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閒來無事,寫個番外(二)
奉天殿。👊😂 ❻❾ᔕ𝓱𝓤x.ⓒ๏𝕄 ☹🍭
朱伯圻正在召見自己的九人內閣,在殿中開小會。
「先皇遺命,死後當以火化,不必入葬紫金山陵。焚化骨灰,鑄成十二金人銅像,分別移駐海外邊疆,永鎮我大明之疆域。」
內閣首輔王遠,手裡捧著一封詔書,這是從奉天殿匾額後取下的先皇(朱怡炅)遺詔。
待其恭讀完畢,內閣眾臣盡皆面面相覷,幾個老人不由暗嘆口氣。
太上皇果然還是亂來了!
從許多年前,皇陵選址,朱怡炅一直拖延修造皇陵,眾臣心裡就隱有不好之預感。
如今,卻是在此等著他們,甚至遺詔上的十二金人銅像,分駐哪裡都已經寫好。
有西域、漠北、烏斯藏、漠南(包括雲中)、黑龍江(包括蝦夷、苦兀)、呂宋、孟加拉、椰城、亳墟(舊金山)、檀香山、廣南、八百軍州府,總共加起來剛好十二塊土地。
過了片刻,新晉次輔林景裕率先拱手反對:「火葬雖為兩浙閩台之風俗,然先皇貴為天子,為我大明新朝世祖光武,便是遺詔,又豈可草率火化?如此,莫非天子屍骨無存乎?先皇遺體,還是應當依禮國葬,不可怠慢。」
話音剛落,就被新晉入閣的陳弘謀嚴辭駁斥:「先皇遺詔,不可不遵。」
林景裕皺眉:「天子火葬,成何體統?」
「抗旨不遵,非人臣之禮。」陳弘謀怒懟。
林景裕說:「焚燒先皇遺體,豈非讓陛下背負不孝之罵名?」
陳弘謀都氣笑了:「孔子曰: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國無信則衰。陛下不遵先皇旨意,豈非無信於國家?爾既為國朝次輔,卻三番兩次阻撓先皇遺命,莫不是要做那不忠之臣?」
這帽子扣的就有點大了,朱伯圻揉著鼻尖,急忙開口打圓場道:「諸卿都是國朝重臣,莫要如此互相詆毀。」
陳弘謀卻跪地,手持笏板拱手請命道:「臣請陛下遵奉先皇遺命!」
劉統勛見勢,也跟著跪地請命:「請陛下遵奉先皇遺命。」
陳弘謀此人就是頭倔驢,有自己的政治操守,對他而言,先皇提拔了他,又委以重任,他自然得維護先皇的遺旨。
至於劉統勛,他的心思更多一些,他的年紀已經不小,都五十多歲了,好不容易提拔入閣,自然得做出一些大事,來加深下新皇的印象。
林景裕卻堅持己見:「焚燒先皇龍體,於禮不合。便是先皇遺詔,為人臣者也當力諫!」
朱伯圻有些頭疼,從感情上,他是不想把自己父皇給燒了,雖然父皇是福建人,福建的傳統習俗也有火葬。
可火葬完了,還要鑄造金人分到十二都司總督府,這與挫骨揚灰何異?
