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六章屯墾籌糧

  可任由祁雲如何呼喊,秦繼榮還是慢慢合上眼睛,祁雲痛苦地閉上眼睛,在二師駐守永吉的這段時間裡,秦繼榮盡全力幫助二師布置城防,對二師的要求幾乎是有求必應。【記住本站域名】

  祁雲對秦繼榮和永濟城內的百姓格外感激,可現在秦繼榮就在自己面前犧牲,祁雲怒火中燒。

  「師長,輕機槍拿來了」警衛員抱著捷克式輕機槍氣喘吁吁的爬上來。

  祁雲將秦繼榮輕輕放平,一把握住輕機槍的把手,將輕機槍架在城樓上,對著不遠處正耀武揚威俯衝掃射的日軍轟炸機。

  三架日軍戰機正對著地面上四散而逃的人群掃射,根本沒注意到城樓上祁雲已經架好槍對著他們。

  捷克式輕機槍的有效射程只有九百米,祁雲必須要等日機進入射程範圍內再開槍,不然會打草驚蛇。

  其中一架子彈已經打空的日軍戰機狂妄的朝城樓飛來,他想貼著城樓樓頂飛行,震懾住城內百姓。

  當日機俯衝下來距離城樓400多米時,躲在城樓上的祁雲突然閃出來架起輕機槍對著日機扣動扳機。

  「噠噠噠」一串子彈打在日軍戰機身上濺起一陣火花,日軍飛機機身上多了幾個洞。

  突然遭遇伏擊日軍飛行員連忙調轉機頭企圖逃到機槍射程範圍外,正當他要調轉機頭時祁雲手中的機槍又射出一串子彈,正好擊中機腹下的油箱。

  「轟」的一聲這架日軍戰機瞬間化為一團火球,如同一顆流星,冒著火焰落在地面上,等抗日軍地面部隊圍上去時,這架日軍飛機被燒的只剩下骨架,飛機中的日軍飛行員成了焦炭。

  其餘兩架日軍戰機見到這一幕也被嚇得魂飛魄散,加之自身所攜帶的彈藥告罄,不敢停留,灰溜溜的向南逃去。

  等祁雲將秦繼榮送到野戰醫院時,秦繼榮已經沒了呼吸,抗日軍便將秦繼榮安葬在城北望雲山上,後來為紀念秦繼榮,抗日軍將望雲山下的一個小村子叫做繼榮村。

  秦繼榮為掩護永吉老百姓撤離犧牲的消息雖電波傳到剛剛抵達龍江的張廷言手中,得知秦繼榮犧牲,張廷言一度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提到秦繼榮張廷言不由地想到他那張胖臉,只是沒想到有些畏畏縮縮的秦繼榮竟然會在關鍵時候,站出來掩護老百姓撤退。

