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在日軍之中,一向都是貴族的兵種。這些騎兵從骨子裡面,就透露出一絲老子天下第一的傲氣,以及目空一切的態勢。而在華北戰場,這些騎兵在面對中國軍隊作戰時,取得的不止一次的勝利,更是助長了他們驕橫的氣焰。
就在這位左間久為人少將指揮他的騎兵第四旅團,忘記了騎兵真正的作戰對象。忘記了正是坦克的出現,徹底的淘汰了騎兵。橫刀躍馬的在集團戰車隊坦克和裝甲車的掩護之下,沖向從側翼衝過來的抗聯坦克部隊的時候,迎接他們的卻是槍林彈雨的洗禮。
當第一輪第一零七火箭炮齊射打出的火箭彈,在他的騎兵衝鋒集群之中炸響,密集的炮火讓他發起衝鋒的第一批三個騎兵中隊少了一半的人。還沒有等他和他的這些天之驕子一樣的騎兵,從炮彈的硝煙之中清醒過來。抗聯的坦克部隊,已經槍炮齊鳴的沖了過來。
而他殘餘的騎兵,在與坦克的碰撞之中,還沒有等到接近他們劈殺的對象,就紛紛被坦克上機槍成片的給掃下馬來。即便有一兩個僥倖衝過火網的騎兵,手中的馬刀卻劈不開坦克的裝甲。首批發起衝鋒的三個騎兵中隊,連一個漩渦都沒有掀起來便灰飛煙滅。
看著衝過來的抗聯坦克部隊,這位左間久為人少將一咬牙,將手中的騎兵全部投入戰場。全部散開,採取多路衝鋒,以試圖儘快的與抗聯坦克攪合在一起。與抗聯打一場混戰,讓抗聯占優勢的炮火失去效應。
見到日軍發起了騎兵集團多路衝鋒,卻不想和他打近戰的穆長秋將手中的兵力平均分配。將手中的坦克,從兩翼包抄日軍騎兵。利用坦克的機動能力,以及自身的防護力,外加上火力始終與日軍衝鋒的騎兵保持一定的距離,只用機槍和火炮迎戰。
而十五團一營在一個坦克連的掩護之下,加強六挺十四點五毫米高射機槍、四門雙二十三高炮,以及所有的輕重機槍,營屬迫擊炮,加強團屬兩門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迎擊日軍正面衝鋒。
既然日軍出擊的集群主動迎戰,那麼穆長秋也毫不客氣的準備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將原有的擊潰方案,變更為這股日軍一鼓作氣全殲在歸綏城下。以減輕隨後攻城的壓力以及傷亡數字,在短時間之內徹底的拿下工事堅固的歸綏城。
已經與日軍打了不止一年交道的穆長秋,對於日軍的瘋狂程度還是很了解的。這幫瘋子手中騎槍和馬刀的威力,對自己沒有任何的威脅。但是一旦與這些騎兵攪合到一起,固然可以更有效的消滅他們。但是這幫傢伙身上帶著的手榴彈,對坦克的發動機也是有一定的威脅。
如果攪合到一起,這幫動不動就發瘋的日軍,利用馬匹的衝擊力和速度,靠近坦克之後拉響手榴彈跳到發動機的部位,也會給坦克造成一定損傷的。穆長秋可不想讓自己手中的坦克集群,受到什麼他眼中不必要的損失,以免回去要挨老戰友罵的。
幾次衝鋒無果,反倒付出了不少傷亡的左間久為人,在見到自己的衝鋒無法實現自己的目的之後,也迅速的改變了戰術。將原來與坦克打近戰,利用戰馬的衝擊力靠近坦克之後,再使用手榴彈摧毀敵軍坦克的戰術。改為在一個騎炮中隊的掩護之下,對抗聯正面步兵陣地發起多路衝擊。
同時以集團戰車隊的坦克和裝甲車,向右翼抗聯的坦克集群發起攻擊。以拖住對自己威脅最大的右翼坦克集群,掩護騎兵對正面步兵陣地發起衝擊。在他看來戰車隊那二十多輛坦克和裝甲車,能給自己爭取半個小時的時間就足夠自己衝垮當面抗聯的步兵陣地了。
左間久為人變陣迅速,穆長秋的反應也不慢。為了一舉將眼前的這些日軍騎兵圍殲,穆長秋沒有採取死打硬拼的戰術。而是採取一面以密集火力攔截,在兩翼採取坦克集群徐徐進行擠壓。利用坦克一點點的將當面之日軍,擠壓到狹小的範圍之內,在進行徹底殲滅的戰術。
不過考慮到在這種戰術之下,自己坦克炮誤傷自己坦克的事情發生,穆長秋還是與裝甲一團團長商議,在擠壓的時候除了對付日軍坦克之外,儘可能的不使用火炮,全部改為使用兩種坦克裝備的兩挺蘇制坦克車載機槍作為主要的火力。
騎兵的動作是很快,機動能力也很強。但日軍騎兵部隊那點可憐的火力,在坦克這種兼具防護力、火力、機動性的武器面前,幾乎只有被屠殺的份。面對著三面火力夾擊,日軍騎兵集團無論怎麼分散出擊,都最終被一點點的擠壓到了一起。
至於隨同出擊的騎兵集團直屬的戰車隊的那二十多輛九七、九五式坦克,以及九二式騎兵裝甲車。不算出擊十三團時候,被掩護十三團的那個坦克連擊毀的六輛。剩餘的坦克和裝甲車,在第一輪交手的時候,就被蘇制T三四坦克的七十六坦克炮,從六百米開外擊毀了一半。
