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震遲疑了一下後道:「同時以國內的政治局勢來說,如果侵華日軍調動所有的兵力北上與我決戰,我很難想像重慶方面會主動發起全線反擊,牽制並分散華中的日軍兵力,尤其是十一軍這個日軍在關內的最大野戰集群。」
「而且就算我們做通了他們的工作,其發起反擊配合我們作戰。以重慶目前缺少重裝備,除了幾個精銳軍之外,大部分部隊同樣缺槍少彈的整體態勢來說。只要日軍固守幾個戰略要點,其恐怕能其到的作用有限。」
「這幾年的抗戰下來,他們也同樣拖得筋疲力盡。再加上死打硬拼的戰術,使得重裝備損耗餘燼。大部分部隊的攻堅能力,已經是喪失殆盡。依靠地形防禦作戰,還尚有戰術反擊的能力。但是大規模的全線反攻作戰,我真的很不持樂觀的態度。」
「在東北戰場抗聯還要至少留守百分之五十的兵力,固守東北根據地,防備現在基本上已經恢復元氣的關東軍。那麼我們能投入到華北的兵力,最多也就是總兵力的三分之一。技術裝備倒是可以多投入一部分,但是後勤補給的問題,也是一個關鍵的問題。」
「這些兵力即便加上山東、晉察冀以及晉冀魯豫幾大區的力量,恐怕也難以與整個侵華日軍主力作戰。華北方面軍生存受到威脅,日軍大本營與侵華日軍總部絕對不會坐視不管。一個日本華北方面軍不足為重,但是我們必須要重視日軍後續投入的兵力問題。」
「更何況,即便是關內各個根據地,也無法投入全部的兵力參戰。作為陝甘寧邊區屏障的晉綏軍區,是一兵一卒也無法抽調。其餘的晉冀魯豫和晉察冀,還要留下部隊留守各個根據地內部,也就是說各個根據地能抽調一半的兵力也就是極限了。」
「這樣,按照雙方的兵力對比,我們還處於很大的劣勢。而且我們發動這麼大規模的戰役,日軍勢必會增援新的兵力。甚至日軍很有可能會從東南亞、太平洋戰場上,抽調兵力回援。日軍有可持續的作戰能力,但是我軍目前還經受不起太大的消耗。」
「尤其是關內各個根據地,目前還沒有能力承擔這種大戰帶來的巨大消耗。糧食、彈藥、被服、傷病員的安置與救護,都是無法承擔的。一場大戰下來,華北的幾個根據地打破產了都是好聽的。」
「老總,冀中平原不是不能收復。但是關內日軍與關東軍,一向是相輔相成,互為戰略預備隊。如果我們向冀中平原發起攻勢,那麼關東軍在戰略上肯定會予以配合,這樣一來抗聯很難抽調出太多的兵力南下。」
「前次會戰我們是打了一個魚死網破,幾乎耗盡了鮮血才打成那個樣子。雖說完成了總體的戰略任務,但是在東北戰場,因為投入的兵力不足,而始終未能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四平一線最終還是打了一個僵持戰。」
「上次會戰我們是進攻,利用機械化部隊快速突破,節省了大量的步兵。但如果在東北戰場轉入防禦的話,需要的兵力恐怕會更多。老總,可投入的兵力數量,我們必須要周密計算才行。」
「第二如果我們想要收復冀中平原,並牢牢的控制在手中。北面的平津必須要收復,否則我們即便全面收復冀中平原也很難站住腳。特別是天津,不拿下天津,我們根本無法切斷日軍的後續增援路線。津浦線好說,但是海路的日軍增援通道卻是我們最難搞定的。」
「同時攻堅這麼大,又是人口密集聚居區的城市,我們還無必要的經驗。同時這兩座城市,都是華北歷史名城與最大的工商業城市。無論是那個受到了嚴重的損失,我們都將要承受一個巨大的損失。」
「如果中央堅持要收復冀中平原,我們堅決支持。但是我們需要仔細的掂量下一步的作戰,究竟該怎麼打,戰役發起的規模究竟要控制在什麼地步?是恢復到四一年之前的態勢,還是將冀中這個華北的烏克蘭牢牢的控制在手中?」
「如果選擇第二個方案,那麼整個戰役的規模就要無限度的擴大,我們必須要做好面對日軍後續不斷投入兵力的相應準備。同時天津、北平兩座城市的攻堅作戰,以及控制塘沽、唐山等沿海地帶可供日軍登陸地區怎麼打,我們都要仔細的掂量。」
「這一戰,要下血本的可不單單是我們。包括戰後的對整個華北的控制問題,都是中央以及華北各個根據地需要詳細考慮的。沒有一個詳細的作戰計劃,以及數量充足的第二梯隊,這一戰就不好打。」
「老總說實話,日軍如果從地面上來多少我並不擔心。但我最擔心的就是日軍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利用其海軍優勢,從我背後登陸作戰。淞滬會戰時期的金山衛之戰,就是我們的前車之鑑。」
楊震轉頭看了看牆上掛著的地圖,沉默了一下之後道:「收復冀中平原地區,甚至整個黃淮地區,為我軍創造一個良好的戰略後方基地,這也是我所希望的。這樣整個華北最富饒的地區,都在我們的手中,抗聯如果全軍南下,後勤壓力將會大大的減輕。」
