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水舍火舍
建武十一年,冬。🎄💀 ❻➈𝓼Ĥυ𝔵.ᑕ𝕠𝓂 🐤🐯
有一支船隊抵達南京,船上載著兩名奇裝異服的異國老頭。
他們是從南蟠國來,前往南京入貢朝覲的火舍王與水舍王。
說是火舍、水舍二王,但實際上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國王,而是部落中掌控著水、風、火的巫師。
傳說他們可以利用這些巫術來溝通神靈,祈求降雨和治洪,所以被南蟠諸部落尊稱:火王與水王。
而南蟠國中又有婆南山,水王在山之東,火王居山之西。水王能夠降雨,火王能夠使陰雨停止。
相傳水火二王不得相見,一旦相見必有死傷。
阮氏安南已然覆滅,主少國疑,朝野動盪,權臣攝政,民怨沸騰……如此多的矛盾集中在一起,就算明軍不打過去,阮氏也是註定要崩潰的。
從廣南明軍南下,到攻陷國都,俘虜其國攝政王、王太后等諸王室貴族,總共連一個月都沒到。
阮氏王太后和年幼的阮王都已在月前,乘坐海船抵達南京,聽候大明朝廷發落。本來應該還有位攝政王的,只不過在路上就因為毒癮發作,而船上又沒有阿芙蓉,有也不會給,所以沒能扛住戒斷反應,休克而亡,倒是便宜這傢伙了。
確實便宜這傢伙了,因為那些被送到南京的阮氏王公貴族,甚至包括那位王太后,全都在天牢里毒癮發作,宛如人間煉獄。
整個國家的上層貴族,全部以吸食阿芙蓉為樂,這國家不完蛋才怪了。
阮氏被滅,其國土併入廣南省轄地,而南蟠國則按照早先議定,設立南蟠軍民元帥府,這也是大明新朝設立的第一個軍民府。
南蟠國說是王國,但這裡太過原始,完全就是部落聯盟時代,連文字都沒有,遇事以結繩為記。所以根本沒辦法像北方、遼東、雪區的四大都司,只能退而求其次,在此設立軍民府作為過渡。
不過也好在這裡太過原始,就連水火二王的王位繼承都不是世襲,不可傳給兒子,傳給兒子就會帶來災禍,只能傳給侄孫輩。
這就給了大明朝廷操作空間,既然南蟠軍民府已經設立,那往後水王、火王的王位繼承,除了上述條件,還應該得到大明朝廷的承認和正式冊封。
這樣既可以強化水王、火王的法統,也能進一步對其加深控制。
別看南蟠這裡國弱民窮,但水火二王的名氣卻是不止局限於南蟠諸部落,就連隔壁的真臘國、寮國(現在分裂了)都非常信服這兩位大巫師的神力,時常請求兩位巫師前往各自的國家,為其施術,祈禱降雨。
火王、水王一般不會拒絕,常常會騎上大象,帶著數十名僕從前往兩國進行祈雨儀式。
這才是朱怡炅想要親自面見這兩位南蟠原始部落的巫師,並且還要予以承認冊封的原因。
只要能控制這兩位南蟠大巫師,那大明就可以變相獲得對真臘、寮國,在某些意義上的獨特話語權。
卻說水王、火王被帶到南京,並沒有遵循南蟠的二王不得相見定律,也是鴻臚寺的外藩招待所沒注意這些莫名其妙的規矩。
不過,二王倒也樂在其中,互相探討巫術,還一來二去,很快就成了好友。
二王在南京住了快一個月,一面學習中國的禮儀,一面也在積極了解中國信息。
終於是在寒冬臘月,等到了中國皇帝的召見。
跟隨鴻臚寺的通譯官前往紫禁城的路上,火王率先開口說道:「在南京住了一個多月,我與那位鴻臚寺的通譯官大人聊了許多中國的事情。他與我說中國是一個非常強盛的國家,遠比那些越族人還要強盛。而且,中國的面積也要比南蟠大的多,這裡的百姓族人在中國大皇帝的庇護與統治下,人人都是能吃得飽飯,住的起暖和不漏雨的屋子。我覺得我們應該與中國交好,並且還要向之前對待越族人的國王那樣,朝貢中國的大皇帝。」
