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小團體

  第420章 小團體

  夏陰星曆1021年燕京時間9月8日凌晨,平果正式官宣秋季新品發布會的具體消息。

  平果官方表示,夏陰星曆1021年平果秋季新品發布會將於當地時間9月14日早10點(燕京時間9月15日凌晨1點)在Apple Park舉行。與以往相同,此次發布會仍以線上的方式舉辦。

  「如約而至」的消息,讓海內外果粉以及眾多自媒體up主聞風而動,喜極而泣。

  等了這麼久,讓夏為、燧人囂張了這麼久,今年的平果肯定不會還是炒冷飯了吧,十三必定香吧!

  稍微有過了解的人都知道,台積電今年的頂尖製程手機晶片基本都被平果拿了,夏為、燧人今年賣的旗艦機雖然說貨源充足,但還是隔時段限購。

  而在消息官宣後,接下來的更是有諸多不知名的渠道消息爆料。

  《今年庫克發威,平果多款摺疊屏手機曝光!》

  《十三真的香!最強5G、最強屏幕、這個星球最強旗艦手機,即將來襲!》

  雖然連渲染圖都模糊不清,但在平果大力砸錢下,這些消息還是推送到了平果手機在全球銷量比較好的那些國家去。

  也就在平果官宣發布會消息後,夏為於程東倒是很遺憾的表示:「今年Mate50或許無法按時發布。」

  在記者的追問下,於大嘴倒是多說了一句:「Mate系列是我們傾盡心血的一個系列,為了給消費者帶來最好的體驗,有部分設備還需要時間等待。」

  話落,便閉口不談。

  媒體追逐熱點,消費者追逐潮流。

  但今年九月,卻讓部分人覺得好像沒什麼吸引力。

  蛟龍手機用戶更是一反常態,在眾多廠商要麼發布新機,要麼將要發布新機的這段日子,穩定增加著銷售額。

  國外資本家們培養好了民眾的超前消費習慣,還有不儲蓄的習慣,但卻被蛟龍手機給割了一波狠的。

  最便宜的蛟龍E10柔性屏價值5000歐元,這是不少中產家庭都要稍微衡量一下的消費價位,更不要說捲曲屏的7100歐元,堪比一台普通小轎車了、

  不過這都難不倒聰明的消費者,自家的版本貴,大夏的版本便宜啊!

  哪怕是最貴的蛟龍X10捲曲屏在大夏賣30999夏元,可換算成歐元也才4288歐,比歐行柔性屏還便宜幾百歐。

  很早之前,九州科技的智能家居電器就在做國內差異化定價,以「符合當地物價」為標準進行定價。

  所以在三年前,就有一批倒爺,倒賣九州科技的產品到國外。

  這一條利益鏈從最開始的幾十個人,到現在的近千人,如果算上利益相關者,便早已上了萬人。

  走正常途徑,商品攜帶出國也要進行完稅,所以為了利益最大化,夏國與俄熊,與越南這些國家的邊界周邊城市,九州科技的產品銷量非常火爆,堪比國內一線城市銷量。

  當初董琦就和顧青商量,想解決這個問題。

  但顧青卻說了這麼一句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雖然通過技術手段能夠杜絕這種倒爺,但我們為什麼要禁止呢?就讓這些人用國行,我們國行的機器全是漢字,匹配軟體後也是大夏用語,維修更是麻煩,反正我們也不虧欠,就讓他們弄唄。

  而且倒爺們低價弄出去的機器,也是在為我們開拓國外的中低端市場,再加上咱們機器的物料全是定製產品,他們哪怕低價買了,以後也還是要繼續買我們的物料。」

  所以對倒爺這一行,九州科技並未有太多干預,但對那些違法製造劣質的假物料的廠商,卻是一直在重拳出擊。

  大公司的法務部,那是真的業務繁多。

  特別是如今的九州科技公司,法棍都處於長時間不足,間歇性擴招的狀態。

  平常見諸報端的是起-訴自媒體,起-訴生產和九州科技產品有關的假冒偽劣廠家。

  而用人用大佬最多的地方卻是國際官司,跨國企業專利官司、跨國企業消費者官司等等又耗時間,又耗精力的案子。

  甚至九州科技法務部已經形成了一個隱形的晉升標準:進公司混到正式員工→處理自媒體→處理商業糾紛→年入七十萬→跟著大佬混跨國案子。

  由於九州科技創立時間不長,搞的事卻很多,這種特殊現象也讓九州科技的官司特別多。

  多到什麼地步呢?

  這兩年法學專業的學生們,在課堂上都經常聽老師講,張三如何盜取國外專利,又或者是國外企業的張三如何通過專利等智慧財產權通過起訴,拿到別人的雞蛋,這些故事。

  而這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堆起來的。

  跨國官司耗時常,對方又是主場作戰,難度便先天高几分,再加上這兩年很多都是高科技專利官司,扯皮的同時還要時刻注意言論,以防被對方抓住漏洞反擊。

  當然事多,也不可避免話語權增加。

  法務部總監李韜,在每個季度的公司會議上都會提及法務部擴員的方案,而這個方案也往往會被通過。

  公關運營部門內部哪怕都要被拆成兩個部門,平常遇到事,還是會攜手並肩找法務部溝通。

  現在九州科技的管理層,雖然顧青並不喜歡搞什麼派系,但人是需要社交的,也就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了小團體。

  跟隨顧青起家的,在大學創業園區就一起走過來的員工,哪怕是能者上庸者下,但不論職位高低,見面了都有香火情,偶爾會聊幾句,私下裡也會在小群里交流一些信息。

  然後就是重心轉移到郊外工廠後的工廠管理層,他們這些搞製造業多年的老司機,天然喜歡抱團取暖,在這兩者之上的則是研發部門。

  而研發部門內部雖然沒有學閥這些現象,但也有學籍和大學導師這些客觀存在的因素。

  薅哈工的羊毛最多,其次則是前年開始擴大校招規模的研究僧們,然後就是社招來的大佬。

  前者更有學生氣質,朝氣蓬勃卻底蘊不足。

  後者更為務實,體驗過其他公司和機構的不同待遇,在簽了保密合同,走到了核心研發項目後,面對九州科技提供的前沿知識,更為珍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