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 別樣的負擔

  猶豫了一下,楊震又道:「給南線的兩位老總發報,將目前西線的戰局轉變,以及我們新的部署調整轉告他們。希望他們能多注意尚義、張北日軍的調動情況。如果可能的話,儘快的拿下張北、沽源兩縣,完成對獨立第二混成旅團的分割包圍。」

  「命令王光宇所部加快進度,務必於二十八日之前搶占公主嶺,完成對新京戰場日軍合圍,切斷新京戰場與四平街一線日軍之間的聯繫。不惜一切代價保證關東軍在這個時候,無法抽調一兵一卒用於關內戰場。」

  「他那裡集中了我們坦克數量的百分之五十,直屬炮兵的百分之四十五,戰術航空兵的百分之三十。到現在還沒有完成搶占公主嶺,封閉新京戰場的任務,實在有些說不過去了。告訴他,務必要加快進度。」

  「另,給晉綏軍區老總發報,將我們這裡即將展開迂迴行動的情況,向他們做一個通報。至於大青山游擊支隊那裡,暫時不要事先通知。讓人將於大青山游擊支隊聯絡的密碼,直接交給陳翰章。」

  其實讓楊震猶豫的不是將杜開山調回總部,這件事情他將陶淨非安排到西線預備隊的位置上就已經決定的了。讓他猶豫的是給挺進軍以及晉綏軍區那兩封看似商量,實則是命令的電報。想想自己給十幾年之後,共和國三大元帥下命令。

  其中還有一個是後世自己所在那支紅軍時期便屢立戰功,抗戰期間縱橫華北。解放戰爭時期橫掃中原,千里躍進大別山。抗美援朝時期,楊威朝鮮半島,五次戰役孤軍突入,在四面受敵的情況之下,連一個傷員都沒有丟下的老部隊,從抗戰直到建國時期的統帥,戰功赫赫的共和國十大元帥。

  儘管語氣上已經很緩和了,但是下達這樣的命令楊震實在有些頭疼。這三位,放在後世都是萬人敬仰的人物。現在讓自己給他們下命令,楊震還是有些放不開手腳。儘管他知道這幾位老帥都絕對不會在這方面為難自己,更不會不顧大局。

  而且為了協調此次會戰,老總受主席所託,已經親自趕往晉綏軍區坐鎮。副總指揮也從山東趕回,親自坐鎮晉察冀、太行兩大區協調指揮。可以說這一戰,楊震的後台是主席。但在楊震心中,卻就是放不開那塊大石頭。有些時候知道的太多,實際上也是一種負擔。

  三個元帥,還有後世的那些大將、上將,而自己在後世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少校。一個少校指揮三個元帥,一群大將、上將、中將、少將,楊震在大感刺激的同時,自己心中也有一定的壓力。

  只不過他忘了,他現在也帶著中將軍銜。至少在職務上,與那三位元帥還是平級的。至於手下,掌握著全軍最強大的,也是裝備最精良,訓練最有素的一支軍隊。現在的他,只不過是沒有跳出那道心中的坎而已。

  儘管這種負擔只是心裡上的,楊震更不會因為這些負擔影響到作戰,但這些東西。或多或少的對楊震還是帶來了一些潛意識上的影響。至少今天的電報這語氣上,與他一貫的風格相差太多。只不過這些東西,郭炳勛是不太清楚的。

  正在起草命令,突然聽到楊震要用陶淨非將杜開山換下來,並調回總部報導,郭炳勛立即明白了楊震的想法:「一號,你是準備用杜開山將劉長順換下來?這是不是有些過於草率了?一旦陳翰章那裡的行動展開,整個西線正面戰場更需要的是將日軍的更多兵力牽制在西線。」

  「劉長順雖說指揮風格上有些過於死板,但是相對來說比較擅長防禦作戰。在眼下這個時候接替陳翰章,應該說還是一個比較適合的人選。而且我們已經批准劉長順接替陳翰章,眼下戰役剛剛開始就將他換下,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適?臨陣換將,畢竟不是一件好事。」

  「再說杜開山,眼下也很難抽出身來。雙遼一線雖說不算是主戰場,但卻是整個新京戰場上極其重要的一環,是我軍從側翼刺向關東軍腹部的一把尖刀。而且承擔著在新京以南二道合圍圈的職責,可以說是整個東北境內戰局機動預備隊的作用。」

  「這方向的進展如何,直接關係到我們能不能減輕新京戰場可能會受到的壓力,以及切斷關東軍增援新京戰場的路線。儘管看起來沒有北線重要,投入的兵力也沒有北線多,但是卻是承上啟下的一環。這個時候調整指揮人選,恐怕有些不太合適。」

  對於郭炳勛的反對,楊震搖了搖頭道:「我不是要現在就將劉長順接替下來,我的意思是要做好隨時接替的準備。劉長順這個人我還是了解的,在戰場上實在是太中規中矩了。把握戰機的能力,始終不盡如人意。」

  「一句話,就是慎重太過、魄力不足。這一點從他在西線北方向的指揮上,就可以看出來。這個傢伙太過于謹慎了,很多時候指揮上過於拖泥帶水了。這個人適合讓他死守一地,進攻卻不適合他的風格。」