水王點頭:「你說的不錯,中國人不僅比越族人更強大,也比他們更友好。他們當初剛來到南蟠,並沒有要求我們繳納貢賦禮物,反而還派遣了老師,教授我們中國人的文字,讓我們能夠擺脫原來麻煩的結繩記事法。並且,中國人還送給了我們鐵鍋、食鹽和菸草,主動與我們交換黃蠟、鹿茸這些東西,給的東西也比越族的商人更多。」
南蟠國沒有文字,也沒有軍隊,遇事就以結繩為記,也沒有君臣之分,就連水王、火王這人也是住在茅草搭建成的長屋中。
但這個國家的資源非常豐富,黃蠟、鹿茸、熊腑、雄象這些都是南蟠特產,而且在南蟠深山,還有許多未經開發的原始森林,其中不乏有百年巨木,尤其是價值極高的百年柚木。
這可都是打造戰艦的上等耗材,後世的一戰戰列艦都還在用柚木作為基本建材。
可以說,只是這些南蟠山林里的百年柚木,就值得大明長期占領控制這裡了。
至於那些被派進南蟠,負責教授南蟠部落漢文漢字的老師,自然都是阮氏覆滅後,明軍在阮氏抓的中國商賈。
不要誤會,明軍並沒有胡亂抓人,這些中國商賈幾乎都是參與到了走私,而且個個都摻和了海外的阿芙蓉買賣。
按照如今的《大明律》,參與阿芙蓉買賣的,都是主犯一律砍頭,並且親眷也要抄家流放的重罪,而且不論本國、外藩。
這很有必要,阿芙蓉這玩意兒一旦泛濫起來,哪怕是在外藩泛濫,按照如今中國的體量,最終肯定會大量流入到國內。
不過,明軍如今給了這些商賈一個機會,主犯雖然還是要砍腦袋,不砍腦袋震懾不了其他商賈,但其親眷卻是能夠前往南蟠,作為當地的漢人老師,教授當地番人部落漢語漢字。
並且要世代生活在此,某種意義上也算得上是流放了,只不過條件比《大明律》中的黑龍江、雪域,還有最近新添的嶺北府,肯定是要好多了。
吧書69新
火王接著說道:「我聽那些鴻臚寺的通譯官大人說,現在南蟠已經被中國納入了他們的軍民府管轄,今後南蟠的族人也將成為中國的族人,從獲得中國皇帝的統治與庇護。」
水王高興道:「這很好,中國皇帝統治與庇護下的中國族人,全都能夠吃飽飯,住的起溫暖舒適的房屋,有足夠的禦寒衣物。我覺得我們也應該向中國的皇帝請求,賜予南蟠更好的耕種技術。那些進入南蟠的中國人跟我說過,我們使用的刀耕火種,對土地破壞很嚴重。所以才會導致一塊土地只能耕種幾年,就又要辛苦遷移土地,而且糧食收成也不足。」
南蟠的水火二王,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還是很強的。
歷史上,阮朝將他們改土歸流,納入統治,這二王也都默認了,並且還接受了阮朝的賜姓和授印。
只不過阮朝的越族人做的太過分,改土歸流後不往南蟠引進先進技術,反而將其徹底封鎖,並且瘋狂壓榨,逼著南蟠國造反。
火王深以為然:「中國的確有許多好東西,尤其是這菸草,他讓我們能夠更好的溝通神靈,祈求降雨。」
說著,火王取出了菸斗,頗為迷戀的看了一眼。
菸斗和菸草自然不屬於南蟠本土造物,而是從中國流入,還被火王定成了溝通祈雨的專用法器,並且直接一代代傳承到了末代火王若蘭黑手上。
二王用著土語交談間,很快就到了皇宮正殿。
「拜見皇帝陛下!」
火王、水王對著朱怡炅恭敬跪拜。
這些禮節都是鴻臚寺提前教了好久,所以這時也並不失禮。
