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3章 鄭工
風洞準確來說是風洞實驗室,是用人工控制的方式產生氣流、控制氣流,用來模擬飛機、無人機、飛船等飛行器或者汽車等實體周圍氣體的流動情況,所以風洞是進行空氣動力實驗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當初萊特兄弟在他們成功進行世界上第一次動力飛行之前,就建造了風洞,為他們的飛機進行各種實驗。
而到了現在,風洞更是空氣動力學研究和試驗中最廣泛使用的工具,並直接為各種飛行器的研製服務。
上世紀山姆大叔的B-52型轟炸機,就曾進行了約10000小時的風洞實驗。
四十年前,第一架太空梭在進行開發研製的時候,更是進行了十萬個小時的風洞試驗。
風洞一般根據流速的範圍分類:低速風洞,氣流中的空氣密度幾乎無變化。
亞音速風洞,氣流的密度在流動中已有所變化,大致範圍在 0.3
隨後就是跨音速風洞、超音速風洞,以及M≥5的高超音速風洞。
這些年,九州科技投資的實驗室機構與設備還有實驗建築又何止一個風洞?
但是能讓顧青親自前來,足可見其重要性絕對不低。
鄭工的名字就叫鄭工,但他也的確是這個項目的總負責工程師。
四十九歲的年紀,卻鬍子拉碴得像一個五六十歲的中老年人。
中年人帶著草帽,看著青年總裁講完話,然後極力邀請自己也去講幾句,連忙揮手。
「不用了不用了,大家的時間都很寶貴,不要讓我來浪費大家的時間。」
雖然推辭的態度很真實,但這位中年人還是被身後的學生以及其他同事給推舉著向前。
幾步路的功夫,就走到了講台前面。
「您才是這個工程的父親,我就一個出錢的荷包,您不說幾句,我們都會覺得今天這美好的太陽都差點什麼。」
顧青嘴角噙著笑意,目光真誠的將話筒遞給了這位臂膀、脖頸都曬黑了幾個色號的中年人。
成功是什麼呢?
鄭工自己以為當初考到了好大學就是成功,等到了大學,覺得自己能夠讀到博士就是成功。
好不容易勤工儉學讀到博士,平常工作中接觸到的燈紅酒綠和別墅、豪車卻好像在告訴他,這才是成功。
但是在單位裡面搞技術,怎麼可能賺到這麼多錢?
一個錯誤的決定,信錯他人,結果讓自己鋃鐺入獄。
等到出獄了,卻發現物是人非,仇人已經在異國他鄉,當富家翁瀟灑揮霍,親人卻因為沒人照料,墳頭荒草都長了幾茬。
最後卻是九州科技的一份邀請函,讓他沒有繼續那麼渾渾噩噩下去。
接過話筒,看著眾人的殷切目光,鄭工突然有些膽怯了。
就在這時,他身後的青年總裁卻是輕聲說道:「加油,您應該將自己想的,好好表達出來,而不是將事情都悶在肚子裡。」
悶在肚子裡?
這時候,陽光灑下,曾經那個渾身都在陰影裡面的男人,在接過話筒,頭顱地下片刻後,終於抬起了頭。
或許是因為草帽下的臉很少被太陽曬到過,所以鄭工的臉部皮膚甚至沒有紅潤的血色,與他勃頸處的黑紅顏色形成了鮮艷對比。。
「將一整座山挖空,可以是挖掘礦產、可以是修建隧道,但我從大學時期看到風洞的時候,就夢想著,某一天能不能挖空一座山,建造出世界最好的風洞。
這一路走來,現在讓我回頭望去。
我身後的風洞,就好像是我半輩子的縮影。
我不知道該謝謝它,還是該謝謝自己,又或者是謝謝大家,謝謝公司,謝謝顧總。」
說到這裡,鄭工突然向眾人鞠了一躬。
動作幅度很大,讓他的脊背就像是田間插秧的老農,堅實而又顯得那麼滄桑。
並且在鞠躬中,這位工程師的肩膀在抖動,有一顆顆晶瑩的淚珠砸在地面上,摔出一朵朵晶瑩的淚花。
鞠躬結束後,眾人就看到這位曾經在風洞領域頂級單位工作過的工程師,已經淚流滿面。
但他的聲音卻變得更為有力。
「全世界的風洞總數早已經超過了千餘座,但多的是數量而不是質量。
最大的低速風洞是阿美瑞克的航空航天局艾姆斯中心的郭嘉全尺寸設備風洞,實驗段尺寸為24.4×36.6米2,可以讓一架完整的飛機進入,
位於我們西蜀山區的大夏空氣動力發展與研究中心裝備有目前亞歐地區最大風洞群,低速風洞和亞、跨、超和高超聲速風洞52座,同時還擁有8座世界級風洞設備。
而我們在這連綿群山下,花費三年時間,也終於建造出了當今世界最智能、感應器最精密的頂級風洞!
峰值運算速度可達每秒50萬億次的智能運算系統,風洞試驗、數值計算和模型飛行試驗三大手段齊備,能夠進行從低速到40倍聲速,從水下、地面到100公里高空範圍,覆蓋氣動力、氣動熱、氣動物理、氣動光學等領域的空氣動力試驗。
說實話,我現在眼睛一閉,就能夠看到密密麻麻的數據和一堆又一堆的圖紙。
人的年紀大了,就容易感傷。
如果我的導師還活著,當他看到這座風洞的時候,應該就能明白,當時我是被冤枉的!!!
只是可惜,我們都錯過了。
唉。」
嘆息了一口氣之後,鄭工卻是感慨道:「同學們,同事們,朋友們,如果你們有想做什麼的想法,只要方向沒有錯誤,就大膽細緻的去做吧。
我大半輩子最後悔的就是當時沒有站出來,沒有勇敢的站出來。
而今天,這座風洞終於成功了,我的設想是對的,當時的材料根本就不過關,完全無法支撐如此龐大的風洞建築,甚至要找到非地震帶的穩定山體,在西蜀地域也需要更多考察。
感謝大家的陪伴,感謝大家。」
鄭工的演講沒有那些演員的聲情並茂,但是語氣情感卻更為動人。
而且風洞項目的老員工都知道,這位老工程師說的三年,對他個人而言是十年如一日的堅守。
當初考察地區的時候,這位老工程師對山路的熟悉程度,比當地村民還要熟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