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說話!頭痛!
刁應祥見得麾下將領不是唐軍一合之將,大怒之下,掄起手中降魔棍衝出軍陣,迎著薛應龍大喝道。
「南蠻休得囂張,某家來也!」
這廝聲音叫得猶如半天中起個驚雷,倒是有些氣勢,不料對面那小將軍卻不鳥他,嬉笑說道。
「兀那胡兒,你鬼哭狼嚎個甚,莫非是為死去的番兒哭喪。」
這話說得好不吉利,刁應祥氣得暴跳如雷,使手中兵器力大猛沉往薛應龍砸去。
薛應龍一聲大喝:「來得好!」
旋即使長槍擺動,頓見朵朵槍花旋轉綻放,帶著無邊殺氣飄舞向刁應祥身周,使他不得不趕緊收回兵器防禦。
「嘡、嘡、嘡!」
槍尖扎著降魔棍的聲音迭出,薛應龍長槍力道竟是逼得刁應祥帶馬倒退,心中暗道。
「好個小南蠻,竟然有這等天生神力!」
刁應祥勒馬倒退,擋住薛應龍的攻擊後,發力使降魔棍又是掃來,欲要在馬背上與唐軍小將見個雌雄。
兩軍陣中,殺氣騰騰,二人你來我往,互不相讓,沙場上征雲滾滾,不辨東西,一個是名聲大大的「玄武關」主將,怎地會害怕你南朝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小子,一個是欲要建功歸故土的小英雄,何懼你西涼小國胡兒。
二人大戰數十回合,刁應祥終是不敵大唐這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小將,手中降魔棍稍現空隙便被薛應龍抓住機會,長槍刺去,正中敵將手臂。
刁應祥被傷,不敢戀戰,帶轉馬頭便走。
刁月娥在關頭上見父親受傷,忙出關接應,父女回到關內,月娥取一粒丹藥使父親服下說道。
「父親且歇息,待女兒出陣會會南蠻。」
刁應祥囑咐女兒小心,准允她出戰,點齊三千兵馬,令關頭小番擊鼓開關,出關來到唐營挑戰。
薛應龍得勝回營,元帥記他頭功,這小子甚是欣喜。
此時兵士又報西涼女將挑戰,有羅章出來請戰,拱手對眾將說:「諸位將軍都有功績,此戰便讓與小子如何?」
秦曉樂允他出戰,使竇一虎領兵替他掠陣。
二人得令,點齊人馬出營,來到陣前一字排開。
羅章提槍催馬於西涼軍陣前,抬頭見西涼女將生得整齊,披掛龍鱗軟甲,頭戴金鳳冠,雙翅尾高挑,迎風飛揚,胸前掛一鈴鐺,足下穿著小蠻靴,坐下一匹玉獅駒,手持雙刀,果然生得傾國傾城,閉月羞花之貌。
這小子見女將貌美,竟是看得呆了,也不想他此番是前來作甚。
刁月峨見對面小將呆愣之狀,只顧把一雙賊眼在自己身上掃視,不禁大怒叫聲:「南蠻子好生無禮,看刀!」
隨著話音,刁月娥催馬擺動雙刀劈向羅章。
這小子見對方攻來,方從夢中醒來一般,忙使手中長槍擋住,恢復心緒後將羅家槍使得精妙絕倫,陰招陽招輪番攻擊,虛實槍尖不離女將身上要害。
刁月娥馬背上不是羅章對手,交戰十數回合,使雙刀晃個虛招,架開長槍攻擊,摘下胸前鈴鐺對羅章晃動,但聽得鈴聲響動,羅章旋即昏迷落馬。
竇一虎見羅章墜馬,叫聲:「不好!」
催馬趕緊上前施救,使手中鐵棒擋住刁月娥欲取羅章首級的雙刀,有隨行騎兵趁機救回羅章。
竇一虎見羅章被救回營中,此時方去端祥女將,見得花容月貌,頓時遍體酥麻,手中鐵棒頓現鬆散,生怕打傷美人一般。
刁月娥見得馬前矮子救回她手下的敗將,心中大怒,將鈴鐺對竇一虎晃動,頓時使他昏迷倒地,被番兒捉拿捆綁。
見拿得唐將,刁月娥傳令收兵,將竇一虎押進關中。