「免禮,賜座。」朱怡炅面帶微笑。
「謝陛下。」二王恭敬起身。
看著眼前這兩個衣著樸素,又有些艷麗怪異(南蟠巫師袍)的老頭,朱怡炅說道:「南蟠國如今已是我大明中國的南蟠軍民府,往後南蟠軍民府的百姓,便也是我大明中國之百姓。朕既為大明中國皇帝,也是漢人及眾族之皇帝。今後的南蟠軍民府,漢人為南蟠諸族之兄長,南蟠諸族百姓則為兄長之族弟。南蟠、漢人應當和諧共處,若是有漢人欺壓南蟠百姓,二王皆可直接請求南蟠軍民府做主。若是南蟠軍民府不管,便上報廣南省。」
「謝陛下。」
火王、水王滿臉激動:「南蟠將永為中國漢人兄長之族弟。」
朱怡炅點頭:「說的好,南蟠、漢人當永為友好兄弟。這便賜予你們王服金印,還有朕贈與的祭祀禮器。你們今後祭祀祈雨,可直接用這些。」
早有準備的禮部官員上前,捧著標準的大明郡王袍服和刻制好的金印,連帶還有一些怪模怪樣的祭祀禮器。
祭祀禮器都是專門打造,最顯眼的就是兩桿金制的菸斗,還有兩盒南贛產的上品菸絲。
火王說道:「我們也有與陛下貢賦的禮物,聽說陛下會回賜我們金銀禮物。我們不要金銀,只想請陛下能夠賜予南蟠中國的耕種技術,好讓南蟠百姓都能夠吃的飽飯。」
朱怡炅倒是頗為意外,笑道:「南蟠既為我大明國土,自然應該學習中國的耕作技術。不僅如此,今後南蟠還會遷入漢人百姓,教授爾等如何耕作開墾,從前的刀耕火種也要就此摒棄。」
「謝過皇帝陛下。」
二王歡天喜地,叩拜謝恩。
朱怡炅同樣也很高興,他也想往南蟠進行移民開墾,好能儘快開發這塊荒蕪之地,現在一切卻是水到渠成。
二王直到離開紫禁城,火王都還在摸著那杆皇帝御賜的金菸斗:「中國的皇帝陛下,賞賜的金菸斗就是比我們的銅菸斗漂亮。而且這個菸草,吸上一口也比我從前吸過的要更好。」
水王同樣也將金菸斗端在手上,愛不釋手道:「所以我們更應該敬重中國的皇帝陛下,他賜予了南蟠更好的耕作技術,還教授我們文字。」
火王驀地說道:「可是,二王不得相見,這回去以後該怎麼對族人們解釋?」
水王想了想,說道:「這簡單,就與族人們說,原先是南蟠,我們各自信仰不同的鬼神先靈。現如今是大明中國的皇帝陛下,他在統治和庇護南蟠。今後南蟠火舍、水舍也將信奉中國的皇帝陛下,所以也就不存在二王不得相見。」
火王點頭:「嗯,那便這麼說。」
實際上,所謂的二王不得相見,本質上便是為了防止南蟠部落間的衝突,互相搶奪有限的生存資源。
現如今,不存在所謂的搶占資源,這條傳統自然也就廢了。
越南阮朝官修史書《大南實錄》記載,水舍與火舍風俗尚鬼,無甲兵,自耕而食,自織而衣,無君臣之分,亦無刑名之法。無文字,遇事以結繩為記。無城郭,就連君長也住在茅草搭建成的長屋中。酋長只是最高祭司,並不處理政務,部落處於原始狀態沒有貧富之分。
《大南實錄列傳初集》卷三十二外國列傳二水舍火舍:
國長茅舍七間,在民居之東,不設城郭。舍內結架祀神,眷屬、奴僕僅十四五人而已。火舍國長居處,隔水舍約三日。其茅屋並眷屬、奴僕、民居,與水舍略同。
又聞向來二國長不曾相見,雲相見則有一死。國長年老,則傳之孫、侄,不傳子,云:傳之子則不利。彼等回辰,二國長寄許藩王糯米、蔴子各二瓢,蜂、蠟各一片。先以火炙,這臘片各自印其掌於上,囑謂:如遇狂風、疾雨、大旱,或兵革,或疾病,則以這蠟燃燈二株,禱呼:水王、火王相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