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立嫡不立賢
「既如此,此事便這麼辦吧!」朱怡炅思忖片刻,微微點頭。😎🐨 ➅➈s𝓱𝓾𝓧.𝒸O𝓂 ♢🐻
王禮的方略只能算個草案,箇中還有許多細節需要補充。
臂如山民落戶以後,雖保留山中地產,但具體如何管理,賦稅的收取,甚至還有駐軍幾何,都要根據各地實際情況進行商酌與補充。
朱皇帝同樣也得下發一道正式的旨意,用以督促和監察各州府將這政策落實下去。
就按著目前預計,即便一切順利,這山民問題要完全解決,起碼也得耗費一兩年時間。
就這還是在於大明沒啥功夫去慢慢處理,要不然可能耗時可能還得更長,當然流血也會更少。
「微臣遵旨!」王禮連忙應聲。
朱怡炅點頭,又說道:「還有,既說到山民,這紅薯和玉米的推廣內閣也得多多上點心啊!」
王禮聽罷,卻是略顯為難道:「回稟陛下,這玉米尚且好說,但這紅薯由於偽清所為之事,百姓大多不願種植紅薯。
而且紅薯吃了雖更易飽腹,但吃多了亦容易脹氣,且消耗極快,怕是不好推廣啊!」
朱怡炅說:「不好推廣也要推廣啊!只要這兩樣能推廣下去,那百姓溫飽問題便可解決了,百姓溫飽,自然人心也更穩固。
至於推廣,可先往山中推廣開來,本來山地產出就少,正好接下來還有山民落戶,可以給他們也說說。
凡是願意種這兩樣作物的名單都列出來,公開予以表彰,再在賦稅上根據種植面積予以適當減免,只要嘗到了甜頭,再看到了產量,那百姓還能不願意種這些作物嗎?」
好吧!
現學現賣,還是王禮的法子,以利誘之。
歷史上清廷直到乾隆年間才真正開始大規模推廣紅薯和玉米,歸根結底都是清廷自己的鍋,一方面推廣,一方面又不以其為稅,這不是鬧嗎?
久而久之,誰還願意種植紅薯和玉米。
且,就算到了乾隆年間,這兩樣作物實際也就是應了波急,這從後世民國普查的紅薯種植面積不到總耕地面積的百分之十就能看出來。
現在,朱怡炅這套簡單粗暴,可以減免賦稅,那那些擁有山地的百姓還有山民,總會有膽大的嘗試去種一些,只要嘗試過後,等到收成之日嘗到甜頭。
那其他百姓看到了自然也會跟風,這個減稅政策只要持續個一兩年,那這紅薯和玉米的推廣,自然也就不成問題了。
至於減稅,不說山地產出本來就少,而且那些山民原本就不交稅,要不然鄔思道和王遠這倆人也不會專門上奏了。
現在能收上來一些,養活當地官府,不用朝廷撥款調度,還能順便推廣一下紅薯、玉米,已經很不錯了。
「陛下聖明,微臣領旨!」王禮連忙拱手。
朱怡炅說:「此事就這樣,愛卿且下去忙吧!」
王禮卻是沒走,忽地說道:「啟奏陛下,微臣還有一事。」
朱怡炅眉頭一動:「講!」
王禮頓了一下,這才說道:「陛下而今春秋鼎盛,偽清已如風燭殘年,故而,臣請陛下早開採選,充實後宮,以續我大明社稷之帝統。」
採選,即選秀女,秀女一詞是清朝才有,以前是沒有選秀女這個概念的。
這話的意思可謂相當直白了,直接明言:「陛下,你也老大不小了,差不多該多討點小老婆,多生幾個兒子了,要不然,陛下你要是突然寄了怎麼辦?」
這話看似不是很正經,甚至還有點勸朱皇帝當昏君的味道。
畢竟,大肆選妃充盈後宮,那不就是荒淫無道嗎?
但其實不是這樣,朱皇帝雖然確實有過這想法,但他也沒那麼好色無度。
王禮這波這麼說,還專門在御書房這么正式的場合給他上奏,實際還是在提醒朱怡炅這是個政治任務。
大明打下南京,隆科多敗走安慶。
明清劃江而治已成既定事實,那些被大明治理了快半年的閩浙士紳家族自然是該坐不住了。
先前來參加科舉的富顥便是證明,雖然富顥的老爹只是富鴻基的庶出子,但也依舊不容小覷。
這選妃便是大明治下的士紳家族的敲門磚了,雖然現在上船還有些風險,但所謂富貴險中求,一點風險都不冒怎麼發家?
「嗯。」
朱怡炅本就做好了心理準備,自然沒甚意見,不過想了想還是說道:「採選一事先不急,眼下戰事未了,皇后有孕,不宜見著這些事,還是待到戰事稍息再說吧!」
王禮聽聞,思忖片刻,點點頭:「陛下所言有理,是臣思慮不周了。」
這選妃就是政治結盟了,既是安這些士紳家族的心,也是徹底讓他們倒向大明的戰船,包括出錢出力什麼的。
江南繁華,說的不是江南這片土地繁華,而是指這片土地的有錢大地主和大豪商很多。
若有他們的全力資助,朱皇帝的大軍起碼能擴充兩三倍,這不是開玩笑。
所以,選妃是肯定要有的。
但不能現在來,戰爭還在打,手頭沒錢那都是藉口,真正的原因還是在於朱怡炅的皇后吳阿蘭現在還在懷孕養胎。
這不僅是朱怡炅兩世為人第一個孩子,同樣也是大明第一個皇子(女),意義非凡。
若生下來是個皇子,不出意外,那就是嫡長子,也是未來的太子,這一點朱怡炅並不打算改變什麼。
立嫡立賢,聰明人自然是立嫡了。
不僅是為了穩定,同樣也是在於立賢就是耍流氓,因為立賢完全沒有標準可言,一個宮裡的皇子,再賢能賢到哪裡去?
再者,你們說他賢,另一波人說他昏,那到底聽誰的。
相反,立嫡就沒那麼多逼事了,直接按著未來皇帝的資源培養,加上還要開國皇帝盯著,這要是還能養出來個廢物,那這大明還是亡了吧!
所以,這選妃必須緩一緩,至少也得等皇后把孩子生下來再提。
要不然,這些被選進來的妃子,個個都是士紳家族的女子,少不得是要鬧出點人命來的。
畢竟,不先把太子做掉,她們的孩子怎麼做太子?
不要小看這些人的膽子,這可是皇位啊!
九子奪嫡雖然已經決出勝負,但卻仍舊曆歷在目。
王禮同樣聽懂了朱怡炅的暗示,也沒有堅持。
畢竟,要是皇帝的第一個孩子沒出生就夭折了,怎麼說都不是很吉利,會極大打擊皇帝的威望,該防還是要防一手。
說到儲君,雍正似乎還搞過一個秘密立儲制度,只不過用處不大。
因為自雍正以後,凡是被秘密立儲的皇子基本滿朝文武都知道了,完全說的上是內定了。
用不用區別不大。
再好的制度終究是人定的,總能鑽到空子。
而且,朱怡炅也不擔心百年以後,自己的兒子們會再搞什麼「靖難之役」。
換言之,太子那麼好的先天優勢,要是還能被其他皇子給反推了,那就當他沒生過這個太子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