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半渡而擊

  第615章 半渡而擊

  歷史上中國大破西南象兵的戰役不多,北宋打過一次,用的是強弓硬弩遠程射取拿下。«-(¯`v´¯)-« 6➈丂𝕙Ǘ乂.ςⓄⓜ »-(¯`v´¯)-»

  元朝忽必烈時期,也打過一次,還是直接跟緬甸開戰。

  700人元朝軍隊(不全是騎兵),大破緬甸蒲甘王朝派出的五萬大軍和800頭戰象。

  直接打成了世界戰爭史上為數不多,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

  當時,忽必烈遣使齊代陀印,帶著聖旨前往緬甸,勒令緬甸國王歸順元朝,並且將孩子和貴族親屬送到大都進貢。

  然後,緬王就把使者宰了,因為使者不願意脫鞋光腳跪拜。

  當然,更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元朝征服了雲南的金齒部,而金齒部又被緬王視作自己的屬臣。

  雲南行省得知後,立刻上奏:緬甸國王無心投降,所派使者至今未歸,故出兵應該派去征服。

  忽必烈這時還因為重慶等地的漢人義軍,所以一時抽不出手,便下旨雲南行省暫時不要出兵。

  結果,緬王那洛提和以為元朝是個軟柿子,便立刻開始在邊境修築城池,建築堡壘,準備遠征軍。

  金齒部首領阿何意識到不妙,立刻歸附元朝,並匯報使者已經遇害的實情。

  緬王大怒,當即發兵五萬,其中騎兵一萬,戰象800多頭,攻打金齒部。

  當時的元朝由於戰爭來的倉促,根本來不及聚兵,只能倉促帶著700軍隊馳援。其中騎兵僅有500人,餘下200都是步兵。

  帶兵的分別是雲南千戶庫都、大理路長段信苴日(段實)和大理千戶陀羅陀格,三人以200步兵安營紮寨,正面吸引緬軍注意力,然後自己等人則率領500騎兵分成三路,對緬軍發動騎射攻勢。

