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夯實的基礎

  說到這裡,楊震頓了一下後道:「老李,你給中央發電報,除了匯報我們談判的初步內容之外,還要請示兩個事情。一,由我們直接派遣留學生一事,美國人恐怕不會答應。即便答應,空氣動力、航空、高能物理以及金屬材料等最新科技領域也不會允許我們進入。」

  「請中央考慮,是否可以由國統區地下黨秘密挑選,同時走庚子賠款的留學體系,以免受到其他方面干擾。我們會盡力促成此事,而且也會儘量選擇一些最新科技領域進行談判、但我認為除了這幾樣之外,我們應該將更多的方向放在造船、電子、機械、通訊等其他專業。

  「此外,如果美方同意我們選拔留學生,我們建議將關內選拔以及東北本地選拔區分開來,遣美留學生應儘量以關內選拔為主。東北由於地理的因素,建議還是主要面對蘇聯選拔留學生為主。」

  「另外,關內選拔之人才,應該儘量以在國內完成本科學業為主。到美國應主要以進修碩博士階段教育,以及參與其各種裝備研製活動,以增加其實際經驗。東北本地,依靠其地理優勢,選拔完成十二年教育之本科留學生為主。兩者相輔相成,採取兩條腿走路的辦法,同時完成大學基礎學科以及更高級人才的培養。」

  「此外,我東北局以及吉東軍區準備以中央前期動員來東北的今年畢業學生,以及講師為基礎,成立東北抗日聯軍理工大學,專門為我軍培養一批軍工人才。希望中央能夠從留在淪陷區的私立以及教會大學動員一批學子以及講師到東北來。」

  「尤其燕京、輔仁、聖約翰、滬江等理工科比較著名的大學。如果可能,希望這幾所大學的所有今年或是去年理工科畢業生儘量全部動員來東北。如有之前的畢業生,留在淪陷區而未充當漢奸者,也可以考慮。盡力招募人才,以為我軍發展自己的軍工產業打造一個良好的人才基礎。」

  「另外,現在由於國統區兵工廠以及各種原料工廠進行遷移、合併以及破產,使得相當一部分工人流落到淪陷區以及失業。僅僅重慶十餘家制鋼企業現已經有半數倒閉或是接近倒閉。請中央儘量在重慶以及淪陷區國民政府軍工企業內遷時,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跟隨內遷的失業工人中,為我們動員一批失業之技術工人轉運東北,以充實我兵工生產能力。」

  「其中應以煉鋼、化工、機械工人為主,重點則在重慶以及上海、香港。另外如我理工大學成立,是否可以委託中央在國統區以及淪陷區秘密招生。如果中央批准,我們將對入學學生全部實行供給制,衣食住行全部由軍區包攬。此乃我軍建立以及發展我軍自己的國防工業之關鍵,望中央三思。」

  說到這裡,楊震微微的沉思了一下後道:「再加上一句,我們只有自力更生,不能把希望放在別人身上,才能建立起一個強大的,屬於我們自己的國防工業。並依靠自己的力量徹底的打敗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中國的野心。天上不會掉餡餅,即便掉也不會掉到我們頭上。」

  口述完電報,楊震拿起袁芷若記錄的電報紙看了看上邊的內容後,二話沒說在電報上籤上了自己的大名。並在電報的一角用鋼筆重重的標上了五個三角符號,表示電報的重要性以及與一般加急電報的差別。

  而這五個三角形標誌,按照中央規定的與東北聯絡的電報等級規定,都是需要由主席親啟的。也就是說這幾封電報,與一般發給軍委的不同。都是直接發給主席的,只有主席才有權做出批示。

  楊震不知道,他今天的這兩封請示電,與之前實行全部免費義務教育制和向蘇聯選拔大批的理工科留學生,這幾個舉動,在後世被譽為奠定了中國自己國防工業和科學技術基礎的四大舉措。

  通過此次談判,楊震傾盡所有,投入了幾乎所有此次獲得的外匯。以及稍後利用幾種新式武器和美金現匯,從江北引進的蘇制T二六坦克、BT七型坦克生產線和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利用美援多種機械設備,換來了一個龐大的國防工業體系。

  依靠這些設備,為工業基礎薄弱的中國建立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飛機製造廠、第一個年產達到五十萬噸的鋼鐵廠、第一個年產三萬輛卡車的汽車製造廠、第一個大型坦克製造廠。此外還有第一個大型合成冶煉廠、第一個大型的可以生產柴油、汽油發動機的大型發動機廠以、第一個大型的化工聯合企業以及第一個大型無線電製造廠一系列國防工業。

  還有在原基礎改進後,一年彈藥產量超過關內國民政府屬下各大兵工廠抗戰八年生產總和,可以生產小到手槍、刺刀,大到各種輕重火炮、迫擊炮、高射炮等所有陸軍需要武器裝備,並可以基本上做到所有輕重火炮自給自足的兩座大型兵工廠。

  這些廠子連同生產了維持後續戰爭的百分之百的炸藥、百分之百的彈藥、裝備,百分之百的無線電通訊以及探測設備、百分之百的新式裝備以及百分之六十的汽車、百分之五十七的鋼鐵和百分之四十七的飛機。

