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軍在這次戰役中突破抗日軍經營許久的三江口至四平的防線,將戰線推到距離長春更近的地方,這可以稱得上是戰略上的勝利。【無錯章節小說閱讀,google搜尋】
但日軍東線第22旅團不幸遭遇抗日軍圍殲,算是關東軍在戰術上的失利,在關東軍內部看來以損失第22旅團的代價突破抗日軍那條堅如磐石的防線是值得的。
不過日軍高層包括菱刈隆都認識到這場戰役中關東軍暴露出不少問題,對關東軍來說這次會議算得上是一次總結會。
「諸君,前線戰役所以剛剛落幕,但留給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有很多,我與小磯參謀長、岡村寧次副參謀長仔細梳理了這次戰役皇軍得失,下面有請小磯參謀長做具體介紹」菱刈隆開門見山的說道。
「諸君,在剛結束的戰役中,皇軍各部作戰勇猛,在各條戰線上都取得不俗的戰績,但也暴露出近戰、夜戰水平差的缺點。」
「火炮方面皇軍裝備的41式山炮和38式野炮不足以對抗日軍堅固陣地構成威脅」小磯國昭言簡意賅地總結道。
衝鋒鎗加手榴彈,近戰金不換,與抗日軍注重自動火力相比日軍一直堅持使用單髮式步槍,對衝鋒鎗等自動火器持排斥態度,他們更注重對日軍士兵個人勇武的培養。
但在實際作戰中僅憑一腔血勇根本擋不住衝鋒鎗等自動武器的火力,在圍殲日軍第22旅團中,抗日軍所裝備的衝鋒鎗、駁殼槍等自動火器是突破日軍陣地的利器。
「我還注意到從基層各部隊轉上來的報告提到皇軍目前所裝備的大正十一式輕機槍和九二式重機槍都不如對面抗日軍所裝備的捷克式輕機槍1919型重機槍好用。」
「有的部隊甚至將自己部隊裝備的武器扔掉,撿著用抗日軍留下的輕重機槍」岡村寧次接著指出另外一個尖銳的問題。
大正十一式輕機槍作為日軍班一級主要的火力輸出,它時常因異物進入戰鬥造成卡殼,還有在寒冷的冬天,日軍所用的潤滑油經常被凍住,這些令人頭疼的小毛病使前線部隊對此槍意見很大。
「梅津美治郎、山岡重厚還請兩位返回國內後向陸軍省和參謀本部轉達關東軍的意見,我們前線希望能儘早研發出新式自動武器裝備皇軍。」
「我實在無法想像帝國作為亞洲第一強國,竟然存在部分武器裝備不如落後的中國軍隊」菱刈隆握緊拳頭望著在座的眾人。
「菱刈君,我會如實向參謀本部匯報你的訴求」梅津美治郎表示自己將會如實上報關東軍面臨的情況。
在分析完關東軍在這次戰役中所存在的問題後,會議開始第二項議程,討論關東軍的下一步作戰計劃。
小磯國昭先是向在座的眾人闡述關東軍司令部已經制定好的計劃,計劃將四平方向第7師團調往永吉,配合第14師團攻擊永吉,爭取在一個星期內將永吉拿下。
在座的日軍師團長們得知這突如其來的變化顯得有些茫然,「司令官閣下,參謀長閣下如果將第7師團調走,第7師團所留下的空檔應當如何補上」第3師團師團長片善若太郎急忙道。
「暫時有第3、第11師團、一個旅團駐守雙山至公主嶺防線,與對面抗日軍形成對峙,儘量牽制住西線抗日軍主力使其無法回援永吉」小磯國昭對片善若太郎說道。
片善若太郎還想再說什麼,菱刈隆不容置疑的說道:「片善君,如果第3師團有異議,我就將第3師團和第6師團調換位置。」
第6師團正守在長城一線,對面國民政府軍也不敢向日軍挑釁,第6師團上下等著對面中國軍隊的挑釁。
