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第一戰區這個時候選擇出兵收復豫東,不僅很有可能會遭遇到日軍新增援的兵力,甚至還有可能反倒是將日軍的反擊重點,從抗聯身上拽到他們自己的身上。除非他們調動一切的精銳參戰,否則很有可能會偷雞不成,反倒是蝕把米。

  這個結果並不是楊震自己那裡沒有任何根據,只是憑藉胡猜亂想,而胡亂判斷出來的。而是從整個亞洲與太平洋戰場的整體戰局,眼下的形勢以及未來可能的發展做出的預判,以及對重慶方面的了解,而得到的答案。

  現在眼下的東南亞戰場,並無任何的大戰。美國人的反擊,主要還是集中在西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之上。在東南亞戰場,除了在印度戰場以及滇西戰場,眼下戰火正炙之外,其餘的無論是荷屬東印度群島,還是其他戰略方向都相當的寧靜。

  而東南亞本地那些不僅沒有將日軍視為入侵者,反倒是將其視為解放者的英法荷前殖民地居民。自身的進行抵抗運動雖然不能說沒有,但也幾乎可以說忽略不計,根本就無法起到任何牽制日軍的作用。

  反倒是趁機組建的各種所謂的軍隊,相當緩解了控制被占領區的治安等方面的壓力。可以說眼下駐法屬印度支那與荷屬東印度群島的日軍,是整個日軍體系之中,日子過的最舒服的一部分,而且軍事壓力也最小的一部分。

  眼下北非戰場雖然已經落幕,但已經登陸義大利本土的英軍,與其英屬各個殖民地軍隊的精銳,重點還是始終歐洲戰場。至於亞洲戰場上的部分精銳,眼下都集中在印度戰場。只要印度還在打,亞洲戰場上的精力有限的英軍,就顧及不到東南亞。

  澳軍的主力,眼下也被牽制回了澳大利亞。至於美軍,除了在澳大利亞戰場上投入大量的兵力,照應自身實力不足的澳大利亞軍隊,以及部署在印度戰場上部分之外。剩餘的還在西南太平洋與中太平洋,慢吞吞的玩著跳島的戰術。

  更何況美軍與英軍一樣,重點還要放在歐洲戰場。眼下陷入僵持的義大利戰場,讓美國人在亞洲戰場,根本就沒有太多的精力。而在印度方面陷入僵持的戰局,也牽扯到了美軍太多的精力。

  短時間之內,美軍是沒有進攻東南亞的能力,尤其是日軍布放的重點荷屬東印度群島。亞洲與歐洲戰場有著相當大的不同,亞洲戰場以海軍為主,太平洋戰場又是以島嶼爭奪戰為主,無論是後勤方面還是戰場的局限性,都擺不了太多的兵力。

  而在歐洲戰場上,與實力和裝備都遠超過日本陸軍的德軍作戰,才真正是硬碰硬的大戰。所以重心在歐洲戰場的美國陸軍,在太平洋投入的兵力會很有限。而單靠海軍陸戰隊,是沒有能力多方面同時發起攻擊的。

  也就是說短時間之內東南亞戰場上,日軍還是可以抽調出相當部分的兵力的。同時作為重中之重的中國戰場,日軍大本營就算在不情願,也只能想盡辦法抽調援軍增援。至少從東南亞戰場上,短時間之內再抽調兩個師團的兵力,並不是一件太過於困難的事情。

  更何況,日軍在其本土還有大量新編成的師團,始終留在本土而未投入到任何的戰場上。這些新的師團,一樣可以隨時投入到中國戰場上。之前日軍援軍試圖在塘沽港登陸,直接增援華北戰場,便已經說明日軍不會放棄對中國大陸戰場的增援。

  雖說在塘沽港已經擊沉了一部分的運輸船隊,送第一批日軍援軍中的絕大部分,去渤海龍王那裡做客。但日軍依舊未必不會繼續從本土抽調援軍,增援眼下已經很危急的華北戰場。塘沽港被封鎖,可日軍還有青島港一樣可以使用。

  以日本人一貫百折不撓,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性格來說,一次增援的失敗,絕對不意味著他們會馬上就此收手。增援還是肯定的,而且隨著冀中戰場的規模不斷擴大,增援的兵力也會越來越多。

  日軍在塘沽、秦皇島登陸,那麼不用想肯定是針對自己的。可一旦一戰區這個時候,在豫東發起全線的反擊。那麼在青島登陸日軍援軍,最終會選擇哪個方向作為自己的目標,那可就說不準了。

  如果重慶在這個時候選擇發起反擊,很可能等待他們的,並不是眼下只剩下部分兵力的三十五師團,到是很有可能會是日軍大本營增援的新銳。以及在東南亞戰場上,休養生息已久的師團。

  不過重慶在這個時候發起反擊,雖說有可能碰的滿頭是包,但是也正好可以幫助自己分擔一部分的壓力。想來日本人對重慶方面收復豫東的舉動,絕對不會坐視不理的。因為一旦豫東丟失,引發的可是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豫東丟失,豫北肯定難保。豫北與豫東一旦丟失,重慶將控制區拓展到津浦鐵路,那麼日軍不是自己找不痛快嗎?再說豫北丟失,日軍在冀中投入的援軍無論數量再多,恐怕也要面臨兩面夾擊的危險。