「玄武關」官衙中,刁應祥見到被俘唐將,吩咐兵士說:「此矮子看作厭惡,拿來作甚,推出斬訖報來。」
刁月娥聽得父親所說,使手中鈴鐺晃動,將竇一虎從昏迷中喚醒,這矮小子醒來見自己被綁,一聲苦笑,待西涼兵士解綁要押他去斬,雙腳站立地面,嬉笑說道。
「番兒想害小爺,恐怕不能如願,小爺去也!」
話音未落,身子一扭,瞬時不見,驚得刁應祥父女和一干兵將目瞪口呆,稍許回神後,刁應祥說:「唐朝有這等異人,所以被他奪了幾多關口,如今怎麼得了,待明日交戰,定要拿這矮子,不要放他著地,吊在空中斬他首級便是。」
「玄武關」內兵將唏噓竇一虎地行之術,唐營內羅章卻是面如死灰,四肢不動。
秦曉樂聞得竇一虎被擒,見羅章危急,正欲詢問兵士交戰情形,卻見竇一虎突然從地面鑽出,眾將見他全須全尾,皆是欣喜。
竇一虎將交戰情形稟報元帥,說那西涼女將鈴鐺厲害,晃人便昏迷倒地不醒。
聽得竇一虎所說,旁邊閃出陳金定說道。
「元帥;末將在山中學藝時曾聽師父說過,金刀聖母有個金鈴,名喚『攝魂鈴』,對人搖動便將魂靈攝去,要一個時辰才能醒轉,莫非西涼那女將用的便是這個法寶?」
秦曉樂聽了,對這些異人、法寶甚是無奈,等得羅章醒來,心緒方是好轉。
中軍帳,眾將商議如何應對「玄武關」鈴鐺攝魂,皆是無計可施,秦曉樂氣惱,言說待明日領兵出戰,狙殺了此女。
唐營中軍帳里,秦曉樂與眾將商議明日狙殺西涼女將,使大軍全線出擊搶奪關口,正待對諸將分派任務,有營門守軍進帳稟報,說有一位道姑營門求見。
秦曉樂聞報有道姑求見,趕緊著人請入營中,見得一位慈眉善目,身著湖藍衣裙,頭上戴著道姑巾,手執拂塵的婦人緩緩走入軍帳,稽首說道。
「貧道金刀聖母,見過徐元帥!」
聽得來人自稱金刀聖母,秦曉樂不敢大意,帥位上起身恭敬說道。
「仙姑不必多禮,不知來此尋本帥有何話說?」
說完此話,秦曉樂吩咐親兵搬來座椅,請仙姑坐下。
金刀聖母見眼前小子懂禮,心甚歡喜,坐下說道。
「想必這位元帥爺便是崑崙聖子膝下之子吧!貧道於山中得九天玄女娘娘法旨,言及唐軍西進乃順應天意,於這玄武關恐被貧道徒兒金鈴所阻,令貧道下山助唐軍一臂之力,貧道來此非為別事,只為能討得元帥一言,如貧道說服徒兒父女獻關,元帥可否承諾不罪刁家父女阻攔大軍之過,並討得唐天子一紙詔書,使刁家世為唐臣。」
聞得金刀聖母之言,秦曉樂大喜過望,拱手說道。
「小子家父正是秦文遠,今日得仙姑相助,此乃大唐洪福,免兩軍兵戈相爭,其德不小,小子這便上表,請皇上旨意封賞刁將軍父女,勞累仙姑往關中說服刁家父女臣服。」
秦曉樂話畢,金刀聖母接著又道。
「如此甚好,元帥可否使一位身份高貴的將軍隨貧道一併往關中去見刁家父女,傳達大唐朝廷誠意,使刁家老爺再無顧慮。」
秦曉樂應允所求,請出程咬金說道。
「此事要煩勞老國公和仙姑同往關內,不知千歲爺以為如何?」
程咬金一旁聞言,「哈哈」大笑道。
「老夫便陪仙姑同往,說服刁將軍歸順,保一關百姓不受戰亂之禍,此乃積德之事,老夫求之不得,元帥且請放心便是。」
秦曉樂聞言大喜,親自送程咬金和金刀聖母出營。
程咬金陪著仙姑來到關頭,這老鬼大哧哧對關上守兵大聲喝道。
「關上的聽著,金刀聖母在此,且請你家小姐前來迎接。」
關上小番聽得此言,見得關下老將軍陪個道姑,不敢有半分言語忤逆,趕緊往官衙稟報將軍及小姐知道。
此時,刁月娥正在官衙與父親商議明日挑戰唐營之事,聽得金刀聖母駕臨,父女趕緊往關口迎接。
將二人迎進官衙,各自施禮,分賓主坐定,奉上香茗,稍許歇息過後,月娥恭敬說道。
