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矯枉就得過正

  第276章 矯枉就得過正

  閩粵沿海有不少疍民。

  這些疍民多數都是前明,甚至更前朝就已經下海的老疍民,也有些是近幾十年裡才下海的因疍民。

  不過,不論哪種,本質上都還是受不了官府的壓迫,為了逃避朝廷苛捐重稅。

  實際上,除了沿海有疍民,內陸也有不少犯罪或是交不起賦稅的百姓,同樣也會舉家逃亡竄入大江大湖淪為水匪。

  二者本質相差不大,古人所言的江湖說的便是指代這個江湖。

  雖然朱怡炅已經下旨對沿海疍民編戶齊民,但真實施起來還是難度不小。

  至少沒那麼快,有人監督也不行。

  早在朱怡炅稱帝之初,閩地沿海就已有一些疍民陸續上岸,這些疍民多是近幾十年內才下海的。

  還有多數疍民仍舊不相信朝廷會平等對待他們,更不相信皇帝會一直保持好政策。

  攤丁入畝、取消苛捐雜稅、廢除徭役、當兵就能減免賦稅,對他們而言就是好政策。

  只是這事急不來,而且也不那麼著急。

  只要統治能再穩固個一兩年,朝廷政策能堅定不移的推行下去,上岸的疍民只會越來越多。

  畢竟,不是迫於無奈,沒人會喜歡一輩子都生活在船上。

  而福州船政局目前從海南採伐來的上等油楠木起碼要陰乾十年,甚至二十年之久。

  還有越南深山老林里的極品柚木,也等著大明軍隊去採伐。

  ……

  南京。

  皇帝要全面禁絕纏足、纏胸的旨意已經下達,且不論男女老幼,統統一刀切。

  當然,皇帝這邊下令要一刀切,具體執行標準細則還是要又內閣那邊進行匯總補充。

  南京作為都城,首當其衝。

  江寧縣令是從台彎那邊跟過來的年輕士子,一得到皇命旨意,便立馬親自帶著縣衙差役清查全縣。

  作為南京附郭縣令,天子腳下,這傢伙迫切的想要干出一番政績出來。

  哪怕於不出政績,至少也得親力親為,給皇帝留下勤政的好印象。

  畢竟這位開國皇帝幾番大動作,明顯是想要有生之年在史書留下濃重筆墨,對於勤政干實事的官員必定不會拒絕。

  不得不說,他的想法雖然有差,但也的確戳中了朱皇帝的心思。

  南京、江寧、上元,一都二附郭縣,大批官衙差役出動,開始全面清查,主要都是清查大戶豪門。

  這個時代雖然纏足已經逐漸盛行,但總體還是源於上層階級的攀比心理。

  纏了足的女子由於腳部嚴重畸形,導致難以行走,得穿上那種特製弓鞋(歷史課本里那種三寸金蓮的鞋子就屬於弓鞋的一種),走路會有種病態的柔弱美感。

  而底層百姓多是不纏的,因為纏足意味著喪失勞動力。

  真正纏足開始嚴重化,還得等到乾隆年間,且惡化的速度非常驚人。

  乾隆不過六十年,滿清便從上到下,完成了女子纏足的全面普及,甚至連吃不飽飯的百姓也都跟著纏。

  跟全民吸食阿芙蓉一樣。

  「停轎。」

  大街上,數個巡邏官差攔住幾頂轎子。

  轎夫連忙落轎,轎旁一名中年長隨快步上前,賠笑道:「列位官爺,不知有何貴幹?」

  伸手不打笑臉人,再加上能坐轎子的也都非富即貴,官差頭頭也沒為難,直接說道:「讓轎子裡的人立刻全部下來,接受檢查。「

  「這……」

  中年長隨有些為難,隨即悄咪咪從懷裡摸出一錠銀子:「官爺可否通融一二,這轎子幾位都是貴人家眷,此番不過邀約去城中清涼寺。」

  官差卻是沒收銀子,反而大喊道:「陛下有旨,全面清查禁絕纏足,你們不下來配合檢查,莫不是要違抗皇命?」

  中年長隨原本還想再說,這一聽到「陛下」二字,瞬間嚇得閉上了嘴。

  這官差的聲音很大,轎子裡的人肯定能聽得見。

  不用轎夫提醒,轎簾掀開,裡頭下來六個略顯慌亂的女眷,皆被侍女攙扶。

  官差眼睛一瞅,全部穿著正常鞋子。

  不對,明顯不對。

  這年頭即便不纏足,或者正常纏足(修形,並不傷腳)的富貴人家,也多喜歡穿弓鞋,不論男女。

  正常弓鞋可以維持腳型,不像尋常鞋子,鞋面綿軟,穿上容易顯得腳大臃腫,頗為難看。

  且,朝廷目前只把政令下發到官府,由官府出面執行,等同於突擊檢查一樣,並未布告天下。

  這些女眷不可能沒一個穿弓鞋的,甚至連正常弓鞋都沒有。

  消息走漏了!