  儘管日本人知道中國人內部的問題複雜性,更知道眼下的兩方面在戰場上,恐怕配合的力度基本等於零。但恐怕日本人也絕對不會傻到,對一戰區前出豫魯交界處而坐視不理,等著享受現成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日本人可不是那種將希望放在別人身上的軍隊,無論他們多麼希望中國人自己打內戰,也不會將刀把子送到重慶方面手中。更何況他們大量的兵力都部署在冀中,這個時候更不可能把自己的屁股,送到重慶的槍口下面。

  一旦一戰區真的向豫東發起全面的反擊,那麼日軍肯定會投入部分兵力反擊。到時候,減輕壓力的反倒是自己。而如果他們能徹底的解決豫東、豫北之日軍,並吸引、分散部分的日軍援軍。等到他們那邊落幕的時候,自己這邊恐怕早就已經解決問題了。

  所以從軍事上來看,楊震對於重慶方面眼下實力充足的一戰區,選擇華北日軍大部被自己牽制在冀中的時候動手,向豫東反擊可能會引發的連鎖反應,並未感覺到有什麼可擔心的。至少他認為眼下沒有這個必要,去為有人主動去當活**,分擔壓力有什麼可擔心。

  最關鍵的是對於重慶的行動,作為一個長期在一線作戰的高級指揮員,他並不是很看好。除了日軍在華北戰場上,最終會投入多少血本這個相當的不確定因素之外,重慶方面內部的自身上問題更多。

  七七事變之後的連戰連敗,並不全都是槍炮不如人,軍隊的素質不如人。還有相當一部分,是重慶方面內部的原因。派系太多,協同作戰能力差。不各個雜牌軍不僅要提防給別人,尤其是給中央軍當了炮灰,還要擔心別被友軍繳械、吞併。

  作戰的時候,心存雜念太多,甚至是出工不出力。一場戰役下來,在部署上不僅要提防當面的日軍,還要提防周邊的中央軍。更要防止部隊被打殘了,直接被中央軍吞併。這種情況之下,雜牌軍與中央軍在作戰配合上,能夠默契就怪了。

  而且別說中央軍與雜牌軍之間相互提防,就是其所謂的中央軍內部,也相當的不團結。不說別的,現在的一戰區那兩位正副指揮官之間,就是矛盾重重。上邊是這樣,下邊的各個軍之間因為分屬不同派系,也相互之間有隔閡。友軍有難不動如山,可說的不單單是針對雜牌。

  這種情況之下,即便加上那位驍勇善戰的八戰區副司令官,但是只是在本就很多的派系之中,不過又多了一個派系而已。對於戰鬥力的提升不能說沒有,恐怕這提升的力度,會是相當的有限。

  雖說眼下已經兩年沒有經歷過大戰的一戰區,現在是整個重慶方面各個戰區之中,實力最完整的一個戰區。整體裝備來看,也屬於中上的水平。但內部相互之間的傾軋與不合,至少要降低三分之一的戰鬥力。

  同時其所屬的各軍師之間,戰鬥力和裝備差別也太大,實力過於不均衡。強者過強,弱者又過於弱了。所轄的中央軍幾個精銳軍,戰鬥力和裝備都不錯,甚至達到了精良的地步,已經遠遠超過了戰前的那些德械師。

  但是雜牌軍裝備普遍很差,甚至個別的部隊,裝備上更是差到了極點,就連重機槍都沒有幾挺。同時各個不同派系的部隊,因為軍官的素質差別,訓練方式的不同,導致了戰鬥力相差也很大。這種過度的不平衡,自然也影響到了兵力的配置以及戰場上的表現。

  在加上原本兩位就不對付,相互看不上眼的正副司令官,更加加劇了內部的不和。所以楊震認為重慶方面的計劃,雖說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卻很殘酷,並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甚至在楊震看來,重慶的反擊非但成功的希望不大,反倒是搞不好自己很有可能會損兵折將。

  至於重慶玩的那一手陽謀,楊震則交給了中央去處理。他並沒有那個耐心,眼下更沒有那個精力,與重慶方面去打什麼交道。這些戰場之外的事情,還是讓中央去處理吧。自己還是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自己眼下正在進行的這場賭血本的戰役之中,更為恰當一些。

  在給中央發回自己對這件事情的看法之後,楊震並沒有在這件事情上,投注太多的精力。他還是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冀中戰場上。尤其是在後續部隊抵達之後,根據形勢的變化,對整個冀中戰場的調整上。

  至於對於重慶方面的插手,還是等他們先真正拿下豫東之後再考慮吧。而眼下對於這方面的某些擔心,還是有些太早了。現在自己工作上的重點,還是應該放在達成此次戰役的最終目的上。

  拿下了冀中,就勢可以前出冀南,徹底的打通與山東,甚至蘇北之間的聯繫。即便是一戰區收復豫東,那也沒有什麼可擔心的。拿不下冀中,說什麼也都沒有用。自己就算是想要擔心,也擔心不到哪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