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關內日軍還占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之下,兩位老帥不想冒這個風險也是很正常的。🍟♣ ❻❾𝕊𝕙𝓊𝓧.C𝓞м ♝☮而在東北,雖然關東軍與抗聯目前形勢比較微妙,但是無論是從那個方面來說,關東軍還是穩穩的占據上風。
現在集中了兩大敵後根據地精華的挺進軍,還是集中了抗聯大部分現代化裝備的西滿戰區部隊,都是兩軍的精華,更是他們今後打下去的資本。一旦部隊損失過大,在想恢復元氣,沒有長時間休整是不可能的。
但持續作戰能力遠在自己之上的日軍,會給自己休整與喘息的時間嗎?即便是達成了戰略目標,但是一旦部隊損失巨大,後繼乏力,打通的交通線最終還是人家的。日軍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從其他地方調集援軍。
但是無論是挺進軍還是關內各個根據地,在後續動員方面與日軍差距太大。抗聯雖然已經建成一套現代化的兵役制度和動員體系,但是整個根據地內的兵員潛力基本挖掘餘燼,已經無力在動員更多的兵力。
而無論是挺進軍,還是關內各個根據地,根本就沒有現代化的兵役制度和動員體系。關內補充部隊徵兵,更多的是靠百姓的自願和政治動員。而在還要與偽軍爭奪兵員的情況之下,關內部隊補充兵員,遠不如後世宣傳的那樣輕鬆。
要吃飯的不僅僅是軍人,軍人的家屬也是要吃飯的,與連軍裝都發不齊的關內部隊相比,偽軍是發餉的。配合日軍掃蕩的時候,還能撈到不少的外快。雖說大頭都讓當官的撈走了,但是自己多少還剩下一點。
如果被派到關卡一類的地方去守備,更是肥水多多。在這一點上,偽軍對於很大一部分的老百姓的吸引力,要遠比連飯都吃不飽的關內部隊要高的多。
而且偽軍雖說除了一些精銳之外,大部分槍械也比較陳破。但是人家彈藥充足,補給也可以維持。在戰場上,總比槍比彈藥多,動不動就要掄大刀片子去拼命的關內部隊多了一些生命上的保障。在他們身後還有強大的日軍可以依靠,打了狗主人還是要出面的。
相對於食不飽腹,日本人殺,偽軍殺,甚至有的時候連國軍也殺的關內部隊來說。有軍餉可以拿,有軍裝可以穿。雖說吃的不見得多好,但是總能吃飽的。而且越是日軍各部隊直接控制的偽軍,補給條件也就越好。
儘管頂著一個漢奸的帽子並不好看,更不好聽。但是對於處於戰亂年代的國人來說,能吃飽肚子,養活家人還管不管什麼好看、難看?對於那些偽軍來說,自己和家人能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在與偽軍爭奪兵員方面,關內部隊遠沒有人家有吸引力。而且中國人自古講究好男不當兵,就算是日本人的刺刀逼到胸口上,讓一般人冒著隨時可能犧牲的危險去當兵,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關內部隊在動員新兵、補充兵員方面,遠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容易。而且在中國根深地步的鄉土觀念的影響之下,離家不離鄉的地方部隊還遠比主力部隊好補充的多。對那些大字不識一個的農民來說,守土抗戰的話,遠不如直接利益好用。
抗戰初期日本人燒殺劫掠,逼迫很大一部分老百姓都主動參軍。但是到了眼下,日本人為了鞏固占領區,以加快對日占區資源的掠奪,更多的是採取以華制華和懷柔一些的政策。使得群眾當兵的積極性,反倒是沒有抗戰初期那麼的高了。
甚至在很多人看來,反正都是納糧,給誰不是一樣?只要能保住命就是比什麼都強。而有這種觀念的不是一部分人,而是相當大的一部分人。再加上日偽軍在掃蕩的時候,為了削弱部隊的抵抗意志,有意識的對抗屬進行屠殺。以及根據地本身生產也需要大量的人力,使得根據地徵兵並不容易。
即便是當兵了,也首選的是在自己家鄉活動的部隊。與遊動作戰的主力部隊相比,在他們自己家鄉活動的區小隊、縣大隊、分區獨立團的等地方武裝,在補充部隊方面要比主力倒是容易一些。
但也正是這種鄉土觀念重,不願意離家遠的毛病,讓這些地方武裝升級到主力部隊之後,或多或少的都會出現很多的毛病。而其中最多的就是因為脫離家鄉作戰,容易出現逃兵。等到挺進軍下達出關作戰的命令之後,跑的更多。
而且不是一個兩個,很多的時候都是成批的跑。與有著闖關東習俗的山東不一樣,在河北、河南、山西人心中從來就沒有闖關東這一說法。雖說也不是絕對,但是與構成東北外來主要人口的山東省相比,除了冀東地區之外,其餘的幾個省闖關東的人並不多。
歷代闖關東的人口之中,山東籍的占了八成。其餘的幾省人口比例,要少的多。尤其是山西人,除了晉商之外,更是寥寥無幾,雖然在後世的行政規劃上,現在的熱河雖說還不算真正意義的東北。但是在很多人的眼中,那裡既然在山海關以北,那就是東北。去那裡,就是闖關東。