但陳弘謀說的也對,遺詔之前已經被宣發天下,裡面他的父皇甚至還給出了,若新皇不遵奉遺詔,那就可以廢了新皇,另立新君,臣子不遵奉,直接罷官流放。
朱伯圻思慮半晌,看向王遠:「王閣老可有言說?」
王遠上前一步:「先皇遺詔不可不遵,不遵即為不忠,然遵旨也確於禮難合……不過一切,還是陛下一言而定。」
得,說了等於沒說。
王遠今年已經年紀不小,做這個首輔純粹算是過把癮,順便替新皇平衡內閣派系,所以能和稀泥就和稀泥。
朱伯圻左思右想,決定在大朝會上拿出來說,結果文臣武將對此各執己見,甚至內部都有不同分歧,還提出好幾種看法。
到頭來,商議一天,都沒商議出個所以然來。
應該說,所有人都不想承擔抗旨不遵的責任。
雖然朱怡炅已經駕崩有幾個月了,但他留下來的陰影,將會始終籠罩在這新朝君臣的頭頂上。
就在朝堂為此吵的不可開交,南京城中,百姓自發鼓搗的祭祀已經開始了。
整個城內瀰漫一股子鹹魚味,還有烤地瓜的味道,因為據說先皇喜歡吃鹹魚,還喜歡吃燒紅薯,所以南京百姓還有臨近漁船,弄了好些鹹魚紅薯,和一些五穀瓜果什麼的,直接就在城裡擺起了祭祀。
城裡的富戶公子哥們,全都敢怒不敢言,畢竟這都是祭祀先帝的,誰敢說一句壞話,指不定就被無孔不入的錦衣衛給抓進去。
人在皇城的朱伯圻同樣收到了應天府尹呈遞,關於南京城裡鹹魚、紅薯泛濫,請求朝廷下旨管控(要不然他不敢)。
他似乎突然明白了什麼,在略一沉吟,隨即喚來女官:「叫幾位閣部大臣前來殿中議事。」
內閣九人很快來到華蓋殿。
朱伯圻說:「宣旨,讓百姓們都不必如此這般,先皇有過遺命,不可過分擾民,也叫百姓不必如此鋪張浪費,多留些糧食自家吃,便是對先皇最好的祭祀了。」
「遵旨。」
內閣眾臣拱手應道。
朱伯圻又說:「待百姓祭祀完畢,就按先皇遺詔,火化遺體,鑄成十二金人銅像吧!再在紫金山鑄一單獨銅像,也留於民間百姓祭祀之用。」
另一邊,南京外城的大報恩寺。
鴻臚寺藩館的法國使節弗蘭克,時隔多年,他又來到了中國。
國與國之間,從來都不是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就像沙俄的新女皇能摒棄前嫌,跑來腆著臉跟中國議和,請求恢復通商。
法國在歐洲也逐漸意識到了英國人的威脅,他們也開始力求恢復中法關係,至少不可繼續敵對,從而遏制英國人在遠東的發展,並且吸納中國在殷洲的殖民力量,一起共同對抗英國殖民力量。
弗蘭克這些天已經看到了南京的「盛況」,不由心中感觸良多,他提筆就給自己的國王寫信:「時隔多年,我又回到了中國這片土地。可惜的是,那位仁慈偉大聰明睿智的中國大皇帝,已經於去年的十二月病逝在了他的都城。中國大皇帝極為受到自己的臣民們愛戴,許多都城附近的村民百姓,全都自發前往都城,為其痛哭弔唁……」
「而且,據說這還不是所有,在全國還有更多的臣民,他們趕不到都城,所以只能就地在當地弔唁他們的皇帝。這位皇帝也是偉大的,他甚至已經預料到臣民們的弔唁哀悼,提前留下命令讓臣民不必過於悲痛。還勒令自己的繼承人,不可因為他的葬禮,而驚擾民眾,動用國家的財政……」
「不,我說的可能不太對,中國大皇帝甚至沒有屬於自己的葬禮,他選擇了將自己的肉身火化,製作成十二座雕像。放到帝國的十二處邊疆殖民地,供帝國的臣民頂禮膜拜,這是何等偉大而寬闊的胸襟……」
寫到末尾,弗蘭克自己在心中加上一句:『等回到法國,我一定要將其寫成英雄的傳記,記錄中國大皇帝偉大的一生。他一定會受到法國人民的追捧,一定會大賣的!』
南京城民百姓自發的弔唁活動,真的驚呆了留居在大報恩寺藩館的列國使節。
就算是歐洲霸主法蘭西,也從未見識過國王去世,百姓自發前往朝拜弔唁。
這是何等的威望,民心所向都完全不誇張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