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電視圈子又開始炸刺兒了!
當然,以現在星河影視公司的規模和能力,如果只是投資影視項目,根本消化不掉這麼多錢。
林一誠很直接的告訴這些煤老闆們,他要進一步擴大星河院線的規模和市場占有率。
所以,這次的5個億,他大部分都會用來收購電影院,剩下的才是用於影視投資。
對於這一點,煤老闆們很爽快的答應了。
嚴格說起來,雙方的關係已經改變了,不再是投資方和影視公司的關係。
而是債主和借貸方的關係了。
這也是林一誠的一次嘗試,以後他用到錢的地方太多,比如收購視頻網站之類。
他不可能一直拿著騰迅的股票去銀行抵押貸款,因為這樣,他的股票就處於銀行管控之中,對他未來的計劃有影響。
那麼,這些不差錢的煤老闆們,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了。
因此,這次的5個億,林一誠給出了每年10%的利潤回報,不對,應該說是利息回報。
煤老闆們都挺滿意的,10%也不低了,不但能讓這部分資金保值,還能賺一點兒。
再說了,他們對影視圈子又不是啥不都不懂,還是知道電影院不景氣的。
在他們看來,林一誠自身是在承擔風險的,很多電影院一年的純利根本沒有10%,不賠本都算好的了,能給出10%這個比例,已經很有誠意了。
也就是林一誠的名氣和身家都夠,也有信譽,他們不怕林一誠最後給不出這10%的利息。
不然換成別人,他們肯定不會借出這筆錢的。
那麼林一誠虧了嗎?
短期來看確實如此,林一誠看過高維民發來的資料。
2006年,星河院線旗下的62家電影院,最後賺錢的,只有38家,賺的也不多。剩下的24家之中,18家勉強保本,剩下6家略有虧損。
要知道星河院線旗下的電影院基本都是位於一二線城市的比較優秀的地段,無論影廳規模還是內部環境,都算最好的一批了。
那麼,其它一些院線,尤其是小城市電影院的情況可想而知。
但長遠來看,林一誠不但不虧,反而會大賺。
星河院線規模擴大,對他和對星河影視公司,都是好處。
更不用提收購電影院後,那些地皮和物業的升值空間了。
……
在煤老闆們依依不捨的送別下,林一誠返回了京城。
這5個億,會在一個周內到達星河影視公司的帳上。
至於煤老闆內部怎麼分配額度,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不必林一誠操心。
沒回家,先來了公司。
還沒召開會議,周成功就匆匆找到了他,匯報了一個壞消息。
關於《潛伏》的。
本來,這次合作就是姜瑋一力推動才達成的,在東揚青雨公司內部,反對聲並不小,後來還是張紅震拍了板,才定了下來。
年前雙方扯皮就用了挺長時間,好不容易進入拍攝沒多久,又趕上過年,耽誤了一下。
那年後該好好拍,趕一趕進度了吧?
有的人偏不!
周成功的徒弟王志航作為執行製片人,全程跟組,受到了不少排擠。
如果只是排擠,那還好說,忍一忍就算了。
但因為星河影視公司人手有限,之前大部分人又進了《雪豹》劇組,所以就導致《潛伏》這個劇組裡,王志航幾乎是個光杆,手下只有大貓小貓三兩隻。
劇組大部分幕後,都是東揚青雨的人。
既然這樣,那還有什麼好說的?
那些幕後人員還不抓緊給自己撈好處,就是傻子!
從製片人到場務,每個人手裡都過一遍,人人手上都沾滿了油。
這樣一來,星河影視公司作為最大的投資方,自然要吃最大的虧。
第一批500萬的資金,沒多久就花光了!
花光了怎麼辦?找星河影視公司再要唄!
咋滴,都已經開拍了,錢也花了,你還能解散劇組不成?這樣的話,之前花的所有錢可都要打水漂了!
……
說實話,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期,國內的影視行業雖然有點亂,但都是小問題。
無非就是劇組裡的一些破事兒,導演睡個女主角兒,製片人晚上拉女配角兒聊下戲份啥的。
就算有點吃拿卡要什麼的,也都不過分,畢竟那時候的影視劇都是各大製片廠投資拍攝的,這些幕後人員也是體制內的一員,不敢做的太過分了。
整體風氣還是挺淳樸的。
那麼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變了呢?
九十年代港圈北上撈金。
……
就像范韋老師說的那樣,門打開了,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就吹進來了。
這下子,內地這些「土包子」們算是開了眼界,臥槽,原來還能這麼玩!
長見識了,長本事了!
港圈一直都有個經典的玩法。
一些明顯能看到錢景的戲,都是嘉禾、英黃、向氏兄弟這些公司投資,根本沒有別的投資方的份兒。
那些港圈的導演、製片人也不敢把這些好項目越過這幾家公司,去找別的投資方。
畢竟,他們還要在港島混飯吃,惹火了這幾家公司,沒他們的好果子吃。
那剩下一些投資數目比較大,質量和錢景堪憂的戲怎麼辦?