  當時的戰況記載:「追擊十七寨,北驅至狹山關,戰三十餘里,匪與象馬互相踐踏,死者填滿三巨壑。」

  人話就是元軍的700人,將五萬緬軍、800戰象殺到大敗,追了三十多里,直到主將庫都受傷,才被迫停止追擊。

  700元軍只死了一個,還是戰後收攏戰利時,倒霉被大象踩死……

  此時此刻,北岸上游的400多頭戰象,剛剛下水。

  而那些拱衛戰象的緬軍精銳,同樣抬出了小船,放到河中準備搶渡。

  正面下游的渡口,數萬緬軍炮灰還在前赴後繼,發動大規模佯攻搶渡,為上游戰象和主力精銳部隊爭取渡江時間。

  緬軍的土炮,同樣朝著對岸的明軍陣地,瘋狂開炮。

  雖然基本沒什麼用處,但總歸能吸引些注意力。

  「轟轟轟轟!」

  明軍的紅衣大炮,早就調轉了炮口,並且調整過了角度。

  在北岸的上游,緬軍戰象與主力精銳,剛剛渡江渡到一半,正適合半渡而擊。

  十多發炮彈飛射出去,大部分炮彈正中江面密集的緬軍船隻,少部分打空的也距離緬軍渡船非常近,巨大的動能掀起的浪花,完全可以將緬軍的渡船掀翻。

  「轟轟轟轟!」

  明軍的紅衣大炮持續發炮。

  上游江面的緬軍主力完全成了活靶子,在陸地上他們是精銳,但現在江面渡船上,他們與那些炮灰民夫沒有任何區別,被炮彈擊中就得沉江溺亡。

  甚至連跑都沒法跑,因為四面八方都是友軍渡船,還有400多頭戰象夾在中間。

  「哞~~!」

  這些大象很聰明,江對岸的炮火聲,讓它們感受到了危險。

  →

  任憑背上的騎兵如何驅使,就是不肯繼續前進,反而還想後退。

  「嘭!」

  終於,一發炮彈好巧不巧,直接擊中一頭戰象的眼睛。

  大片鮮血迸射,這頭大象居然沒立刻死去,劇烈疼痛和死亡的威脅,讓這頭大象瞬間發狂。

  發狂的大象,還是在渡江過程中發狂,這對於周圍渡船的緬軍簡直可以說是滅頂之災了。

  「轟轟轟轟!」

  由於正面渡口都是緬軍的炮灰,有幾門虎蹲炮,還有臨時製作的木頭炮,都被調了過來。朝著江面就是發射碎石散彈,雖然打不死緬人的戰象,但讓它們吃痛進一步發狂還是沒問題的。

  轉眼間,400多頭戰象,大部分都陷入發狂,開始對著四面八方橫衝直撞,甚至還影響到了後方離得較遠的戰象。

  那些隨同戰象一起渡江的緬軍精銳,全部遭了殃,別說是他們的小型渡船了,就是真的大船,被這麼多大象橫衝直撞下,也得船毀人亡不可。

  何向明這時拔出腰刀,大吼下令:「全軍渡河,給我殺過去!」

  上千明軍從矮牆和塹壕衝出,下河將岸邊渡船拉回來,準備趁亂強行渡河殺過去。

  而正面渡口,更是由明軍正兵、巡檢兵帶頭,那些各部土司兵和桂家漢軍在後,直接強沖「佯攻」的緬軍炮灰,強奪他們的渡船。

  不多時,北岸上游就有上千明軍正兵,成功渡江。

  連倚仗的400頭戰象主力都被明軍火炮炸潰了,又見到上千全副武裝的明軍正兵渡江殺來。

  就算那些還沒來及渡江的緬軍精銳,僅僅比對了一番雙方的盔甲,對方的盔甲明顯比自己的更堅固。

  這些所謂的緬軍精銳終於潰散了,他們的戰鬥力本來就不咋樣,連孟人、八百司都打不贏,甚至還隔一段時間就得被印度人殺到王城。

  正面戰場的渡口,更多的明軍、土司軍和桂家漢軍,已經強行殺潰了佯攻的緬軍炮灰,正在強行渡江衝殺。

  「轟轟轟轟!」

  明軍的火炮持續開炮,掩護友軍渡江。

  依靠熱氣球指向,那些抽出手來的紅衣大炮,還專門瞄準了緬軍的土炮陣地進行轟擊。

  不過片刻間,緬軍陣地就已經聽不到火炮聲音了。

  緬軍炮手要麼被炮彈打死,要麼就是目睹了同僚慘狀,直接棄炮逃跑。

  沒有了緬軍土炮的干擾,才半個時辰,成功渡江的明軍、土司軍就已經突破萬人,並且與江對岸的緬軍發生戰鬥。

  有著裝備上的優勢,緬軍的刀劍砍不穿明軍的盔甲,反倒是明軍的戰刀能輕而易舉砍殺緬軍,就算是貴族帶著私軍迎戰,都是一刀結果的命。

  而且,伴隨明軍火銃兵渡江,燧發槍齊射之下的殺傷力,還有比火繩槍更快的射速之下,緬軍很快就頂不住了。

  緬軍之前為了掩護主力和象兵渡江,所有的精銳早都被抽走了,而且還把民夫充當炮灰頂在了最前面。

  這些民夫炮灰,現在全成了壓垮緬軍的拖累。

  貴族地主都擋不住明軍衝殺,更何況這些緬人民夫。他們見到明軍追殺過來,下意識就扭頭逃跑,而且還是往實皆城方向逃跑。

  這個逃跑路線,等同於是在幫著明軍強沖己方的軍陣。

  後方的許多緬軍,甚至都不知道發生了何事,就被前面潰退的民夫沖的七零八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