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河南戰場
「轟轟轟轟!」
明軍數十門火炮正對著延津縣城牆不斷炮轟。(-_-) ❻➈𝐒h𝓤𝓧.𝔠Ⓞ𝓜 (-_-)
整段城牆都在大炮轟擊下劇烈晃動,城牆上已經沒有清兵敢站著,所有人全都躲在了女牆後面。
就這,還不保險。
區區一座縣城而已,女牆可能連尋常火炮都擋不住。
「轟轟……嘭……咔嚓咔嚓~~!」
卻是一發遠程重炮打出來的炮彈撞上城牆,直接在那段城牆上撞開了一道清晰可見的裂紋。
這才半天而已啊!
「這怎麼可能,為何偽明反賊的火炮威力會這般大?」周協滿臉驚駭。
一旁的房延清亦是臉色難看。
明軍的火炮本就是用最新式的空心鑄炮法熔鑄而成,這個技術可是連歐洲殖民者都還沒發現。
如此熔鑄的火炮,不僅射程更遠,而且對膛壓和火藥的耐受力也更強。
這就意味著明軍終於可以在火炮里用上糖火藥了,這樣打出來的炮彈不僅射程遠,而且威力也更大。
當然,便是威力再大,半天就把城牆轟開一個裂口,這純粹是延津縣的城牆質量太差。
早在二十年前,延津縣的城牆便因年久失修坍塌過一次。現在的城牆還是靠著時任縣令帶頭捐資,然後再募捐重修起來的。
可這種民間助資翻修的城牆,其質量……只能說堪憂。
因為連縣令老爺都為此掏錢破費了,人家又不是本地人,那肯定是得拿些「補償」的。
既然縣令都拿了,那下面人肯定也得拿。
不拿豈非不給縣太爺面子?
而且康熙朝的俸祿極低,基本對標前明,也就高了一點而已。
要不然,雍正也不至於搞個養廉銀出來(養廉銀是官員俸祿的十至百倍)。
房延清和周協打算死守延津縣,再派遣死士出城求援的想法還沒來及實施,就已經宣告破產。
這才第一天,延津縣城牆就被轟開裂口。
照這個速度下來,不出三天,整段城牆怕是都得被明軍火炮轟塌。
而且,就算三天轟不塌,延津縣可是開封大軍糧道轉運點。
這裡哪怕只是被圍困三日,整個糧道也就斷了。
開封前線可是有著足足十五萬大軍,其中更是有著近三分之一的騎兵。
這每日人吃馬嚼,加起來完全是個天文數字。
別說三天,就是斷糧一天,也得鬧出不少亂子來。
房延清已然心急如焚:「周將軍,這可如何是好?反賊大軍若繼續圍城炮轟下去,便是軍心士氣不散,那前線軍糧斷運,皇上那邊……」
周協同樣心中驚駭,左思右想,說道:「偽明大軍雖在攻城,卻並未出動步軍,只以火炮。想必是害怕傷亡,想只憑藉火炮轟開城牆。趁此時間,當速速派遣死士突圍求援!」
房延清頗為擔憂:「現在求援……當真有用?」
周協厲聲喝道:「若不派求援,那我等城破之際,就只能自己選個體面的死法了!」
一聽到要死,房延清這才幡然醒悟,連連點頭。
只不過,死士卻不是那麼好找的,尤其城外明軍炮火連天,兵力更是城內數倍。
甚至城裡已經不經意間在流傳「偽明滿萬不可敵」的謠言。
這並非細作帶來,純粹是城中士紳百姓在互相串聯,那些清兵壓力之下以訛傳訛。
還是周協親自出面威逼利誘,房延清又從官倉拿出真金白銀,這才終於挑出三名死士。
然而,這三名死士懷揣必死決心,帶著求援書信才剛出城。
沒跑多遠,明軍騎兵便一擁而上。
五千明騎未動,僅僅只出動一百騎兵圍堵。
這三個死士瞬間全都嚇的什麼必死決心都沒了。
「別……別殺我!我願降,我願降!」
三人未及分開,就麻溜的從馬上跳下,趴在地上乞降饒命。
城牆上,房延清、周協二人臉色鐵青。
明軍騎兵動作太快,那三個死士甚至都沒跑出城牆的視線範圍。
不光是房延清、周協看到了,就連其餘延津縣的清兵也都看到了。