剩下的那十幾輛,也沒有逃過第二輪的火力打擊。剛一交戰不到二十分鐘,整整一個戰車隊所有的坦克全部變為一堆堆熊熊燃燒的廢鐵。而這些日軍坦克儘管還擊的炮彈,也命中了部分T三四坦克的前裝甲。
^.^,
但無論是五十七毫米坦克炮,還是三十七毫米坦克炮,無一能夠擊穿T三四坦克的主裝甲。即便一輛悍不畏死的九七式坦克,衝到距離打頭的一輛T三四坦克距離不到一百米處開炮,他的五十七毫米坦克炮彈卻依舊被彈飛。
只是這輛隨即便被這輛T三四坦克一炮,直接將炮塔掀飛的九七式坦克乘員勇則勇矣。但是他們的勇敢與無謂,卻沒有帶來任何的效果。他們臨死之前打出的一發五十七毫米穿甲彈,卻是除了給當面的T三四坦克炮塔上製造了一道劃痕之外,根本沒有造成任何的損傷。
面對著一邊倒的坦克戰局,剛剛因為自己坦克加強騎兵集群所帶來的衝擊力,還自信滿滿的左間久為人少將,在這短短二十分鐘之內,心裡卻是冰火兩重天。整整一個戰車隊二十多輛坦克,一輛敵軍的坦克也沒有擊毀,自己卻落得一個全軍覆滅的地步。
而配合自己正面當任火力掩護的那四門騎炮,也沒有能夠逃過一劫。在敵軍第一輪坦克炮火之中全部被擊毀。他的騎兵第四旅團到眼下,除了幾挺輕機槍之外,已經失去了全部的支援火力。
這種局面讓這位左間久為人少將的心思,自信立馬由滿血狀態飛速的下降。當他儘可能分散的騎兵,被抗聯的坦克部隊又擠壓成集群狀態之後,他內心的狀態則徹底變為一種不祥的預感。
這位左間久為人少將心中的預感,很快便變為了現實。在將散開向正面發起攻勢的第四騎兵旅團,在幾次攻擊失利之後,又重新擠壓到了東西長七百米,南北寬不足一千米的狹小空間之內。
而在完成對日軍騎兵擠壓之後,抗聯的坦克部隊只是以機槍火力封鎖不讓騎兵突出這個界限,自己卻是向後撤退了百餘米。除了機槍還在不斷的掃射被壓縮的已經很密集的日軍騎兵之外,坦克炮也全部停止了射擊。
看著身邊被擠壓回來的騎兵,左間久為人少將很清楚,一旦抗聯完成了坦克包圍圈,同時擠壓過來,那麼等待自己的除了全部損失幾乎沒有別的結果。面對著急轉直下的局面,左間久為人少將咬了咬牙指揮全部的騎兵向著抗聯正面陣地衝去。
在他看來一千米的正面,也足夠自己的騎兵儘可能的散開。而七百米的距離,對於騎兵來說,不過是幾分鐘的事情。只要能拼盡全力,利用騎兵的速度和衝擊力,衝破抗聯正面的阻擊線,自己就能繞路退回城內。
儘管他很清楚面對著對手的密集的火力,短短的這七八百米的距離付出的代價會相當的大。但是拼死一搏,也總比全軍覆滅在這裡要好的多。剛剛那二十分鐘的幾次正面衝擊,讓他知道對面的抗聯儘管只有最簡易的工事,但是火力密度卻遠不是自己可以相比的。
但騎兵第四旅團,是目前整個歸綏地區唯一成建制的日軍機動部隊。如果全軍覆滅在這裡,那麼即便有厚實的城牆和大量的工事可以依靠,但歸綏可就真的無兵可守了。就算將集團司令官死活不肯撤退的包頭駐軍調回來,但也是遠水無法解近渴了。
就在下定了決心,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已經不多的左間久為人少將,還沒有來得及下達衝鋒的命令。在抗聯陣地後面,突然傳來一陣他之前已經聽過,已經不在陌生的嗖嗖齊射聲。還沒有等這熟悉的聲音,知道不好的左間久為人喊出聲來,兩個連齊射的九十六枚火箭炮彈,已經覆蓋了他和他部下所在的區域。
這九十六枚火箭炮彈爆炸產生的硝煙還沒有散去,周邊的T三四坦克打出的一批高爆炮彈,與正面一個一百二十毫米迫擊炮連,一個八二迫擊炮連,以及為數不少的六零炮打出的四發急速射,幾乎在同一時間落在了這片區域之內。又將日軍騎兵第四旅團所在區域,徹底的清洗一遍。
不待所有炮彈的爆炸聲全部落下,親臨一線指揮的穆長秋便下達的全體出擊的命令。以步兵配合坦克,利用坦克上的機槍火力掩護,從四面向合圍圈之中已經寥寥無幾的日軍騎兵第四旅團壓了過去。
而在正面交叉射擊的高射機槍、雙二十三毫米高射炮的火力,在不斷的收割著殘存的,面對著已經不利的形勢,開始四散突圍,試圖打開一條逃生路線的日軍騎兵殘餘力量。他要做的不是擊潰,而是將這個第四騎兵旅團全部留在這裡。
在炮火之中倖存下來,好不容易才控制住身下坐騎的左間久為人少將,面對著已經所剩無幾的部下,已經徹底失去了突圍的信心。但這位明顯不甘心放棄大日本皇軍最後尊嚴的日本騎兵少將,在多次突圍無果的情況之下,也激起了心中最後一搏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