菱刈隆的威脅果然奏效,片善若太郎乖乖的閉上了嘴,梅津美治郎心中訝然,表面上仍然保持一副若無其事的神態,沒想到一直以驍勇善戰著稱的關東軍中竟然有部隊有怯戰的苗頭。
抗日軍如此頑強的抵抗,讓梅津美治郎緊皺眉頭,在日本以後前進方向上,日本陸軍堅持北上與蘇軍在遠東地區一決勝負,就像當年日俄戰爭中日軍擊敗沙俄一樣。
日本陸軍北上的意見遭到海軍反對,在日本海軍看來如果按照日本陸軍的北上計劃執行,日本海軍將淪為配角,這是日本海軍無法容忍的。
他們提出日本應當向南進,攻攻占東南亞和南太平洋,這裡作為英美法等國的殖民地,並沒有太多的軍隊,這對於日本而言進攻難度不大。
滿洲戰事不僅事關關東軍能否拿下滿洲,為日本侵華提供後勤基地,還決定著日軍未來的戰略進攻方向。
永田鐵山作為考察團成員再來到滿洲以後,他認真分析了關東軍與中國軍隊經歷的每一場戰事,他發現與棘手的抗日軍相比,位於關內的南京國民政府似乎更容易對付一些。
關東軍僅以三個師團就拿下了熱和、冀東、冀北大片土地,如果不是抗日軍從背後進攻關東軍,關東軍甚至還能繼續南下打下北平、天津。
永田鐵山已經看出關東軍各部在與抗日軍艱苦作戰中部隊有的已經出現厭戰的情緒。
作為整個會議室中唯一一名海軍軍官米內光政,抱著雙臂做出一副作壁上觀的樣子,這日本陸軍內部的爭論,他就看個熱鬧。
作為考察團中海軍方面唯一代表,米內光政要做的就是評估關東軍能否有機會擊敗抗日軍,在擊敗抗日軍中繼續北進的概率有多少。
見到眼前這一幕後,他有六成把握陸軍哪怕擊敗抗日軍也不可能繼續北上,面對一個近似於地方割據勢力的抗日軍都打得如此費勁,當關東軍面對蘇聯這個正在崛起的龐然大物,根本沒有勝算的可能。
在關東軍這次會議結束以後各方均有所獲,以永田鐵山為代表的日軍軍官認識到,應當將日軍進攻的中心由關外轉移到關內來,以前線菱刈隆為代表的日本軍官主張先將抗日軍消滅以後再轉移目標。
而以海軍為代表的米內光政認識到日本陸軍連進攻抗日軍都如此吃力,不再適合去招惹北方那位強大的對手,南下占領東南亞滿太平洋才是日本未來的唯一出路。
隨著中日雙方會議結束,抗日軍率先做出調整,張廷言考慮到原先軍一級單位很容易被日軍猜出人數,於是就將軍級單位改為縱隊,每個縱隊所配屬師的數量都不一定,這就給日軍憑藉部隊番號,確定抗日軍兵力帶來困難。
張廷言第一軍編為一縱,第二軍編為二縱,第三軍編為三縱,第四軍編為四縱,預一師、預二師合編為第五縱,三個騎兵師是合編為騎兵縱隊,兩個炮兵團合編為炮兵中隊,另外還新增了鐵道兵縱隊。
其中一縱、二縱、三縱駐守長春以西,四縱、五縱和騎兵縱隊駐守長春以東,抗日軍整體陣型如一隻張開翅膀的老鷹。
各軍軍長擔任各縱隊司令,騎兵縱隊由騎一師長常饒城擔任,炮兵縱隊由炮一團團長李廣文擔任,鐵道兵縱隊有副參謀長趙中鍇兼任。
抗日軍各軍改為縱隊以後,每個縱隊多則有4個師,少則有2~3個師,各縱隊所屬的部隊數量常有變化。令日軍很難通過抗日軍部隊番號判斷兵力。
隨著張廷言提出增兵10萬,培養幹部2萬的口號,抗日軍參謀部徵兵處派出數路人馬前往哈爾濱、龍江各地招募兵員。
而日軍趁著抗日軍各部調整之機,第7師團已經運動至梅河口方向,抗日軍顯然沒想到在大戰剛結束日軍竟然還能再次掀起一場戰役,對此毫無心理準備,一場惡戰即將來臨。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