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戰鬥機部隊之傷

  楊震逐步削弱對日空襲,並不是就要徹底的廢除戰略空軍。👤♩ 6➈丂Ⓗ𝐔᙭.ⒸOᵐ ♥👌他這個時候減少對日空襲投入,除了為自己下一步的戰略安排做準備之外。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他要開始為戰後積攢本錢了。

  而且削弱不代表就徹底的停止,只是對日轟炸的目標上,針對性更強了一些而已。至於對日本城市的轟炸,楊震全部拱手交給了美國人。在目標的選擇上,更多的是對日本本土日軍兵力集結地轟炸一直都沒有停止。

  四月份的時候,出動最後二百六十架斯特林轟炸機,對東京日本近衛第一師團的駐地,實施了一次大規模的轟炸。在情報部門的配合之下,最後一次出動的斯特林轟炸機,將整個近衛第一師團駐地夷為平地。

  這個近衛第一師團在睡夢之中措不及防,在此次轟炸之中傷亡近三分之二。而五月末抗聯還出動了一百二十架轟炸機,將北海道的日本一個小油田,炸了一個底朝天,徹底結束了日本本土那點可憐的石油產量。

  就在江淮戰役正式結束的六月三日當天,出動一百八十架轟炸機,對台灣日軍一系列目標實施轟炸。只是在完成對台灣日軍目標轟炸後,這批轟炸機群的一半,直接降落在已經完成整修的蘇北境內鹽城、徐州機場,剩餘的一半則降落在山東與河北的濟南、滄州機場。

  這批轟炸機群不在返回東北,就駐紮在兩地執行對東戰略威懾作用。到這批轟炸機調離,以及封存了全部的斯特林轟炸機。在加上近期戰損的飛機,以及因為故障損失的飛機。抗聯留在東北執行對日轟炸任務的轟炸機,只剩下原來的四分之一多一些。

  而其中除了備用機一百四十架之外,真正投入一線對日空襲的,也只有四百架B二十四轟炸機。不過在五月份,抗聯航空用鋁是美國援助的之外,其餘所有零部件都是自產的第一架B二十四轟炸機,也已經完成全部項目試飛,到了可以投產的環節。

  同時使用自己生產的航空用拉杜鋁,製造的B二十四轟炸機,也正在處於全面試製之中。如果順利的話,在有幾個月也可以完成試飛。但按照楊震的部署也只是進行試製,並不準備投入生產。

  按照楊震的思路,試製B二十四轟炸機,只是為了下一步生產B二十九轟炸機做好鋪墊,積攢生產與製造大型飛機的經驗。並檢驗東北生產的拉杜鋁質量,能不能滿足製造大型飛機的需要。並培養製造大型飛機的技術工人,尤其是合格的鉚工與鍛工。

  只是楊震雖說逐步開始減輕對日空襲力度,但是在五月末、六月初,在朝鮮戰場突然加大了投入。儘管沒有親手接過指揮權,但是卻給了朝鮮集群司令員杜開山,以調動全部駐朝有生力量的命令。

  相對於到六月三日正式完成對合圍圈內日軍最後清剿,林總指揮的大軍進抵長江北岸為終點,江淮戰役全部結束後再次平靜下來的關內戰場。以及於五月九日正式打響,眼下正打的熱火朝天的沖繩戰場。

  原來戰事強度並不算大,與四二年起抗聯發起的歷次戰役相比,也就算是一場中等規模的朝鮮戰場,卻一反常態的熱鬧了起來。但在朝鮮戰場,抗聯的攻勢表面上看是聲勢浩大,但卻是穩紮穩打與虛張聲勢相互結合,將日本朝鮮軍穩步向南的一步步的壓縮。

  不過雖說在朝鮮戰場上,楊震始終控制著攻擊節奏。但楊震卻調集一部分戰術轟炸機,組成了以A二零攻擊機為核心的戰術攻擊集群,將朝鮮海鮮嚴密的封鎖起來。朝鮮海峽上的每一條船,都成為抗聯攻擊機的攻擊目標。

  面對抗聯的封鎖戰術,為了保證本土與朝鮮南部之間的聯繫,日軍大本營冒險削弱了本土的防空力量,想方設法的抽調了四個疾風戰鬥機組成的航空戰隊,為來往朝鮮半島與本土的船隻護航。

  抗聯護航的戰鬥機群,與從日本本土起飛的日本戰鬥機群,在朝鮮海峽上空連續爆發了數次大規模的空戰。抗聯的拉七戰鬥機與雅克九戰鬥機群,與日本陸軍的疾風戰鬥機群不斷的在朝鮮海峽上空進行著激戰。

  相對於日本東海岸日本海軍僅存的戰鬥機群,與鋪天蓋地的美軍艦載機,以及英軍從歐洲戰場調來的航母編隊艦載機,發生的連續空戰。儘管抗聯與日本陸軍,都投入了相當一部分的有生力量。但卻沒有日本東海岸戰場的空戰,那麼的引人注目。

  但連續爆發的空戰,儘管參戰的抗聯航空兵戰鬥機部隊損失很大,但日本陸軍駐本土的戰鬥機群也一樣損失慘重。連續幾場大規模的空戰下來,在加上沖繩戰場上的損失。日本陸軍留守本土的戰鬥機部隊,在被打掉了三百多架戰鬥機後,徹底被打掉了元氣。

