊塗了。但好在她此時並不在醫院的太平間,所以倒不用擔心詐屍之類的問題,下一秒,白聖她便趕忙與原身融合,並運轉龜息養元術。

  在癌細胞被暫時控制住的情況下。

  白聖也順利獲知了原身的記憶。

  原身過去經歷很簡單,就是單純的普通家庭出身,父親是個赤腳醫生,母親則是普通農民。她是老大,下面還有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到了年紀就是媒婆幫忙相看,然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人。婚後也說不上什麼愛不愛,不過兩人搭夥過日子,那時大多都是這樣。

  哪有什麼愛不愛,情不情的。

  赤貧時候,吃飽喝足就是幸福。

  婚後婆媳關係一般,但倒也沒到特別惡劣的程度,妯娌關係也還湊合,反正就那樣唄,不好也不壞。表明上看著和諧,私下多少還是有些矛盾的,畢竟沒分家,住在一起難免有些磕磕碰碰。

  怎麼可能會一點矛盾沒有。

  十年後分了家,關係倒好了許多。

  原身生了兩兒一女,政策開放的時候,孩子們正好都到了成婚年齡,家裡沒啥存款,所以原身夫妻倆一咬牙,還算緊跟時代的做起了小生意,賣早餐。

  什麼明礬油條,糖精餅啥的都賣。

  這也不能怪他們,那時候大家都是這麼幹的,那個餅放糖得多少糖啊,成本太高了,糖精既便宜,還每次只要放一點就很甜。明礬油條則是只有放了那添加劑,油條才更蓬鬆,好看又好吃。

  不放的話雖然也能炸得起來。

  但太紮實了,個頭也小。

  況且那時候大家都這麼幹,也沒誰說不允許,不能,更沒誰說有毒啥的。

  雖然他們夫妻倆手藝不咋樣,也沒啥家傳秘方,但奈何那時候做生意的人很少,算是吃上了第一口紅利,所以生意還行,五年就把孩子們婚事都辦了。

  老房修繕了下,又起了套新房。

  正好給兩個兒子結婚。

  倆兒子分別娶了來自李家莊和周村的媳婦,閨女則是嫁給了上合村石家。

  等三孩子都成婚後不到一年。

  他家生意就一落千丈。

  先前,大家對做生意,多少還有點忌憚,再加上原身夫妻倆總對人說,賣這些東西不賺錢,所以一直沒人跟他們搶生意,可現在他們又是起新房,又是給倆兒子一閨女辦婚禮,辦的還都挺不錯,傻子也知道他們肯定賺到了錢啊!

  覺得自己手藝也不錯,並願意冒險的,可不就紛紛跟上,並開始做生意。

  然後吧,人家手藝確實好。

  至少比原身夫妻只能說不難吃的普通手藝好多了,而且人家花樣也多。原身家就賣油條和米餅,可人家為了搶生意,特地多開發了些品種,或者也有可能人本來就見多識廣,知道更多烹飪方法,推出了甜燒餅,咸燒餅,燒餅裡面夾肉圓再油炸,麻團芝麻餅等等新品。

  除此之外,賣甜粥、鹹粥的,賣饅頭包子,賣蘿蔔餅的,也都陸續出攤。

  直接從原先原身家一枝獨秀。

  變成百花齊放。

  當然了,新出攤的這些人家手藝並不都好,也有難吃的,所以接下來主要就是個彼此競爭,比拼手藝的新階段。

  先前就那麼一兩家賣東西,大家沒得挑,只能將就,可隨著賣家變多,賣同質化、同類型東西的人變多,大家自然就有的比較了。哪家口味好,哪家價格更便宜,哪家的量大,都有人對比。

  貪便宜的就去要麼同樣的量,價格更便宜,或者同樣的價格,量更大的店家買,圖口味好的,自然就去口味更好的人家買,要是都不沾,那便抱歉了。

  原身家就是三不沾的那種。

  手藝沒人好,又不願意出新品,同時更不降價,覺得他家好歹比其他人家多經營了幾年,怎麼都得有些老顧客。

  但人家老顧客又不傻,更不是做慈善的,偶爾有老客戶過來回購一次,原身和她丈夫還沒事總追問人家,怎麼最近沒常來,想要以此來努力招攬生意。

  可那多尷尬,是吧……

  這麼一追問,人家以後直接就繞著走了,沒過多久,他家就過上了全家一天三頓吃油條,吃自家做的餅的日子。

  沒辦法,賣不完又沒冰箱啥的。

  不自家吃總不能扔了吧。

  原身家只能減少製作的量,就算如此,生意還是越來越差,到最後已經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只要出攤就虧損。

  畢竟油啊碳啊之類都是成本。

  再加上原身兒女已經成婚,他們倆覺得自己完成了任務,所以最後索性直接賣了攤子,回歸家庭,種田兼打工。

  要不總說人得有點田呢!

  再不濟還有回家種田這個退路。

  回歸家庭後,打工主要還是原身丈夫去打,原身嘛,一來照顧家庭,打理一下門前屋後的地,以及分田到戶的幾畝地,二來就是催兩兒子沒事出去打零工,兒媳婦趕緊懷孕,只有懷孕了,兩兒子才能去外地打工,賺的更多一點。

  後來的生活便更加稀疏平常了。

  無非就是兩兒媳陸續有了身孕,然後兩個兒子外出打工,原身夫妻倆留守在老家這邊,照顧田地的同時,順帶照看下兒媳,有事的時候也幫幫忙之類。

  兩兒媳生產時,她們的丈夫都沒及時趕回來,是原身夫妻倆照顧的月子。

  那時候,這種情況並不算罕見。

  畢竟八九十年代,無論是交通還是經濟發展都相當的不怎麼樣,很多人外出打工,基本就是過完年出門,快過年的時候回來。因為回來一趟,車費可能就要花掉小半個月的工資,而且也不算特別安全,當然得減少回老家的頻率。

  有的甚至三五年回來一趟,或者直接在外面又找了個對象,都不算離譜。

  當然,也有夫妻倆一起出去幹活。

  各家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