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此次會戰結束之後,在得知此次會戰基本上達成戰役發起目,以及接到抗聯傷亡數字的報告之後,主席在心疼之餘給楊震下了二個評語。🎈💛 6❾S𝓱ᑌ𝓧.Ć𝕠Μ 💜🔥一個說他是人有多大膽,地就有多大產。人是年輕,但這個膽子更大,從來就不知道什麼叫做量體裁衣。給他一個竹竿子,他敢把天捅一個窟窿。
第二個說他的思維有些天馬行空,跳躍性很強,眼光看的也很遠。從此次會戰的戰略和戰術部署上來看,他這個人很不喜歡墨守常規。很善於打破條條框框,不拘於常理。一旦認定了,就敢於放手干。這個人雖然年輕,但可以帶一百萬的兵。
主席說這番話的時候,雖然語氣裡面掩飾不住的欣賞。對此戰改變了整個華北的戰局,讓華北各大戰略區的壓力大大的減輕,有利於各大戰略區儘快恢復元氣。但此戰引發的一系列後續影響,尤其是眼下國內政治局勢複雜的情況之下,也讓主席多少顯得有些憂心忡忡。
從會戰尾聲開始,八戰區在陝甘寧周邊頻頻的小動作,讓主席已經清楚的認為,此戰已經讓某些方面產生了巨大的壓力。這個壓力不單單是政治上的,更是軍事上的。這麼龐大的一支裝備精良的軍隊,讓一向秉承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某些人,恐怕是寢食難安。
這一戰在軍事上,的確取得了巨大的戰果。在今後的一段時間之內,已經連成一體的華北與東北根據地,將會獲得一個相當大的跳躍式發展。這也是中央提前對各大戰略區,進行重新整編的原因。
但在政治上引起的後遺症恐怕會更多,因為軍事實力上的改變,不單單是中日兩國之間的改變。當軍事的天平出現傾斜的時候,直接會影響到國內本就已經微妙的政治生態。主席與中央,都感覺到了相當大的壓力。
在為政治環境很可能會急劇惡化擔憂的同時,抗聯此戰之中巨大的傷亡,更讓主席心疼。這麼一支裝備精良,戰鬥力強悍的虎狼之師一戰傷亡過半,短時間之內再無力承擔任何大型作戰任務,也讓主席感覺到這才是某些方面蠢蠢欲動的主要願意。
所以主席認為,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讓此刻不僅成為全軍主要突擊力量,更是華北戰場總預備隊的抗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恢復元氣。但在東北今後還要承擔相當大重擔,建設成為全軍大後方,工業和農業生產壓力相當大。以及根據地人口基數有限的情況之下,這些缺口,全部依靠東北有限的人口自己解決不現實。
應楊震所請求,也為了儘快的恢復此戰之中傷亡過半元氣大傷的抗聯。主席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給幾大戰略區都下達了為抗聯動員一部新兵的命令。甚至給山東和蘇北的新四軍,也下達了各動員七千至一萬人新兵的任務。
對於中央的這個要求,幾個大區的首長儘管都有一定的為難,但最終還是都咬牙答應了下來。三個大區幾位首長一合計,將這個數字按照各自根據地實際負擔能力,直接在會上就分配了下來。
至於說為難,倒也不是說他們都本位主義。而是他們自身也要發展,也要擴充部隊,也要補充此戰之中的傷亡數字。特別是眼下所轄面積,幾乎擴大了一倍的晉綏和晉察冀兩個戰略區,尤其是很為難。
相對其他大區來說,周圍環境最差的晉綏軍區是最吃力的。位於晉西北、綏遠的晉綏軍區,在面臨著前狼後虎,不僅要對付正面同蒲鐵路的日軍,還要提防後套方面三個軍,側翼還要應對那個時不時搞些小動作的二戰區。一旦陝北真的有事,還要抽調兵力西進增援。
華北境內所有的大區,晉綏軍區壓力卻是最大的。但這裡的環境也是最差的,人口基數還是最少的。眼下晉綏軍區所轄地區,雖說一下子擴充了兩倍多。但是無論是綏遠還是晉西北本身的人口基數來看,都很難在短時間之內動員太多的新兵。
當年擔任協防陝甘寧邊區河防任何的一二零師,當初進入冀中平原,除了為剛剛成立的冀中抗日根據地壓陣之外,更多的是為了補充兵員。也足以說明了晉西北人口數量,根本就無法滿足擴軍的需要。
而新解放的綏遠,雖說人口數量最多的綏南和綏中,現在都在綏蒙軍區手中控制。但綏遠地處西北偏遠地區,本身人口基數就不足。即便控制了整個綏遠最富庶,也是人口數量最多的綏南,但有限的人口也無法滿足大量擴軍的需要。
至於晉察冀雖說所轄區域周邊環境雖說要好於晉綏,而且有著抗聯從側翼的支援。但卻直接面對著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部所在地,地處日軍在華北的戰略核心地帶,更承擔著連接東北與華北兩大戰略區紐帶的重擔。