部隊出關作戰,讓很多人都很不情願。離家過遠是一個原因,以及在過去都是過不下去的人才闖關東的傳統,還有關於東北那些恐怖的傳說,也占據了很大的原因。這也是引起挺進軍出現逃兵潮的一個重要原因。
^.^,
相對於來自五湖四海的主力部隊,地方武裝升級來的部隊,這種情況是最嚴重的。尤其是那些升級完就整編北上的部隊,更是重中之重。地方武裝大多成分比較單一,多是由一個地方的人組成。
這樣的部隊,除了幾位高級指揮員之外,從上到下清一色的同鄉,甚至營連幹部都是一個地方出來的。身邊的人都是老鄉,跑起來更加方便。偶爾抓回來的一兩個逃兵,甚至在第二天連看守他們的人都一起跑了,還出現了帶隊幹部帶著一起跑。
別人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在現在的挺進軍是老鄉見老鄉一起跑。到最後挺進軍甚至規定夜間放哨,要求黨員和骨幹帶隊,而且不許放單人哨兵,還組成了各種幫教小組。可就這樣,也控制不住。有時候帶哨的和放哨的一起跑了,幫教的人和教育的人的一起沒有了影子。
在編成挺進軍的時候,這些升級的地方武裝無論是在向晉北集結的路上,還是在出關的路上,幾乎每一個部隊都有逃兵出現。甚至有一個從地方武裝升級來的營,從補充進主力部隊到還沒有完全出關,在晉北集結的時候,就已經跑的只剩下不到一個半連。
甚至出現過一個連從連長、指導員到下邊的普通戰士,一個不剩全跑回老根據地的事例。人家也乾脆,說既然在那都是抗戰、打鬼子,那麼回家守著鄉土也是一樣抗戰,自己保證不當漢奸、不當叛國。
在挺進軍出關時,越往北走逃兵的現象也就越嚴重,甚至老部隊、老骨頭都出現逃兵的現象。在部隊在冀東地區過長城的時候,還曾經發生過有一個團的營教導員,帶著馬夫和通訊員,連同六個調往東北工作地方幹部,還有一個班的戰士一起都跑了回去的事情。
挺進軍臨出發的時候,為抗聯專門組建的六個新兵團,等出了長城一線。上萬人的新兵,跑的只剩下六千多。新兵跑,老兵也跑。戰士跑,幹部也跑。逃兵的事情,在挺進熱河這一路上成了各級幹部最頭疼的事情。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每天晚上行軍休息的時候,各級幹部見面第一句話都是你們今天又跑了多少?一些新升級的部隊,甚至問的是你今天還剩下多少人。幹部還剩下幾個,戰士還剩下多少。
部隊又是在崇山峻岭之中強行軍,沒有精力也沒有時間去抓這些逃兵,只能採取一些極端手段來處置。為了遏制住這股逃兵潮,一向輕易不殺人的政委下令,對待逃兵的政策進行調整。
由原來拖槍逃跑的就地槍斃,改為對於逃兵中的幹部只要抓到就地槍斃,戰士第一次罰到後勤部門做苦役,第二次則就地槍斃。拖槍逃跑就是叛逃,這沒有什麼好說的。但是對於普通的逃兵這麼處罰,在關內部隊的歷史上恐怕還是第一次。由此可見,形勢究竟惡化到了什麼地步。
為了遏制逃兵潮,在出長城的時候甚至一次槍斃了鼓動戰士逃跑的一個老紅軍時期的副營長,還有被抓回來的三個連級幹部,十多個排級幹部。並採取了傳首示眾,將屍體擺在行軍路線上讓所有幹部戰鬥都見到,這一古老的威脅方式,才大致剎住這股風氣。
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從新升級的地方武裝之中出現的這股不願出關作戰而引起的逃兵潮,已經蔓延到了老部隊和幹部身上。甚至有的人都喊出了寧可死在太行山,也不願意去東北。再不下決心剎住這種情況,等到了熱河整個部隊還能剩下多少人?
新升級的部隊倒也罷了,但是那些老部隊跑的人可大多都是經歷過無數大戰惡戰的老骨頭啊,甚至還有不少三八年就入伍的老兵。這樣的人也都跑了,可見當時的形勢之惡化。但儘管殺人殺的政委都有些心軟了,卻仍舊沒有完全杜絕逃兵的風氣。
直到部隊進入熱河之後,因為敵情過於複雜和嚴重,脫離部隊幾乎就是一個死。別說單獨行動,就是小部隊都很難生存下來。再加上日偽軍已經嚴密的封鎖了內外長城一線,就是離開部隊跑也很難跑回去。這才讓這股逃兵風,徹底的平息。
你身上的軍裝可以脫掉,槍也可以丟掉。但是你的口音能改?手上的老繭和腦袋上軍帽壓出來的印子能去掉?被日本人抓到,不是送到東北當勞工,就是死路一條。與其這樣,還不如留在部隊。
用溫文爾雅的挺進軍政委的話來說,這齣關真的是一關。當兩位老帥與楊震談起這件事情的時候,楊震幾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饒是他的心理素質這麼好,也是瞠目結舌。這與後世自己所知道的歷史,簡直可以說大相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