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遼寧和河北
韃子退出了瀋陽,直接一路退到遼東長城以外,退至昔日都城赫圖阿拉。
這仗暫時是打不成了,光是韃子拋下的廣闊遼東就要明軍出兵來占領,而且要是繼續追到赫圖阿拉,那就要爆發第二次薩爾滸之戰了。
還是翻越遼東長城去打仗,明軍的後勤補給光是拿下遼東就已經非常勉強。要再出長城跟韃子決戰,這既不現實,也不明智。
韃子、明軍很有默契的暫時停戰,並以遼東長城為界。未來遼東戰場,大概率會集中在撫順關到薩爾滸城一線。
不過已經不重要,韃子放棄瀋陽那一刻就已經沒有機會,朱怡炅不是萬曆,現在的韃子也不是努爾哈赤時期,薩爾滸之戰明顯不可能再復現了。
即便明軍不去打赫圖阿拉,韃子自己就得因為糧食壓力而自行崩潰。
雖然韃子現在仍舊占據東北廣闊疆域,但其中大部分地區,基本都是苦寒荒蕪的無人區,連逃居遼東的關內漢民都不願意去。
整個黑龍江、吉林加起來,估摸著都沒有大明台灣府的人口多。
這也是為啥韃子只退到赫圖阿拉,不繼續退到吉林烏拉城,因為太過荒蕪苦寒,真退到這裡怕是今後都得做部落原始人了。
明軍迅速占據瀋陽、開原、撫順、鐵嶺等遼東長城以內主要城市,並著手安排那些被拋下的漢民百姓編戶齊民。
為了儘快恢復遼東人口,所以也不管什麼滿漢朝鮮之分了,只要落籍的百姓都能統一分田。
是的,就是分田,直接把田產分給這些百姓。
這個政策現階段只有北方才有,南方還得自行屯墾耕作,將土地耕成熟地以後,才能到官府落戶變成自己的。
不是朱怡炅在變相保護地主階級,而是南方人口太多了,真要搞分田肯定是不夠分的,而且還會因此引發各種問題。
換言之,就是總會有人不滿。
而且,南方要自行開墾,北方卻可以直接分田落戶,這也是在變相鼓勵南方百姓往北方移民。
……
韃子退回赫圖阿拉,接下來無非秋風掃落葉。
大戰過後,便是論功行賞。
除了獎賞提拔立功將士,還有戰死將士的撫恤金也要下發到位,並且專門安排都察院、錦衣衛雙重監管。
總攬北直隸戰局的楊恭,這次總算沒再犯錯,晉封定國公。
內閣首輔王禮勞苦功高,晉封鎮國公。
輔助楊恭在北直隸決戰,總攬遼東戰役的於可成,由兗州侯改封鄭侯。
梁文煊輔政有功,同樣授封定侯。
朱承訓負責後勤輜重調運,授封閩侯。
餘下還有率軍攻進山西,招降收復山西全境的傅運生,得封太原侯。
帶著龍騎兵跟韃子幾次正面交戰,又奔襲草原,翻越長城截住韃子部分糧草人口的龍騎兵主將寧南輝,得封鎮南伯(遼長城鎮南關)。
還有遠在朝鮮,渡海進兵遼東半島的王宗談得了個遼陽侯,副將唐舜晉封金州伯。
其他參戰立功將領,也都各有封賞,不僅有爵位封賜,還有大量賜田。
雖然爵位都是世襲減等,但只要在座後代不是短命鬼和廢物,這個減等完全可以讓他們在新朝風光兩百年,而且還有賜田,這些可都是實實在在的財富,不會隨著爵位降級而減少。
說起賜田,今年大明又在各省州府展開了一次人口和土地清查,重新丈量裁定了土地,這也是在防止新朝勛貴趁機兼併土地,魚肉百姓。
雖然封建帝制往後幾代肯定會有這樣的問題,甚至不是帝制都會……咳咳,但至少朱怡炅還活著的時候,絕對不允許自己的開國功臣這樣。
此番大戰,朱怡炅一次性給出了幾十號爵位,光是爵位封號就讓內閣好一番琢磨商議。
吧書69新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次封賞,終於是出現公爵和一字侯了。
朱怡炅這是在表態,跟著一起出的還會有相關聖旨詔書。
大明新朝不再有前明非朱姓宗室不得封王的規矩,只要能立下足夠大功,活著封王皇帝也毫不吝嗇,這就是在故意調動文臣武將積極性了。
「陛下,如今遼東既復,臣請設遼東省。」王禮開口就說道。
遼東省,而不是前明的遼東鎮,這是很明顯被此前皇帝釋放的封王信號給刺激到了。
畢竟,這可是封王啊!