本身擴軍的壓力,也是相當的大。而且作為去年日軍掃蕩的重點地區,晉察冀軍區在去年日軍持續近一年的瘋狂大掃蕩之中,也損失了大量的人口。原本就不富裕的人口數量,現在顯得更加緊張。
而其新解放又都不是人口密集的地區,甚至人口總數相加比不上一個原來的冀中軍區的兩個縣。再加上自身所需擴編部隊,同樣所需的新兵數量。這麼一來中央的這個要求,帶來的負擔可就相當的重。作為軍政主官,他們不能不考慮各自根據地的承受能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
但不管怎麼說,為難歸為難,幾位老帥還是都很大肚。對於中央的要求,也沒有打折扣的都承諾下來。保證十月份之前,為抗聯動員十萬名新兵。這也算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吧。都承了東北方面這麼大的情,而且以後還要繼續承下去,自己總歸還得有點表態。
而且按照中央原本得意思,挺進軍在完成此次會戰後,除了營以上幹部調回原根據地之外,所有的部隊全部移交給抗聯。但人家主動提出這些部隊只完璧歸趙,自己則只要新兵。將骨幹在武裝齊全之後,又都給送了回來也算是相當夠意思了。幾位老帥為難歸為難,最終還是硬著頭皮答應了下來。
不過楊震也沒有白要他們的新兵,答應將此次會戰之中在東北繳獲的日軍所有武器,全部交給華北部隊。其中的火炮,全部由東北軍區配齊挽馬之後再行移交。同時由東北軍區幾大馬場,為幾大戰略區各提供兩千匹合格的戰馬。為各大戰略區組建或是擴編騎兵,做好相應的準備。
在將主要問題研究完畢之後,楊震最後兩個議題,第一個在各個根據地內,再想辦法動員一批高中文化基礎的學生,去蘇聯留學的建議,沒有任何障礙的通過。甚至楊震提出的,能派出多少就派多少的要求,都障礙的通過。但是他第二個議題,卻是遭到了全體與會人員的堅決反對。
這些久經沙場的老將,對楊震要各大戰略區,統一抽調一批有文化的幹部,去蘇聯學習海軍,抽調一批部隊到蘇聯接替不斷抽調海軍上岸參加陸戰,海軍兵力已經不敷使用的蘇聯海軍,擔任水兵執勤的思路。都表示了激烈的反對,甚至是相當的不理解。
幾位老帥都認為在眼下根據地已經擴大,華北的形勢已經得到改變,部隊急需要擴編。到處都需要軍事幹部,更需要補充兵員的情況之下。抽調一批幹部和部隊,去蘇聯搞什麼海軍,非但沒有任何的作用,還變相的削弱了自己的實力。
中日之間戰爭是以陸戰為主,海戰那是太平洋上的事情。全軍各大戰略區,包括靠海的新四軍一部,以及山東軍區的幾個二級軍區在內,全軍上下沒有一艘軍艦,甚至連一個造船基地都沒有。
行,就算退一萬步,美國人會給幾艘軍艦。但日本人的海軍實力居全世界前三位,就算搞來幾艘軍艦,與實力強大的日本海軍一對比,也是螞蟻撼大樹。這不是眼光的問題,是眼下的現實不允許。
而且眼下美國人又正在與日本人在太平洋戰場上,不斷的進行著海空大戰。在打一戰敗一仗的情況之下,也不可能給你太多的軍艦。但就算美國人答應給軍艦,你怎麼開回來?要知道整個中國沿海,都在日本海軍的封鎖範圍內。
美國人即便答應援助軍艦,他怎麼給你送過來?全軍各大戰略區華北到華中,就算將華南的東江抗日中縱隊都算上,除了幾個小魚港之外,也沒有任何一個可供軍艦停泊的港口,你軍艦就算真的搞回來,可你往哪裡放?就停泊在海上,用不了幾天日本海軍就會將它們全部送入海底。
最關鍵的是眼下各大戰略區,都缺乏可以維持艦隊運轉的體系,都沒有一個熟悉海軍的工程技術人員。一旦出現什麼戰損,連維修的地方都沒有。現在的那個大戰略區,都無實力支撐一支艦隊,哪怕是最小規模的艦隊。你就是學成歸來,搞來了幾艘軍艦,也無用武之地。
現在戰爭時期都用不上的東西,你學那玩意有什麼用?這些東西等到抗戰勝利了,或是等到也許不遠的未來在去考慮才行。至於現在應該集中精力解決陸地上的問題,而不是好高騖遠的去考慮海上的問題。
這些老帥除了副總指揮與一二九師、太行軍區那位黃埔畢業的代師長和司令員之外,基本上都曾經在國外留學過,其中不乏去法德兩國的人。雖說學的都是陸戰,但是對海軍也有一定的了解。畢竟近代中國遭遇的入侵,都是從海上來的。
他們都很清楚,維持一支海軍需要什麼。更知道海軍是一個系統的東西,不僅僅是有幾艘軍艦就完事了的。它需要強大的修造船能力,系統的機械工程研究以及製造能力,以及龐大的基地群。對國家整個工業基礎發達與否的依賴,更是超過了任何的軍兵種。
維持一支海軍龐大的費用,對國力的需求也是異常的龐大。海軍出動一次,不算其他方面,僅僅維持必要的燃料需要,就是一個天文數字。而這筆錢,包括東北在內那個戰略區現在都根本承擔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