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脫離實務?

  ——北海

  「明公,王修已經在膠東斬殺了公沙盧,同時被斬殺的還有其弟等四十二人,另有被慫恿的佃戶、家兵五十餘人,管亥部傷六人,戰死三人。」

  馬強接過郭嘉遞來的電報,嘆了口氣道「居然死傷上百人,這些豪強啊...」

  說著,馬強看向了桌子上的一疊厚厚的書冊。

  「奉孝,這是北海各豪族之間的親疏關係和田莊地產,你看看。」

  郭嘉走上前拿起一本翻了一下,發現極為詳細,不由問道「如此詳實,難道是鄭家送來的?」

  「不是,是兩個書吏,你看後覺得沒什麼問題的話,幫我去考校一番,我準備遷一人為高密令,另外一人送到王修那當個幫手,等清田事了,也可以任為縣官。」

  郭嘉捧起所有的書冊,就坐在馬強對面的位置上翻閱了起來,馬強則也看起其他的公文,一時間房內只有翻閱書冊的嘩啦啦聲。

  另外一邊,公沙盧被殺的消息在豪強之間的情報網內迅速流傳開來,不少本來也想結寨自保的豪強頓時失去了勇氣。

  沒人再懷疑馬強要清田的決心,更沒人再想以身試法來看看馬強的刀快不快了。

  當然,王修的名聲也在士族之中一落千丈,已經和當日的陽球等酷吏相提並論了。

  唯有鄭益,由於有鄭玄在,卻是沒人敢去說他。

  和豪強如喪考妣不一樣的是,各地的黔首們可是歡天喜地的不行。

  他們早就聽說了西邊各郡都在清田分地,就他們北海和東萊沒什麼動靜,這下好了,使君來了,大家終於要分田了。

  雖說還有不少人擔心分到田地後稅賦會增加,也有人哭著為主家喊不平,甚至有性格激烈的,還在府衙和清田隊伍前尋死覓活,極端的,還有以命殉主的。

  要知道,並非所有的主家和家奴與婢女都充滿了矛盾和仇恨,現實中,這些家奴和婢女絕大多數對接受自己賣身的豪強很感激,他們感激在這樣一個亂世中,有人能夠收留他們,給他們飯吃,給他們活兒做,讓他們不至於餓死在荒野或者被兵匪斬殺。

  也許這些家奴或婢女會在哪一天因為打碎了個盞子之類的東西就被囚禁打殘,也許會因為自己有兩分姿色就被少爺強占,但這一切和死亡比起來,不是仁慈太多了麼。

  這就和後世一樣,無數在996ICU的人聽到有人說自己老闆的壞話時,都是怒氣沖沖的質問對方不知道自己老闆的不容易,雖然自己失去了健康,但老闆得到的可是一輛新車啊!

  不過這些人製造的阻力,在馬強一手鋼刀一手良田面前,實在不值一提。

  雖然想念主家的好,但當拿到自己的田契後,再讓他拿出來,那是萬萬不可的。

  就像那些喊著老闆萬歲的人,如果強分了一部分公司的股權給他,他是絕對不會為了老闆吐出來的。

  恩,真香~

  孔融聽到公沙盧被殺後,在屋內靜坐了一日,他實在不明白為何馬強要如此逼迫,當得知公沙樊求見馬強後捂臉離去的消息後,更是憂心忡忡的來找馬強。

  「啊呀,文舉公病癒了?」馬強一邊拿著鉛筆寫著什麼,一邊笑著對孔融打招呼道「文舉公來的正好,我這寫了篇稿子,你幫我看看,潤色一二,我準備發在最新的青州旬刊上。」

  「東方旬刊?」

  「就是原來的平原旬刊,準備改名了。」

  馬強將寫好的稿子遞給孔融,孔融接過開始看了起來。

  「《論清田和減租減息》?」

  孔融讀了一下標題,然後坐到一邊細細的看了起來。

  「清田是第一步,此次清田只是將豪強侵吞的土地搶回給百姓,但豪強手中依舊有大量的土地,所以下一步就是要他們減租減息,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百姓活下來。」

  孔融皺了一下眉頭,減租減息就是不許豪強們再靠九出十三歸這樣的手段賺錢了,如果是這樣,那些豪強怎麼吞併土地呢。

  孔融搖搖頭,自己是真的不該來啊,這馬強的眼中根本沒有天下士族。

  「田租不得超過兩成五,以一分半為計息標準,如付息超過原本一倍者停利還本,超過二倍者本利停付。」短短一句話,孔融卻覺得如同

  「馬使君,你這是和天下士族為敵啊。」孔融細細的讀完後,只感覺到一股窒息感。

  「不,我是和天下百姓為友。」說著,馬強嘆了口氣道「不給百姓活路,百姓就會不給你活路,文舉公,為什麼第一次黨錮之禍天下沒有亂,第二次之後卻爆發了黃巾之亂呢?

  你們都說是張角蠱惑人心,但我也收攏了不少黃巾舊部,他們其實大都只是想活著罷了。

  真正的原因還不是百姓活不下去了麼。

  文舉公你愛談道德文章,在我心裡,找到一條天下百姓的活路才是最好的道德文章。

  另外,這是我準備發的另外兩篇稿子,你也可以看一看。」

  孔融再次接了過去,先看了下標題。

  「《論錢莊在農村的用處》、《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孔融通讀了一遍,第一篇是說平原錢莊將改組為東方錢莊,並且將在整個青州所有郡縣設立分莊,百姓如果需要急用錢,可以在錢莊中借,年息一分五,以田地做抵押,如果無法及時還錢,田地將被錢莊沒收,連本帶息的賣給官府,官府再租借給原來借錢的百姓耕種,以停息還本的方式收取田租,如果借錢的百姓去世,則由其子女償還。

  第二篇則說的是教育,再一次重申青州刺史府對開辦學堂的重視,並且號召文人到學堂中擔任先生,教書育人。

  「使君可願聽我一諫否?」孔融思索一會後抬頭看向了馬強。

  這一次,孔融的眼中沒有了譏諷,而是一種誠懇。

  馬強點了點頭道「文舉公賜教,我自然願意聽。」

  孔融放下馬強剛剛寫的文章說道「這錢莊萬不能行,此法過於脫離實務了!乃書生之見也!」

  ???

  我耳朵沒聽錯吧,你孔融說我脫離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