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村君,我們現在在討論是否要讓第10師團、第12師團休整,而不是永吉前線是否需要增兵」多田駿先一步開口問道。【,無錯章節閱讀】
「司令官閣下、諸君,我認為目前皇軍在永吉附近的兵力並不足以應對目前的戰局,關內對皇軍威脅最大的不是國民政府軍,而是最近剛出現的察哈爾民眾抗日救國軍。」
「不過他們人數充其量只有1萬人,可以繼續以第11師團保持對長城沿線南京國民政府軍的壓迫,從第12師團中抽調一個旅團用於對付同盟軍,另一個旅團北上增援永吉」岡村寧次解釋道。
「副參謀長閣下,如果在從第12師團中抽調一個旅團北上增援永吉,永吉前線這塊巴掌大的地方,皇軍將集中6個旅團,分屬4個師團,不利指揮」第一課課長齋藤彌平大佐問道。
齋藤彌平是關東軍參謀長小磯國昭一派的人,他的意思一定程度上代表小磯國昭的意思,岡村寧次這次倒是心知肚明。
「司令官閣下,指揮權歸屬的問題這個倒很好解決,我提議由司令部派專人赴永吉前線組建聯合指揮部,統一指揮永吉前線的6個旅團」岡村寧次接著說道。
清了清嗓子岡村寧次接著給增援前線的原因:「司令官閣下,眼下永吉前線第14師團第27旅團正從永吉東南方向進攻,第28旅團正由西向北迂迴進攻。」
「第10師團第8旅團一部從城西南進攻,另外一部則向永吉城北迂迴,第33旅團正進攻永吉城西。」
「從數量上看有4個旅團,但這4個旅團一定程度上被抗日軍牽制住,前線並沒有多餘的兵力。」
「且第14旅團正處在抗日軍的圍攻中,雖有第13旅團在從旁牽制,可我們的對手是張廷言,第22旅團稍微露出點破綻就被他吃掉,第14旅團並不能算安全。」
「如果能從第12師團中抽調一個旅團北上增援,無論是投入到圍攻永吉戰役中,還是支援第14旅團還是阻擋抗日軍救援永吉,都會使皇軍占據有利態勢。」
岡村寧次滔滔不絕的說完後,望向眾人,菱刈隆仔細思考後發現岡村寧次的計劃雖保守,但卻是眼下關東軍應對永吉戰場最好的對策。
不過一旁的小磯國昭就顯得沒有那麼開心,岡村寧次提到要關東軍司令部派人去永吉前線組建聯合指揮部,能有資格去前線組建聯合指揮部的只有自己和司令官菱刈隆。
其餘人包括岡村寧次都是少將軍銜,讓他們去指揮那些個中將軍銜的師團長,能指揮的動就有了鬼,菱刈隆需要坐鎮瀋陽,不可能親赴永吉前線,任務自然就落到自己頭上。
正所謂想什麼怕什麼,菱刈隆緩緩開口道:「岡村副參謀長,所言守城之策,這次攻打永吉我不允許有任何失誤,小磯參謀長就麻煩你走一趟代表司令部去前線協調指揮。」
小磯國昭木已成舟只能應下,關東軍司令部內分為兩派,一派是以小磯國昭為代表的南下派,鑑於關東軍一直遲遲無法殲滅抗日軍,而在熱河戰役中,南京國民政府又表現的軟弱可欺,他們主張向西進攻內蒙,然後繼續向南攻入關內,占領華北地區。
另一派則是以岡村寧次為代表的北進派,他們主張關東軍應先集中兵力殲滅抗日軍,掃除後顧之憂然後再南下。
菱刈隆傾向於岡村寧次的觀點,關東軍中大部分參謀和師團長則支持小磯國昭,菱刈隆一方面也認為放任抗日軍繼續存在對己方而言如鯁在喉。
另一方面前兩任關東軍司令皆敗於張廷言之手,如果自己能將抗日軍和張廷言擊敗,正好名利雙收。
小磯國昭和參謀們及前線師團長認為抗日軍是根硬骨頭,與其啃這根硬骨頭,不如去捏捏南京國民政府那幫軟柿子。
對付抗日軍只用將他們團團圍住,斷其外援,要不了多久,缺彈少糧的抗日軍不可能是皇軍的對手。