  「一旦戰局發生變化,他很難保證牢牢把握住戰局的進展,並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做出最佳的攻防轉換選擇。如果西線正面現在就轉入全線防禦,劉長順是最好的人選。但是眼下西線正面,卻恰恰需要保持相當的大力度的攻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過早轉入防禦,只能讓日軍緩過氣來。再說一個二十六師團就想將我的三個師外加一個坦克旅,幾個坦克營的兵力吸引住,他們還沒有那麼大的魅力。那裡的攻勢力度不僅要保持,而且還要加強。」

  「而眼下整個西線戰局現在到了關鍵的節點上,我很擔心劉長順的能力上,會很難應對戰局的隨時變化。將杜開山提前調回來,先熟悉一下西線戰局。一旦需要,立即可以調他接替劉長順。有他在總部待命,我們迴旋的餘地就大一些。」

  「這個傢伙雖說還略微有些毛躁,但是在關鍵的地方絕對不含糊。而且這個應變能力,在咱們的高級指揮員之中,還是相當突出的。將他放到西線接替陳翰章,其實一直就是最合適的人選。當初我也是有些猶豫,但是最終還是聽取了陳翰章的建議。」

  「現在看,當初這個決策下的明顯有些過於草率了。儘管我們在某些方面做了一些彌補,但是劉長順畢竟是軍事主官。王明貴和楊繼財的各種決策,還是需要圍繞他的思路來進行的。軍事主官不行,一個參謀長和作戰處長是改變不了全局的。」

  「但決策已經下了,現在後悔也沒有什麼用了,現在關鍵問題是看我們能不能應變的準備。我們如果不提前著手準備,等到戰局出現變化的時候,在去抽調人就會耽誤大量的時間。現上轎現扎耳朵眼,到時候什麼就都來不及了。」

  「接替人選到了那裡,還要熟悉戰局,還要進行交接,這些東西沒有一段時間是下不來的。但是千變萬化的戰局不等人,給不了我們太多的時間來慢騰騰的做準備。你我都是高級指揮員,都明白錯過一些戰機,我們將會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至於陶淨非性格穩重,大局觀強,戰場把握能力雖說不如陳翰章、王光宇幾個人,但是也算的上中上。他與杜開山曾經是老搭檔,彼此性格比較了解。對杜開山作戰風格,掌握的比較多。」

  「讓他在這個時候去接替杜開山,至少在指揮上不會有什麼太大的變化與干擾。部隊也不至於因為臨陣換將,而出現什麼混亂。我想調他去,還是一個合適的選擇。其實接替杜開山的最佳人選是王效明,但是現在東線也很重要,調離王效明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老郭,水無常勢、兵無常態,對於一個指揮員來說,在戰場上最重要的是對戰局的把握能力。尤其是眼下的西線戰場,指揮員對戰機的把握能力是相當關鍵的。劉長順卻恰恰這個方面是最欠缺的,而我最擔心的也正是這一點。」

  「其實我更希望我的顧慮是多餘的,但是有些事情我們必須要想在前邊。我們提前多做一手準備,總比到時候亡羊補牢更好一些。老郭,戰機稍瞬即逝。我們不能用戰士的生命和鮮血,去彌補我們本應該想到的事情造成的錯誤。」

  臨戰換將一向是兵家大忌,這一點熟讀兵書的郭炳勛心裡很清楚,更何況還是兩個方向同時換將。楊震能下這麼大的決心,替換兩個方向的指揮員,說明他心中的顧慮是相當大的。不到萬不得已,他是不會這麼做的。

  楊震的這番苦心,此刻的郭炳勛那裡還會不清楚。儘管還是多少有些猶豫,但郭炳勛最終還是按照楊震的想法,將命令快速的傳達了下去。並派出一架小飛機,去林西將陶淨非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接回通遼總部。

  在陶淨非抵達之後,郭炳勛立即向其介紹了杜開山目前的進展,並向他傳達了總部的命令。聽到總部命令自己立即去杜開山那裡接過指揮權,到底是曾經一起闖過禍、背過處分的搭檔,陶淨非第一個想法,居然是這個傢伙又惹什麼簍子了?

  儘管在別的戰場打的熱火朝天的時候,帶著預備隊在林西至開魯一線待機,對於陶淨非這樣骨子裡面其實也不是一個安定分子的人來說,顯得很是無聊。但讓他去自己老戰友的飯碗裡面搶飯吃,這種事情陶淨非還是不願意做的。

  看著聽完總部命令之後,目瞪口呆,並想說些什麼的陶淨非,郭炳勛並沒有向他解釋總部的意圖。只是告訴他,要在最短的時間熟悉戰場,並完成指揮權的交接。至於杜開山的工作,用不到他去做,只要將杜開山勸回總部便可。

  草草的交待了幾句,實在沒有太多的時間和他墨跡的郭炳勛,便派人將陶淨非塞進了接他來的那架萊桑德聯絡機,送往杜開山的指揮所。至於陶淨非能不能把杜開山換回來,用一號的話來說,除了他們兩個人親自下命令之外,也就陶淨非能說服那個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