  張廷言從通北來龍江是想看看從遼寧、吉林撤至四處開墾的老百姓們,沒想到他還沒下火車就收到了秦繼榮犧牲的消息。

  「給謝參謀長發電,讓他們找到秦縣長的家屬,將他們妥善安頓,一定要照顧好他們」張廷言輕嘆一口氣,對身旁副官石康丁說道。

  起初張廷言知道身邊有人犧牲後,他會難過好一陣,但隨著身邊熟悉的人犧牲的越來越多,他已經不同以往那般多愁善感了。

  火車慢慢駛進龍江火車站,龍江後世被稱為齊齊哈爾,從1907年黑龍江設省以來齊齊哈爾一直是黑龍江省的省會,是北滿最重要的交通樞紐。

  張廷言剛下火車,在站台上早已等候多時的趙中鍇快步走上前來,「副司令,一路辛苦」趙中鍇沖張廷言鄭重敬了一禮。

  「中鍇,和之前比你現在可是又黑又瘦,這皮膚都快和土一個顏色了」張廷言笑著調侃道。

  張廷言起兵抗日以後,趙中鍇一直是張廷言的左膀右臂,兩人不是親兄弟也勝似親兄弟,張廷言在趙中凱面前往往比較隨意。

  張廷言坐進趙仲凱早已準備好的汽車,兩人並排坐在后座,沿永安大街往龍江城內駛去。

  張廷言望向窗外,他注意到右手邊街上正有一群人正在修建房子,「中鍇城內的百姓不夠住嗎?」張廷言指著窗外正砌牆的百姓問道。

  「副司令,這裡原本是日本人的聚集區,九一八事變爆發以後,憤怒的老百姓將日本人從龍江趕出去,這裡的日式建築後來也被陸續拆除。」

  「隨著戰爭爆發不斷有遼寧、吉林的老百姓從南邊逃難過來,看看這塊空地不錯,就在空地上修些房子居住」趙中鍇解釋道。

  「你們做的不錯,從南面逃難的百姓大多數都是受到日本人壓迫的,他們選擇放棄故土,撤到黑龍江需要很大的勇氣,絕不能讓這些千辛萬苦、遠道跋涉而來的老百姓感到心寒」張廷言強調道。

  「副司令您放心吧,黑龍江這裡地廣人稀,還有大片土地等著我們去開發,只要遼寧、吉林的老百姓願意來我們都歡迎之至,給他們提前修好房子,準備好農具」趙中鍇朗聲說道。

  「今天我來就是看看你們屯墾區搞得怎麼樣,民間都說民以食為天,軍中也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說法,你們屯墾區的收成,可事關以後我抗日軍能否壯大」張廷言道出了這次遠赴龍江的原因。

  原本趙中鍇在抗日軍中主要負責徵兵和軍校生培養,李汶炳負責後勤事務,但隨著抗日軍軍工產業逐漸壯大,李汶炳明顯感覺到自己的精力有限,無法兩者兼顧。

  於是李汶炳向張廷言提議由司令部令派專人負責抗日軍後勤,後勤是個不顯功勞,但卻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張廷言細細盤算了手中的軍官,發現只有趙中鍇是最適合搞抗日軍後勤的人選,他私底下找趙中鍇談談,想探探趙中鍇的口風,想不到趙中鍇沒有拒絕一口答應下來,這讓張廷言喜出望外。

  而趙中鍇原本負責的軍校和徵兵,則由抗日軍司令張做舟親自負責。

  趙中鍇一上任後,張廷言就交給了他一項艱巨的任務赴黑龍江墾荒,若放在以前趙中鍇想招夠墾荒的人恐怕都很難。

  現在隨著關東軍入侵東北,許多不願意在日本人統治下當順民的老百姓紛紛北逃,其中逃往最多的地方便是黑龍江,這為抗日軍墾荒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

  此時從空中向下望去廣袤無垠、黝黑肥沃的松嫩平原上出現了一個又一個小型居民區,他們都是從遼寧吉林逃難到此的老百姓所搭建的。

  張廷言婉拒了趙中鍇讓他去省政府內暫時休息的提議,徑直前往龍江城外抗日軍屯墾區。

  城外一條寬闊的泥巴路上,三輛汽車在泥巴路上蹦蹦跳跳的向前行駛著,這個時候汽車可都沒有減震,在這種顛簸的路面上能把人腦漿都搖勻。

  這個由三輛汽車所組成的車隊時走時停,不時會從車內下來幾人指指點點,這支車隊正是張廷言他們。

  遠處正在地里播種玉米和大豆的百姓見到這支車隊放下鋤頭駐足觀看,畢竟這個時候汽車還是稀罕物,尤其是跑到鄉下的汽車。

  張廷言注意到腳下地都被翻過,翻的還很平整,「這應該是機器翻過的吧」張廷言蹲下抓了一把泥土在手裡搓細。

  「我們從美國進口了一批拖拉機用來取代耕牛,這片地就是拖拉機耕出來的,還別說真比耕牛好用的多,只要油加滿跑上一天都不成問題」趙中鍇高興的說道。

  「東北地區地形平坦適合機械化作業,我們需要拖拉機耕作的面積還大的很,光靠進口不行,你和汶炳商量商量,就在這龍江建個拖拉機廠,到時候我們拖拉機造好直接下地」張廷言站起身來拍拍手中的泥土背著手說道。

  松嫩平原有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芽的美稱,張廷言相信只要抗日軍好好利用這塊寶地,將會為抗日軍提供充足的糧食。

  看到前面不遠處有幾戶人家張廷言轉頭對眾人說道:「走去前面人家看看。」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