找別的投資方,尤其是圈外的投資方!
騷操作開來了,他們這些人找到投資方,先說個比較低的數字,這樣投資方壓力不大,很容易就能接受。
等拿到了錢,那可就是他們說了算了,各種明目手段花樣都能給你整出來。
拍戲什麼的都先放一放,不急。
導演得先換個車子,製片人也要換個房子,女主角兒們買幾個包包,這不過分吧?
人之常情嘛,多合理啊,不然怎麼能後顧無憂的拍好戲呢?
戲還沒拍,第一批資金花光了。
反正投資方不差錢,再找他們要就是了。
什麼?你不給?
那這片子咱們可就不拍了,您之前投的錢我們也不退。
什麼?伱問那些房子車子包包是怎麼回事?
這都是道具!是拍攝需要!不信,我給你看帳本嘛!
投資方還能怎麼辦?總不能找人把他們給做掉吧。
無奈,只能一次又一次的追加投資,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
最後一看,投出去的錢,比他們最開始說的那個數字高了不知多少!
這裡的典型例子就是墨鏡王,能把投資方坑進住院,差點兒送了命!
又比如陳可欣拍《武俠》,陳得森拍《十月圍城》都是這樣……
港圈的導演們,大多是師徒制,師父拍電影的手藝可能沒學到,但怎麼軋投資方的錢,徒弟們都學到了,甚至能做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港片後來奄奄一息,除了是被好萊塢打的潰不成軍的原因外,他們自己作死也是關鍵。
各種操作坑怕了圈外的投資方,熱錢湧入的現象一下子就沒了。
……
這還不止,他們還拿著「片花」坑片商。
有「片花」的都還算有良心的,大部分連「片花」都沒有。
沒有「片花」、拍攝方案、沒有劇本,就在這種「三無」的情況下,他們就敢就能先把片子賣出去。
我們這部戲,打算請某某某來演,請某某某來拍,你想要貨,先拿錢吧。
看貨?看什麼貨?這些人的名頭還不夠嗎?愛買就買,不買我找別人了。
就這樣,什麼都沒有,錢先到位了。
錢都賺了,誰還有啥心思拍電影?隨便糊弄一下就得了,片商錢都給了,還能退貨不成?
後來的事兒就都知道了,台省片商聯合起來跟港圈談判講數。
然並卵,港圈覺得離了我們的貨,你們別想掙錢。
台省片商們怒了,聯合起來,說動了當局。
開門,放好萊塢電影!
離了你張屠戶,我還能吃帶毛豬不成?
於是,台省、東南亞這些港片最重要的外埠市場紛紛淪陷,就連本埠也快徹底丟了。
上游沒了資金,下游沒了市場,港圈怎麼辦?
被逼無奈,陷入絕境的港圈,只能背起行囊,紛紛北上。
像一群蝗蟲般,去禍害另一片田地。
你看,軋煤老闆們的錢,坑國內影視公司的資源,然後賺自己的好處,捧自己的人,套路是不是很熟悉?
就連後來BAT下場的那些年,包括很多不知道從哪裡冒出來的影視公司,啥都沒有,只靠一張PPT,就能讓投資者信任,股價大漲……
這和港圈當初賣「片花」的操作是不是如出一轍?
……
說回《潛伏》劇組,王志航沒辦法,只好聯繫周成功,老周把徒弟大罵一頓之後,不敢耽誤,又立刻給林一誠匯報。
「艹踏馬的!給臉不要臉的東西!」林一誠不由破口大罵。
林一誠很清楚,影視圈子裡不服他的人很多,看他不順眼的一樣不少。
好不容易靠著《滿江紅》,算是暫時打服了電影圈,現在電視圈子又開始炸刺兒了!
生氣歸生氣,事情還是要處理的。
「告訴東揚青雨那邊,要錢沒有,如果還想繼續合作,讓他們的人把錢都給我吐出來,以後手腳都放乾淨點兒。要是不想合作,那就撤資走人。」
「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三天後,我就不這麼好說話了。」
「演員那邊你也去安撫一下,如果東揚青雨撤了,那咱們還繼續拍,找不到合適的導演,我親自上。他們因此耽誤的時間損失,星河影視公司給他們補上。」
等老周出去後,林一誠想了想,打電話把鄭軍叫了進來。
在公司的時候,鄭軍就跟公司的幾個保安待在一塊兒,算是有個去處。
等鄭軍到了後,林一誠跟他交代了一些事情,看鄭軍點頭後,林一誠又遞給鄭軍一張銀行卡,「這些你先拿著用,不夠我再給。」
「速度要快,只要不違法,我不管你用什麼辦法,我只看結果。」
「好。」
接著,林一誠又給趙飛宇大都督打了個電話,說了十多分鐘才掛掉。
以前,林一誠在影視圈裡,從來都是靠成績說話。
這次,他想換個玩法,打算亮一下肌肉,用武力說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