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民心所向

  第696章 民心所向

  卻說明軍收復哈密縣後,一路向西進兵。💚♝ 6❾𝐒𝓗𝕌x.¢𝕆м 🐙💝

  沿途所過,地方的鄉村貴族聞訊之下,全都早跑沒影了。

  不僅跑了,還帶走了能帶走的一切東西,包括糧食、牲畜、物資,還大肆劫掠,屠殺帶不走的農奴平民。

  許多游散的小村落,被這些逃亡貴族的劫掠隊,襲擊的頗為悽慘。

  等明軍大部隊後腳一路走過,入眼可見都是滿目瘡痍。

  周海忠沒有對此放任不管,而是從軍糧中調撥出兩萬石糧食,賑濟這些被搶掠襲擊的哈密百姓。

  這並非婦人之仁,而是在收攏民心,西域地廣人稀,環境氣候惡劣。

  大明往這裡移民,前期肯定移民不了太口,像這些鄉村地區還是得配合文教,來對當地各族百姓進行漢化統治。

  現在那些哈密貴族們倒行逆施,屠殺劫掠自己的族人百姓,而明軍這個外來者卻拿出糧食救濟災民。

  這一番鮮明對比下,那大明今後對哈密的統治只會愈發穩固。

  民心所向,有時候就是這麼簡單輕鬆。

  當然,周海忠這般做肯定是有代價的,一次性掏出兩萬石軍糧,那他後面能打的地方也就不多了。

  雖然大明現在不缺錢,但糧食從後方運輸到哈密,需要龐大的財力物力,而且這些還只是初期賑濟,後面還得持續投入錢糧。

  今年周海忠的部隊頂多只能收復南疆,滅了半死不活的葉爾羌人,至於北疆地區同樣兵疲馬乏的準噶爾蒙古。

  只能看機會,能打就打,不能打那就只能先鞏固南疆西域防線,多搞一搞移民軍團,等後頭找機會再說。

  周海忠在大明眾將裡面,軍事才能既不算特別出色,也沒有自己的用兵特點。真要說優勢的話,那就是打起仗來按部就班,不打沒把握的仗,喜歡中規中矩,穩操勝券。

  而這就足夠了。

  當皇帝在西安設立右軍都督府,周海忠便知道皇帝早晚要對西域動手,他也是提前就開始對西域、青海方面打探軍情消息,並且派出細作跟隨商賈一起,走商深入西域腹地。

  從西域大的戰爭走向,到小的人口增長、糧食物價,甚至士兵們的軍備,哪裡任命了哪個新的伯克……

  時至今日,可能連準噶爾汗王噶爾丹策零自己對準噶爾,都沒有周海忠對準噶爾的北疆更了解。

  大軍繼續向西行軍。

  一路偶爾能見到倒在荒漠的屍體,這些都是被屠殺與餓死的農奴,他們被統稱為「回民」,但其實多為維吾爾人,也有其他少數民族,甚至中亞的哈薩克人都有。

  活下來的農奴見到明軍都很恐懼,不敢靠近,又對明軍的糧食感到渴望。

  然後,他們就見到,這些帶著武器刀槍的「外來者」,居然用他們的語言,叫他們過去吃飯。

  那熱氣騰騰的鍋子,裡面熬著稠粥。

  農奴們雖然將信將疑,但對生機的渴望,還是讓他們麻著膽子靠了過去。

  當一口暖胃的稠粥喝下肚子,終於有衣衫襤褸的農奴忍不住,嚎啕大哭起來,看面相骨骼應該是個哈薩克族農奴,也有可能是混血,誰知道呢?

