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清軍大敗
沒有任何的意外發生,前軍乃至半部中軍全部陷入大亂的福建清軍面對衝殺而來的明軍,別說組織反攻了,便是抵抗都沒得抵抗。
明清兩軍甫一碰撞在一起,本就在混亂奔逃的清軍,瞬間大潰。
無數清兵不是被明軍無情砍殺,便是自相擁擠逃命之下,被不慎絆倒,然後再被上百慌不擇路的清兵給活活踩踏成了一灘肉泥。
戰場之上,每一刻都有人死去,這些人中有被明軍砍殺的清兵,也有追殺不成被發狠的清兵反殺的明軍士兵。
時間不斷推移,戰場的局勢沒有絲毫懸念,號稱十萬,氣勢洶洶的清軍甚至連一次像樣的衝鋒都沒發起,便已然兵敗如山倒。
更有不少清兵崩潰之下,他們不敢招惹後方衝殺的明軍,但卻將屠刀揮向了同樣逃命的友軍。
清軍好歹也有幾萬兵馬,加上明軍的兩萬,還有雙方的輜重民夫,也差不多接近十萬人馬了。
如此多人的大混戰,哪怕清軍陣型已然潰敗的不成樣子,卻因戰場上人員實在太多,竟一時間還未完全潰散。
明軍奮力砍殺之餘,也在戰場上不斷招降納叛。要不然,這般多的清軍,總不可能一窩蜂全殺了吧!
就算明軍有這個心,也沒這個兵力,就是幾萬頭豬,反抗起來,也能拱死不少人了。
「大人,趁現在快撤吧!」
「是啊大人!這些明賊現在還未徹底鑿穿我們的軍陣,此時若不走,可就來不及了。」
「大人,當斷不斷,必受其害。現在率部回惠安,或許還有機會與明賊再戰啊!」
……
軍陣後方大營,數名清軍的總兵、副總兵等高級武將,簇擁著中間督戰的呂猶龍,嘰嘰喳喳的勸說道。
說是勸說,呂猶龍又不是傻,豈能不明白,這些人不過就是見勢不妙,想要儘快撤兵,好保住自己的標營親信罷了。
至於其他綠營兵,乃至於那些募兵們的死活,關他們何事?
可恨啊可恨!
呂猶龍冷冷的看著身邊這些四鎮的總兵將校,心中已然是恨得牙痒痒。
若不是眼前這些人貪墨太甚,盡募一些濫竽充數之軍。否則,他這好不容易集結起來的十萬兵馬,怎會敗的如此之速。
甚至連與明賊堂堂正正打上一場的機會都沒有。
呂猶龍幾乎可以想像到,如此戰報若是奏於御前,聖上得是何等的龍顏大怒。
屆時,就算自己真平了這明賊,怕是也亡羊補牢,為時已晚了!
其實,這鍋也不能全甩給別人,呂猶龍也不自己反思一下。若不是他上行下效,這四鎮總兵膽子再大,也不會當著聖旨還有反賊肆虐的形勢,如此貪墨募兵款項,濫竽充數。
再加之其作為巡撫,強行總攬了全省兵權,卻消極怠戰,又怎能奢望下面將士能打好仗?
連「明賊」這樣的話都說出來了,可見呂猶龍與麾下的各鎮總兵對朱怡炅的態度,已然極大不同了。
至少,也不再是當做尋常反賊看待了。
「王道成,你這不通兵事的腐儒!!」呂猶龍忽地大呼一聲,然後竟是當場暈厥了過去。
也甭管是真暈假暈,反正這鍋是甩出去了,呂猶龍也沒指望泉州知府王道成能活著。
→
周圍的四鎮總兵將校見罷,先是一愣,旋即反應過來,大呼:「不好了,巡撫大人暈過去了!」
「快撤,快撤!」
「明賊勢大,速速撤兵,從長計議!」
……
一連串號令,四鎮總兵帶上了呂猶龍這位巡撫大人,率領各部標營親兵,趁著明軍還在戰場上穩紮穩打,收攏殘局之際,火速逃離了戰場往東而去。
至於各鎮的其餘軍隊,則全部放棄。
此時不跑,怕是連命都沒了。
隨著清軍四鎮總兵率部往東遁逃,沒多久便被明清大軍察覺了。這不奇怪,這時代的戰爭,看得都是鼓聲和主將軍旗。
清軍四鎮總兵跑路的時候,可沒人去扛著那杆軍旗,只要有人稍微往後一看,就會發覺後方軍陣已然空空如也,原本搖曳的巡撫大纛早就不知道倒哪裡去了。
巡撫大纛一倒,戰場上的清兵終於徹底崩潰,又聽明軍大呼招降,大部分清兵和輜重民夫都選擇了跪地投降。
僅有少部分跑出了軍陣,分散著到處奔逃。
明軍也沒有去追擊這些逃走的殘兵敗師,一是兵力不夠,光是押運這些俘虜都費力,二也是這些四散而逃的殘兵至多就是土匪賊寇,根本構不成什麼威脅,後面慢慢掃蕩就是。
戰事漸漸平息,此戰明軍以少勝多,斬獲數千級,俘虜三萬餘人,自身損失僅僅數百,且半數只是傷兵。
從戰果上來說,明軍可謂是大獲全勝,而且,損失了如此多的兵力,整個福建的綠營基本算是廢了。
雖然那四鎮總兵帶上了各自的標營及時逃離了戰場,但標營一共才多少。
而且一開始為了維持局勢,四鎮總兵幾乎將標營的一半都派了上去。這最終於亂戰中能收攏的,四個加起來,也不過三千多人,加上徐左柱的騎營,也才堪堪五千而已。
清軍這波屬實是虧麻了,接下來,以閩省僅存的兵力,呂猶龍根本無力抵擋來自朱怡炅和明軍的進攻。
除非從浙江以及廣東調兵,呂猶龍有便宜之權,從浙江調兵問題不大,浙江巡撫朱軾不敢不配合,可浙江的兵力實際上比福建還爛。
不說閩浙二省,就是整個江南,都已經接近三十年沒打過仗了。
這也是為何福建綠營能敗的這般慘,要是福建水師,人家好歹是窮山惡水來的募兵,又時常與東南海盜搏殺,至少有些戰鬥力。
而其他的綠營……打個林俊這等沒啥經驗的農民軍,還能憑藉裝備訓練的優勢,加上主將帶頭。
如今碰上了明軍,明軍那可是天天操練,這操練強度比之任何一支古代軍隊,都算得上是降維打擊了。
再加上戰鬥經驗的差距,裝備倒是差距不大,可清軍這邊卻攤上了呂猶龍這位大聰明文官統帥,強行以文統武,紙上談兵。
又有貪墨募兵款項,上行下效,種種因素加持下,這能打贏,反而才成了怪事。
可笑康熙人老了,這政治上卻也變得優柔寡斷,先前不喜呂猶龍,故意不給其權力,致使福建局勢糜爛。
後面又想亡羊補牢,卻又多加催促,逼迫呂猶龍強行出兵,至此再無挽回餘地。
隨緣更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