從前明至今,非宗室的文臣武將,已有數百年沒見過這個爵位了,晚清咸豐的一句「攻下南京者裂土封王」,可就連曾國藩都為之瘋狂。
不過很快,新晉入閣的鄔思道開口反對:「陛下,遼東雖復,但久受韃子之害,人口民力十不存一。現在設省不僅操之過急,而且於遼東百姓也無益。不僅是遼東,北直隸、山東、河南、山西皆是如此。臣以為可先恢復遼東鎮,派遣主政官員前往治理,並依前明例,遼東劃歸山東管轄。待其人口恢復,再行分開設省。」
遼東歸山東管轄,這是前明就有的行政區劃,直到滿清崛起,才被迫分開。
現在無非就是重新恢復,而且也不是全無道理,一個人口都不足五十萬的地方設省,這是在浪費行政資源,增加中央財政負擔。
朱怡炅略一思忖,隨即點頭道:「可。便設遼東鎮,歸於山東巡撫轄,什麼時候人口超過百萬,再行設省,省名便叫遼寧(遼土安寧)省吧!還有,北直隸人口同樣損失嚴重,又非京師,今後改名河北省,並設河北巡撫。」
這是從實際角度出發,北直隸人口損失嚴重,又是長期戰爭前沿。不僅不能做首都,而且拿來做直隸也是在浪費行政資源。
現階段還是先以普通省份治理,著手恢復人口經濟為要,同時作為應對草原地區的戰爭前沿。
著急遷都北京,那是在給百姓添堵,當年老朱可是都花了長達三十年時間,才為小朱棣打下了遷都基礎。
也不用說什麼老朱一開始就想遷都了,那只是個方案而已,而且那時的遷都主要還是在南方平移,因為北方破壞太嚴重了,壓根遷不了。
朱承訓這時也開口建言:「北方還是要加快移民,邊疆地廣人稀,長城邊防將形同虛設。」
說的卻是這次大戰,河北地區的長城邊關幾乎就是癱瘓狀態,河北人口不足,只能被迫放棄長城,堅壁清野,放任韃子從長城入關。
梁文煊說道:「南方各省人口雖多,但要移民的地方太多,便連海外台灣、呂宋之地也要移民屯墾。如此不僅所耗錢糧頗多,便連人口也有不足,要往北方大規模移民,怕是有些困難。」
朱怡炅說道:「再難也要移民,總不能讓北方空著。不過移民並非朝夕,如今漠南草原正在開戰。北方邊關不至於立刻告急,可以慢慢來。」
王禮這時說道:「可由中樞下令,男子十八、女子十五以後不成親納娶,生育子女者,一律徵收重稅。」
單身稅?
朱怡炅搖頭:「不可,男婚女嫁,本就自願之事,不可強行約束。不過男滿十八、女滿十五若主動落戶,卻是可以給予一些獎勵。內閣回去定個章程,與朕過目吧!」
六位閣臣拱手應道:「遵旨。」
男十八、女十五,雖是滿清律例定下的法定結婚年齡,但也並非毫無道理。
明末清初人口損失太大,這樣放低結婚年齡限制,就是在刺激人口增長。
不同時代不同政策,不用全拿後世道德價值觀來評判古代。
畢竟,在古代人口就是勞動力,就是家庭生存保障。
單身收稅(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