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的思路,還是以飛機、快艇、三十餘艘蘇日制潛艇為主,加上少部分前日軍的海防艦作為主力艦。整個海軍的發展,還是應該遵循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那些大型巡洋艦一類的艦艇,眼下是即沒有能力維修,也沒有能力保持出航能力。說白了,就是養活不起。
不過楊震的意思還是以從蘇聯返回的人員為主,加上日籍的海軍教官以及技術人員,先組建指揮、技術一類的院校。利用日本設備擴大大連造船廠、葫蘆島造船廠的產能,以及建設兩個新的船用發動機生產廠。
儘快的將這些艦艇之中,狀態好的運轉起來。大型艦艇還是以先封存,有戰傷的先以旅順和葫蘆島兩個船廠,以日本技術人員為主全力搶修。並在濟南利用日本技術和設備,新建一個新的柴油機生產廠,專門生產各種大功率的柴油機。
幾經商議,中央最終還是批准了楊震的這個建議。但這個海軍司令,主席還是拒絕了楊震另派人的要求,堅持由楊震負責這件事情。用主席的話來說,你這個傢伙既然把天都捅了一個窟窿,那麼這屁股還是由他自己擦。
一事不煩二主,這件事情先這麼定了,至於其他的問題等到以後再說。主席半是調侃,半是表達了對楊震此次行動,多少有些不滿的態度。以及實際上已經做出了支持的表示,讓楊震只能摸著鼻子認了。
返回東北之後,楊震陸續以請回來的日本海軍教官為主,成立了一系列的海軍軍事院校,在瀋陽新建了一個大型的船用蒸汽輪機生產廠。至於海軍司令部,則由此時實際上已經成為全軍輪訓基地的抗聯總司令部承擔。李明峰則擔任抗聯海軍第一副司令員,負責海軍的具體組建。
按照楊震的要求大部分的大型艦艇封存,首先抓潛艇部隊的組建與培訓,儘快的將潛艇部隊形成戰鬥力。海防艦中狀態好的,也要儘快的形成戰鬥力。魚雷艇、掃雷艇和獵潛艇一類的輕型艦艇,也要抓緊時間進行檢修。
對於武器的更換,要制定統一的計劃。所有可以立即使用的艦艇,對於防空炮火的更換要逐步來進行。原有的日制性能低劣的二十五毫米高射炮,全部統一更換為抗聯自己生產的三七高炮,或是雙二三高射炮。
日制高射機槍,也更換為抗聯自己製造的十四毫米高射機槍。為了減少口徑,蘇制一三零艦炮全部更換為日制一二七艦炮。雖說口徑減小了一些,以及射程略微近了一些。但是相對射速並不盡如人意的蘇制艦炮來說,專門研製的日制一二七艦炮綜合性能更加出色一些。
楊震的態度還是儘可能的將中型艦艇的艦炮口徑,全部都統一起來。小口徑高射炮和高射機槍的口徑也全部統一。魚雷艇的日制四百五十毫米魚雷發射裝置,則以德制的五百三三毫米魚雷代替。
經過全力搶修和組建,到四六年上半年內戰全面爆發的時候,一支規模不算小的海軍,出現在亞洲西太平洋沿岸。十幾艘蘇制和日制的驅逐艦、海防艦,五十多艘日制和德制魚雷艇,九艘日制驅潛艇和十一艘掃海艇,組成了第一艦隊已經開始巡航。
最為重要的日式登陸艦,則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全部完成整修,投入到一線的使用之中。儘管這些日式登陸艦,與美軍各種機械化登陸艦艇相比,性能差距較大。但還是那句話,有總比沒有要好的多。
隨著解放戰爭的進展,以及大批戰損艦艇完成維修,更多的艦艇也陸續轉入服役。到新中國成立的時候,海軍陸續組成的三大艦隊已經有日制、蘇制重巡洋艦六艘,輕巡洋艦十一艘,以及驅逐艦、海防艦七十多艘。
一百多艘掃雷艦、獵潛艇、登陸艦,以及一百多艘日德蘇三國製造,以及中國人自己仿造的魚雷快艇、三十多艘潛艇,以及大量的拖輪、補給船和運輸船的海軍。這支海軍固然與,美國海軍無法相比,但是在亞洲的實力絕對是排在第一位。
儘管其中從充當主力的海防艦,在日本海軍之中只不過承擔護航、巡邏任務。但是這批海防艦數量大、艦齡普遍不長,所以在中國海軍初創時期,這批連同兩千噸級以下驅逐艦,全部改艦型為護衛艦的艦艇嗎,一直都作為主要艦艇使用。
使用日制測量艦的新中國海軍,也在新中國成立之前,以日本海軍對中國沿海的測繪資料,完成了對中國三大外海的全面測繪,保證了對釣魚島和南中國海主要島嶼的控制。在加上從空軍調入的大量航空兵,徹底改變了舊中國有海無防的局面。
→