會議結束以後,小磯國昭便率領司令部部分參謀人員前往永吉,永吉前線抗日軍因日軍停戰,也獲得了一個難得的喘息之機。
永吉城內,抗日軍各部正忙著將城內留下來的數千青壯編練成軍,用於補充各部。
「司令員,他們中有些人恐怕連槍都沒摸過,就這麼讓他們上戰場,恐怕」四縱三師師長賀文杰望著正在廢墟中操練的青壯們面露難色。
「你說的我何嘗又不知道,但眼下日軍將永吉團團圍住,援軍又被阻攔於樺皮廠,我手中已無兵可派。」
「就說說在這近一個月的城防戰中,你們三師損失多少,還剩多少?」張殿英傷感地問道。
「是傷亡5000多人,接近三分之二」賀文杰心疼的說道。
「張副司令那裡要突破日軍第14旅團的防守只怕還要些時間,何況圍困永吉的日軍隨時都能抽調兵力增援第14旅團,我們要做好再守一個月的準備」張殿英說道。
「司令員,再守一個月恐怕我們師都打光了」賀文杰驚嘆道。
「在沒有接到司令部撤退的命令之前,我們兩個師就算打光了,也一步都不許撤」張殿英語氣中透露出決然。
就在永吉城內守軍焦急的等待抗日軍主力突破第14旅團阻攔時,樺皮廠前線自從抗日軍將日軍第14旅團兩個大隊分割包圍以後,並沒有急著發起總攻,張廷言在等一支部隊的到來。
樺皮廠前線抗日軍雖沒有向包圍中的關東軍發起總攻,但小規模戰鬥一直沒斷,抗日軍衝鋒發揮自己善打夜戰的優勢,每天晚上都會輪流出擊騷擾日軍,不僅使日軍浪費了許多彈藥,還消耗了日軍的精力。
5月25日,張廷言等待已久的裝甲營終於從長春抵達樺皮廠,這支裝甲營是在抗日軍原來裝甲連的基礎上擴編而來。
裝甲營總計有四連,三個坦克連,一個火力支援連,每坦克連都各配屬有一個步兵連隊,算上營指揮部和其他輔助部隊,這一個裝甲營的兵力相當於一個步兵團。
抗日軍三個坦克連各裝備12輛坦克,坦克一連裝備有12輛蘇制bt5坦克,二連裝備12輛蘇聯t26坦克,三連裝備12輛德制pzkpfwl型坦克,營指揮部裝備4輛維克斯e型指揮坦克。
火力支援連裝備兩個迫擊炮排和兩個重機槍排,三個步兵連也是從各部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精銳。
早在半年之前抗日軍就已經成立裝甲營,之所以一直拖到現在才投入戰場,是因為在抗日軍各部都沒有步坦協同的經驗,貿然投入戰場,不僅不能發揮坦克的優勢,還容易造成部隊混亂,誤傷己方。
從編制上看抗日軍這三個坦克連分別裝備著不同型號的坦克,其中德制pzkpfwl坦克僅裝備了兩挺機槍,只能算裝甲車,算不上坦克。
其餘兩輛蘇制坦克中bt5裝備有一門45毫米火炮,還裝備有無線電台,方形天線正好裝在炮塔上,從遠處看十分醒目。
bt5坦克蘇聯總計生產了約2000輛,後來還參加了西班牙內戰,其後續改進型bt7坦克是整個bt坦克中最有名的。
歷史上bt7快速坦克在1939年的哈拉哈河戰役中給予日軍重創,後來大名鼎鼎的t34坦克便是在bt7坦克的基礎上改進的。
t26坦克則更有名,它在英國維克斯坦克的基礎上改進,也是當時世界上生產數量最多的坦克10年間,共計生產12000餘輛。
為了確定抗日軍的坦克發現路線,張廷言把從蘇聯、德國引進的坦克各裝備了一個連,打算將他們投入實戰後,驗證哪種坦克更適合抗日軍。
對面日軍第14旅團並不知道,他們即將迎來一場鋼鐵風暴。
()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