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弘農楊氏

  和袁家一樣,楊家幾乎同時得到了太平道的異動。

  楊家的家主是楊賜,此時為太尉。

  楊賜這一輩本有兄弟四人,但還在人世的卻只剩他一人了,他如今年過七十,但卻精神抖擻,紅光滿面,可見保養有術。

  坐在他下面的是楊琦、楊彪和楊眾三人。

  這三人便是弘農楊氏的年輕一輩的中堅力量了,其中楊琦如今為侍中,楊彪剛剛被任命為潁川郡太守,楊眾最幼,尚在家中專研家學。

  「父親,太平道起事正是我楊家乃至士族的機會啊,陛下必然可因此而知宦官為禍之烈,為何父親卻要上書呢。」楊彪在得知太平道的動向後也和袁紹一樣想到了這裡蘊含的機會,但和袁家最後的決定不一樣的是,楊賜卻決定上書揭發此事。

  「是啊,叔父,張角這廝做事不密,吾等知曉,想來袁家等人也都知曉,他等不動,便是想藉機解黨錮之禍,吾等如告發此事,豈不是做了惡人?」楊琦也同意楊彪的看法。

  黨錮是橫在所有世家面前的枷鎖,有黨錮在,世家就難以不斷的將子弟推向朝廷為官吏,甚至因此而破家亡族的都不知道凡幾。

  誰能解除黨錮,就能得到全體士族的感謝和支持。

  「胡說!」楊賜猛地一拍桌子,積威所致,楊彪等人都低頭不敢再語。

  「你等小輩,哪裡知道此事的厲害...文先,還記得光和二年之事乎?」

  楊賜覺得還是要乘機教訓一番這些子弟,否則日後非得出大亂子不可。

  「孩兒當然記得,此事還連累了段紀明...乃兒的一大憾事。」楊彪嘆了口氣說道。

  原來在光和二年的時候,十常侍之首還不是張讓和趙忠為首,當時為首的是王甫與曹節二人,當時二人勢力之大,即使是大破西羌的段熲也不得不依附王甫,時任司隸校尉的陽球乘王甫在家沐休的時候面見劉宏,進言逮捕王甫等人,劉宏准予後,陽球在獄中將王甫等人拷打致死,段熲被被迫自殺。

  當時的楊彪正任京兆尹,因此陽球此案也有他的一份功勞在裡面。

  「哼,當今陛下雖懈卻慧,陽球當年就說過如為司隸校尉,必除王甫,汝等還以為除王甫是陽球之功乎?皆陛下之意也!

  太平道日後事發,陛下必定會詢問左右是否知曉此事,如老夫說知道,陛下必定要問為何不說,如老夫說不知,呵呵,你等以為陛下會信否?」

  說著,楊賜已經把奏章寫完了,他放下毛筆繼續說道「要想對付十常侍,關鍵在於陛下,陛下如不下決心,汝等就是磕死在大殿之上也無用。

  吾今日寫好奏章,大可設計讓十常侍進言說此事為虛,到時候太平道一旦事發,你等說陛下會如何想?」

  楊彪三人對視了一下,不得不嘆服楊賜的老辣。

  「還有,你三人記住,我們楊家自爾等曾祖父起已經四世三公,經歷了多少權臣?昔日竇梁何其跋扈,如今安在?如我楊家要代代昌盛,一不得弄權,二不得害民,弄權則招嫉,害民則招恨,雖可得一時得意,終會報應不爽!」

  聽著楊賜的話,楊彪不由低頭說道「孩兒雖知曉,但看到張讓等人,心中卻是憤憤難平。」

  「如非如此,我為何要你一直外放?你當真以為陽球之事張趙等人不嫉恨我們楊家嗎?」楊賜哼了一聲道「楊彪你給老夫記住,遇事絕對不能圖一時之快,日後別說其他權奸欺我楊家,就是在你面前殺了修兒,你也要忍住,只要楊家不滅,那麼必然是我們笑到最後。」

  「修兒...」楊彪被楊賜的話嚇了一跳,楊修是楊家第三代最為聰慧之人,如今雖才八歲,但已可讀家學,是公認的未來楊家接班人,楊彪從未想過日後楊修會死於非命,他們可是弘農楊家,僅次於皇室的頂級世家。

  一想到自己最為疼愛的兒子會死,楊彪就有一種拿一切去保護他的衝動。

  但現在楊賜卻告訴他,不能這樣做,必須以家族為重。

  看著楊彪魂不守舍的樣子,楊賜嘆了口氣,這是每一個世家家主都必須經歷的過程,他已經在三公位置上待了太久,也太了解大漢王朝的現狀了。

  他很清楚,一旦太平道起事,那麼大漢王朝的半條命就算沒了,除非出現絕世雄主,否則改朝換代就在眼前。

  因為太平道能起事並非因為太平道能蠱惑人心,而是因為大漢王朝已經失去了人心。

  他已經七十多了,面對即將到來的暴風雨,已經力不從心,未來如果楊彪不能把持住,那麼楊家要麼顯赫一時,要麼就會泯滅在風暴之中。

  次日,楊賜正準備帶著寫的奏章出門,就聽到侍從說劉陶求見。

  劉陶也是漢室宗親,不過已經是西漢時的遠支了,在楊賜還是司徒的時候當過楊賜的掾屬。

  楊賜見劉陶這麼早就來找自己,必然是有要事,便讓他進來,劉陶一進來,連鞋子也來不及脫,就上前抓著楊賜的衣袖說道「楊公,事急矣,你可聽聞了那太平道的讖語?太平道將反也!」

  楊賜沒想到劉陶居然也聽到了風聲,對張角更加不屑了起來,造反準備到天下人都知道,也是服氣了。

  「子奇莫急,你看我這奏章。」說著,楊賜把自己的奏章遞給劉陶看。

  劉陶一看,見楊賜建議朝廷下旨建議各州府簡別流人,護歸本郡,孤弱其黨,然後誅其渠帥,不由喜道「此乃兵家的不戰而屈人之兵也,但只怕十常侍不肯,我聽聞那張角早已派來親信,賄賂宮中,連陛下也聽過太平道人講經。」

  楊賜也在擔心此事,便問道「你有何計?」

  劉陶說道「聯絡忠義之人聯名上書如何?」

  楊賜斷然否決道「黨錮尚在,豈能如此?」

  劉陶也知道自己心急了一些,走了幾圈拍掌說道「吾有計矣,吾近日剛剛編次完了尚書,已經成書,書名《中文尚書》,陛下聽聞必然會召見我,我便可當面陳述此事,楊公以為如何?」

  楊賜想了想,撫須笑道「如能面言此事,當不怕十常侍在其中使壞,大可為之!」

  等劉陶興高采烈的離去後,楊賜招來一親信,耳語一番,這親信便徑直的往皇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