  此時的日本本土航空工業,大部分被轟炸機摧毀。再加上四四年底東海大地震的損失,以及喪失了航空用鋁的最大來源,日本本土的飛機生產能力,已經下降到了一個若有若無的地步。被打掉十架飛機,能補充一架就已經很不錯了。

  →

  與飛機產量迅速下滑相對應的是,飛行員的補充越來越困難。成批的空戰老手,不是陣亡在中國戰場,就是損失在太平洋戰場。本土防空作戰,也損失了很大一部分飛行員。那些匆忙訓練出來的少年兵,無論是技術水平還是空戰能力,都遠遠無法與他們前輩相比。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

  日軍大本營咬牙拿出了三百多架最新式的疾風戰鬥機,但其參戰的飛行員卻未能將這種戰鬥機,優異的性能發揮出來。面對抗聯在預警機指揮下的同樣性能優異的戰鬥機群,在空戰之中遭受了異常慘重的損失。

  只是此戰過後儘管打掉了日本陸軍航空兵的骨頭,但是抗聯本就不多,經過連續苦戰後,倖存數量更少的拉五FN和拉七戰鬥機,也只能全部退出一線。尤其是拉七這種被稱之為二戰之中,格鬥性能最出色的戰鬥機,在此戰過後全部退出了抗聯的編制。

  營救回來的飛行員,被調往後方準備接手德制戰鬥機。再加上拉五FN戰鬥機因為機體壽命的原因,全部退出一線作戰序列。在完成飛行轉換之前,儘管涉及到的飛機數量不多,但是出現的空檔,也抗聯的戰鬥機部隊實力有些明顯下降。

  拉式戰鬥機全部退出一線,再加上更早一些退出裝備序列的拉格三戰鬥機群,加在一起這缺口就很大了。為了彌補戰鬥力出現的空檔,航空兵只能加快已經運到的德制戰鬥機的轉換訓練。

  但這些德制飛機在抵達東北之後,要進行檢修和改裝一些設備,形成戰鬥力還需要一段時間。儘管地勤人員以及各個航空大修廠的工人,已經是開足馬力連軸轉,但依舊無法滿足需要。

  楊震也不知道德國人是怎麼想的,戰鬥機要隨著戰況不斷的進行改進這一點很正常。可每一個大的型號下面,還有為數不少的小的型號。這些型號從發動機到很多東西,都是截然不同的。這些戰鬥機運抵東北之後哪怕是全新的,也要根據中國戰場自身情況進行一部分的調整。

  FW一九零戰鬥機到戰爭的後期,更多的是被當成戰鬥轟炸機使用,機身上裝滿了轟炸用的設備,制約了這種戰鬥機性能的發揮。而這些設備對於抗聯來說,根本就沒有任何的用處。大部分的炸彈掛架,以及為了德國人為了反坦克需要,而加裝的大口徑機炮都要拆除。

  重新安裝沒有安裝的高度表,並拆除一部分對地攻擊而增加的裝甲。儘管這種改進之後,成為純空優戰鬥機的FW一九零戰鬥機,性能比原來有了較大提高。在與蘇制拉七戰鬥機,以及雅克九戰鬥機,抗聯手中的幾架P五十一B、C、D型戰鬥機對抗演練之中,表現的異常出色。

  在模擬空戰之中,屢屢的擊落P五十一戰鬥機。尤其本就出色的翻滾性能,在經過改裝後更加出色。原來比較差一些的爬升性能,也在拆除了一些不符合中國戰場需要的東西之後,也得到了改善。

  但這種改進雖說大幅度提升了性能,但卻是需要時間的,也導致了換裝緩慢。而且原有的部分帶傷的飛機,也需要大量時間去維修。儘管從歐洲獲得的德制戰鬥機數量不小,可換裝的速度卻很慢。

  只有部分新出廠還未來及的使用,德國就投降而保存下來的ME一零九戰鬥機,換裝的速度比較快。至於被戰鬥機部隊寄予了很大希望,可以與P五十一戰鬥機對抗的FW一九零戰鬥機,換裝的速度一直都相當緩慢。

  一時之間,抗聯的一線戰鬥機部隊只剩下從護航作戰,以及對日本本土實施壓製作戰之中抽調的雅克九戰鬥機,以及四四年抵達的部分德制FW一九零戰鬥機群。即便加上不需要進行改裝,第一批服役的德制ME一零九G型戰鬥機,數量也不到一千架。

  這些戰鬥機既要負責東北和華北境內的防空,又要負責對日轟炸護航以及空中壓制,外加朝鮮戰場上的防空任務,就多少有些捉襟見肘了。很多地區的防空任務,只能暫時由攻擊機部隊的P四零戰鬥機暫時替代。

  到一九四五年七月初,在德制戰鬥機大批量轉到一線服役之前,抗聯在東北內地的防空兵力甚至只有五個德制ME一零九G戰鬥機中隊,擔任北滿以及南滿兩大工業區,以及大連港的防空重擔。而在後方等待飛機的飛行員,則達到了上千人。

  不過這些待機的飛行員,也並未完全的無所事事就那麼乾等著。除了被輪番組織去五大連池或是興凱湖修養之外,還被分批組織到藍軍基地,針對下一步整體作戰需要,實施一系列的新戰術演練。

  好在關內戰場上的日軍少量殘存的航空兵,基本上已經無法給關內戰場帶來任何的騷擾,這無疑減輕了很大的一部分壓力。某些方面的騷擾,在挨了一頓胖揍之後也消停了許多,關內戰場的防空壓力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