「師父下山來尋徒兒,不知有何事吩咐?」
金刀聖母聞徒兒之言,笑著說道。
「為師此番下山,正是與你刁家有關,徒兒且一旁坐著,為師與你父親有話要說。」
說完此話,聖母接著又道。
「刁家老爺,隨貧道來此的這位老大人乃唐朝魯國公程咬金,此番陪老身來你關中,正是要說服你父女降服大唐,想大唐西進乃順天而為,一路破關斬將皆勢如破竹,如今玄武關,想憑你一己之力抵擋唐軍,無疑以卵擊石,落得個淒涼結局,還不如順應天意,使你刁家滿門能得安身立命之所,刁家世為唐臣,光耀門楣。」
刁家父女聽金刀聖母所說,皆是吃驚,心中生亂不知所措,刁應祥垂下眉頭獨自沉吟。
見刁應祥沉吟,程咬金一旁「呵呵」笑道。
「刁將軍不必有所顧慮,獻關歸服大唐,乃將軍明智之舉。想我大唐自起兵西進,從界牌關一路往西,擊敗西涼元帥蘇寶同百萬大軍,滅殺番後蘇錦蓮,多少關塞被克,刁將軍想憑一關抵擋唐軍西進,無疑是螳臂擋車,古人說:『良禽擇木而棲』,當今西涼國王昏庸,聽信蘇寶同之言,想要奪我大唐江山,與吐蕃勾結使兵擾我邊關,如今吐蕃已然臣服,大唐收服西涼也是早晚的事,將軍何不在這之前順應天意,做個正確的選擇呢。」
程咬金一席話使刁應祥聽後心中有了主意,恭敬對程咬金說道。
「千歲所言有理,然、刁某如是獻關歸服大唐,不知唐天子當如何待我,想我麾下兄弟眾多,刁某總得討得說法,給麾下有個交代吧!」
聽得刁應祥的顧慮,程咬金心中瞭然,「哈哈」大笑說道。
「此事刁將軍更不必擔憂,來此之前,我家元帥已經上表,請旨封賞將軍滿門,至於你麾下兄弟,往後皆為唐軍兵將,共侍一主,積軍功而得升遷,斷不會使你難做。」
聞得程咬金此言後,刁應祥再無顧慮,吩咐女兒請她師父和程咬金往隔室奉茶,隨後召集麾下眾將商議獻關投降之事,擺明如今形勢,為保一關軍民免於戰亂,使大家表態是降是戰。
眾將聞言,多是贊成開關降服大唐,保一境生靈,有那心存顧慮的將領見大勢已去,無奈順從多半的意見,皆不反駁,稱奉主將之命行事便是。
數日後,「玄武關」換上大唐旗號,徐曉樂大軍進關,刁應祥率部眾迎接。
官衙中,秦曉樂升帳宣撫降軍將領,言及待皇上旨意到來,皆有封賞,刁應祥大喜,拱手說道。
「我等歸服大唐,得元帥關心,此恩沒齒難忘。如今大軍西進,此去白虎關,元帥不妨派軍先平關外拱衛白虎關的一十七寨,否則,進兵破關必被所擾,使大軍行事艱難。」
聞得刁應祥所說情況,秦曉樂頓感重視,傳令甲頭兒率麾下斥候儘快打探清楚「白虎關」外一十七座寨子的情況稟報。
甲頭兒得令,領軍去了,數日後傳回消息,正如刁應祥所說的那樣。
秦曉樂升帳發令,指派;劉浪、單思敬、程處默、薛丁山、尉遲小黑、李敏忠、秦夢、羅章、折德戾、竇一虎等十七員將領各領五千人馬,蕩平關寨。
眾將得令,各自領兵出擊。
諸事處置妥當,「玄武關」中,金刀聖母拜託徐曉樂的二位夫人關照徒兒刁月娥,隨後告辭回山。
王鳳兒、樊梨花對金刀聖母的這位徒兒甚有好感,大軍駐紮「玄武關」等待各路軍情,皇上旨意期間,時常與之相聚,比武論道,好不歡喜。
刁月娥時常與元帥夫人相會,偶爾見著秦曉樂,對這位說話沒有正形的元帥,除了對他捉弄人的玩笑感覺頭痛外,倒是敬佩他隨心所欲的性格。
這刁月娥也是位性格隨和的女子,時日稍久,竟然戲稱徐曉樂為兄長,使這小子聞此稱呼也是高興,索性與她義結金蘭,收為自己的義妹。
刁應祥見得女兒與秦曉樂關係親近,又得秦曉樂尊稱他世叔,自此,死心踏地歸服大唐。
(本章完)