  這個官差瞬間意識到了什麼,不過也沒聲張,只是說道:「全部脫鞋檢查!」

  六名女眷感覺受到侮辱,全都忿忿不動。

  官差瞬間臉色微怒。

  那中年長隨眼尖看到,連忙上前把先前的銀子又偷摸往官差手裡塞,說道:「官爺息怒,小意思權當請幾位官爺喝茶了。這幾位都是貴人家眷,還望通融一二。感激不盡,感激不盡!」

  官差沒去看,只伸手略微掂量一下銀子,起碼有十兩重,這可不是小數目,至少對他而言。

  官差咽了咽口水,隨即神色自若的將銀子摸入懷裡,小聲說道:「快些回家去,別在大街上走了,這次上頭可不是鬧著玩兒的!」

  還真不是鬧著玩的,這官差的頭上甚至還被下了指標。

  雖然並不高,卻也讓這官差敏銳嗅到了一絲風向。

  中年長隨聽罷,連忙點頭:「多謝官爺通融,我們馬上便回去。」

  官差胥吏貪污,這是肯定的,尤其伴隨大明光復省份越多,只能儘量避免。

  好在大明現在的胥吏制度已漸趨完善,並且廢除了賤籍,還為胥吏提供了上升渠道。

  即便是胥吏,只是用心踏實去干,也是有機會升級做官的。

  所以這些胥吏可能還會貪,但總歸比原先要好多了,且就算是貪污,也會將朝廷政令好好實行下去。

  甚至部分胥吏為了吃開國紅利,一個個干起活來都盡心盡力。都想趁著開國的檔口,去搏一個官身,擺脫自己世代泥腿子的身份。

  整個南京一都二縣,禁絕纏足的政令如火如荼。

  上元縣與江寧縣同為南京附郭縣,縣令與江寧縣令一樣,只不過上元縣令是皇帝剛占據金廈的福建士子。

  聽說江寧縣令居然親自帶隊,這位上元縣令也不甘寂寞,同樣號召全縣有品級官員,也跟著親自帶隊清查。

  不查不知道,一查著實觸目驚心。

  兩縣的富戶豪紳,幾乎九成家的女子都在纏足,很多甚至才三四歲就開始纏。

  也好在發現的早,纏足女子除去部分成年的,剩下的幼童都年齡尚小。

  在召來大夫診看過後,只要及時停止,還可以恢復,但有些嚴重的還是會留下一些畸形後遺症。

  這下,饒是兩個縣令以及部分起初為了政績的縣衙官吏,現在也不由有些發怒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真看到有如此多父母人家只是為了所謂大家閨秀,為了攀比就如此對待子女。

  尤其不少幼童小小年紀,便被纏足痛的哭爹喊娘,他們怎麼忍心下得去手。

  陛下果真蓋世明君,制止此等陋習。

  後面的事情就簡單了,無非罰銀警告,且限期一月之內更正停止。已經確定無法更正停止的,則一律上報,由中樞吏部發正式公文免官去職。

  有功名利祿在身的,也一律交由禮部革除功名,永不錄用。

  一時間,兩縣富戶豪紳個個哭喊連天。不過沒用,江寧、上元縣令連帶麾下屬官官吏全都對此充耳不聞。

  大明建立也有兩年多了,地方官吏早都被中樞粗暴替換的差不多了。半數官吏都換成了年輕士子,不少地方官甚至都是當初台彎、福建那一批起家的老人。

  這些人做官可沒什麼顧忌,更不怕得罪人。尤其去年那場大規模打擊貪腐,更是讓他們意識到皇帝就喜歡這種清廉官員。

  所以,對他們而言,什麼怕得罪人、地方掣肘,統統都是屁話。

  他們只管政績,甚至有些極端的,還認為得罪地方權貴,反而能博取一個不畏豪強、忠正清廉的美名,仕途說不定還能更加順利。

  這也是朱怡炅想要的效果,即便有故意得罪權貴,譁眾取寵之人,但整體問題不大,就怕地方官害怕得罪地頭蛇,而不敢為政,那才叫麻煩。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年輕士子組成的新興官僚集團,頗有種前明御史的感覺。

  當然,他們不敢噴皇帝。

  因為這位皇帝真的會砍人。

  整個禁絕纏足過程可謂牽連甚廣,被罷官、革除功名者不在少數。

  好在級別最高的就只有個刑部右侍郎,這傢伙似乎乾的還不錯,不說政績斐然,卻也兢兢業業。

  對此,朱怡炅看了只能嘆息一聲,然後在免官公文上批覆:「可。」

  不過即使如此清查重罰,肯定還會有漏網之魚。

  但是無妨,朱怡炅本來針對的也不是這些成年女性,而是那些即將纏足的幼童和整個纏足的陋習風氣。

  這波政令一出,纏足會變得像先前的阿芙蓉一樣,表面上肯定能完全禁絕。

  阿芙蓉吸食會上癮,可能還會私下裡有人鋌而走險。

  纏足卻是大概率不會,古代纏足盛行,主要都是上層階級吃飽了撐的,為了面子互相攀比。

  現在纏足都無法明面上示人了,那還攀比個毛線。

  不能攀比,誰還會冒著抓到就重罰的風險去纏?

  真吃飽了撐的?

  除非是那種有特殊癖好的,對付這種朱怡炅是真沒辦法,只能說儘量糾正。

  也是得益於前線大戰的勝利,大明不說天下可得,至少南方大勢已成。

  就算朱怡炅真推行一些過分的政令,那些士紳至多私下裡怨懟,卻絕沒有明面反對的膽子。

  這既是攜大勝之威,行改革之事。

  光是從這次被罷官人數,還有級別來看,朱怡炅算是下狠手了。

  只是中央便已如此,地方不說更嚴重,卻也絕對輕不了。

  也不知會有多少倒霉蛋被罷官,或是革除功名,前途盡毀。

  甚至還會有不少纏足致殘的成年女性淪為犧牲品,但也沒辦法了。

  正如某個偉人說過:「矯枉就得過正。」

  這波只能算是強行禁絕必要的陣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