從新加坡和日本本土帶回來的部分驅逐艦和海防艦,因為戰損過重已經無維修建制,被直接拆為廢鋼回爐。部分艦齡時間過長,維修與保養困難的驅逐艦,以及部分日本戰爭後期匆忙建造的,質量過於低劣的海防艦,也有部分拆卸為廢鋼。
相對於那些艦齡過長或是因為後期缺乏原材料,而製造的質量比較低劣的海防艦。楊震更加重視的是日軍各級掃雷艦和獵潛艇,這批艦艇只要能修出來的,幾乎全部投入到一線服役。
百年海軍可不是說說就算了的,那是要從頭一點點的摸索。好在楊震提前就派人去蘇聯學習海軍,並在戰後第一時間,將日本海軍學校的所有教官都請了回來,組建了完整的海軍教育體系。為海軍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技術支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
尤其是那些日制潛艇,對於中國建立自己的威懾力量,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日本海軍之中可不單單是自己的潛艇,還有幾艘德制潛艇。這些潛艇的性能,至少在戰後幾年之中,還是處在一個領先的地位。
在組建自己的海軍同時,楊震還奉中央命令,為新組建的朝鮮海軍,提供了四艘日制驅逐艦、八艘海防艦以及一批快艇。給新成立的朝鮮政府,除了飛機是東北製造的之外,組建了一支全日械的海軍。
唯一有些遭受到挫折的是,戰後世界美英兩國的大批戰時製造的軍艦退役,進入國際海軍船舶市場。楊震也派人通過香港,買回了一批美制登陸艦,以及英制護衛艦等中國急需輕型艦艇。但楊震試圖出售多餘的日本海防艦的舉措,卻並未獲得成功。
冷戰的大幕落下,各國都在抱大腿或是站隊。而退役的美英艦艇大批出售或是援助,搞的國際軍火市場並不如意。而且美英的艦艇性能,比日本海軍戰爭末期匆忙建造的這些艦艇,性能上要好的多,配件的來源更有保證。
而且雖說戰後英法殖民地大批獨立,但是這些國家有錢的沒有幾個。結果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選擇了以貨易貨的辦法,楊震才賣出去五艘日本驅逐艦、十一艘日本海防艦以及一批自己製造的炮艇和魚雷艇。
反倒是戰爭時期繳獲的大量日制輕武器,以及日制火炮倒是賣出去數量很大。這些中國人已經用不到的戰利品,為內戰期間的中國換來了大批的物資。尤其是工業建設急需,而根據地內又沒有的原料,以及東南亞的橡膠,最關鍵的是資金。
朝鮮軍殘餘部隊繳械後留下的大量武器,在朝鮮軍向抗聯繳械的第一時間,就被楊震採取了各種手段賣了出去。甚至楊震採取了先收東南亞某些勢力的定金,才將日軍繳械這樣有些不靠譜的辦法。
儘管中央不贊同楊震去當這個軍火販子,可面對工業建設急需資金以及美國的封鎖,中央最終還是同意了楊震的做法。
一時之間東南亞和中東、非洲,大量出現的日制輕重武器,讓原來那些試圖恢復殖民統治的歐洲宗主國,在手忙腳亂之餘,也不斷的向負責銷毀日本武器的美國人抗議。美國人面對這種情況,也只能是乾瞪眼沒有辦法。
而那些面對西方國家鎮壓,奇缺反坦克武器和防空武器的前殖民地反抗軍,對於武器需求量很大。楊震採取以貨易貨的辦法,出售戰利品不僅獲得了大批的急需物資和資金,也交了很多的朋友。
只是此刻剛剛從戰後困難之中,略微恢復了一些的日本人。看著自己製造的艦艇,在中國人的駕駛之下行駛在各大海域。自己新成立的海上保安廳,卻只能靠著美國人施捨的幾艘老船,心中可謂是五味雜陳。
不過此刻日本人的心思究竟怎麼想的,卻不是楊震能夠考慮的了。他要的可不僅僅是日本海軍的殘存艦艇,還有日本人工廠內的設備。將長門號戰列艦與葛城號航空母艦交給蘇聯人,堵住了蘇聯人的嘴巴後,楊震還是將主要的精力放在日本。
而就在楊震對整個日本本土實施強拆的同時,國內的形勢也在不斷的變化之中。重慶談判達成了協議,依舊是一張廢紙。但儘管內戰依舊沒有避免,但爆發的時間卻因為實力的對比,整整推遲了大半年,直到四六年底才全面爆發。
在這場持續了不到三年的內戰期間,楊震基本上留守在東北。一是當時東北正處在建設的關鍵時刻,楊震這個掌舵人調離不適合。二也是中央從培養更多,適合現代化戰爭指揮人才的角度出發,還是讓楊震留守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