「但老總,河北雖說海岸線不長,但是卻有著中國北方最大的港口。而且這座港口因為交通的原因,其輻射周邊的能力極強。如果我們要拿下冀中,就勢必要拿下整個河北。不拿下平津,我們就很難擺脫腹背受敵的態勢。」
^.^,
「而且只要天津在日軍手中,那麼我就要在整個作戰期間,防備著日軍從我們背後插我們一刀。南下我並不擔心,但是冀中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場戰役會牽一髮而動全身。在我們與日軍整體實力對比還相差甚遠的現在,遠未到與日軍可以進行決戰的時候。」
「最關鍵的是,我不認為我們應該為美英背這個沉重的壓力。老總,天災不是持續的。只要我們咬著牙渡過這個難關,我想未來會好起來的。我們的決心下的時候,尤其是打這種傾巢出動的戰役一定要慎重。」
「如果可以,我想我們暫時不要和他們硬碰硬,還是採取擠壓的辦法。以晉察冀、晉冀魯豫兩大根據地為依靠,不斷的派出小股兵力重新向冀中平原滲透。同時我們調往晉察冀一部分裝甲集群,給他們不定時的來一場平原穿插掏心戰術。」
「對於冀中平原的爭奪戰,我想還是採取擠壓和蠶食的辦法。利用日軍戰線延伸過長,無法保持足夠的兵力,對鄉村控制薄弱,利用溫水煮青蛙的戰術,一點點的蠶食並將其擠出冀中平原地帶。」
「其實如果不是顧慮日軍可能會調動的後續兵員,以及抽調南方日軍回援華北。而我軍持續作戰能力不足,後繼乏力的情況在短時間之內難以改變。其實以我的想法,在冀中平原這種平原地形作戰,倒是很符合我的意圖。」
「平原地形之下作戰,很有利於發揮我軍目前正在全力建設的裝甲兵優勢。集中大量的坦克集群,在冀中平原上打一場坦克突破戰,利用裝甲集群的優勢,以及日軍反坦克火力薄弱的固有弱點,將冀中平原變成日軍的絞肉機。」
「但是我軍持續作戰能力弱,戰略補給能力差的缺點,卻限制了我軍的作戰半徑。去年的會戰結果,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警醒。在我軍缺乏有效的戰略補給能力之下,這戰役該怎麼打,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新的課題。」
「老總,我明白中央這個時候提出這個想法,也是從整體上的戰略要求出發的。儘管有很大的困難,但是對於中央的通盤考慮,我楊震是堅決支持的。只要中央下命令,我保證堅決的服從。但是中央要有一個考慮,那就是此戰對我軍有生力量可能會造成的損失。」
「但是我還是那句話,這場戰役該怎麼打,我們需要坐下來仔細研究才行。畢竟我們現在面臨的是前狼後虎,在東北局面沒有徹底的穩定之前,我們不可能在華北投入太多的力量。」
「如果中央堅持要打,我提出三點希望。一,希望能夠在華北部隊完成整訓,以及換裝之後在打。並立即著手對華北各個根據地的地方武裝,實施整訓和整訓,以便做好第二梯隊的準備。」
「第二,希望中央能夠提前調整華北各個根據地的兵役政策,對青壯年做好動員,以及完成基礎的軍事訓練,組建第三線的預備梯隊。以在必要的時候,能夠隨時的快速補充進部隊,保持參戰部隊的元氣。」
「我說的這些預備兵員,並不是根據地的那些民兵,而是完成新兵全部基礎的訓練的後備兵員。老總,這並不是我討價換價。我們如果想要收復冀中,就是必要在華北與日軍打一場決戰,那麼我們必須要做好充足的準備。」
「如果我們現在就深入冀中平原,那麼等待我們的將會是一場空前規模的血戰。不管是抗聯,還是華北各個根據地,要準備好付出十幾萬的傷亡代價。如果沒有及時、可靠的補充兵員,我們很難保證持續的作戰能力。即便拿下了冀中,那麼在日軍後續部隊的反撲之下,也很難站住腳。」
「各個根據地,至少要準備十萬可以隨時補充進部隊的後備兵員。一旦前方部隊傷亡過大,可以隨時將這些後備兵員補充進部隊。至少可以替換需要升級、拉走的地方武裝,做好根據地的內防禦。」
「第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各個根據地戰前要完成儲備保證三到五個月的糧食。我軍的戰略運輸手段有限,一旦在華北全線展開,那麼有限的後勤力量,勢必要以彈藥和油料為主。」
「糧食的問題,只能靠華北各個根據地解決。雖然全部都依靠華北解決,有一些困難。但是我們希望華北至少也能夠提供一部分的補充,以緩解我們後勤方面的壓力。保證前方作戰彈藥,以及其他物資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