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回京
常年在北疆坐鎮打戰的北直隸中軍大都督,定國公楊恭今年終於回京述職,身邊還帶著二百親兵。-漫~*'¨¯¨'*·舞~ ❻➈ᔕᕼ𝕌ˣ.¢ỖM ~舞*'¨¯¨'*·~漫-
時隔多年,再度領略江南繁華,倒是讓他頗為感慨。
畢竟,北疆數省就算修養好幾年,那也只是民政差不多恢復,要說繁華,肯定是遠不及江南諸地。而且北疆還要支持朝廷打仗,還要向遼東移民墾荒,長城戍邊,修築建城等等。
楊恭一路乘坐官船,經由大運河直達南京,沿路根本不在任一州府停留歇腳。
那些州府官員,同樣也都權當不知道此事。
沿運河南下,時常能看到運河附近,有不少工地,大多都已迫於大雪停工,有些還有人在巡查。
這些都是河道總督孫嘉淦,主持挖掘疏通的河道溝渠。黃淮治水是個長期工程,所以目前還並未影響到大運河的漕運功能,但也已逐步進行限制。
直至現在,整個大運河基本只允許軍船、官船使用,民船已被完全禁止通過大運河。
南京,紫禁城。
楊恭恭敬行禮:「臣楊恭,拜見陛下!」
「免禮,賜座。」
朱怡炅笑道:「楊卿這些年在北疆,委實辛苦了!」
「謝陛下。」
楊恭連忙拱手道:「為國戍邊,本就為人臣者,分內之責,不敢言辛苦。」
「哈哈。」朱怡炅不由開玩笑道:「朕的楊將軍,在北疆這麼些年,倒是也學會阿諛奉承之言了。」
楊恭說道:「此乃臣肺腑之言,並非有意奉承。」
朱怡炅本就只是隨口開個玩笑,算是舒緩一下殿中謹慎的氣氛,順帶扯開話題。君臣二人不多時,便於殿中暖爐之下,對坐著閒談了起來。
也不能算是閒談,因為說的大多都是北疆這些年的發展概況,還有前番漠南草原大戰的大致戰況。很多細節都是簡單的戰報里看不出來,還有楊恭這個大都督的臨戰看法。
朱怡炅只聽了片刻,莫名唏噓:「如此說來,漠南草原確實是衰敗了,三大部居然也只能湊得出不到五萬的騎兵。前明隆慶開關,俺答封貢,僅僅河套之地,可是就能拉出十萬騎兵了。」
楊恭說道:「不僅如此,偽清韃子於草原的政策,後遺症太大了。尤其歸降的察哈爾部,其內部建制除了本部察哈爾部族以外,居然還有厄魯特部蒙古存在。這些厄魯特蒙古都是被韃子強行遷至察哈爾駐地,這也導致蘇珠克圖雖被我大明冊封為察哈爾大汗,甚至還自領了草原黃金家族的姓氏,卻始終難以真正控扼察哈爾部。」
朱怡炅搖頭失笑:「呵呵,這便是韃子所謂的滿蒙漢一家,倒是當真讓人大開眼界。」
其實話也不能這麼說,察哈爾被滿清如此區別對待,全是在於林丹汗的孫子布爾尼趁著三藩的時候,帶著察哈爾部起兵叛亂。
韃子只要不傻,肯定得防著這些察哈爾部。
不過,這倒是省卻了大明不少時間精力,因為韃子的這些政策,致使漠南草原諸部,全都或多或少積累了不少會耕作的漢民奴隸和蒙古牧民。
就連與韃子最親近的科爾沁草原,不少貴族首領手上也有成片肥沃耕地,還有不少為其耕作的佃農、牧民。
楊恭連忙恭維道:「陛下所言甚是,如今我大明新朝於草原實行都司制,又與諸部首領們封賜漢名漢姓,這些蒙古諸部首領無不對我大明新朝感恩戴德!」
這倒是真的,畢竟他們都打輸了,居然還能保住首領權位,還被漢人大皇帝賜予漢名漢姓。
雖然本質上,大明新朝所謂都司、衛司,與偽清的都統、札薩克制度並無太大區別,但勝在第一印象,還有個賜予漢人姓名的恩榮。
要換做王朝末年,那肯定會被草原恥笑,甚至激怒遊牧民族,可在王朝強盛期,那就是漢人大皇帝對草原的恩榮。
這些草原諸部首領為了向朱怡炅表忠心,聽聞楊恭這位漢人大都督要回京述職,連忙便跑來給楊恭送禮,讓其捎帶幾件草原的禮物回南京。
包括草原諸部首領送給楊恭的賄賂在內,這些禮物都被楊恭提前呈遞了奏章,朱怡炅早就看過來了。
作為草原諸部進獻的禮物,不出意外,有好幾件紫貂大裘,另外還有兩籠兔猻。
本來應該是三籠子,有一籠因為照顧不周加上暈船,路上就病死了,剩下的都被隨行的蒙古牧民無微不至的照料下,自己都累病了,好歹是沒養死。
這些兔猻可都是各部首領一起送給漢人皇帝的寵物,主要產地在漠南、漠北諸地,而且早在唐代,皇家就已經在豢養兔猻在內的野生品種。
而紫貂大裘,這東西更了不得,乃是這個時代的頂級皮草。有明一朝,紫貂皮已經不是價格昂貴,而是有價無市。甚至朝廷多次明令禁止,尋常百姓不得穿著紫貂皮草。
直到俺答封貢,草原與大明聯繫漸深,紫貂皮的價格才有所下降,並且禁令也逐漸成為廢紙。
然後……韃子入關,紫貂皮的價錢再度被炒上來,因為韃子朝廷不許三品以上官員穿貂。
大明新朝解除了這個禁令,但貂皮的價錢還是居高不下,並引來蒙古、遼東土著大肆捕殺,將其販賣給中國商賈。
跟著紫貂皮一起賣的還有海獺皮,這也是上等皮草。
黑龍江都司苦寒偏遠,除了流放罪犯,百姓都不願意往那裡遷,給再多賞田都不去。
但每年前往黑龍江、遼東諸地的商賈,卻是絡繹不絕。尤其黑龍江都司,現在樂浪省平壤府,已經有不少民間商船停泊。
就等著什麼時候濱江城、臨江城建立,打通遼東到黑龍江都司驛道,便派人去往兩城建立貿易收購據點,專門收購那些名貴的高級皮草,還有遼東烏拉城盛產的東珠。
韃子對東珠采捕有嚴格規定,不許民間開採,更不許流通民間,甚至宗室想求取東珠都難。
但大明新朝取消了這個禁令,原因在於朱怡炅覺得沒必要,就是一些稀有的珍珠而已。
這樣下達禁令聖旨,反而不利於遼東開發,倒不如果斷點,直接允許東珠自由買賣,好進一步吸納民間百姓、商賈前往開拓遼東。
這要換作後世,妥妥的破壞生態環境,但放在這時卻是無傷大雅,反而紫貂、海獺、東珠這些個個有利可圖,還都是暴利天價,完全足夠吸引百姓對外開脫,穩定邊疆統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