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朕的江山如畫
時至入夏。¤¸¸.•´¯`•¸¸.•..>> ➅9ⓢ𝓱𝓤χ.Ć𝓞𝕄 <<..•.¸¸•´¯`•.¸¸¤
在連續熱了不知多少天,今日終於難得有個好天氣。
不僅氣溫沒前些天那般酷熱,而且伴隨陣陣和風吹拂,於這初夏之際,倒顯得格外舒適。
朱怡炅這幾日沒什麼事,所幸趁著這難得的好天氣,帶上后妃子女,從南京內城東的朝陽門出行,車駕直奔孝陵衛。
這裡最初是老朱養馬狩獵的場所,也曾做過練兵校場,後來隨著老朱駕崩葬於此地
整個孝陵衛便連帶玄武湖、紫金山等廣闊區域,被前明劃為禁區,嚴禁民間百姓前往。
直到滿清得天下,這裡才重新開放,還產出了不少特產。
除漸漸興盛起來的釀酒業外,便是一直都有的剪絨紡織業,還有陵園西瓜(俗稱馬陵瓜)了。
尤其馬陵瓜,紀曉嵐甚至專門賦詩讚嘆:「種出東陵子母瓜,伊州佳種莫相夸。涼爭冰雪甜如蜜,消得溫暾顧渚茶。」
對於生長於三大火爐之一的南京人而言,馬陵瓜同樣也是難得的消暑佳品。
不過,雖然孝陵衛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但歷史上從來沒有任何官方證據,證明這裡的確是叫孝陵衛。
「拜見陛下!」
皇帝車駕到此,很快有看守孝陵衛的守陵員前來跪拜。
這些守陵員都是大明新朝派遣的,人數雖然不多,但有朝廷編制,主要是給老朱和馬皇后一家子掃墓。
朱怡炅說道:「都起來吧。朕今日只是偶然出遊,無需多禮。」
說是偶然出遊,但來都來了,朱怡炅還是帶上皇后與皇長子,進入孝陵給老朱上了一炷香。
與當初的忐忑相比,這次上香祭拜倒顯得多了幾分從容。
「老朱啊!雖然咱不是您的子孫,但這漢人的天下,咱是奪回來了。滿清韃子而今已是冢中枯骨,您老也可以安心了。」
一番祭拜,眾人這才前往孝陵衛養馬場。
如今的孝陵衛養馬場,戰馬已不足千匹,主要聚於湖邊。
遼東既復,那邊原本就有不少是養馬地,現在也被逐步恢復。
未來,南京孝陵衛養馬場會逐步往遼東、耽羅縣轉移,原本的養馬場雖然不會廢棄,卻也不再飼養戰馬,而是轉為皇室御馬場,專供皇室御馬。
皇帝御駕來到湖畔,養馬官立刻上前伺候,不僅牽來幾匹上好戰馬,還有二十餘匹用於繁育的南方母馬。
朱怡炅挺高興,隨手一指:「今日出遊,都不必拘謹,想騎馬玩的都去吧!」
當先上前挑馬的,還是從廣西來的那兩名壯妃。廣西壯族本就民風剽悍,只是騎馬而已,自然不在話下。
有這兩位妃子帶頭,其餘后妃也逐漸放開,也上去專挑矮馬騎乘。大多只跑一圈,還是要侍衛和女官跟隨慢慢走。
皇后和瑤妃沒去,因為兩人都在帶孩子,所幸便指揮著宮女一起,將帶來的食盒點心鋪好,就這麼準備來個湖邊野餐。
「駕!」
朱怡炅身著便服,就這麼騎著駿馬沿湖畔奔馳,後頭是一眾騎馬跟隨的御營親兵。
平日裡頗多政務纏身,今日難得出來放鬆心情。
而在孝陵衛、玄武湖的周邊區域,這時已經建起不少民居和商鋪。廣闊的玄武湖上,今日也出現了一些遊船畫舫,多是趁著天氣好,跑出來遊玩的放浪士子。
早在大明新朝復朝南京,就有官員建言,將這裡重新劃為禁區。
只不過皇帝沒同意,因為這裡的民居、商鋪老早就建起來了,把這裡重新劃為禁區,意味著要這些商鋪、民居搬遷。
不論朝廷承不承擔費用,無疑都是虧的,而且還會引起民怨。
那些畫舫遊船上的文人士子很快發覺皇帝御駕出遊,因為那麼一大票人就在湖邊,還懸著天子龍旗。
做皇帝就這一點不好,無論如何低調,總會被人發現,除非白龍魚服,那就是純找死了。
「玄黃天子龍旗,那是陛下的御駕,怎麼到玄武湖這兒了?」
「呵呵,李兄,你糊塗了。今日天氣甚佳,我等能乘船游湖,憑什麼就不許陛下帶著娘娘們出來郊遊了?」
「哈哈,說的也是。只是可惜,不能前往拜見。」
「……」
這些人雖心癢難耐,但也知道皇帝沒有提前布告,肯定也是出來玩的,自然不想被人打擾。
雖說如此,湖畔邊上還是不時就會有船隻經過,整的那些負責護衛的御營官兵頗為無語。
一開始,他們還以為是有人要刺王殺駕,結果全特麼是來湊熱鬧的。
還自以為做的隱蔽,沒被發現。
與這些文人墨客相比,那些百姓倒是實在多了,離得遠的到現在還不知道皇帝也來玄武湖了。
離得近的,也就遠遠看一眼,然後該幹嘛幹嘛。
難得今日天氣不錯,正是出去找活計的時候。
別說朱怡炅的大明新朝了,便是後世……咳咳,底層百姓永遠都是要為生活而奔波。
當今天下,正值大明新朝開國,前些年還能看到路邊枯骨,現在卻是幾乎看不見。
即便再窮困潦倒,只要肯花力氣,總不至於在大明地界被餓死。
而且,就算真的找不到工作,也可以申請由官府安排,移民北方、遼東等地,都是官府負責,肯定不像滿清那樣。
滿清的移民真的一言難盡,滿清的湖光填四川,填了小三百年。不是因為四川十室九空,而是在於滿清移民什麼都不管。
初期移民的人口,大部分都死在了路上,或是進了四川的老虎野獸肚子。
朱怡炅就這麼沿著湖畔策馬而走,來至一處湖邊駐馬停下,馬上有御營親兵遞上千里鏡。
抬鏡看向湖對面,只見人流攢動,民居商鋪層層排列。販夫走卒與街邊不時路過,還有攤販沿街叫賣。雖然聽不見聲音,卻也能看出這些人對生活的憧憬希望。
又有湖中畫舫,有士子舉著酒杯,不知在說些什麼,看上去似乎是在賦詩作對。
不知看了多久,湖畔對面的民居升起裊裊炊煙,這是到了午飯時辰了。
從前因為徭役賦稅繁重,民間百姓大多只吃兩餐。
而今,賦稅輕了,還有各種減稅政策和高產的紅薯作物,又免除了徭役,百姓已經漸漸開始吃上三餐了。
而且吃三餐也有好處,幹活不至於沒有力氣,也能賺更多錢了。
「陛下,娘娘們喊您用膳了。」御營軍指揮使張阿山親自騎馬過來提醒。
朱怡炅忽然問道:「張卿,你說這大明江山如何?」
張阿山腦子有些懵,思索半天才好不容易憋出個詞兒:「大明江山,如畫似錦!」
朱怡炅笑道:「哈哈,是朕的江山如畫!」
「駕!」
說罷,一勒僵繩,折返回去。
張阿山連忙帶著其餘親兵騎馬跟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