  有人帶頭嚎哭,很快一片農奴都崩潰大哭。

  不少甚至自發對著給他們散粥的明軍伙夫,伏地叩拜,嘴裡呢喃著亂七八糟的話,反正伙夫們是聽不懂。

  「都起來,都起來,在這哭哭啼啼像什麼樣子?」

  「都別哭啊!不是不讓你們吃飽了,餓這麼多天,吃太多粥不好。」

  「……」

  伙夫們倒是挺著急,帶著陝西味兒的口音,操著不太飄損的南京官話。

  等吃過了稠粥,明軍又留下一些口糧,便準備繼續向西行軍,後面自有隨軍官吏來這裡接收。

  「哦?有許多當地村民,打算隨軍做民夫?」周海忠說道。

  參謀官兼隨軍翻譯余效民點頭說道:「沒錯,他們只要能管口粥就行。當然,粥吃不飽,還是要有乾飯,要不然會沒力氣。」

  周海忠搖搖頭:「這西域當真是令人出乎意料,我們明明都是外來者,甚至與他們不是同族之人,卻反而要與我們隨軍民夫,幫著我們打他們自己人。」

  余效民說道:「這些農奴說白了,便是比韃子時期的佃戶,也好不了多少,甚至可能過的更慘。他們沒有土地,就連吃飯也全看貴族的心情,不被當人,命也不被貴族當回事。就拿這次來說,我軍來到西域,他們的貴族逃跑之前,還得殺上一批,明明搶走糧食,就能把農奴餓死了。而我大明天朝,卻拿他們當人,還給他們糧食賑濟。西域百姓,自然歸附天朝,這也算是民心所向了!」

  「你說的對,這就是民心所向。」周海忠咧嘴笑道,「既然他們要跟隨,那就讓他們隨軍吧!至於口糧,就按正常民夫來算,不用太小家子氣,也讓他們看看跟著天朝當百姓,不比在原來那些西域貴族手下當奴隸來的差。」

  明軍在哈密到吐魯番,沿路賑濟農奴,收攏西域民心。

  吐魯番,魯克沁。

  吐魯番伯克叫額敏和卓,一聽這個稱號,就知道這傢伙起碼也是沾點兒綠的。

  而他的爺爺、父親,都是吐魯番地區的領袖,到了他這一代才遷居魯克沁城。

  這傢伙的人生履歷,在西域這旮旯也算相當出彩了。他先是對準噶爾的侵占行為感到不滿,暗戳戳投靠清朝,結果被策妄阿拉布坦殺光全家。

  然後,額敏和卓自己一個人單槍匹馬,靠著宗教聚集勢力,硬是從策妄阿拉布坦手裡奪回了吐魯番地區的統治權。

  一直到雍正晚期,噶爾丹策零與滿清開戰,額敏和卓只帶著300多軍隊,死守魯克沁城40多天,硬生生打退了2000多準噶爾大軍的進攻,還擊斃了200多準噶爾敵軍,堅持到了清軍來援。

  這傢伙還很會做人,明明雍正的援軍來的那麼慢,他還是沒有任何不滿,反而大張旗鼓親自出城迎接。

  而滿清給他的回報也很不錯,從雍正到乾隆,這傢伙不斷受到清廷重視賞賜,到最後還讓他留駐葉爾羌,管理當地維吾爾人的事務。

  要知道,當時的葉爾羌地區有「二十七城村,計三萬戶,十餘萬口」,不僅是天山南部人口最多的地區,而且也是南疆地區最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

  就這等封賞任命,足見額敏和卓在清廷可謂是簡在帝心了。

  只可惜,他對清廷簡在帝心,但在明廷卻是心腹之患了。

  從哈密逃亡吐魯番的貴族,已經將明軍在哈密的「所作所為」都傳揚過來了。

  貴族全部殺光,只留農奴平民,而且不接受投降。

  額敏和卓本來心中還有一絲疑慮,一聽這些消息,便知道自己別無選擇。

  他可以臣服漢人皇帝,甚至接受漢皇的冊封,讓皇帝在自己的地盤駐軍,只要保留自己的世襲伯克,還有吐魯番的宗教信仰。

  但很明顯,漢人皇帝不這麼想,對方不想留著自己這樣的世襲貴族,甚至傳言中連宗教都不想留(這不是傳言)。

  額敏和卓之前可以為了權力,單挑強大的策妄阿拉布坦,現在也可以單挑漢人皇帝。

  而且還有吐魯番的龐大信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