  到抗日戰爭結束後,加上繳獲的日本在中國東北遺留的飛機、汽車、鋼鐵工業,整個中國的東北,已經成了全國名副其實的冶金、化工、裝備製造業以及汽車、國防工業、能源的生產基地。東北在沒有出現後世歷史上在二戰行將結束時被人趁火打劫後,洗劫一空的情境。

  儘管生產的卡車不過是仿造的美國斯蒂貝克牌三噸以及萬國牌五噸卡車,坦克也先是蘇制T二六、BT七等輕型坦克,後又在蘇德戰爭爆發後根據用物資交換來的蘇制T三十四早期型圖紙,仿製的七十六毫米型T三十四坦克。

  飛機也是不過是先是仿製美制P三九戰鬥機,後來又仿製A二十攻擊機、B二十五轟炸機和TBD俯衝轟炸機,最後又仿製生產出B二十四轟炸機、C四六式運輸機。這些飛機加上美英兩國提供的援助,使得楊震在太平洋戰爭爆發的第二年,便有了一支規模宏大的空軍。

  儘管在一九四二年B二十五和B二十四兩種可以對日進行戰略轟炸的轟炸機被生產出來之前,楊震的空軍充其量也只是一支戰術空軍。但就是這支戰術空軍在兩年後牽制住了日本陸軍航空兵百分之七十的兵力。

  重炮也只是根據繳獲的實物,逆向測繪仿製的日式一零五加農炮、榴彈炮以及日式九六式一五零榴彈炮。以及引進蘇聯圖紙生產的一二零重迫擊炮,五十七、八十五毫米高射炮,美式四十毫米博福斯高射炮。

  雖說這些裝備不是那麼太領先,尤其是在戰鬥機方面,相對於美軍自身裝備新式戰鬥機還差了一些。在貫穿了長達五年的雙方合作期間,美國人始終拒絕轉讓最新的航空技術,甚至在楊震所部有了自行生產能力後,連實體機都不願意提供。

  比如美式的P五十一野馬式、P四十七雷電式戰鬥機、P三十八戰鬥機以及B二十九轟炸機,美國就無論如何也不轉讓。只願意提供P三九戰鬥機、P四零戰鬥機,這兩種美軍不願意裝備以及戰爭中期便已經淘汰的裝備以及B二十五中型轟炸機。

  即便是後來通過技術交換和戰略需要,轉交的B二十四大型轟炸機生產技術,其中也做了很多的保留。即只轉讓機體生產技術,但是絕對不提供這種轟炸機進行精確瞄準的諾頓式轟炸瞄準器。

  但是對於提供的發動機技術上也動作很緩慢。楊震所屬的飛機廠一九四二年就可以自行生產B二十四轟炸機的機體,但是卻一直只能使用美國援助的發動機。而直到四二年底因為對日戰略轟炸需要,美國才開始轉讓其使用的一千二百馬力發動機生產技術。

  而儘管在美國也開展對日戰略轟炸後,將楊震控制區的幾個機場作為B二十九轟炸機的備降機場,但是卻一直拒絕為楊震所部提供B二十九轟炸機。就是連援助的飛機上也沒有這種大行程、大載彈量的轟炸機。

  反倒是英國人很大方,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不僅立即從北非、印度以及國內,提供了上千架的颶風式戰鬥機,還提供了五百多架在蘭開斯特和哈利法克斯兩種大型轟炸機服役後,退居二線的斯特林轟炸機以及威靈頓式轟炸機。

  看著英國人提供性能不如日軍新式飛機的這些二手貨,楊震在苦笑不得的情況之下,也只能接受。不管怎麼說,畢竟都是白來的,尤其那些斯特林轟炸機和威靈頓轟炸機,在B二十四轟炸機沒有量產之前,成為對日戰略轟炸的主力。

  儘管颶風式戰鬥機根本就不是後來日軍投入的一式戰鬥機的對手,但用來對地攻擊以及打轟炸機、攻擊機還是稱職的。而斯特林和威靈頓這兩種英軍已經陸續開始淘汰的轟炸機,也總歸比沒有強的多不是?至少他們對日轟炸,航程還是夠了

  儘管美英在提供飛機種類以及質量上始終保留一手,而且在轉讓技術的時候,總是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但也正是這些仿製品使得中國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坦克、飛機、汽車製造工業。到戰爭後期,就連戰後看到中國人利用美國轉讓的生產線,生產出來的各種質量不輸於美國自產的飛機時,美國人也不禁驚呼,中國人的仿製能力幾乎是世界上一流的。

  雖然這些飛機、坦克、重炮以及汽車都是仿製品,甚至很多在隨後爆發的蘇德戰爭與太平洋戰爭中很快就被淘汰。但畢竟是先解決了有無的問題,而且也解決了部隊裝備上的急需。也為後續的發展打下了一個夯實的基礎。而且這些飛機、坦克、重炮、高射炮大多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都是二戰中美蘇英三國的制式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