軍心士氣再度下降。
若非這些清兵都是漢軍旗的,知道投降了也沒好下場,否則恐怕都已經投了。
延津縣被明軍奇襲圍困,軍心浮動,城外的楊恭倒是十分輕鬆。
尤其在抓住那三名死士以後,楊恭還有閒心分兵,跑去打陽武縣。
不求打下陽武縣,但那裡的碼頭渡口卻是一定要拿下。
……
歸德府。
「轟轟轟轟!」
「轟轟轟轟!」
清軍火炮正與明軍火炮持續不斷對射轟擊。
「轟隆……嘭!」
不時有清軍陣地炮台中的火炮被明軍炮彈命中,運氣好的只是炮台被炮彈摧毀。
運氣不好的,直接被滾燙的炮彈命中炮台後面的火藥桶。劇烈的爆炸不僅摧毀了炮台,便連炮手也被一併吞沒。
其中,甚至還偶爾夾雜一兩門因為連續開炮導致炸膛的。
如此場景,在清軍炮兵陣地不時就會出現。
與之相比,明軍火炮損失卻是極小。
明軍火炮本就是居高臨下,而且還都是空心鑄炮法鑄的新炮,射程威力都遠遠大於滿清的紅衣大炮。
連續數日猛攻下來,除去攻城部隊,便屬滿清炮兵的傷亡最重。
若非滿清十五萬大軍,火炮和炮兵的數量足夠多,怕是都已經先一步支撐不住了。
「嘩~~」
「快跑啊!」
「……」
伴隨著前線的喧譁呼喊,這一日攻城的清軍終於頂不住傷亡,再次如潮水般退卻。
偌大的歸德府城,在清軍面前儼然如同難以逾越的天塹。
清軍大營。
雍正御駕坐在主位,隨軍文武都已到齊。
蔣廷錫率先開口發難:「張將軍,我軍十五萬大軍兵臨城下,為何這麼多日還是未曾攻克歸德府城?莫不是將軍有意拖延?」
歷史上,這人與張廷玉一樣,都是雍正的潛邸舊臣加寵臣。從雍正即位開始,平步青雲。
雍正六年,擢升文華殿大學士。
七年,加太子太傅。
八年,累封一等阿達哈哈番(輕車都尉,男爵下一級……有點摳),許世襲。
雍正一朝,蔣廷錫受過的賞賜僅次於張廷玉。
甚至其兄長貪墨官銀二百萬兩,都難撼動雍正對其恩寵。
雍正對其評價:「在公勤夙夜,懋績有賢聲。」
蔣廷錫作為雍正寵臣,政治情商自然不低。即便是有想法,也不會這麼直接在皇帝面前發難。
這很明顯是雍正有疑慮,不方便說。
張文煥聽懂了,連忙請罪:「皇上息怒,非是老臣有意拖延,實是歸德府城高牆厚,而且偽明反賊火器著實犀利。『滿萬不可敵』雖是以訛傳訛,卻並非空穴來風。我大軍無有應對之策,只能以強攻破城。如此才連續攻城數日,未建寸功。不過,久守必失,只要再與老臣一些時日,歸德府城必破。屆時,偽明朱逆將無所遁形。」
其實,張文煥還有話沒說,那就是清軍看似兵力更多,是明軍兩倍有餘。
但裡面還得去掉起碼三分之一的騎兵,騎兵又沒法參與攻城。
滿清時期,騎兵數量算是歷朝之最了。三藩的時候,有記載康熙集兵八十萬,其中有近三十萬都是騎兵。
如此恐怖的步騎比例,幾乎是難以想像的。
張文煥現在的打算便是以步兵強攻,來強行破城。
只要歸德城破,那後方五萬以逸待勞的滿清鐵騎便可隨時出擊,踏破這些無城池可守的偽明賊兵。
南船北馬,明軍的騎兵不可能勝得過大清的騎兵。
沒了城池之利,到時再如何「滿萬不可敵」,自己五萬精騎也將立於不敗之地。
真正大戰往往都是硬實力來決定,只要兵力夠強,一切陰謀詭計都是徒勞。
雍正點頭:「既如此,那此戰便都交於張卿了!」
張文煥鬆口氣:「老臣謝陛下!」
張廷玉:「皇上,偽明火器既如此犀利,微臣以為待此戰終了,或可對其加以仿造推廣。」
雍正沉默片刻:「……可。」
雍正對火器接受能力比康熙、乾隆還是要強出不少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