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章 死命令

  四個月之內便剿滅這麼大數字的土匪武裝,可見南滿剛解放時候整體形勢的惡劣。而且雖說剿匪工作取得巨大勝利,但距離徹底肅清南滿日偽潰散為匪的武裝,以及徹底掃清南滿日偽潛伏人員的距離還遠。

  在遼東與遼西山區,還存在著那些在九一八事變後投敵,在關東軍徹底覆滅後,又重新拖槍上山為匪的土匪武裝。這些土匪武裝可不是那些上山為匪的日偽軍殘餘,這些在投敵之前本就多年為匪的人,山地生活經驗很豐富,比那些日偽武裝為匪的土匪更加難以對付。

  這些人很狡猾,知道與那些缺乏東北這樣寒冷地帶,叢林長期生活經驗的日軍殘餘兵力在一起很容易暴露目標。同時好不容易擺脫日本人的控制,這些人自在還來不及。所以在上山的時候只帶著自己的死黨,並不與日軍攪和在一起。

  而且這些人自身曾經長期占山為王,多年為匪生涯養成的嗅覺極其靈敏,稍有風吹草動便迅速的轉移。追捕部隊略微慢一些,就很容易被這些人跑掉。這種土匪的裝備雖說不如那些上山為匪的關東軍,以及日偽警察、憲兵等。但是相對於那些人來說,這些人更難對付。

  其中還有部分跟隨關東軍南撤,生怕被秋後算帳的老抗聯部分叛變武裝。這部分人在抗聯時期的在深山老林之中的活動能力,甚至還要在那些老土匪之上。而且曾經多次經歷的反掃蕩作戰,也讓這些人在對付大規模進剿方面,經驗相對來說更加的豐富。

  而且生怕被抓到之後,被秋後算總帳的這些前叛徒,抵抗的時候更加的瘋狂,甚至還要在那些化為土匪的日軍之上。對南滿根據地的破壞和威脅,為害性也更加的大。在關東軍有意識留下的大規模政治土匪剿滅之後,這些慣匪和前叛徒就成了最難對付的傢伙。

  對這些人的清剿,恐怕還要持續一段時間。再加上那些潛伏的日偽特務,東北局社會部和公安部的工作還很任重道遠。楊震清楚在後世以當時中央和國家公安部的能力,東北依舊有日本人的殘存特務沒有被清洗乾淨。

  後世大慶油田開發之後,為了保密一直沒有公布具體位置。但日本人僅僅依靠從國內潛伏的日本特務,寄到日本一本除了以鐵人為封面之外沒有任何夾帶的畫報,就判斷出這個油田的具體位置、規模,甚至是大致的產能。

  儘管那些漏網之魚已經不敢在有任何的活動,或者說已經沒有活動能力。但也足以說明當年日本人,對東北的滲透之深、考慮之長遠。甚至很多內戰時期某些方面,在東北根據地內的特務活動,背後都有潛藏日本特務的身影。

  秘密戰線上的鬥爭,從來都是你死我活。尤其面對日本人這樣即苦心積慮,又細緻異常的對手,楊震不慎重不可能。日本人的特務活動,沒有歐美國家那些先進的設備。但是論起細緻和潛伏能力來說,卻是歐美國家的特工人員遠遠無法相比的。

  要說特工在潛伏能力,以及秘密監控能力上。能與日本人相提並論的,可能也只有北面的那支北極熊所屬的克格勃,與後來民主德國的特工組織。至於後來的中央情報局,在某些方面都略微差一些。

  至少在所屬特工潛伏的適應能力上,日本人在這方面絕對獨一份。誰能想到一個走街串巷挑大糞的人,會是一個隱蔽很深的純正日本特務。又有誰能想到,一個不起眼的收廢品的人,會是一個中野學校畢業的日本特工?

  在某些秘密戰線上,日本人最終吃大虧,是因為他們內部的原因。沒有一個強有力的,像德國、英國那樣的情報統帥機構。除了陸海軍各行其是之外,陸軍自己內部系統,也是各個戰略集群各行其是。

  但即便是這樣,日本人在二戰中在秘密戰線上,依舊可以說算的上相當的成功。無論是對華作戰,還是在東南亞戰場上,以及對美作戰初期都相當的成功。尤其是在對中國的滲透上,為其軍事行動提供了最有利的支持。

  之前為了清剿殘存的日偽武裝,而不得不動用留在東北不多的,尚未完成整補的主力部隊,已經影響到楊震在其他方面的整體布局。這個時候的楊震,又哪裡不會全力支持社會部的工作?

  尤其是他眼下擔任東北局第一書記,統管東北全局工作。不支持社會部的工作,豈不是在拆自己的台?武器、車輛、經費,以及必要的設備,楊震從來都是不懈餘力的,僅僅無線電測向儀就提供了十餘部。

  還讓裝備部利用現有的技術以及容克五二運輸機,為社會部專門改進了一架無線電測向飛機。雖說測向的距離有限,但是至少在對秘密電台監控上,可以起到很多地面設備無法起到的作用。

  儘管挖走了人家苦心培養出來的精英,但是該給的支持,還是必須要全力支持的。但楊震的支持也並不是無原則的,有些東西該支持的自然全力以赴。但不能涉及到自己的底線,這是楊震的堅持。

  不過雖說楊震沒有給這位社會部長什麼壓力,但是對付負責指揮剿匪的,那位老資格的公安部隊司令員和政委,楊震可就沒有那麼客氣了。楊震給這二位下達了死命令,動用一切必要的手段,四五年八月份之前,必須將南滿殘存土匪清剿乾淨。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

  在完成對整個南滿清剿之前,絕對不能讓殘匪流竄到其他地區。尤其是北滿以及熱河、華北地區。並全力保證南滿工業區的復產,以及鐵路線運輸不受殘匪騷擾。眼下關內正在準備南下作戰,大量的軍用物資通過北寧鐵路轉運關內。

  如果這條生命線出現任何中斷,他將唯這二位是問。除了在戰場上之外,楊震輕易不給部下下達這樣限期完成的死命令。但為了儘快的穩定南滿局勢,保證南滿工業基地的穩定,楊震卻不能不下這樣的命令。

  相對於暫時平靜的關內戰場,以及正在忙於剿匪的南滿。整個東北以及周邊大致平靜的態勢來說,眼下的朝鮮卻是打的不溫不火。既沒有與其他戰線類似出現相對平靜的態勢,但是也沒有打的驚天動地。

  此刻騰出手來的楊震,將朝鮮當成了一個練兵場。所有調往東北的部隊,都在整訓完成之後,拉到朝鮮境內參加實戰。各個建制的部隊輪番上陣,配合抗聯的裝甲和航空兵部隊,對朝鮮軍實施大規模的蠶食戰術,將日本朝鮮軍一點點的向南方擠壓。

  在整個朝鮮戰場上大戰沒有,但團一級的戰鬥幾乎每天都有,雙方反覆在對峙線拉鋸。有來有往、你攻我守,打的是相當的熱鬧。但楊震卻是很沉住氣,就好像有意識的控制戰鬥節奏一樣。朝鮮半島雖說打的熱鬧,但是戰鬥規模從來都沒有超過加師一級的水平。

  最大一次戰鬥就是圍繞朝鮮半島中部,戰略要地鐵原、金化一線的爭奪戰。此次戰鬥是為了改善金化、鐵原以北的防禦態勢,由在朝鮮北部負責整體指揮的杜開山上報,楊震在與郭炳勛研究後批准的。

  鐵原位於朝鮮中部偏北,儘管只是一個不大的鎮子,但是戰略地位極其重要。與平康、金化構成一個三角地帶,從這個三角地帶向北則是朝鮮中部一道狹長的平原,向南則是連綿不斷的丘陵地帶。

  眼下雙方在朝鮮中部的態勢是,日軍控制著鐵原、金化一線以南的山地,而抗聯控制著鐵原以北的平原地帶。也就是說日軍控制著這個三角地帶的兩個底角,而抗聯控制著頂角和兩個邊。

  但在地形上日軍居高臨下,可以俯視抗聯縱深十餘公里範圍。給整個鐵原至金化一線的整體防禦,帶來相當不利的影響。日軍居高臨下不斷的使用遠程炮火,對整個鐵原以北的平原地帶封鎖,給前沿部隊帶來很大的威脅。無論是物資前送還是一線部隊輪換,都帶來很大的影響。

  日軍也在不斷的從鐵原、金化以南山區,利用山區地形掩護出動小股部隊,對鐵原、金化一線以南地區實施騷擾。馬春生雖然組織了一系列的拔點作戰,先後陸續搶占白馬山、五聖山、雞雄山幾個制高點,將戰線向南推進了一部分,但未能改變整體戰略不利的局面。

  而位於平壤至漢城鐵路線上這個鐵原,不僅對抗聯在朝鮮中部的戰略防禦態勢有些不利。自身還是朝鮮中部朝鮮南北交通的一個交匯點,有三條鐵路以及數條公路在這裡交匯,也同時是朝鮮中部的一個交通樞紐。

  從鐵原沿鐵路線向北可分別直抵平壤、元山,向南可直接抵達漢城。對於眼下的朝鮮軍來說,整個鐵原至金化一線,已經成為其在朝鮮控制區的門戶地帶。一旦讓日軍完成這裡的防禦體系,那麼會對抗聯下一步進攻產生相當不利的影響。

  如果能夠拿下鐵原至金化一線,抗聯在朝鮮中部的整個防禦體系將有較大的改善,並改變之前的被動局面。拿下鐵原就等於撬動了這個三角地帶,最後一條底邊日軍整體的防禦,並對漢城形成直接的威脅。

  在取得楊震的批准之後,杜開山決定以此時由原晉察冀兩個旅,改編成為的東北軍區獨立四師一個團,獨立五師的六個連,抗聯十七師兩個團。並一個直屬火箭炮營,兩個一五零榴彈炮營,以四個一二二榴彈炮連。由十七師師長馬春生統一指揮,對鐵原、金化一線發起攻擊。

  考慮到鐵原一線的地形,在杜開山原有的支援火力上,楊震又增加一個坦克營作為直瞄支援火力,並增加了一線部隊迫擊炮數量,尤其是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並從總部直屬的一百六十毫米迫擊炮營,也緊急入朝加強給了十七師。

  而在鐵原戰場兩翼的漣川、文登里反向,分別由獨立四師主力,加上獨立五師一個團並一個獨立坦克營,朝鮮獨立軍的一部,分別發動佯攻配合十七師在金化至鐵原,確切的說重點是鐵原一線的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